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论文_唐俊颖

浅析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论文_唐俊颖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 海东 810799

摘 要: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组成,肩负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使命,高职教育使学生发展成综合型人才,所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中尤为重要。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每个环节的学生管理工作都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同时也能为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 以人为本

一、实现高职院校人本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1.以人为本的管理内涵。相关的国家规定当中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相结合。管理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深入探究学生自我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场所以及生活场所,尽量确保实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合理需要,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2)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主动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并且包容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所长。(3)明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解决学生的现实困难、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以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严格遵守以学生为核心的原则。

2.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不管,是学生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是达成这一目标最为理想的办法。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充分开展,需要管理者将学校管理导致的外部压力转变为高职学生的内在动力。这种转变并不是只需要学生管理者的管理,还必须依靠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意味着他们能够通过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改正不正确的思想以及行为,并且主动接受并形成正确的思想以及行为。这从本质上来说是高职学生通过自身的控制力来完善自身思想以及行为。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现状

1.高职院校管理教育功能的分离。教育和管理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彼此相互影响和渗透,在管理中体现教育的功能,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包括宿舍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中,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只重管理,强调程序和规范,忽视了学校管理的教育功能,没有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2.高职院校管理部门重管理轻教育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高职院校的管理部门自行脱离学校总的教育体系,认为学生教育就是在课堂上,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事情,管理部门只负责“管”,即处理与学生有关的管理活动,极少关注管理过程中的育人作用。

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教育的主体素质造成的工作困境。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导致高职院校的师资缺乏,高职中有些老师既担任文化课又充当辅导员角色,导致作为班主任管理学生时往往时间与精力都不足。

三、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学生管理工作实施

1.构建以人为本管理平台,提高学生管理地位。为了充分体现学生为教育主体,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对实际管理的自主权应当受到重视。学校管理注重学生对管理的自主权,能够树立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校内创建各种组织和社团此类管理平台,引起学生对管理的好奇心,这有利于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也能够使得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制定班规中给予全班学生管理的权力,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与班规的制定中,能够营造学生自我管理的良好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及重视。

2.改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平等对待学生。但在过去陈旧的管理观念中,往往以辅导员的管理思想为主,忽视了学生才是管理工作的主体,也没有意识到学生对学校管理的看法十分重要。为了使得高校管理有序地进行,以辅导员管理观念为主的思想应当改变,重视学生在管理中的地位。辅导员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在交往中将学生对自己管理的潜能激发出来,也通过学生沟通中了解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看法,这样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辅导员通过自身的成长经历来不断激励学生,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是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学生便会在自己身上寻找自我提升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及提高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当师生关系得到良好的改善,教育与管理才能得到很好的结合,学生便会积极地参与到学校工作管理之中。

3.加大对以人为本管理观念的重视。在高职院校的管理之中,教师与学生应共同参与高职院校的管理,并非只有高职院校管理者才去认识和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校内工作人员都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在给予学生服务的同时,也应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自我管理环境,例如学生在校内就餐时,食堂保洁人员应让学生在用餐之后自觉将餐具放入餐具回收车,这不仅减轻了食堂保洁人员的工作,也以此来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就餐习惯。

参考文献

[1]陈令艳 浅析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人间,2016。

[2]朱链链 探讨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7,(22)。

论文作者:唐俊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浅析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论文_唐俊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