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普通教育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言
技术在现代世界和国际竞争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已是尽人皆知。很多国家为了提高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都已经把技术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小学开设了技术课程。然而,在我国的普通教育中,技术教育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中小学的课程计划中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一门专设的技术课程。这是很值得思考的。
这并不是说,我们从未考虑过技术教育的问题。50年代,我国就曾经提出过在中学是否应该对学生进行“综合技术教育”的问题,经过讨论研究,1995年5月全国文化教育工作会议曾正式决定, 要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1956年5月, 教育部特发出了《关于普通学校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提示(草案)》,明确提出“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文化科学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现代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规定初中要开设工农业基础知识课,初高中都要开设实习作业课或实习课。此前,小学已开设了手工劳动课。
但时过不久,1956年7月,教育部就又发出了一份《关于1956 —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近半年来部分地区的少数学校试行的结果来看,在基本生产技术教育中,有些问题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中学的实习作业课或实习课暂不开设;小学的手工劳动课,条件不够的学校也可以暂缓开设,农村小学原则上可暂不设手工劳动课。此后,就再没有提起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问题了。
代之而起的是,1957年在初中三年级开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1958年改为在初高中各年级都开设生产劳动课,以后又几经变化,从1981年开始中学又改为开设劳动技术课至今。小学的手工劳动课早已没有了,从1981年起又开始设劳动课。
总之,有关生产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经过了多次变化,除了1955—1956年提出要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这一非常短暂的时期之外,其它时期主要是强调生产劳动教育,或者是农业生产教育以适应农村学生毕业后回乡劳动的需要。技术教育实际上是处于“附带”地位,没有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来考虑。
1981年,在中学开始设置劳动技术课时,有关文件的说明是:劳动技术教育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劳动技能。此外,这一说明还将职业技术教育也作为劳动技术课的一部分内容。这就将劳动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揉在一起,都放在了劳动技术课的内容之中了。
应该肯定,劳动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这三个方面是有联系的,因此,可以考虑将这三个方面的一些内容结合在一起,开设一些综合性的课程。但是,劳动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又各有各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不能笼统地混在一起。即使是要开设综合课,也需要对这三方面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分别进行研究,并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且,不能指望这三方面的全部教育内容都归结在一门综合课之中。如果对这三个方面的教育不加分析,将它们笼统地混在一起,那就会顾此失彼,甚至“三败俱伤”,哪一个方面的教育都不能很好地展开,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劳动技术课,如果只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技术比较简单的劳动,那就降低了技术教育的要求,甚至对学生进行不了什么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则常常是只限于使学生学习某一两种职业技术。这样的技术教育也就太单一,太狭窄了。
技术还常常与科学联系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随之也就产生了科学技术教育这样一个概念。如果不加分析,笼统地认为学校里有了科学课程也就是有了科学技术教育,那完全是一种误解。因为科学和技术虽然有联系,但毕竟科学是科学,技术是技术,它们各有各的特征和内容体系。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也各有各的特征、内容和目的意义,既不能互相包容,也不能互相代替。然而,在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的中小学中可以说基本上是只有科学教育而没有技术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缺陷。
为什么技术教育过去在我国的普通教育中会遭到忽视,这是有一定的时代原因的。简单说,这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技术落后,对技术的认识也落后。而且,在历史上,就有一种与“学而优则仕”并存的“鄙薄技术”的封建观念,这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现在,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对技术和技术教育的认识也应该赶上时代的发展。
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技术和技术教育是重要的。但是,在普通教育中是否有必要和有可能对学生进行技术教育,这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要看是不是社会的普遍需要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现代技术,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技术教育,这是毫无疑义的。不过,这里要谈的不是专业的技术教育,而是在普通教育中要不要开展技术教育的问题。这就要看技术知识及其应用是不是已广泛地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各样的工作之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如果是这样,那就应该把技术教育纳入到普通教育之中。
