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管道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论文_梁力,肖涛,郭美英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 410013

【摘 要】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CCM)在急诊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296例带有管道患者,按人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CCM进行干预。经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管道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实验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CM在急诊科管道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提高了管道的护理质量,还体现了专业护士的自我价值,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管道护理;急诊科

近年来,患者安全是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先进国家最重视的议题。在急诊科,管道的放置通常是最基本的处置,全面安全的管道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管道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患者留置管道护理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转归乃至生命[1]。协同护理模式(CCM)是从自我护理理论中发展起来的,是强调护理工作中病人参与、支持病人自我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2-4]。为增强护士的管道护理意识,提高管道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我科对120例带有管道的患者采用CCM,最终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急诊就诊的148例带有管道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90例,女性58例,年龄20--75岁,平均(45.6±2.6)岁。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急诊就诊的148例有管道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性100例,女性48例,年龄26--82岁,平均(49.3±2.4)岁。纳入标准:在急诊科就诊,留置管道>2种,者及家属均知情并愿意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有精神障碍或语言沟通障碍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管道护理模式:设立管道护理小组,建立规范的管道管理制度,做好各种管道标识并定期进行质量评价与反馈。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CCM具体干预方法如下:①责任护士全面评估患者的疾病需求,如对管道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患者或家属的文化程度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讲解CCM方法,并引导患者或家属自觉参与管道护理;②置管前责任护士、经管医生共同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并解答疑问,详细介绍置管目的、方法、过程及注意事项,同时告知患者常规置管可能带来的不适等;③置管后做好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焦虑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且慢慢接受管道的不舒适性,由责任护士、经管医生、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管道护理计划,让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康复和护理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减少患者对护士和医生的依赖;④各种管道都必须贴好相应颜色的鲜明标识,在标识上注明管道名称、置管时间及置管人姓名,有贴膜或引流袋者则需另外用标签标注更换时间,便于观察,同时对患者及家属也起到提醒、警示作用,从而可以监督护士的护理工作.使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起到了护患共同抗风险的作用;⑤每天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管道进行评估,动态了解患者新的健康需求和对管道缺乏的相关知识,及时对缺乏知识进行宣教,让患者了解其所以然,并针对情况修改护理计划,制订护理措施,让患者尽快康复;⑥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做好出院指导,若患者需带管出院.则发放管道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进行填写,针对缺乏的知识再次进行护理指导.以便出院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护理,促进疾病痊愈。

1.3评价方法

通过管道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留置管道患者需填写)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对管道的名称、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知晓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WHOQOL—BEFF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其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功能4个方面,总分8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管道护理质量的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管道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1)(表1)。

3讨论

急诊科大部分危重患者均带有两种及以上的管道,因此,做好管道护理尤为重要,全面安全的管道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管道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留置管道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

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灵活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护理模式,能达到患者、家庭和医疗保健系统全部受益的效果,对临床护理质量有很大提高[5]。在此过程中,护士成为临床教育者、倡导者和协调者,护理模式由过去的“灌输式教育”变为“伙伴性护理”,患者在家属的鼓励监督、护士的指导护理中逐渐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患者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协同护理模式具有以下优点:①针对性、连续性的对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及技能进行指导,有利于患者全面的掌握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7];②患者自主性的建立是协同护理模式中的工作重点,该模式可以积极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参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③家属参与并监督是协同护理模式中重要的一环,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作用,有利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摒弃,增进患者及家属间的交流,使家庭生活更和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刘甜等[8]认为家庭功能中的适应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亲密度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各维度密切相关,可通过改善患者的家庭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④协同护理模式强调对患者心理进行及时的疏导,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免不良情绪对血压造成的波动,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加重疾病的进展[9]。

综上所述,CCM应用于急诊科管道护理中不仅提高了管道护理质量,还体现了专业护士的自我价值。以前护士就是不断地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治疗等,而现在护士还发挥了作为临床教育者、倡导者、协调者的角色作用,支持以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为中心的健康护理。培养患者参与管道护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让患者参与管道护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同样在慢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偏瘫、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肺癌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剖宫产等患者中都有相应的研究,结果均证明了CCM的有效性[10-14]。

参考文献:

[1]龚兴霞,杨丽娟.完善多管道管理机制对提高老年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1):46-47.

[2]王新歌,樊少磊,韩晗.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l3,48(3):207.

[3] Tartavoulle TM.APredictive M odel of the Effects of Depression,Anxiety,Stress,6 一Minute —Walk Distance,and Social Support on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reinan Adult Pulm onary Hypertension Population [J].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2015,29 (1):22.

[4]姜淑霞,程建云,牛琴,等.协同护婵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2):241.

[5]凌红梅,黎艳梅,姚秋红.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66.

[6]成红.协同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204.

[7]Tobe SW,Lum —Kwong MM,Von Sychowski S,et al.Hypertension Management Initiative: Qualitative Results From Implementing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Primary Care Through a Facilitated Practice Program [J].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29 (5 ):632.

[8]刘甜,杜茜倩,李胜玲,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功能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4):641.

[9]骆永梅,席明霞,卿利敏,等.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2):32.

[10]王晓俊,鲁春燕.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816—1817.

[l1]孙瑞华.协同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04.

[12]陈建明,唐良春,苏燕玉.协同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108—109.

[l3]李莲,李美萍,陈建明.协同护理模式在肺癌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0,30(19):3148-3150.

[l4]刘小凤,刘小雅.协同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8):3-4.

论文作者:梁力,肖涛,郭美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急诊科管道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论文_梁力,肖涛,郭美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