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经济中长期形势预测_拉美国家论文

拉美经济中长期形势预测_拉美国家论文

拉丁美洲经济中、长期形势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丁美洲论文,形势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是拉美经济的“失去的十年”。经过多年的调整和改革,拉美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90年代后,拉美经济开始逐步走出困境。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拉美经济的中、长期形势将继续呈现出较为乐观的态势。

一、拉丁美洲经济中、长斯形势的特点、格局和趋势

1、始于80年代后期的经济改革将向纵深发展。

拉美经济改革已开始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的经济改革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改革的目标不同。第一阶段的目标是降低通货膨胀率和恢复经济增长,即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第二阶段的目标则是维系宏观经济的稳定,改善社会发展条件和增强国际竞争力。(2)改革的战略不同。第一阶段的战略是:对一些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大幅度削减财政支出和调整税收体系;放松对物价、汇率和利率的管制;实行贸易自由化;放宽对外国资本的限制;调动私人资本的积极性。第二阶段的战略将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进一步改革政府职能;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出口能力;完善税收征集体系;修改劳工法;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3)改革的参与者不同。在第一阶段,总统、经济内阁、中央银行、国际多边机构、私人金融集团和外国投资者发挥了主要作用。在第二阶段,除总统和经济内阁以外,国会、司法机关、政党、工会组织、新闻媒体、地方政府以及本国私人资本将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4)改革的影响及成效的表现形式不同。在第一阶段,改革的影响和成效在短期内就显现出来,并且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第二阶段改革的影响及成效则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后才能引起国际社会和国内公众的注意。

2、国民经济的开放度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是战后以来拉美经济最为开放的时期。在以下三个因素的作用下,拉美经济进一步开放的态势不会被逆转。首先,进入90年代后,拉美国家的内向发展模式已被外向发展模式取而代之。其次,世界经济的区域和全球化趋势正在加快发展。第三,国际分工将在水平型和垂直型两个层次上不断深化。

在外贸领域,始于80年代后期的自由化进程已大大降低了拉美国家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转,拉美国家的贸易体制将继续沿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但少数国家也有可能为了维护本国企业的利益或减少贸易逆差额而适当提高非关税壁垒。

对于外国直接投资,拉美国家将继续奉行宽松的政策,并将努力改善本国的基础设施。对于外国间接投资,在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拉美国家将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3、债务危机已退化为债务问题,但这一问题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得到彻底解决。

自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拉美国家的外债额一直在扩大(从1990年的4415亿美元增长到1994年的5388亿美元)。这一不断增长的趋势将持续下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1994年10月10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目前世界上共有48个“重债国”,其中拉美占8个。因此,拉美国家的还本付息将占用其大量外汇收入。

但是,与80年代初期相比,目前拉美国家的债务负担已明显减轻。其标志是:

首先,利息支付额占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的比重已从1982-1983年的38.7%降低到1994年的19.1%;有6个国家的这一比重已不足10%。其次,债务总额相当于出口收入的比重也在降低,从1982-1983年的338%跌落到1989年的310%,1994年为280%。就中期而言,拉美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减轻这一趋势可能不会被逆转。但就长期而言,拉美的债务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得到彻底解决。

4、资本需求将继续依赖于外部供应。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拉美国家的资本需求始终依赖于外部供应。拉美经济的这一特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不会被改变。这是因为:

(1)尽管拉美国家的国内资本积累率可望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会太大。这一不利条件与下述两个因素有关:其一,资本来自储蓄,而储蓄水平的高低与国民收入和收入分配有关。拉美的收入分配在中、长期内都很难改善。其二,储蓄转化为资本的效率取决于金融体系的中介作用;而拉美金融体系的落后性在较长时期内同样难以得到改观。

(2)初级产品出口仍将是拉美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出口价格难以大幅度上升,并将继续呈现起伏不定的趋势。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在最近一、二十年中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极大地制约其制成品出口的增长。

5、通货膨胀率将高于90年代初期,但不会出现80年代的居高不下的局面。

进入90年代后,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明显下降。如在1994年,整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跌落到30%,为70年代初期以来的最低点。如果不包括巴西,那么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就更低,1994年仅为16%。在这一年,8个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只有1位数,9个国家在10-28%之间。

