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论文_郭家亮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论文_郭家亮

郭家亮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办事处杨召小学 266700

非常有幸读了雷夫·艾斯奎斯写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全书用浅显、平淡的语言叙述着一位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基层教育者的心得和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雷夫老师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通过这本书,我认识了一位热爱学生,醉心于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的伟大教师——雷夫·艾斯奎斯。

雷夫老师在第56号教室,一间普通的教室里,创造了无数教育界的奇迹。因为这第56号教室竟然充满了那么大的吸引力,能够让孩子们心甘情愿地提前两个小时上学,又一再地延迟放学时间,久久不愿回家。这个教室充满了怎样的魔力?难道在这个教室里的教师是魔术师吗?

我深受震撼和鼓舞,心灵一次次被雷夫老师的话语感动,有时甚至想马上就去尝试一下,实践一下,确认一下。雷夫老师说:“我们追求完美,但永远无法企及。追寻的过程就是一切。”这句话让我警醒,让我反思。有人说,教师都是 “完美主义”者,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完美的。这是“理想主义”,是不现实的。

雷夫老师是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的老师,他致力于“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让自己的学生爱学习,这是天底下所有老师的共同愿望。在雷夫老师眼中,他的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他说:“有热情和态度还不够,还要运用智慧,乃至一个小小的鬼点子。”这些“鬼点子”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热爱学习。

让自己的学生热爱学习是所有教师最朴素、最迫切的意识和想法,但是要做起来就太难了。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创造出“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为什么能做得让天下人拍手称赞,能让国家总统特别颁发“国家艺术奖章”,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大化的、有益于全人类进步的效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热爱学生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

我作为一名小学品社教师,给学生讲课时,从来都是给学生举很多关于优良品德的事例,无形中引导和灌输了学生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因为我发现,只有教师给出学生一个大体的事例,一个具体的要求,他们都能将品社课上好,都能将品社的作业完成好,比较合乎教师心底的教学要求。但是,我也有点摒弃这种示范性举例的行为,因为这种“示范”,局限住了学生的思维,给他们的思想安了一个框框。正如雷夫老师所说:“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练习,不是为老师练习。”通过一节让学生多讲优秀事例的品社课,让我对学生们的无穷创造力和观察力大开眼界。我发现,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的时候,我发觉雷夫老师的很多关于阅读的想法,其实是和我们学校的一些做法与想法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中,雷夫老师认为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所以他希望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也因为写作能力会令孩子终身受用,所以才用四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他的这些认识和见解,也正是我们学校在实践中所思考的一些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雷夫老师在56号教室里组织学生开展的“少年创作计划”与我们学校近些年来一直推行的“快乐阅读,快乐作文”有不少意见一致的地方。同样是学生自己的平时作文,同样需要学生不断修改,精选优质的作文,并将作文汇编成册。稍微不一样的是雷夫老师主张将作文书册的编辑工作也放手给学生们,需要给书加上封面,编写目录,配上插图等。用雷夫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很费功夫,但我发现孩子们很喜欢从头到尾完成一本书的感觉。”所以,在我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还真有些“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因为这样可以“一箭数雕”,既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自立自强、自主学习等能力,还让学生逐渐地爱上阅读,追求不断。就像第56号教室永不止息的循环一样:“工作、娱乐、追求卓越”。

说到阅读,这不仅让老师头疼,还会令不少家长头大,因为自己的学生(孩子)不喜欢阅读,他们花费在电脑游戏上的时间远远大于阅读的时间,老师和家长往往都会采取奖励式措施,来鼓励学生(孩子)阅读。雷夫说过:“我要我的孩子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他还说:“阅读的首要目标是‘乐趣’、‘热情’、‘引人入胜’。”这些话说到我的心里了,孩子阅读确实需要“乐趣”和“热情”,我班的学生对于漫画书的热情远远大于课本,这很让我头疼。我非常佩服雷夫老师无论在语文、数学、社会、自然、体育、综合活动,甚至班级管理,他总会有独特的创意,让孩子们喜欢它,爱上它。他让孩子们大量阅读,孩子们借由阅读及观赏伟大的文学作品及影片,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他的“少年创作计划”成为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他创造各种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因此爱上数字和数学,勤勉、思考和快乐融为一体;可以说,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他用“心”在做着教育,在不断创造着教育的奇迹。通过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感到“为人师表”的重任。

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去爬山,但他的心中一定要有座山,这就是目标。心里的这座山是你的人生坐标,使你有一个奋斗的方向,使你在任何时间,只要抬起头,都能看见自己的希望。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让我懂得教育事业要用心经营,学生要用心呵护,要和他们“斗智斗勇”。我知道了只要方法得当,只要充分挖掘出个人的潜能,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不可多得的英才。

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希望像雷夫·艾斯奎斯老师那样,用自己的智慧、爱心和宽容去经营这份崇高、灿烂、不乏诗意并且永远在太阳的光辉之下的教育事业!

论文作者:郭家亮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8

标签:;  ;  ;  ;  ;  ;  ;  ;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论文_郭家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