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班主任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班主任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探析

陆颖1,王建2

(1.南京工程学院 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2.南京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摘 要: 从中学时代走过来,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变化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从班主任视角,分析了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本文的研究对于调整大学新生在心理上的不适表现,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变化起到关键作用,并可为今后的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心理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较脆弱,健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频度和涉及范围都在增加,而由此造成的大学生休学、退学以及自杀行为近些年有明显增长[1-3]。在诸多的研究中, 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结论便是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最为严重,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4,5]

大学新生由于角色的转变以及环境的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只有在短期内尽快调整自己的身心,转变个人角色,主动适应周遭环境,才能给今后四年漫长的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新生班主任则是大学新生能否顺利度过这一重要时期的领路人和见证者。

一 大学新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新生处于“心理断乳期”,有研究者对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情况做过调查[6],发现大学新生中存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1.35%,其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上出问题的学生较多。另外一些相关调查数据也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存在社交退缩、异性交往心理障碍和焦虑等各种问题[7-9]

分割类属数k等于影像固有类属数K,由于具有不同类属性的邻域像素仍存在连接关系,则Wjj′≠ 0,HK ≠0;但当k=K时,不同类别像素间相似度较小,Wjj′中元素取值小,则HK中各元素取值极小[18].当扰动项较小时,LK为近似块对角阵,其对角块矩阵个数即为类别数k[24].而对于由LK诱导的特征矩阵UK,由于αjj′i取值很小,则rj′jxj′+αjj′近似为常数向量,u·j近似为分段常量,进而类属同一目标类的像素特征点相互接近,表现极强的聚集性.

大学新生的心理特征可以概况为:

1.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活往往以寄宿为主,这与高中时期除了学习外,凡事都不用操心,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截然不同,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住宿舍吃食堂,远离父母,事无巨细都要自己处理,再加上饮食习惯、气候与语言环境的变化,都有可能造成心理的适应不良。

4.孤独感和压抑感的纠缠。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是引发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很多新生不知如何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性格各异的人相处,有的新生因为难以与同寝室的同学融合,长期处于关系紧张的状态;有的学生则不愿与人交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活动圈子异常狭小;有的学生面对大学老师,一时不知如何交流,导致学习生活遇到很大障碍;而更多的同学则是无法正确的处理异性关系,大学生恋爱受挫也是一大心理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人际交往失调是导致大学新生产生焦虑、孤独甚至社交恐惧的最主要因素。

3.管理制度的变化。中学时代基本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学校、老师对学生采取直接管理,而大学一般采取“老生带新生”的管理办法,学校层面只是属于“全面”、“网络管理”,如思想教育管理,宿舍管理、学籍管理等。由此,大学新生往往会缺乏安全感,从而出现孤独情绪。

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大学新生能否过渡好这一关键节点的保障,实践证明:班主任凭借其特殊的身份,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角色,效果惊人。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尤为重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学生数学思考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变化的原因

(一) 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变化的内部原因

1.大学生角色的转变。能考上大学的一般都是同学中的佼佼者,高中时深得老师、家长的关注,自我感觉较好,但进入大学,经过重新排列组合,中心角色转化为普通角色,曾经出类拔萃的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之一,这对于自认为是“天之骄子”的大学新生们来讲,自我评价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2.身心发展不平衡,大学新生们身体及生理发育往往都已经成熟,但心理年龄一般都还比较滞后,表现为做事鲁莽,不够谨慎,与人交往时会冲动,胆怯。这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的特别明显,一方面渴望得到与异性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则因为心理上还未准备好,自己的幼稚,阻碍了与异性的正常沟通,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障碍。

综上,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采取各项切实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致残致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采用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检验水准取p=0.05,所有数据均以±sd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差齐时组间比较采用Duncan法,方差不齐时组间比较采用DunnettsT3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变化的外部原因

1.自豪感和自卑感交织。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往往都是同辈人中的佼佼者,平时深得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进入到大学校园,发现这里人才济济,自己只不过是最普通的一员,那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荡然无存,刚入大学的自豪感不知不觉地被自卑感所代替。特别是来自农村、山区的孩子,平时只是一味的应试,各种才艺,知识,为人处世,穿着打扮,在群英荟萃的大学校园里就会显得相形见绌,容易产生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感的困惑。

2.学习生活的变化。中学的学习是以基础教育为主,而大学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场所,不但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专门技能。既要学习基础的经典的理论知识,又要对最新的科技成果有所了解。看似轻松的大学生活,其实与高中时相比任务重、内容多、范围广,这对于刚上大学的新生又是一个挑战。

2.新鲜感和恋旧感的交织。大学新生在未入大学之前,把大学这座象牙塔想象的过于美好,这座“理想的天堂”、“生活的乐园”中有崭新的环境,陌生的师生,全新的学习内容,现代化的设施等,但不久就会发现,陌生的环境中不但有迷人的色彩,也会有因生活习惯和气候差异等带来的种种烦恼,以及刚刚脱离父母的诸多不便。随着刚入校的新鲜感慢慢淡化,很多新生就会在大学环境的现实和自己原来熟悉的家乡之间找到差异甚至落差,从而产生种种的不适应,尤其是节假日,看着本地同学纷纷回家,恋旧感就会油然又生。

