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_侯金兰

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_侯金兰

(甘肃兰州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总医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足发病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其中53例未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为对照组,其余17例已经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外伤感染史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与糖尿病足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结果:糖尿病足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长期吸烟史、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外伤感染史、周围神经病变等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组患者在以上各项观察指标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导致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而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延缓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变进程,降低截肢发生概率。

【关键词】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222-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随着病程的进展,长期存在的高血糖状态会对其他器官、系统等造成损害,引发一些列相关的并发症,足部便是糖尿病牵累的一个靶器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会大大增加患者发生截肢的风险,从而为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1]。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本研究现以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为例,探讨导致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3~81岁,病程3~34年。分为研究组17例(糖尿病足患者)和对照组53例(非糖尿病足患者)。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60岁,≤60岁)、病程(>10年,≤10年)、有无长期吸烟史、有无外伤感染史、有无周围神经病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尿化血红蛋白水平等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本研究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的各项观察指标,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吸烟情况、外伤感染史、周围神经病变、各血糖检测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这些因素均是导致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3.1 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1)性别、年龄因素:女性发生糖尿病足的概率比男性低,可能原因为女性分泌的雌激素对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从而可减少病变发生概率;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退化,机体损伤后愈合时间延长,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足[2]。(2)吸烟史:烟草中含有的去甲烟碱会导致组织发生缺血缺氧而影响足部溃疡的愈合。(3)血糖水平:长期存在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因受高血糖毒性影响而发生凋亡,从而影响到足部的血液循环,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发生糖尿病足的概率越高。(4)周围神经病变:当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之后,导致患者的足部感觉缺失,因此对于足部疼痛、损伤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导致足部更易受伤,而周围交感神经病变导致出汗减少,足部更易发生干裂情况,导致发生感染的概率增加,造成足部皮肤溃烂、肢端坏疽[3]。

3.2 护理对策

3.2.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与患者应当多交流、沟通,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估,并应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另外,应当嘱患者家属多关心、安慰患者,给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感以及恐惧感,使其树立起积极进行治疗的信心。

3.2.2血糖控制 告诉患者积极控制血糖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及发展,提高其依从性。同时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减少盐分、脂肪的摄入,养成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

3.2.3饮食护理 结合患者对饮食口味的偏好,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科学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均衡营养,少食多餐,从而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3.2.4运动指导 告知患者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同时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时应当随身备有饼干、糖块等,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3.2.5用药指导 详细告知患者相应的降糖药物的用药时间、剂量、注意事项、使用禁忌等,嘱其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量、减量或停药。

3.2.6足部护理 嘱患者每天仔细检查足部是否存在肿胀、硬结、水疱、红肿、龟裂等情况。嘱患者双脚皮肤完好的情况下,每天睡前用温水泡脚10~15min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平时穿宽松柔软的棉袜以及鞋子,穿鞋之前应当仔细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鞋垫是否平整,以防对足部造成损伤。平时应当避免久坐或久站,并积极预防足部发生外伤,从而防止足部发生溃疡情况。对于已经发生足部溃疡的患者,则应当根据溃疡的面积、深度、渗出量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情况制定相应的局部用药方案。

3.2.7健康宣教 对糖尿病患者加强疾病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对于如何有效控制血糖,如何对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足进行预防等。向患者说明做好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同时教会相应的足部护理方法。尤其应当加强对发生糖尿病足的高危患者的重视,嘱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足部检查。

综上所述,导致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来自于多方面,对于可控的危险因素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血糖控制,血压、血脂调节,做好足部护理,戒烟戒酒,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从多方面着手,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防治效果,减少糖尿病足截肢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崔志蓉.探究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解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9):272-273.

[2]李伟芳,李华,董捷,等.老年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时间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4):1632-1636.

[3]许仕超,张华丽,陈晓铭,等.糖尿病足发病危险因素分析与中药干预[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2):40.

论文作者:侯金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_侯金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