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李丹

浏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长沙 410300

摘要:目的:本文拟对患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患者进行温针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都有25例患者。观察组进行长达三十分钟的温针治疗。温针治疗需要每天一次,10天即一个疗程,十天之后,间隔两天再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一共需要三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同等时间的归脾汤药物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为92.0%。结论:观察组患者使用的温针治疗法效果远远好于归脾汤药物法,医学界应该广泛宣传、应用。

关键词:温针;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

引言

失眠不是大病,但是很难熬,患者不能正常入睡、睡眠治疗差,导致患者的精力不足,办事效率低,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失眠症的治疗通常有两种方法,即中、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主要是服用镇静催眠药,但是这类药物会对人的神经产生一定的影响,让患者依赖于此类药物。而中医的针灸治疗法能够克服医药的缺点,带来更好的疗效。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进行了中医治疗研究,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5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主要对象。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有14例为男性,还有11例为女性,年龄范围为20-74岁,平均(50.6±4.6)岁,患失眠症的时间为20天-2年;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有13例为男性,还有12例为女性,年龄范围为21-75岁,平均(49.6±5.0)岁,患失眠症的时间为21天-2年。据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如性别、年龄段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此次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归脾汤药物治疗方法,药物的组成成分为白术、当归、白茯苓、党参、黄芪(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各十克,另外还有木香、甘草(炙)各六克。患者采取温服的方法,每天服用一剂,分两次服用,每次分别为三百毫升,服用三个疗程。

1.2.2治疗组

取穴主穴:百会、神门、内关、安眠、三阴交;配穴:足三里、心俞、脾俞。

方法:对患者进行穴位的局部消毒,取0.25ⅹ25mm号安迪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所选取的穴位,百会向后平刺,刺入0.5-0.8寸;心俞、脾俞斜刺,刺入0.5寸;其余穴位直刺。根据患者体质适当调整针刺深度,针刺得气后对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行捻转补法,并将两厘米长的艾条插在所选穴位的针柄上点燃,治疗时间为三十分钟。温针的治疗需要每天一次,10天即一个疗程,十天之后,间隔两天再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一共需要三个疗程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第一,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调查:治愈:每晚睡眠时间达到六小时以上,而且处于深度睡眠的时间长,白天精力旺盛,工作效率高;有效:睡眠时间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比治疗前的睡眠时间多了三个小时以上;无效:治疗前后睡眠时间、睡眠质量都没有变化【1】。

第二,对患者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统计采用的SPSS18.0软件。组间差异调查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睡眠时间分析

患者的睡眠时间统计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睡眠时间分析

3讨论

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时间都不足,属于一种生理病症。

失眠症状的特点: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症主要是因为患者心理问题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导致的焦虑、恐惧等。失眠症患者入睡非常困难、入睡时间很长,睡眠程度不够,长时间浅度睡眠,而且非常容易被外界的动静惊醒、多梦,白天精力不足,工作效率低失眠患者一般每周都发生三次以上的失眠不寐,而且会持续发生一个月以上甚至几年。

对失眠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能够通过患者的腧穴去平衡患者的气血,患者气血通了,睡眠质量就会提升,达到治疗失眠症的最终目的【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对躯体进行针灸,能够控制人体脑内抑制因子5-羟色胺和氨基丁酸的分泌,提高其分泌量,同时能够降低人体内谷氨酸的分泌量,进而对中枢抑制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这样一来,就能增加患者的睡眠时间,提高其睡眠质量。另外,还有其他研究表明,艾灸作用于人体后,能够增加人体松果腺更多地分泌褪黑素,这样患者睡眠的促发因子就会增多,患者的情绪才能更加镇定,促进患者早日入睡,提高睡眠质量【3-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进行温针治疗能够增加患者的睡眠时间和睡眠深度,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减缓睡眠障碍,提高日间功能,最终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医学界广泛宣传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静.俞募配穴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顽固性失眠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2]郑秋枫.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269-270.

[3]徐世芬,庄礼兴,尹平,等.调督安神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评价[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31-34.

[4]Ferguson SA,Rajaratnam SM,Dawson D.Melatonin agonists and insomnia.Expert Rev Neurother,2010,10:305.318.

论文作者:李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温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李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