在我国,电视和各种各样的电器在城市目前已很普及,并且已深入到广大农村;各种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也已在全国到处运行;一些现代技术,包括电脑技术,在许多企事业和管理部门已广泛应用;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要求正在迅速提高;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正在迅速普及;技术已不仅进入了城乡各行各业,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显然,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技术观念,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建设事业,都会处于保守、落后的状态。所以,具有现代化的技术观念,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建设事业,都会处于保守、落后的状态。所以,具有现代化的技术观念,不仅对于技术人员,而且对于行政管理人员和各种工作人员都是很重要的。技术的迅速普及和提高,也就要求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应该说,现在已经到了需要普及技术教育的时候了,而要普及技术教育,首先就要在普通教育中开展技术教育。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看到,全世界的现代技术正在飞跃发展之中。尽管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技术水平还是比较低的,需要急起直追。而要提高我们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就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这样,在普通教育中展开技术教育就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了。
二,要看技术教育的内容和目的要求。
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有一种意见认为:如果学生毕业后就业,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可以在毕业后进行短期培训,而不必要在中小学中进行什么技术教育。这样,认为技术教育不过是要培养“一技之长”,就把技术教育看得太狭窄、太简单了。
的确,在技术落后的时代,比如说,在手工业或简单的机械工业时代,学生要获得“一技之长”,不仅不需要在中小学学习,连短期培训也不一定需要,只要去当学徒工就可以了;在农村,甚至完全不需要学习,只要跟着家长一起干活就是了。应该承认,我们国家处在这样技术落后的时代已经为期太长了,而且直到现在还有这样落后的地区。也正是由于这样,形成了一种落后的技术观念和落后的技术教育观念;这种落后的技术观念和落后的技术教育观念反过来又阻碍了我国技术的发展。
现在,是改变这种落后的技术观念和落后的技术教育观念的时候了。
技术教育,并不限于某种单一的技术教育,即培养“一技之长”,而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工技术到现代技术,有着丰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我们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更不是只限于培养“一技之长”,而是要为学生打好在现代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基础,培养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形成现代化的技术观念,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就不是简单的短期培训所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从小学到中学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
三,要看技术教育是不是能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求。
很明显,在技术普及和发达的社会,学生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基础越好,他们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就越强,发展的机会和前途也就越加宽广。所以,技术教育是社会的普遍需要,同时也就是学生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不仅如此,在这里还要特别提出的是,在普通教育阶段,也就是从小学到中学这一发展过程,学生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喜爱活动,而且活动能力在不断发展,不断增强。其中,技术活动就是他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很多孩子都喜欢拆毁一些东西,探索其中的奥秘,又喜欢组装和制造一些东西,这就是明显的例证。可见技术活动是很适合他们的特点,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且能够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
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力,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因为技术本身就是智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力集中在一起的产物。没有这三者的结合,也就没有技术的发展。这样,学习技术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运用和发展智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的过程。分别说来,学习技术需要动手操作,因而能够培养和发展动手操作的能力;而动手操作又需要头脑的指挥,特别是一些精巧灵敏的技术,需要头脑的精巧和灵敏,也就能够锻炼头脑的精巧和灵敏。许多技术都有奥妙,学习、探索和掌握这些奥秘,就是一种很高的智力活动;许多技术学习都需要拆装、组合、制造、实验等等,这些也都是很好的智力活动。所有这些智力活动都含有创造性。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种新的技术,能够运用这种新技术制造出某种产物或达成某种结果,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创造。他们的创造力也就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培育和发展的。
自然,技术课也不能要求过高,难度过大。技术教育,如同科学教育和其它方面的教育一样,内容的广度、难度和繁简度是可以灵活调整的,并且应当调整到适合于学生的接受能力。
四,要看是不是具有开展技术教育的环境条件。
技术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如需要场地、设备和教师等。正因为如此,在中小学开展技术教育有不少困难。
但是,困难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实际情况表明,即使是技术比较落后的地区和条件比较差的学校,也不是完全没有条件开展技术教育。例如,手工课,一般说是各所学校都可以开设的,简易的木工、金工、电工,对设备条件的要求也不高;简单的机械技术,即使没有别的设备,自行车也是可以利用的;在家用电器比较普及的地区,进行家电技术教育也不难。开展农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的学校应该说都有一定的条件;在城市的各行各业有多种技术在广泛应用,学校可利用来开展技术教育的环境条件就更多了。
所以,总的说来,我们的中小学现在是有条件开展技术教育的,重要的问题在于提高对技术教育的认识。只要我们提高了对技术教育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找到开展技术教育的门径和条件,因为技术已普及到广大城乡,深入到各行各业。
不过,在普通教育中开展技术教育,单靠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支持,在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方便以至给以资助。这样,学校的技术教育就有了广阔的天地和发展前途,并从而对技术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技术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
