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管理在危重患者Power论文_田莉莉,冯玉玲,顾晓成

集束化管理在危重患者Power论文_田莉莉,冯玉玲,顾晓成

田莉莉 冯玉玲 顾晓成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危重患者Power PICC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CU危重患者78例并实施Power PICC;随机分为集束化组和常规组,分别采取集束化管理模式和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并观察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并发症发生情况、医护人员工作量。结果:满意患者多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接受Power PICC的危重患者可以降低临床相关不良反应,改善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的临床恢复。

【关键词】集束化管理;危重患者;双腔Power PICC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280-02

耐高压型双腔Power PICC是一种新型外周静脉穿刺技术,可同步对患者对中心静脉压进行检测或实施叠加给药等,因此广泛被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接受,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干细胞移植等领域。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导管堵塞[1]、穿刺点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加强对使用双腔Power PICC的危重患者的合理化护理十分重要。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入ICU中的危重患者78例,年龄分布27~58岁,平均年龄37±4.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集束化组。常规组患者年龄分布29~47岁,平均年龄37±3.9岁,集束化组年龄分布为27~58岁,平均年龄39±6.3岁。

1.2 研究方法

集束组和常规组各配18名护士,每组配2名高级护理人员以及16名普通护理人员。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以贵要静脉为首选选择穿刺部位。穿刺前严格消毒,穿刺中无菌操作,穿刺后行X线检查,确认导管尖端置于准确位置。

集束化组患者采用技术化管理模式:以高级职称护士长为组长成立集束化管理小组。学习集束化管理以及Power PICC置管相关的知识文献。制定护理干预计划,递交护理专科管理小组审核后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实施,每名护士管理2名患者,具体干预如下:邀请置管成功患者和家属一起围绕Power PICC的原理,置管方式,特点以及必要性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宣教。置管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专人对置管成功患者进行管理,每天检测导管的留置状态,穿刺周围的皮肤状态,有无组织液或脓液渗出,体温变化。导管固定使用透气性以及透氧性高的贴膜,更换频率不超过7天,湿度较大的季节增加更换频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防止管路堵塞,每次注射完毕对管腔冲管和正压封管,确认重力滴速,禁止采用<10ml的注射器冲管,给药,禁止暴力冲管。若重力<80gtt/min,及时查明原因处理,保证输液连续性。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指导。

1.3 考察指标

护理工作量采用以下评分标准:0~10分赋值(工作量越大,赋予的分值越高)。对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采用0~100分赋值,分值越高,满意度越好。在患者转出ICU后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护理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工作量统计:集束组:0~3分(工作量轻,无疲劳感觉)3人;4~6分(工作量中等,偶尔有疲劳感觉)12人;7~10分(工作量重,感觉非常疲惫)3人。对照组:0~3分(工作量轻,无疲劳感觉)0人;4~6分(工作量中等,偶尔有疲劳感觉)5人;7~10分(工作量重,感觉非常疲惫)13人。

集束组非常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在实施Power PICC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对使用Power PICC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护理:对高血脂的患者监测血流动力学和血脂水平,对存在高凝血症的风险的癌症患者,预防血栓形成和堵管。对已有感染迹象的患者进行抗感染处理,不存在感染迹象的患者针对炎症因子水平的高低对可能出现的感染进行提前预防。

集束组在进行护理之前组织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组织性以及相互配合性,改变传统护理模式医护人员沟通滞后,造成患者护理交接断层,护理过程缺乏连续性的情况,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2]。将集束化模式应用于危重患者Power PICC的临床护理,提高了医护人员对不良反应和护理中发生不良情况的应对效率[3]。能够有效地加强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沟通,使危重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同时感受到人文关怀,也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冯玉玲.一例多部位静脉置管受限患者建立双腔PICC通道急救后安全留置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7):1610-1622

[2]丛媛,杨燕,严学玲,等.泌尿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方法和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8):1212-1214.

[3]智红晓,宋葆云,杨巧芳.应用集束化护理预防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急性压疮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6):840-842.

论文作者:田莉莉,冯玉玲,顾晓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集束化管理在危重患者Power论文_田莉莉,冯玉玲,顾晓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