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论文_杨洋

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论文_杨洋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天津 300142)

【摘要】血液透析室属于特殊场所,能够为尿毒症患者展开集中诊断和治疗,血液透析室护士工作场所和性质决定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职业危害,导致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和威胁,必须要提高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防护重视度。

【关键词】血液透析;危险因素;预防;防护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250-02

在血透室中,护理人员面临的危险因素极多,包括感染、化学制剂、噪音影响,紫外线影响等。这些因素从各方面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并且也影响着她们的工作质量。护理人员应了解职业危害,自觉防护职业危险因素,避免职业危险因素损伤自己的身心健康。在护理操作中,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十分重要,认真处理锐器,避免发生职业暴露。在配置和使用化学试剂时,一定要注意自身防护,不能让有毒制剂接触皮肤,同时保证治疗室内的空气畅通,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存在。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明白劳逸结合,调节自身的重要性,避免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工作。

1.血液透析护士常见的危险因素

1.1 疾病感染的危害

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暴露中意外伤害最为常见,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相关研究,每年约有60万~80万[3]卫生行业职员会出现经皮肤伤害以及被针刺伤情况,针刺伤主要集中在护士群体,其中1/3为护士。血液透析室护士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经常性的接触刀、针等器械,容易造成误伤,存在有感染性疾病隐患。同时护士因为每天与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接触,感染发生率最高。当前血液透析室护士病毒感染中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最为常见。

1.2 化学消毒剂的危害

血液透析室日常工作中会使用到非常多化学消毒剂,比如甲醛、过氧乙酸、含氯制剂等,这些化学消毒剂具有挥发性,会损伤人体呼吸道、眼睛、皮肤甚至神经系统,有些消毒剂接触后会出现直接损伤,还有消毒剂长期使用可能出现慢性中毒,危害护士身心健康。

1.3 身心危害

血液透析室患者病情危重,选择体外循环血液透析,护士必须要注意患者各指标变化情况观察,避免有低血压、心律失常和肌肉抽搐等异常情况出现。在这一过程中护士精神状态始终高度紧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血液透析室护士需要经常性接诊重症、急诊等患者,加班频繁,难以保持充足休息。血液透析患者需要花费较高资金,少数患者缺乏足够经济实力,很难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规律性和充分性,随着身体条件以及心理状态的下降,患者可能会向护士发泄自己的愤怒和不满,给护士造成委屈。受到这些方面因素影响,血液透析室护士容易产生精神和身体上的疲劳,影响身心健康。

1.4 噪音的危害

血液透析室会使用多各类机器设备,这些设备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噪音,比如透析机报警、水处理机声音、消毒剂声音等,给护士的心理和生理等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导致护士出现失眠、头痛、血压升高等,在工作中表现的烦躁和焦虑[8]。

1.5 紫外线的危害

血液透析室空气消毒多选择紫外线照射方式,紫外线会给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不仅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还可能损伤人角膜,皮肤出现红斑等表现。紫外线消毒所产生的臭氧还会抑制呼吸以及造成呼吸道过敏。臭氧属于一种强氧化剂,刺激人皮肤会出现皮炎、红斑反应等。

2.防护措施

2.1 树立良好的心态

想要确保血液透析室护士不会有心理疾患情况出现,首先要确保护士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根据血液透析室工作情况,做好工作、学习以及活动时间等方面安排,确保有足够人员配备,排班方面新老搭配,灵活排班。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避免加班,确保护士有足够休息和睡眠时间。注意保持良好人际关系,使护士有足够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适应性。日常还需要重视护士自身素质培养,从职业道德角度对自己情绪冲动进行约束,使不良心理因素得到缓解。

2.2 加强宣传力度

日常工作中需要重视护士自我防护意识的提高,做好常见血源性传播疾病教育,确保护士对血源性疾病危害有足够认识,明确血源性疾病传播方式以及危险因素,认识到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必要性,不仅可以提高自我保护以及控制医院感染,同时还能更好的为患者负责,在思想上有足够重视。新入职护士必须要对医院环境工作程序、操作规程、仪器使用等方面制度有详细了解,岗前培训工作的开展需要增加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医疗垃圾分类管理制度、血液透析室工作制度等方面内容,同时还需要注意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每年培训2次。

2.3 血液透析室的合理布局

做好血液透析室规划,在布局方面可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将其分为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各个区域门口配备相应消毒设备和物品。

2.4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管理

在化学消毒剂方面,需要严格按照消毒剂配制方法配制,同时明确各项注意事项,提高管理规范性,在各类化学消毒剂的配置和使用时需要佩戴手套、口罩等物品,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定时开窗,使室内化学消毒剂浓度得到控制。

3.护士本身方面的防护

3.1 洗手

血液透析室护士洗手十分必要,在接触患者以及相应物品后必须要洗手,同时在执行无菌操作时也需要洗手。洗手需要使用流动清水冲洗,涂抹抑菌洗手液,注意毛巾正确使用。如果毛巾重复使用,需要消毒干燥处理[15]。

3.2 严格配戴手套和口罩

在与患者血液或者体液等接触时,护士需要严格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有交叉感染情况出现,对不同患者穿刺操作需要洗手并更换手套,确保一人一巾及一根止血带。

3.3 正确处理锐利器械

在锐利器械处理方面严禁手折和弯曲,同时不能给用过针头套上针帽,如有需要,必须要单手操作。穿刺针以及透析器材的传递需要放置在容器,不得直接手对手传递,锐利器械丢弃时需要放置在特定盒内集中处理。

4.总结

血液透析室护士面临多种职业危害,必须要对此有足够重视度,从增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知识和防护技巧训练、防护环境改善等方面出发,需要重视护士职业病登记和管理等工作,注意高危科室和人群的防护,最大限度降低护士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李晓杰."血液透析室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世界中医药A01(2015):765-765.

[2]宋瑞芳,赵君,金耀华,et al.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95-96.

[3]施锦治,沈伟玲,曾丽群,等.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J].大家健康旬刊,2014,8(6).

论文作者:杨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论文_杨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