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继续教育_知识经济论文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继续教育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七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续教育论文,知识经济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44(2002)01-0048-05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以知识的创新和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基础,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潮流,在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势,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已成为关系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全局问题。继续教育作为离社会生产力发展最近,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对提高社会全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进而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继续教育开展研究并引导其健康发展,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继续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继续教育的概念引自国外,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补充、拓展、提高的一项追加性的教育活动。继续教育出现于19世纪末,广泛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60年代后,随着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国家相继为继续教育立法,由此形成了一种国际性的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当前,在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新时代,继续教育更加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并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知识经济时代是产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技术产业将与传统的一、二、三产业并存且逐渐占主导地位。当今,美国以3%的人口生产足够的粮食,以30%的人口生产必需的工业品,剩余的多数人则从事服务业,从事知识的生产。知识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被淘汰,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取而代之,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新技术革命形成了许多新兴领域和全新行业,也对劳动者提出了新要求。如发展通讯事业,就需要一系列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懂微电子技术的维修人员。这些新兴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绝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从事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人,而是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又掌握了一定技能的新型工人。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需要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调整。对于劳动者来说,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掌握最新知识极其重要。这一切决定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约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约为10年,80年代以来则为3年左右。与此同时,人类知识老化速度加快,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以每分钟20%的速度衰减,从而需要更快速度的知识再生,人员才能的再生。总之,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不学习就会落后,就难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所以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者来说,学习不仅是常规学历教育,而且必须是终身的过程。继续教育在知识的补充、更新,在与科技的结合等方面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是在这种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下,传统的院校教育逐渐趋向素质教育,补充、更新、拓展新知识的继续教育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2,开展继续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推进,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革,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固然令人欢欣鼓舞,但同时也要意识到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人口和就业负担沉重,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国民经济素质整体偏低,科技进步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低。特别是人才资源中存在总量不足、素质偏低、分布不合理、知识结构老化等不足。因此,依靠消耗资金、能源、廉价劳动力来维持经济增长不可能持久,必须代之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依靠科技、人才、教育才是基本出路。科技、人才和教育是密切联系的。必须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率,要依靠大批科学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P120)而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都依赖于高质量的教育,因为随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要由知识型劳动者来完成,这样知识型劳动者便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的主体,人力资本或知识积累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显著变量。目前,国际间的激烈竞争表现为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竞争。哪一个国家教育发达,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队伍实力雄厚,哪个国家就会在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党的十五大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这样,经济的增长才能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继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有效地为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才培养服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继续教育,悉心培养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并能创造性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实际问题的人才,是继续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要把继续教育纳入科教兴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和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整体部署中,充分发挥其特殊作用,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看待继续教育,才能做好继续教育的各项工作,促进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

3.转变观念,提高全社会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条件。

虽然国际继续教育活动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继续教育事业在我国还是历史很短的一种教育形式,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素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不仅体现在继续教育的实践上,而且也存在于继续教育的观念上,存在于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上。“九五”期间我国的各类成人教育确实取得了可喜成绩,自考、电大、函授、夜大、业大等都得到了相当发展。但总的来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较快,继续教育发展则相对缓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继续教育观念有问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

首先,对很大一部分学习者来说,接受继续教育是为完成组织培训或轮训任务而学习,或为升职务、长工资需要一张文凭而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种学习态度是绝对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第二,企业是继续教育的主体,但大多数企业的继续教育没有到位。据原国家教委1997年公布的数字,1996年我国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仅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6%。目前大多数企业对高等学历教育期望值过高,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及承担的责任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开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有的企业领导,从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出发,甚至撤并继续教育工作机构,挤占继续教育基地,压缩继续教育经费,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开展。第三,大多数高等院校尚未将继续教育当作应承担的一项重要教育任务,缺乏开展继续教育的有力措施。少数高校开展了一些继续教育,但尚未列入学校总体事业规划。还有的高校视经济效益为一切,开展继续教育只关心收学费,不注意提高教学质量。成人高校应以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点,目前也都是将精力集中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因此,继续教育也缺乏高等院校的有力支持。

