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障碍及其治疗_青少年教育论文

青少年心理障碍及其治疗_青少年教育论文

残疾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及其治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障碍论文,残疾论文,青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残疾青少年个性特征的讨论

身体和精神方面的残疾将对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影响,可能使他们无法参与适合他们年龄的各种活动。此外,有证据表明:残疾青少年极有可能受到同龄人的排斥。因此,不难理解,同那些正常的同龄人相比,残疾青少年将表现出不寻常的个性特征。虽然,我们在这一专题上用的笔墨都趋于证实这样一种假设(即残疾青少年比正常青少年显得依赖性重、更焦虑不安而且缺乏自尊),但是,人们仍然难以准确地把握下列三方面的问题:(a)残疾青少年表现出哪些个性特征;(b)这些特征具有多大的份量和普遍性;(c )这些特征同他们日常的心理状态有什么关系。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人们的研究方法并不十全十美,而是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其中包括;缺乏足够的客观尺度,无法确定各项研究指标的信度;无法控制受试者的有关人口统计变量;无法对残疾人和正常人进行准确的群体比较研究;残疾者在失调的病因以及残疾程度方面的差别过于复杂;个性特征的定义尚不明确;进行心理测试时仪器的使用存在问题,使用的仪器也不标准化甚至对残疾人无效。

许多调查者都指出,残疾青少年的依赖性正在日益增长。帕屈西(Petrucci)博士很早以前曾主持一项名为“本里特”的研究计划,对部分视觉残疾的青少年展开有关个性的抽样问卷调查。他把数十名视觉残疾的青少年同其它视觉正常的青少年作了一个比较,结果表明,22%的残疾者比正常人性格软弱,73%的人比正常人缺乏自主和自立。然而,他无法提供更多的信息或统计数字,来证实到底什么是视觉残疾者最客观的个性特征,因而他无法对上述材料作出适当的阐释。其它人在调查听觉残疾的青少年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安德森(Andcrson)博士1982年为了综合评估形体残疾的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对他们的依赖性进行了考察。安德森等人挑选了119名15 至19岁患有脊椎分裂及脑偏瘫的青少年,特地对他们进行询问,请他们就一些问卷作答,同时也询问了他们的父母和老师。安德森等人还把他们同33名正常的青少年作了一个比较,结果表明,这些残疾孩子的母亲有40%都认为她们孩子的依赖性太重,她们对孩子的未来表现出深切的关怀,想知道自己的孩子今后能否在社会上独立地生存。然而,这种依赖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不正常的,人们尚不清楚。

人们经常提到的残疾青少年的另一个性特征是缺乏自信和自尊。这一点并不让人吃惊,因为他们大多数受到现实和社会的限制,难以对所处的环境施加影响。安德森等人1982年对部分形体残疾的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他们中有72%的人缺乏信心而且常常感到恐惧。温伯格(Vineberg)等人1963年为了考察视觉残疾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特地把他们同正常的同龄人进行了比较研究,测试他们的自我在心中的位置,结果表明:这些来自住宿学校和一般公立学校的残疾人比他们的同龄人更缺乏自我意识。在另一项比较研究中,他们要求失明的青少年和正常人一起,先挑选一些有关他们自身问题的卡片,然后针对卡片上的内容向他们提一些比较正式的问题,结果表明,在挑选卡片时,失明者同正常人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差别,然而,从他们回答的问题来看,失明的青少年对未来的信心要比正常人差一些。其它的研究者指出,失聪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自卑感也正在加重。

好几项调查都表明:残疾青少年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紧张和焦虑。布劳恩(Brolon)通过对16—22岁盲人的个性研究发现,与同龄的正常人相比,这些盲人的神经更为敏感和紧张。并且女孩比男孩更紧张。还有一些研究者发现,盲人个性中的紧张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安德森等人1982年指出,在患有脊椎分裂和脑偏瘫的青少年中,有相当多的人都感到十分的忧虑和紧张。他特别指出,25%的脑偏瘫儿童和43%的脊椎分裂儿童都有恐惧感和紧张感。这些孩子的父母和老师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那些形体残疾的青少年在参加人际交往时尤其感到缩手缩脚。他们担心在社交场合遇到不便,担心遭到别人的拒绝,担心遇到难堪,担心自己的措辞不当,甚至担心在特定环境下癫痫发作。一般来说,残疾青少年的紧张感同残疾程度是一致的。