技术教育对于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也具有促进作用。因为技术本身就包括着一些文化科学知识,需要有一些文化科学知识,需要有一些文化科学知识作为基础。通过技术教育,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一些文化科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认识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自觉性和兴趣。
技术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普通教育中技术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基础性的通用技术和对技术的一些基本认识,总的说来,应该从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形成一个系统。
基础性的通用技术可以包括以下数种。
一,手工技术,如纸工、泥工、编制等。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技术,对儿童的发展和以后学习各种技术都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是整个技术教育的基础。而且,手工技术并不是都很简单容易,有些手工技术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对于儿童的技巧训练和智力开发都会有重要作用,所以不可轻视。
二,使用简单的日常工具的技术,如使用刀、剪、钉锤、螺丝刀、扳手、钳子等工具的技术。这些技术也具有基本意义,并且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即使在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也常常要用到。从现代很多学生不会很好地使用这些工具的情况来看,要能够熟练地使用好这些工具,很需要学习。
三,生活技术,包括洗涤、缝纫、烹调、家庭用具的维修等,也是需要学习的。掌握了这些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就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四,木工、金工、电工技术。这些技术应用性很广,也具有基本意义,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机械技术、电气技术以至现代化技术的基础。
五,机械技术,包括简单的机械技术和较为复杂的机械技术。这应当成为技术教育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因为机械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等各个方面,具有普遍意义,并且在技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仍然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至少应该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通用的机械技术。
六,农业技术,包括种植、养殖、果木园艺、林业、畜牧、渔业等各业的技术。在农村的学校,在林区、牧区、渔业区的学校,应该因地制宜,开展本地区所需要的农业技术教育,并通过教育把新技术推广到当地的产业之中。
七,电气技术,包括基本的电气技术和一些常用的电器技术。这也是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应用价值的,是技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八,电脑技术。在现代社会,电脑技术可能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到21世纪,电脑将更为普及。那时,“电脑盲”将象现在的文盲一样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现在,凡是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都应当把电脑技术当作一门重要的课程。从全国来说,则需要统筹规划,逐步在中小学普及电脑技术教育。
以上所列的只是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的一些主要内容,并不完全。而且,这些方面的技术教育,大多都属于一般性、基础性的技术教育,而不是专业性的技术教育。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到,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内容是很丰富的,可以构成一个体系,决不是象过去那样的一门劳动技术课就可以完全包容的。
从现实情况来说,这些方面的技术教育并不一定是每所学校都要进行的。如农业技术教育,城市的学校就不一定要进行;其它方面的技术教育,学生由于情况条件不同,也不一定都要一律进行。
关于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是既有单独开设的技术课,也可以有与劳动教育、职业教育结合起来的劳动技术课或职业技术课。但如果开设劳动技术课或职业技术课,应该对其中技术教育的内容和目的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
二是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既有基础性的技术课,也可以有一些专业性的技术课。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技术课应该是基础性的;供学生选修的技术课,则可以有些是专业性的。
三是既是每周固定课时的技术课,也可以有集中于一日至几日的技术课,使学生可以连续进行实地操作。
四是既有学科类课程,也有活动类课程。这就是说,除学科类的技术课外,还可以组织各种技术活动小组,由学生自愿参加。
五是既有校内课程,也有在校外学习和进行活动的技术课程。这就是说,技术课也可以在校外的工厂、农场、职业技术学校或专业技术学校以及其它有关场地进行,并且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校外场地、设备和师资,以弥补学校条件之不足。
此外,其它各学科课程在其教学内容与技术的发展有关的章节中,也可以并应当对学生进行一些技术教育。同时,各门学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现代技术,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最实际的技术教育。
总之,技术教育有丰富的内涵,上面所说只不过是它的一些主要意义和作用。广义而言,技术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常代表着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水平。众所周知,人类历史的时代划分,如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以至现在常说的新技术革命时代或高科技时代,常是以技术发展的水平为标志。一个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也常以其技术发展的水平为标志。代表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四大发明,也都属技术。可见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迫切地需要提高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这就需要把作为基础的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
标签: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