三 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3.轻松感和被动感的交织。初入大学的新生会觉得大学生活异常轻松,似乎没有课业的压力,更没有考试的负担,课堂上也不用担心老师提问,学习完全放松了。但其实真正读懂了大学生活以后会发现,大学只是变了一种接受知识的方式,应试不再是这里的主场,刷惯了题的高中生们,一时难以接受大学的教学方式,没有了高中老师的督促和反复讲解,大学老师一点而过的教学方式让大学新生一时乱了阵脚,特别是临近考试,发现题目其实并不简单,内容比高中时深了许多,很多包含了创新思维的成分,如果平时不调整学习方式,不会利用图书馆等有效资源自学,甚至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喘口气,歇歇脚的轻松心理,那么大学期末考试的不及格率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就会加重,被动感也就产生了。

1.及时做好新生入校教育。班主任是大学新生入校的第一位“亲人”,利用这个契机,积极地对大学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了解校史校情,通过开展种类丰富的班集体活动,使新生间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密、融洽。同时,营造思想导向正确的外部环境,对初入大学校园的大学新生来说,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和大学新生之间总有一道无形的墙阻隔着,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在人格上处于平等的地位。这种和谐关系的建立,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1)真诚。在师生交往过程中,班主任应以真诚真实的自我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教师总是装腔作势,成天板着脸孔,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虽然我们提倡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但并非说应该处处追求完美,事事居高临下。只有班主任放低姿态,与学生消除隔阂成为朋友,学生才能对老师产生向师性。在真诚相待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学会以宽容的心态去与同学和老师相处,班级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和谐。(2)尊重。尊重即要充分的信任学生,发现学生各自身上的亮点和价值,并尽可能的提供条件和帮助,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新生们刚入校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前进动力。(3)分享。班主任要学会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接近他们的心情波动曲线,学生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这就需要班主任平时多接触,多体验,分享学生的种种感受,理解学生的孤独、气愤、悲伤、失望,从而有效的拉近师生距离,尽可能的让师生处于平等地位,使老师能更自然的倾听学生的诉求,学生能更自然的接受老师的指点。

八角枫水提液高剂量组有3只大鼠死亡,阳性组和八角枫水提液中剂量组各有1只大鼠造模失败,其余大鼠均造模成功。造模后第7天,除空白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足部均出现绿豆大小的溃疡,并逐渐结痂愈合;造模后第12天,除空白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足趾均皮肤发红、发热,轻度肿胀;造模后第14天,除空白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足底及踝关节均肿胀明显,关节僵硬,活动量减少,饮食减少,毛发失去光泽,体质量增长较空白组缓慢,部分大鼠见稀便;造模后第21天,除空白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足底及踝关节肿胀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活动及饮食量有所增加,体质量逐渐增加。

3.营造健康的心理物质环境。健康的心理物质环境,主要是指班级班风和校园校貌等方面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搞得好的学校和教师无一例外重视此方面的建设。作为班主任应配合学校,让班集体的每一个活动都符合大学新生的心理特征,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会说话,学生在班级和学校中感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可见,良好的物质环境对促进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4.开展简便、有效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法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通过有效的心理咨询,能使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摆脱心理困扰等。但是,班主任对于心理咨询的理解,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心理咨询不是谈心,更不是说教,而是借助于双方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提供启发、帮助和指导的过程;二是咨询不是治病,也不同于心理诊断,学校中的心理咨询,需要班主任通过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过程和原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恢复健康心理,获得成长。

四 结论

大学新生从一个熟悉的环境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产生不适应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反应。本文从大学新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分析了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变化的原因,并从班主任视角下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研究。新生只有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积极地了解环境、适应环境,才能在新的环境中,重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新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刘什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 34(4): 91-95.

[2] 陈淑萍,颜秀红,张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对策[J].泰山学院学报,2017, 39(2): 117-120.

[3] 金家新.全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自杀情况调查研究(2005-2015)[J]. 前沿,2016, (11): 57-63.

[4] 苏霞, 刘启辉, 殷晓莉.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 13(6): 410-412.

[5] 孙昱.大学生新生心理问题探究[J]. 科教文汇,2015, (10):141-142.

[6] 张跃民.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12, (11): 46-48.

[7] 赵岚, 王福林.当代大学生新生心理问题的调查[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07, 13(1): 27-30.

[8] 李丹.大学生新生心理体检调查及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 (6): 60-61.

[9] 陈雪莲, 韩杰, 闫海明, 等.大学生新生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6): 72-72.

本文引用格式: 陆颖,等.班主任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探析[J]. 教育现代化,2019,6(24):181-182,21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24.064

基金项目: 南京工程学院车辆工程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41341125301301。

作者简介: 陆颖,女,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

标签:;  ;  ;  ;  ;  

班主任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