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胡永广

胡永广(新疆阿勒泰市人民医院 836500)

【摘要】目的 分析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 年7 月到2015 年7 月到我院就诊的96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治疗),每组各48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①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50%(30/48),实验组为87.50%(42/48),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HBV DNA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15-01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乙肝病毒(HBV)感染造成,患者会发生一系列的免疫病理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乏力、肝区疼痛等。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全球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人数约为3.5 亿,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1]。

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耐药性低、效果好,我院在常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上应用恩替卡韦予以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研究情况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7 月到2015 年7 月到我院就诊的96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采用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8 例。对照组48 例患者中,男29 例,女19例;年龄19-56 岁,平均年龄为(32.67±9.31)岁。实验组48 例患者中,男31 例,女17 例;年龄18-58 岁,平均年龄为(33.01±98.8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较小(P>0.05)。

1.2 方法对照组:对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应用甘利欣(厂家: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190),剂量为150mg,促细胞生长素(厂家: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5538),剂量为120μg,还原型谷胱甘肽(厂家: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265),剂量为100ml,将上述药物分别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剂量为250ml,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每日1 次。同时给予白蛋白、新鲜血浆疗法,每周定期检查1 次肝功能。8 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1 个疗程。

实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予以恩替卡韦(厂家: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172)治疗,每次0.5mg 每日1 次。治疗时间同上。

1.3 疗效判定标准(1)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①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恢复正常为显效;②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PTA 有所改善为有效;③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V DNA 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 版)进行分析,对比以X2检验和t 检验,当P<0.05 时,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经治疗后,对照组48 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2.50%(30.48),实验组为87.50%(42/48),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所示。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V DNA 变化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HBV DNA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上将其简称为“乙肝”,是一种以肝脏性病变为主的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对患者的多个器官造成损伤,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已成为全球公共问题之一。

慢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不等,基本在1 到6 个月之间。从我国患者的病因来看,主要有家族性传播、婴幼儿时期感染病毒、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不顺利等[2]。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等,但结果显示这些药物只能一只乙肝病毒的复制,不能将病毒彻底消灭。据研究显示,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降低耐药性,取得持久性的病毒学、血清学等[3]。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的抗病毒药物,属于一种口服型环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据临床实践发现,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抗乙肝病毒效果,具有见效快、效果佳等优势[4]。将其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作用原理如下:对聚合酶、HBV 的DNA 反转病酶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控制基因RNA 逆转复制,进而达到抑制正链合成的目的。在本文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62.50%)(P<0.05),且患者治疗后的HBV DNA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上,应用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 李玉双.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8):190-192.[2] 张卫,黄旭明,陈莹.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评价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0,20(01):83-89.[3] 魏侠,潘慧,邵春芝.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4,16(31):119-120.[4] 潘慧,吴美英,魏侠.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27(30):16-17.

论文作者:胡永广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3

标签:;  ;  ;  ;  ;  ;  ;  ;  

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胡永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