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力的提升,我国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且在经济的不断带动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电力系统也必须要紧跟时代的脚步,除了要重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还要重视节能设计技术的优化。在往后的经济建设过程中,节能会成为一个新的目标。因此研究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这一课题,首先对电气自动化及节能设计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提高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最后对电气自动化节能化技术进行探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探析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不仅走向了自动化行列,而且以自动化为基础,逐渐与节能设计技术相结合。节能设计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电气自动化的能源损耗,而且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能源发展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如何在电气自动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还能突破节能环保的桎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绿色环保节能项目是今后各个行业发展的主要探究方向,这也突出了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技术的重要性。
1电气自动化及节能设计概述
电气自动化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气自动化的实现有效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在改善工作环境方面也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从电气自动化方面来说,随着城市电网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大量的变频器和整流器出现,导致大量谐波的出现,给电网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相关的从业人员为了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谐波,另外将节能因素考虑进去,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改进技术,已实现电气系统的节能。
2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提高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用电量也大幅度增加。无论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企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电力设备都需要电力的支撑。尤其是随着电气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当前我国的电力资源远远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为了避免输电、供电的瘫痪情况,我们必须要重视电能的供应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相关从业人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有效降低电气自动设备的耗能量,要对节能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和发展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投入和研究力度,积极采取高效节能的设备来减少电能的浪费。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就能够大大缓解电能供应紧张的情况。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是非常有意义的。
3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的原则
3.1绿色环保,保证用电安全
绿色环保是能源利用中国家所倡导的最新话题,而在设计节能电气自动化时,需要将绿色能源融入其中。例如,可以大力发展太阳能技术,充分利用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术与现阶段社会发展理念十分吻合,这也是该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为使用者提供了巨大的生活和工作便利。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保证绿色环保,还要确保该项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一旦发生意外风险,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技术也将失去原有意义。
3.2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将环保材料充分利用
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技术的环保,不单单体现在能源利用、方便实用等原则上,还需要对节能材料的使用方面做充分考虑。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使用过程中,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当设备的使用周期到达时必须对其进行更换,对于老旧设备的处理以及再次利用,是节能设计人员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为此,在设计工作开始之初,相关研究人员应根据企业生产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节能材料,保证这些材料在报废之后仍然可以得到应用,实现材料的二次回收。通过这种能源材料的循环使用,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投入,更是对周围环境保护工作起到巨大的支持作用。
3.3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相关设计人员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综合国家节能减排标准,并与企业实际要求和发展方向相结合,进行最终的电气自动化技能设计技术优化。此项技术在设计上存在一定误区,认为电气消耗度越低对企业发展越好,如果盲目的持续上述设计观点,将会增加企业的节能成本,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负担,这与节能发展理念并不相符。所以说,在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设计之中,设计人员需要事先做好设计规划,在后续工作中将规划不断进行完善,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主,将设备改造所需要的经济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外,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应该以设备安全运行为前提,不能为了追求节能将安全生产工作忽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气自动化节能化技术探析
节能设计技术的使用,降低了电气自动化的能源消耗,而且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电力自动化节能技术,来降低对能量的损耗。
3.1电气自动化供配电方面实现节能
(1)变压器力求节能化。变压器是电气自动化设备中最常用也是最不能缺少的电力设备,其在供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变压器的部件经常会出现损坏的情况,并且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负载损耗,使大量的电力资源在无形中浪费掉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将变压器实现节能化,以减少空载损耗、负载损耗等情况。例如:针对变压器空载损耗严重的情况,我们要及时的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同时建议使用铁损小的设备;针对负载损耗的情况,我们在选择绕线电阻时,尽量选择阻值较小的,来缓解电能的损耗。
(2)降低传输线路的损耗。如果传输的距离比较短,那么在传输的过程中,传输线路的电阻会比较小,甚至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消耗的电能我们可以不用考虑。但是石油或者采矿等一些环境比较特殊的行业,电力设备需要在工作现场,所以就导致电力设备距离电力供应处距离非常远,因此也就导致了传输线路需要长距离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电能消耗比较大。并且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传输电阻总值与传输路线的长度成正比。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传输线路的损耗。例如我们可以在长距离传输的时候,适当提高电压数值,这样有利于降低电流,进一步来降低线路电阻耗能。另外我们也适当增加线截面或者我们也可以在选择传输电线时选组电阻率相对较小的电线,这些措施都有利于降低传输线路损耗。
3.2电气自动化电气照明系统实现
节能在电能的损耗中,电气照明系统对电能的损耗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如果不重视对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就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其他的电力设备的用电。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对电气照明系统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提高照明系统节能技术。相关从业人员要加大对照明系统的研究力度,大力推广节能灯、节能照明设备等节能设备。另外,我们还可以邀请科研院校的专业人士来针对实际的电能消耗情况来对照明系统进行合理的节能设计和规划,来降低照明消耗。
(2)利用自然光照明。利用自然光是有效降低照明系统耗能的最直接的方法。我们尽量多使用太阳光等自然光进行照明。实现太阳光等自然光照明,对于电气自动化节能来说意义重大。在白天我们尽可能不用照明系统,尽量使用自然光,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对电能的应用。各个行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对自然光的有效利用。
3.3电气自动化电气设备系统实现节能
电动机能够带动更多的电力设备,因此普遍应用于多个行业。但是电动机却又是耗能最多的电气设备。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对电动机的节能技术和措施。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变频电动机,根据电动机的工作状态采取不同的频率系数,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电能的损耗。
3.4电力电缆的选择
在输配电系统中电力电缆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力线路用的时间越长,对其的维护量就越大,因此工作人员在选择电力电缆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工程会因为价格的原因而选择铝电缆,然而铝电缆仍存在众多缺陷,无论是安全还是节能方面,铝电缆都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截面相同的情况下,对比铝电缆,铜电缆具有载流量较大、电阻率低、抗氧化性好、延展性好的特点。因此在保证传输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在铜电缆与铝电缆之间进行选择。
3.5选择合适的无功补偿设备
无功补偿设备的使用,不但可以降低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输电消耗,还能提升供电系统的功率因素。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设备的作用十分重要,可在提升电能质量的同时,提高供电效率。首先,以目前电网运行实际情况和补偿线路情况来看,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统计工作,才能判断出正确的无功补偿线路。其次,应对无功补偿设备的参数进行严格的定义,包括电压、阻抗等,最后,可采用错步投切方式来形成无功补偿装置的组合,对有效补偿量进行充分考虑,并根据设备安装标准确定具体的无功补偿设备。
3.6利用光伏产业加快电气自动化节能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光明,因此如果能将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技术与光伏设备相结合,可以将节能环保工作效率有效提升。近年来,我国的环保节能标准也在不断上升,光伏产业在此方面的发展很快,而且具备相对完善的环保系统。因此,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技术在发展中也应以合作原则为发展主线,只有这样,才能让节能目标不断向前,促使电力系统的电能输送质量进一步提升。光伏产业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绿色产业,除了能够为电力设备提高电能,还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的节能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
4结束语
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却也出现了大量的浪费,尤其是近几年,可利用的能源已经越来越少,因此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重视的课题。在这当中,人们也加大了对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的研究力度。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电气自动化能够真正实现节能、高效、环保,从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周丹.我国工业节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5(17).
[2]孙柏林.中国自动化与可持续发展——自动化技术进入“节能经济”新时代[J].自动化博览,2016(1).
[3]贾刚,张萌.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9).
论文作者:罗德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节能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能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情况论文; 能源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