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族大学生心理品质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汉藏族大学生心理品质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祁乐瑛[1]2002年在《汉藏族大学生心理品质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文化心理学正在成为普通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不同民族大多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品质是有差异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汉族和藏族大学生在心理品质方面的差异,所选择的被试主要是上海市四所高校的汉族大学生和生源为西藏、四川、甘肃、青海,就读于青海四所高校的使用汉、藏双语的藏族大学生。研究采用问卷法,从认知特征、能力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态度和性格特征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汉、藏族大学生在心理品质上有一致性,也有一些差异存在,主要表现在: (1)认知特征上在记忆方面藏族大学生记得慢、汉族大学生记得快;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上汉族大学生更强一些; (2)能力特征表现为汉族大学生的数学能力、空间能力较强; (3)情绪特征表现在藏族大学生开朗的,汉族大学生情感丰富多样、情绪变化快; (4)意志特征方面汉、藏族大学生没有显着性差异。 (5)态度、性格特征上汉族大学生表现为谦让的、有同情心的、人缘好的;藏族大学生表现为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白涛涛[2]2014年在《藏族、汉族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孝道认知影响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旨在探讨藏族与汉族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孝道认知的影响的差异。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范丰慧等编制的孝道认知问卷作为问卷测量工具,对部分藏族和汉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78份。笔者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1.藏族与汉族父亲情感温暖,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情感温暖,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各个维度与孝道认知总分都存在显着相关,与父亲过度保护这一维度均不存在显着相关。藏族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母亲过度保护与孝道认知总分存在显着相关,而汉族这叁个维度则与孝道认知总分没有显着相关。2.汉族父亲情感温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拒绝否认对汉族孝道认知总分具有预测作用。藏族父亲过分干涉,母亲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对藏族孝道认知总分具有预测作用。3.藏族父亲比汉族父亲对子女更严厉,惩罚更厉害,过分干涉子女的生活;藏族母亲比汉族母亲对子女更爱护,过分干涉子女的生活。4.汉族大学生相对于藏族大学生更认同养亲尊亲、丧葬祭念这两个维度,而藏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更认同顺亲延亲这一维度。5.藏汉族的父母对男孩表现出更多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而藏汉族的母亲则对男孩表现出更多的过度保护。6.汉族女孩在养亲尊亲维度上比汉族男孩表现出更多的认同,藏族女孩在互亲荣亲上的认同度高于藏族男孩。

刘培军[3]2015年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的连续扩招,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日趋严重,民族地区高校尤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大多为本地生源,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各民族乡镇的农村地区。由于其生长环境的差异性以及高校缺乏多元文化的教学策略,致使有相当部分同学在适应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学习环境过程中遇到一些由其自身的特殊性引起的困难。适应大学学习成为了民族地区高校部分学生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其适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业成就以及未来发展,牵涉到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质量。因此,关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很有必要。本论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研究的问题是:第一、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结构要素有哪些?民族地区高校(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现状如何?大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学习适应性上有无差异?第二、对于不同的背景变量,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何特征?有哪些背景因素与学习适应性显着相关?其对学习适应性的解释力有多大?在相同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学习适应上有无差异?第叁、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现状,高校应如何帮助或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本论文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从广西15所普通本科院校抽取了3700位问卷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3054份。访谈以半开放式访谈为主,访谈对象为学生21人(汉族9人,少数民族12人),一线辅导员5人,科任教师5人。研究发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倾向从“能力”视角解读“学习适应性”,把学习适应性视作学习适应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方法与能力”、“自我认知与心理”、“学校教学与管理”和“学习环境与社交”这五个层面的调节与改善的能力。整体而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位于中等稍偏下水平,特别是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我认知、心理状况、教学管理适应以及对社会环境适应这六个维度上接近低水平;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具有显着的差异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水平明显低于汉族大学生。在背景变量中,不同“性别”、“民族”、“大学类型”、“父母职业”、“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条件”、“交流用语”、“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显着;其中,“家庭经济条件”、“教养方式”、“家庭交流用语”、“父母职业”、“父母学历”、“家庭所在地”等11个变量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着相关,且“家庭经济条件”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最强预测变量。在某些相同背景下,大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学习适应性上也有显着差异,诸如:一年级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父母职业为农民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在中间层次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等等。在另一些相同背景下,大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显着差异,诸如:父母职业社会地位较高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很富裕、基本温饱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独生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等等。基于上述发现,研究者提出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适应性水平的四方面对策建议:首先,学生自身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尽快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对环境的适应力。其次,辅导员要了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成长特点,要关注贫困生,做好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再次,科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设计基于学生差异的课程内容与学业评价标准,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适当开展对学生先有学习经验的研究。最后,大学管理者要优化管理服务,健全各类咨询服务体系,创建学生学业支持中心,合理地引导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发展。