特殊的残疾可能伴随着特殊的个性特征。例如,有人指出,失聪的青少年一般都偏执、多疑以及情绪化。此外,听觉残疾的人比过去更常使用简单的方式保护自己,比如克制自己。然而,对失聪者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较少,因此不足以证实这一结论。

二、残疾青少年心理变态与行为失调的讨论

对残疾青少年心理变态发病率的研究只是近来的事,过去人们往往关注残疾者的个性特征,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症状和行为失调。近来,有好几项研究都表明:残疾人中间心理变态的发病率要比一般人高。然而,由于研究方法上存在局限,人们无法从这类研究材料中得出无懈可击的结论。同研究残疾青少年的个性特征一样,研究其心理变态和行为失调时也面临着一些明显的漏洞,其中包括:受试的正常人和残疾人群体未必能够代表所有的正常人和残疾人;测试仪器并不标准化,甚至根本不适用于受试者;此外,许多研究文献对心理变态症状的定义也不统一。由于这些原因,虽然许多残疾青少年都显示出很大程度的心理变态和行为失调,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心理症状的典型性不能不受到削弱。

有好几项调查报告都表明,在残疾人中间普遍存在着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失调。迈恩德(Minde)对10至14 岁患有严重脑偏瘫的青少年进行了长达8年的跟踪调查,他不但同这些孩子交谈, 还走访了他们的父母和教师,并向孩子的父母开列了一份精神病症状的“清单”,结果表明:这些孩子中有18%的人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变态,并在精神和行为方面存在失调。有趣的是:迈恩德没有把这些残疾青少年进行比较研究,而且,他提供的材料没有指出心理症状的标准,也无法证实比率的信度。

在其它的残疾人身上也发现同样的失调。 例如, 杰尔伯格(Gillberg)1984年指出:部分自我封闭的孩子情绪失调加重(如心理状态恶化,态度消极)。谢尔辛格(Schlesinger )也指出在失聪的儿童和青少年中间,情绪失调和行为失调的发病率也相当高。然而,本海姆(Benham)等人的研究却表明,失明的青少年同正常人在失调方面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一些部分失明的青少年反而比完全失明者表现出更加严重的失调。

为了了解残疾青少年的行为失调,研究者对他们的父母和教师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例如,谢里提格(Schnittiger)等1981 年在调查6至21岁的失明者时,向他们的教师开列了一份“行为问题清单”(BPC),他们综合分析了所得的材料,结果发现了三个在明眼人身上同样存在的问题,它们是(a)行为方面的问题;(b)个性方面的问题(紧张、畏缩);(c)官能不足与发育不成熟。遗憾的是, 由于受试者年龄的跨度太大,很难确定这些问题是失明青少年身上特有的还是失明儿童与成人共有。有些研究者对失聪儿童和青少年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此外,他们还发现了第四个方面的问题(消极、自卑)。这些问题都表现为害羞、不主动、自信心低以及过分敏感。

黑森(Hersen)等1986年运用“儿童行为问题调查表”(CBCL)考察了失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受试者包括来自住宿学校和普通公立学校的视觉残疾者以及视觉正常的男学生(年龄在13至19岁),他们在年龄和智商方面相当,他们教师的外在吸引力也没有太大差别。使用CBCL对这些孩子各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他们的社交能力、在校表现、内在化和外在化行为问题,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看法。此外,调查者使用了一份“青年自我调查表”(YSRF),其内容与CBCL相似,还综合考虑到来自孩子及其家长和父母的看法。同公立学校的盲学生和视觉正常者相比,住宿盲学生的母亲认为他们的孩子更加不善于交际,更烦恼,更暴躁,更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和畏缩态度。同样,老师也指出住宿盲学生问题要比别的孩子多。总之,据YSRF得出的结论,住宿学校的盲学生表现出的行为问题不但比一般学校的盲学生多,也比视觉正常的学生多。因此,调查的结果表明:视觉残疾者,尤其是住宿学校的视觉残疾者发生行为问题的比率要比别的人高。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因为这些学生住校就简单地推断他们比别人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变态。他们住校完全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家庭背景具有破坏性或者因为他们的失调比一般学生更加严重。