经济的增长要落实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依靠继续教育,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也要靠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所以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面对企业改组、体制改革、技术改造的需要,我们感到很有必要全方位提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联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新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目的、意义,使人们充分认识其地位、作用,增强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继续教育、热爱继续教育、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关心支持继续教育的良好风气,要让继续教育的意识成为全民意识。

4.加强继续教育法制建设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

建章立制,依法管理,是继续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也是发展继续教育事业的保障措施。当今继续教育被国际社会看作并列入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后的第四大教育支柱,倍受各国关注。许多发达国家制定了有关的成人继续教育法,用法律手段保证成人学习的时间、经费、形式等,规定继续教育是劳动者的权利,所有劳动者都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而且对学习期间的各种经费、待遇、作息、劳动保障等作了明确规定。

我国的继续教育自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很大成绩,正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但总的来看,层次还不高,力度还不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宏观调控不够、体制不完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情况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法制建设。只有把继续教育纳入法制建设轨道,各种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继续教育才能健康发展。

搞好继续教育法制建设,必须从法制运行的全过程出发,做好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制监督工作。继续教育立法指国家立法机关按照立法权限,制定有关继续教育规范性文件的活动,这是继续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继续教育执法指有关执法组织和执法人员依照继续教育法规内容和程序行事的活动。执法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工作,如果有法不依,法只停留在纸面上,法的作用无法发挥,就实际上等于没有法。继续教育司法指司法机关对继续教育执法中发生的争议进行审理和裁决。其作用在于保证国家、地方、单位和继续教育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并得到有效保护,促使当事人必须依据继续教育法规办事,避免由纠纷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工作损失。继续教育法制监督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依据法规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从要继续教育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是否合理和有效所实施的督促、检查等行为。要不断提高法制监督意识,健全法制监督体制,加强法制监督队伍建设,以保证继续教育法制监督工作的开展,实现依法治教。

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还要从实际出发,尽快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制度建设就是要把规划、培训、考核、任用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必要的激励机制。目前,一些地方、行业部门、单位在这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如:建立各种岗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和进修制度;将培训、考核、任用有机联系起来,把继续教育成效作为聘用、晋升的条件;鼓励自学,建立自学指导和评估制度等。要总结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逐步完善继续教育的各项配套制度。

5.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的不同作用,推进企校结合,是开展继续教育的基本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继续教育的主体。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它们的企业,都十分重视其劳动者的继续教育。据美国人力训练发展协会统计,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每年为职工在职教育提供的各种形式的资金接近6000亿美元。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用于职工各种知识培训的开支就超过10亿美元。我国企业的继续教育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资金短缺,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普遍存在。由于重视不够,我国企业劳动者素质的状况令人担忧:我国100万个企业的1.2亿劳动者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0%。据上海市的抽样调查,该市技术工人的总体技术素质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技师和高级技师不到1%,高级工也仅占3.5%,中级工则占46%,初级工及其以下者高达50%左右。[2](P9)显然我国这种人力资源状况,根本不能面对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教育(各类、各种形式的教育)对处于不同起跑线上的劳动者的素质进行“整体转换”,即各种类型的劳动者在通向新世纪的进程中都要接受教育和继续教育。即使取得高学历的脑力劳动者,也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我们要始终将企业作为继续教育的重点,把企业当作继续教育的主战场。