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通货膨胀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首先,通过以下途径改善了财政状况:对长期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压缩财政开支,完善税收体系,调整一部分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第二,高估本国货币。第三,扩大进口,以增加国内市场供应和迫使本国产品为了面对竞争而降价。然而,目前拉美的这种相对低的通货膨胀率也带来一些问题:例如,由于本国货币定值太高,国际收支已经或将要面临沉重的压力。又如,为了压缩财政开支,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被减少。这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对控制通货膨胀的长期目标也是无益的。因此,拉美国家目前的低通货膨胀率难以维持很久,但不会出现80年代的那种恶性通货膨胀。

6、区域经济一体化将继续呈现出较强的活力。

由于90年代初期签定的各种一体化条约已开始或将要生效,一体化带来的“动态效应”将对拉美国家的生产结构和竞争模式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拉美国家扩大本国产品的市场和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潜力,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与此同时,一体化将促使拉美国家减少行政手续和提高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运输和通讯)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改善产品的营销渠道。此外,一体化将强化拉美国家在科技领域中进行共同开发和研究的能力,并加快新技术的产生、扩散和运用。

西半球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亦将稳步发展。1994年迈阿密美洲首脑会议提出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在2005年建成的可能性较大。首先,美、拉双方均已认识到了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其次,尽管美国的对外经济战略正在移向亚太,但它不会忽视拉美这一传统势力范围;第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拉美地区的各种一体化组织为“美洲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

7、拉美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将更为明显。

在拉美地区的三十多个国家中,海地、古巴、尼加拉瓜和圭亚那等国家的经济发展仍然将处于很低水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则能取得相对快的发展。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三国的人口占整个拉美地区的将近2/3,国内生产总值约占70%。因此,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对整个拉美地区的形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与其他主要拉美国家相比,巴西的经济改革进程较慢,但步伐较为稳妥。最近几年以来取得的经济复苏、通货膨胀率的降低、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全面展开和南方共同市场的运转,将使巴西经济的增长率在本世纪末以前保持或略高于目前的水平,下个世纪初期或许会更高。

墨西哥经济因1994年12月爆发的比索危机而受害匪浅。这一危机的“后遗症”在一、二年内难以消失。塞迪略政府已为使国民经济早日实现良性循环而采取了不少措施。此外,墨西哥对外国资本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加速运转则能为墨西哥提供较多的出口机会。因此,墨西哥的中期经济形势不会明显不如90年代初期,而长期形势则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好转。

阿根廷经济因90年代初期的改革(尤其是“兑换计划”的实施)和良好的外部条件而获得了较快的增长。199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1991年累计增长了32.8%,大大高于拉美的平均水平(17.2%),居全地区之首;通货膨胀率也有很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性失衡、本国货币币值的高估以及最近几年流入的不少投机性较强的外国资本所带来的负作用,已开始对国民经济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因此,就中期而言,阿根廷经济难以出现90年代初期的高增长,但还有可能保持中速增长的势头。就长期趋势而言,阿根廷经济的前景仍然是乐观的。

二、对拉美经济中、长期增长率的预测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拉美经济的中、长期形势还将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非经济因素的制约。

90年代初期拉美经济的复苏与较好的外部因素不无关系。在影响拉美经济中、长期形势的各个外部因素中,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第一,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世界银行认为,西方七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1%,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将增长600亿美元。据估计,发达国家的经济在中期内将是中低速增长,在长期内可能出现中速增长。第二,世界资本市场的供应量。世界银行认为,就中期而言,世界范围内的私人资本还将继续大量流向包括拉美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尽管速度不如90年代初期那样快,但发达国家在某些时期会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因此流入拉美的外部资本在数量上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第三,国际利率水平。由于拉美国家的外债仍然在增长,国际利率的升降将对其还本付息产生极大的影响。国际利率业已开始上升。而且,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复苏,这些国家的政府在某些时期会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率而提高利率。第四,国际贸易机会。拉美国家获得的国际贸易机会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额的扩大而增多。但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在中期内不会减弱,尽管就长期而言可能会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而有所缓解。