为了综合评估残疾青少年的社交和情感调适的状况,阿默曼等1985年用CBCL对脊椎分裂者、盲人以及正常的青少年的父亲(CBCL—F )和母亲(CBCL—M)进行了考察,以期对这三种人比较研究。每组由15 名青少年组成,年龄在10岁至18岁,他们的父亲和母亲都必须按调查者的要求完成CBCL。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

同盲人,正常人比较,前者的社交能力较差,行为问题较多。这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分项:参加活动的状况(CBCL —M ), 社交状况(CBCL—M),总的表现(CBCL—F与M),学校表现(CBCL—F)与精神分裂表现(CBCL—F)。而且, 盲人在身体方面表现出来的疾病要比其他两种人多(CBCL—M与F)。这些发现再次表明患有躯体畸形的残疾者在社交和行为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有趣的是,盲人表现出的行为和社交问题反而较正常人少。

研究表明:残疾青少年心理失调的程度也比正常人高。安得森等人在1982年对10至11岁的残疾人和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心理失调的发病率在正常人中间为6%,在身体残疾者中间为9%,在神经残疾者中间为24%。其它学者们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发现。

在许多残疾青少年身上最常见到的心理失调是消沉,对身体残疾的青少年来说尤其如此。 例如, 多纳(Dorner ), 麦克·安德鲁(McAndrew)分别评估了患有脊椎分裂的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多纳对这些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了比较正式的采访,发现66%的残疾青少年经常感到消沉和烦燥不安。同样,麦克·安德鲁也注意到他的受试者缺乏自尊且常感忧郁。当然我们在阐释这些研究时必须谨慎,这是因为:(a )他们过分依赖采访获得的材料,(b )人们对“消沉”和“忧郁”的定义尚不十分明确。

为了对患有脊椎分裂和脑偏瘫的青少年的心理症状作出评估,安德森等人1982年访问了部分残疾者的家长和教师,还使用了一份要求教师作答的问卷及迈勒斯(Malaise)问卷。 调查者发现:残疾青少年同正常青少年相比较,发生心理失调的比例是52%比15%。而且,根据迈勒斯问卷,身体残疾的青少年普遍脾气很坏,在别人眼中,他们是不快乐、忧郁、无望和孤独的群体。他们也比一般人更易产生自杀的念头。有趣的是,脑偏瘫患者同脊椎分裂者相比较,前者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要比后者更加严重,而且,安德森等人1982年发现父母和教师不大意识到他们孩子的忧郁。这与多纳的发现殊途同归。

简(Jan)等人曾对92 名视觉残疾青少年及其家庭进行过广泛的调查和评估。这些受试者在性能力、年龄及邻里关系方面同正常人相当,其中52%的人还有另外的精神或身体残疾。评估的手段包括对残疾者本人、残疾者的父母和教师进行比较正式的采访,对他们进行心理方面的访问,观察残疾者在家中的表现。结果发现:视觉残疾者比正常人更加烦躁和孤单,更显得惶恐与忧心忡忡。45%的残疾者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调。57%的人被诊断为患有下列心理失调中的一种。 心理迟纯(18.6%),发育性失调(15.1%),调适反映(10.5%),个性失调(8.1%),行为失调(7.0%),器质性脑力综合症(5.8%), 精神变态(3.5%),神经质反应(3.5%)以及特别的综合症反应(2.3 %)。简等人没有提供材料表明如何对这些残疾者进行诊断和调适,也没有说明什么是诊断的标准。然而,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这项研究的确是对视觉残疾者进行的最为彻底的一项研究,他们获得的材料表明在视觉残疾者中间心理失调的发病率非常之高。