袁晓艳[4]2008年在《攀枝花地区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文献综述、个别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攀枝花地区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的理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的初测问卷,经过初测和相应统计分析,形成了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正式问卷。使用自编的“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问卷”,对850名彝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自编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因素分析得到的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由四个方面构成:去本族固着、族际适应、生活适应、学业适应。这一结构和自己的理论假设基本一致。(2)攀枝花地区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在各维度上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活适应、族际适应、学业适应、去本族固着。(3)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总体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但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着。从具体维度水平上看,去本族固着在性别的主效应显着;其他维度在性别和年级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上均不显着。(4)性别在维度去本族固着、学业适应以及总体上差异显着,均表现为男生低于女生。(5)彝族中学生总体文化心理适应方面及各个维度的年级发展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大多未达显着性水平,仅在去本族固着维度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表现为高一>初二。

熊江源[5]2009年在《藏汉文化背景下的巴当鼓舞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流行于甘肃省卓尼、岷县一带,藏汉两族群众之间的乐舞“巴当鼓舞”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对两地乐舞整体形态进行描述整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乐舞总体特征并进行文化变迁与文化符号的解读。论文分绪论与四个章节展开。绪论:概述巴当鼓舞,综述相关乐舞研究成果,介绍本文理论基础并阐述本文研究思路。第一章卓尼、岷县巴当鼓舞分述:分别从相关背景、舞蹈概况、乐舞程序等展开对乐舞形态的描述。第二章卓尼、岷县巴当鼓舞比较研究:对比分析其文化背景、乐舞程式、乐舞形态、群体心理几方面。得出结论:两地乐舞同根同源。是由藏族先民创造的,具有典型藏族文化特征的舞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变迁之后,于相邻的藏汉两族之间传播开来并融入各自民族、地域特点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第叁章巴当鼓舞的源流、特征及功能:分析关于乐舞渊源的研究观点,得出结论:是综合了古羌族与藏族文化特质,在一定时期集中起来形成的。解决乐舞归属问题,通过与藏区其他乐舞对比,认为可以看做是锅庄的一种,归类为“卓”舞的范畴。对乐舞形态与风格特征作了总体概括,并分析乐舞有祈禳迎送、交际、教育、娱乐四项功能。第四章巴当鼓舞中的文化解读:从文化变迁动态过程与文化传播动态关系分析乐舞文化变迁。认为不断的保持与改变,构成了乐舞文化变迁中的运动趋势;两地乐舞的关系是传播与被传播的关系,这一关系需要动态的选择来实现。阐释乐舞中典型的文化象征符号。

唐晶晶[6]2009年在《汉蒙族大学生对他人敌意的态度的跨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跨文化交往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是我们必然的、主要的交往方式。时下,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往与我们的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大学校园也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形成一个小型的“多元文化密集地”,大学生们的跨文化交往愈发频繁。而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们,诸如汉族和蒙古族大学生,在这样的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以本民族的价值观来待人接物。这就为“文化误读”提供了生长的土壤。笔者对中央民族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的汉族、蒙古族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发放自制的敌意情境调查问卷,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编码、录入和分析,发现汉族和蒙古族大学生,在面对他人的可能激发侵犯、激化人际冲突的“敌意”时,针对同样的情境有着明显不同的态度,并且具体表现在了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成分上。其中,在涉及“身体的”、“非民族的”、“直接的”这3个要素的敌意情境时,汉族和蒙古族大学生的态度在态度的认知、情感、行为3成分上没有明显差异;在涉及“语言的”、“民族的”、“间接的”敌意情境时,蒙古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有更高的敌意认知、更愤怒的情感体验和更激进的行为倾向。笔者以两个民族的大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为切入点,联系实际,深入分析了二者态度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即因民族文化性格、心理适应状况的不同和跨文化教育的不足导致了二者面对他人敌意时的不同态度。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种跨文化交往的冲突,应更多的关注个体的心理适应状况,从培养个体的跨文化知识、跨文化交往意识和跨文化交往能力着手,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完善跨文化教育,从而构建和谐校园和多元文化充分交流的局面。

张俊艳[7]2014年在《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主性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为考察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主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叁者的动态关系,本研究从中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入手对叁个变量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采用随机抽样法,运用家庭教化模式量表、自主性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680名初一、初二、初叁的初中阶段学生与高一、高二、高叁的高中阶段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文主要侧重以下问题的探究:中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基本特点、自主性发展基本特点、一般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中学生自主性、父母教养方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叁者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中学生父母教化形式随子女的年龄、性别、出生地等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父母间采取的教养方式存在一致倾向。2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家庭教育方式与自主性具有明显的部分中介效应。3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家庭教化模式与自主性的部分中介效应在初中阶段明显。4高中阶段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主性相关不显着,家庭教养方式能很好的预测自主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 汉藏族大学生心理品质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 祁乐瑛. 华东师范大学. 2002

[2]. 藏族、汉族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孝道认知影响的对比研究[D]. 白涛涛. 四川师范大学. 2014

[3].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刘培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4]. 攀枝花地区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研究[D]. 袁晓艳. 西南大学. 2008

[5]. 藏汉文化背景下的巴当鼓舞研究[D]. 熊江源.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6]. 汉蒙族大学生对他人敌意的态度的跨文化研究[D]. 唐晶晶. 中央民族大学. 2009

[7]. 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主性的关系[D]. 张俊艳. 四川师范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汉藏族大学生心理品质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