就内部非经济因素而言,政局能否稳定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拉美政局面对着以下一些不利于稳定的因素:(1)社会问题在中期内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世界银行的一位高级官员曾说过:拉美国家如要消灭贫困,其经济增长率至少要翻一番,即在6-7%的水平上。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2)对社会稳定构成巨大威胁的毒品问题永远不会消失;(3)腐败问题同样难以得到彻底解决。但是,拉美国家同样面临着以下几个有利于政局稳定的因素:(1)1994年海地危机的解决表明拉美地区的“民主化”潮流难以逆转;(2)拉美国家的决策者已开始重视社会问题的解决;(3)拉美国家军队的“职业化”趋势在加强,尽管军人—文人关系尚未完全达到十分和谐的地步;(4)以完善政治体制和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改革已起步。因此,可以预料,拉美国家的政局不会出现较大的动荡。

综上所述,由于拉美国家的经济在中,长期内面临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都是利大于弊,因此,就整个地区而言,在本世纪末以前,拉美经济形势将好于90年代初期,预计经济增长率会保持或甚至略高于目前的3-4%的水平;长期经济形势会优于中期形势,估计经济增长率会接近1945-1980年的5.6%的水平。

三、拉美经济中、长期形势对中国与拉美关系的影响及对策

拉美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格局将继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在这一格局中,美国仍将居于首要地位。这一地位是由拉美国家本身也愿意接受的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安全因素决定的,任何外来力量都难以动摇它。拉美与西欧的关系将继续得到维系和发展;与东欧国家的关系似乎难以取得长足的进展。无论就中期还是长期而言,拉美国家将越来越积极地发展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关系。秘鲁、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等国将为尽早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而作出更大的努力;中美洲国家也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提出申请。

目前,拉丁美洲是世界上仅次于东亚的第二个“增长极”。同样重要的是,拉美国家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中不愿听从西方国家指挥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因此,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我国应该更加重视拉美国家的重要性。

但是,中国与拉美的经贸关系尚处于很低的水平。1994年进出口总额为47亿美元,其中我国进口22.5亿美元,出口24.5亿美元;我国在拉美的投资额仅为3亿美元。这与双方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显然极不相称。

一方面,良好的拉美经济形势将为我国与拉美开展双边经济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因为拉美经济的快速增长意味着该地区进口需求将扩大,进口支付能力也将增强。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同时也将面临着两方面的不利影响。其一,由于拉美国家的制成品出口与我国的制成品出口一样,都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因此,无论在北美市场还是在欧洲市场,我国的制成品出口将与拉美国家的同类产品展开不小的竞争。其二,拉美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使该地区进一步依赖于国际资本市场,我国的这种依赖性也将不断扩大。因此,可以预料,我国与拉美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也会展开竞争。

台湾问题仍将是阻碍我国在拉美地区拓展外交关系的主要障碍之一。台湾不会放弃其“银元外交”的策略。同样重要的是,由于未与我建交的拉美国家多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的小国,其外交路线完全为缺乏远见的“实用主义”所左右。

为了迅速加快中国与拉美经济关系的发展,力求使我国对拉美的出口和投资在西半球自由贸易区成形以前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建议:

第一,要通过多种途径增进相互了解。这些途径包括:(1)我高层领导人出访拉美时,可派一些工商业企业家随访;(2)尽早加入泛美开发银行这个西半球上最大的地区性开发银行;(3)鼓励拉美国家在华设立贸易子公司或参加国际贸易博览会。

第二,要积极利用拉美国家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优势,拓展中、拉经济合作的新途径。鉴于我国具有人口多、资源少和经济增长速度快的特点,我国与拉美的经济关系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以外,还应包括扩大对拉美自然资源部门的直接投资。

第三,要在巩固和加强已与我国建交的17个拉美国家的同时,积极开展对与我未建交或中断外交的16个拉美国家的工作。这一工作既能扩大我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也能回击台湾的“银元外交”。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对拉美国家的研究。目前我国的拉美研究人员不足200人,且有“青黄不接”之虞。此外,在经费困难的影响下,研究资料也十分匮乏。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标签:;  ;  ;  ;  

拉美经济中长期形势预测_拉美国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