三、残疾青少年社交调适的讨论

人们对发育残疾和身体残疾的青少年的社交状况进行了非常广泛的调查,发现残疾者早在幼儿阶段就表现出社交方面的问题。 斯顿(Stone)与切斯利(Chesney)1978 年发现残疾婴儿常常不能做出下列行为:如微笑、应答、目光接触等等,因而母子(女)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于是孩子的母亲认为这些孩子反应迟钝,不苟言笑。有的研究者发现视觉残疾的婴儿尤为不擅长微笑,不擅长同别人进行目光接触。斯劳夫(Sroufe)1983年对正常儿童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如果孩子之间不能顺利展开交流,那么这个孩子在学前阶段的社会化就会遇到困难。如此看来,残疾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障碍。

除了在母子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极易出现麻烦之外,残疾儿童和青少年还面临着其它的社交问题。调查者发现:身体残疾的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比正常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小。有研究者发现,残疾儿童喜欢同别的残疾儿童单独接触。或者同社会地位比自己低的正常儿童接触。约翰逊(Johnson)认为:残疾儿童在外形方面不具备吸引力, 因而容易受到同龄人的排斥甚至孤立。多恩巴斯赫(Dornhusch )的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一般不喜欢同那些带着支架、柱着拐杖的同龄人接触。而且,由于身体方面的缺陷,相当大的一部分社交活动(如比赛和运动)残疾儿童都无法参加。所有这些因素都必然给残疾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带来破坏,尤其是妨碍这些孩子养成适当的观察、摹仿和练习的社交能力。

在进入青春期的过程中,残疾儿童都有过受到同龄人冷落和排斥的经历。的确,好几项调查材料都表明残疾青少年在社交方面面临着困难因而表现出退缩的情形。例如,多纳在1973年和1977年分别对患有脊椎分裂的青少年的社交调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1973年的研究中,他对37个残疾者的家庭进行了非正式的访问,结果发现:这些孩子的社交范围局限在极为狭小的圈子里,他们只同少数几个好朋友交往。孩子父亲的话也证实了这一发现。多纳同63位脊椎分裂者(平均年龄16.4岁)进行了访谈,考察他们同异性交往的状况。结果表明:不论男孩、女孩都极少与异性交往,其中,轻度残疾者同异性交往的时间相对来说要比重度残疾青年多一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活动能力和独立性要强一些。同正常的同龄人相比,残疾青少年都缺乏同异性交往的起码知识,他们对性和婚姻感到紧张和担忧。这是因为,他们的神经中枢系统受到破坏因而忧虑他们的性功能不全。多纳1977年的研究表明:这类担忧妨碍了残疾青少年同异性的接触。

安德森等人1982年将身体残疾的青少年同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残疾青少年在社交上一般比较孤立。同正常的同龄人比起来,残疾者很少与同龄人接触,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亲密的朋友也不多。而且,他们极少访问别的同龄人,别人也很少找他们,他们的老师说他们“孤立”且“不受人青睐”。很多残疾青少年都反映说他们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感在假期尤为强烈。他们大多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社交活动,或者同别的残疾青年一起活动(由成年人组织)。他们还反映说他们感到萎靡不振,感到压抑,焦虑和缺乏自信。当然,有的因素可以缓解他们社交失调的程度。如寄宿学校制度可以增加残疾者同别人接触的机会,轻度残疾也可以使残疾者有较强的活动能力。然而,同正常的同龄人比起来,这些残疾青少年还是感到孤独、缺少朋友。

在视觉残废的青少年中间也发现社交失调,他们难以同正常的同龄人亲密友好地相处。至于其他类型的残疾人,也有迹象表明他们在儿童时期就存在着社会化问题。

由于以往对视觉残疾者社交调适的研究大多缺乏专门性,万·汉赛尔特(Van Hasselt)等人1985 年对视觉残疾的青少年展开了一项角色试验以考察他们的社交能力,这项试验考虑到了残疾者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行为的典型性。汉赛尔特等人采用了录相等手段,并对不同的社交能力因素予以评价,这些评价依据视觉残疾者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表现划分出许多等级。