高等院校在继续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继续教育相对于正式的国民教育来说,无论是在师资力量、学科结构,还是在办学经验、教学设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我国的继续教育必须迅速提高自己的档次,以满足知识经济对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要。这就要求依托高等院校,以高等院校为基地培养人才,发展继续教育。各种类型的高校在发展继续教育过程中都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成人高校。成人高校在发挥继续教育职能方面有着特殊优势。它不像正规高校那样,专业设置过死,学制单一固定,而完全可以灵活多样,根据社会需求和受教育对象不同,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举办各级各类的培训班,满足社会的多种需要。它可以发挥自己某些专业的优势,培养下岗职工掌握某项实用技能,为国家、为企业分忧,为下岗职工提供谋生手段。它可以广泛联系大中型企业,成为它们员工的知识培训基地。它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他们而言,由于工作繁忙,某一领域有专长,但又迫切需要通过某种短期培训,了解与企业发展有关的技术发展动态,更新自己某一领域的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样,成人高校就可以为他们举办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当然教学内容必须层次高,针对性和实用性强。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产学研分离,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严重问题。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须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技开发和投入的主体。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我们要坚持以企业为继续教育主体的方针,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推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与改组,从而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是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是先天遗传经过后天培养逐渐形成的一种内在的、综合的、整体的素养,是一个人对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体体现。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要生存、要发展、要为社会作贡献,就必须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等等。有了这些素质,他们就能够将分散存在的知识融会贯通,组合集成,创造出新的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就能够自如地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就能够迎接时代的挑战。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性失业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在继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则有利于这一问题的缓解和解决。因为素质教育不仅可以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再就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灵活应变能力、开拓创新精神、健康个性人格等综合素质,使他门能积极主动地适应职业的不断更新,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是继续教育的另一项重要任务。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向以知识积累为主的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继续教育不应只注重对知识的一般性补充、更新和拓宽,而应更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更注重对知识的创新。创新是新时期宝贵的素质,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能力。江泽民同志1998年2月14日在北京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在开展继续教育时,应突出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续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继续教育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承担着知识的创新、传播和运用的重要任务。它对于知识的生产和创新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其培养创造型人才。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变“接受式教育”为“创新式教育”,变学生的“适应型学习”为“创新型学习”,倡导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技能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继续教育的这种不满足于使人掌握某种技术、技能、技巧,而更突出创造力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正与知识经济的灵魂即创新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系列特征,如经济动力创新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经济决策全球化、科技发展高新化等对人所提出的要求相适应。因此,可以预见,在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所能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显著。

在继续教育中贯穿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这既是继续教育成功的标志,又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新世纪里,继续教育工作要把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7.继续教育工作者也要接受继续教育是继续教育的特殊要求。

在新世纪的征程中,世界经济资源开发的中心已由物力资源开发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继续教育工作者在开发人力资源、发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作用显著,责任巨大。为了适应继续教育的需要,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也应不断地进行调整、补充、更新。因此,作为继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继续教育工作者的继续教育也就成为必然。

继续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它没有现成的规章可循,需要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这就决定了继续教育工作者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继续教育工作者要让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不断得到升华,知识结构周期性地更新,创新能力逐步得到开发和提高,这就首先要求继续教育工作者自身必须在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创新能力方面超前提升、超前更新、超前提高,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广泛吸收并转化当今时代的新观念、新成果。概言之,就是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继续教育工作者提高综合素质,进行自身继续教育可循以下途径进行:l)继续教育工作者要变传统教育观为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对社会经济来说,不再是扮演追随者的角色,而是变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学校尤其是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是学习的场所,而且是学习资源的消费场所和智力资源的开发场所。2)继续教育工作者应变一劳永逸的学习观为终身学习观。传统观念认为,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学习阶段、工作阶段、退休阶段,把学习看成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已不是人生中的一个独立阶段,学习和接受教育应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个人愿望和终生追求,参与继续教育应当成为人的一种自觉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的:“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4](P8)3)继续教育工作者应变单科智能为综合智能。从认知和思维角度来看,由于受某一学科的思维训练,对该学科的理论研究比较深入,形成思维定势和学科偏好,而对相邻学科或其他学科未免有轻视或知之甚少之嫌,这样容易形成“单一性’知识结构。而继续教育的特定对象、特定目的、特定内容要求继续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关注、研究相邻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及其内在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综合智能。由单科智能向综合智能转变,其标志就是一人多岗,身兼数职,对继续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既是某一学科资深的研究者,又是相邻学科优秀的教学者,乃至某一部门的管理者。

标签:;  ;  ;  ;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继续教育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