汉赛尔特等人1985年进行的角色试验分为39个项目,他们对21个视觉残疾的青少年以及22个视觉正常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一项是对这些14岁至19岁的受试者进行语言方面的考察。结果表明:视觉残疾者说话的时间拖得较长,反应有些迟钝,说话过程中停顿较多,尤为突出的是,残疾者说话时对抗的语气较少,欣赏的语气较多。这似乎表明:视觉残疾者的社交失调并不比视觉正常者严重,其实不然,由于调查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缺陷,他们的这项研究无法影响人们对视觉残疾的青少年的社交状况之认识。

在另一项研究中,汉赛尔特等人1985年将来自住宿学校和公立学校的视觉残疾者及正常人作了一个比较,他们让受试者参加一项角色试验,内容包括肯定和否定的两种会话情景,结果表明:视觉残疾者表现出的随意性问题较正常人少。这项研究材料更加证实了这样一个观点:视觉残疾者的社交失调主要是由特殊的反应不足引起,而非通常意义上的社交失调。

有关残疾儿童社交状况的现有材料表明他们极有可能在以后的岁月中表现出社交失调,在这些人中间,社交上的畏缩,与同龄人接受到的限制,遭同龄人的排斥,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这一方面的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于采访材料或者残疾人自己的话。因而,这些材料难以揭示残疾青少年社交失调的本质原因和具体过程。

四、残疾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治疗办法

既然知道残疾青少年存在着诸多心理障碍,那么,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病理方面的治疗呢?遗憾的是,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做得很不够,许多努力还处在初级阶段。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治疗方案。格林斯班博士(Greenspen)1976 年提出的心理动力疗法注重改善残疾人的内部心理机制,能够对消沉和缺乏自尊产生疗效。简等人1977年认为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同其父母进行磋商和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他着重指出,残疾者的父母应该接受足够的教育,以保证他们不向自己的孩子提出过高或过低的要求和期望。简等人1977年还强调指出,在对残疾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很有必要建立一种“信任”关系。其他医生和研究者也强调:在对残疾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多方面的干预,包括心理疗法、药物疗法以及康复疗法(见林德曼Linderman 1981之研究)。

为了改善残疾青少年的社交失调,人们进行了许多可贵的努力。例如,有人对视觉残疾和弱智的青少年进行社交能力的训练。人们事先假定残疾青少年的反应力不足,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调适。社交训练的内容一般包括直接的训导、模拟、角色扮演、 表现反馈和行为训练(见Bellack和Hersen 1979年之研究);又如, 万·汉塞尔特、 黑森等人1983年对视觉残疾的青少年进行人为的引导,帮助他们了解某些人际交往的行为(如目光交流、姿体语言之表达等等),此外,人们还让残疾青少年不断巩固过去学到的社交技能。

万·汉塞尔特等人1983年对四名视觉残疾的女孩子进行了一整套社交技能训练。这些受训者至少在三个方面表现欠佳(如目光接触、姿势、音调等),这项疗程持续了4个星期,每星期进行5组练习,每组时间是15至30分钟。在训练的过程中,残疾人的社交能力有所改善,但是,人们发现,在结束训练的一个月之后,有的人的社交表现开始恶化,多数人的社交能力又回复到训练前的水平。奥族斯克(Andrasik)和马特森(Matson)1985年对弱智青少年的训练也遇到了同样情形。

好几位研究者尝试对残疾者进行适当的生存训练。他们认为:发育残疾和身体残疾的青少年缺乏独立生存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孩提时代过分依赖他人,缺乏足够的适应性生存训练(住宿学校的残疾学生尤其如此)。他们的训练注重教育残疾青少年如何在社会中立足和生存。汉赛尔特1985 年制订了一份“社交调适项目”(CAP),主张对视觉残疾者进行适当的生存技能的训练。CAP 的内容包括社交技能训练、心理动力引导、日常生活技能训练、食物疗法、娱乐疗法以及安排居住地等等。研究者向视觉残疾的青少年教授这些技能,要求他们在一个监督下的居住处演习这些技能。孩子的家长反映:在参加完3个月的训练之后,他们孩子的生存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史迪屋(Stewart)等人也在弱智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了同样的训练。

注:该文译自〔美〕《青年心理手册》第22章,作者罗伯特·T ·阿默曼博士系西费城育人学校副研究员。本文有所删节。

标签:;  ;  ;  ;  

青少年心理障碍及其治疗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