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的防范措施探究论文_杨玉坤

电气安全的防范措施探究论文_杨玉坤

深能合和电力(河源)有限公司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电力需求随之增大,需要提升、完善电气安全技术满足时代需求。如今错综复杂的电路系统极易引发电气事故,严重危害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人们安全用电意识、建立电气安全防范措施、实行电气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的应用、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提高电路系统安全质量水平,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文章以电气安全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分析了电气安全的评价因素,进而提出了电气安全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希望对电气从业人员有所裨益。

关键词:电气安全;因素;措施

1电气安全的重要意义

我国电气事故的统计分析报告表明,事故的发生不单是由电气从业人员的技术和电力设备本身导致的,更多是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未达到规定要求。因此要加强电气安全技术推广,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定有效短、长期工作计划,及时调整工作任务和工作形势,分析电气事故源头,全面总结问题所在,确保下次不再发生类似问题。以安全第一为目标,加强对电气从业人员的监管,制定安全执法的操作规范和制度,杜绝安全隐患,确保电气安全。

2电气安全技术的评价因素

电气安全评价的原理是指在相关的情况下,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造成一定的后果,这也是电气安全评价的主要依据。

首先,电气设备自身的安全性能。工业领域充满着大量的电气设备,因此电气设备是带来电气危险的主要源泉。由于人们生产主要与电气设备接触,因此,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中电气安全的情况,在对电气安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将电气设备固有的安全性放在主要的、首要的位置。

其次,电气所存在的环境因素。是指电气环境这个环境对电气安全所产生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与非自然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指天气变化所带来的雷电、静电等;而非自然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电气设备工作的环境,比如电磁场的辐射、高温、易燃易爆、潮湿等特殊的场所,都会给电气安全带来隐患。因此,电气环境对于电气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评价电气安全的过程中,应该将电气环境放在重要位置。

最后,电气安全的管理。电气工业生产是一项庞大的、综合性的工程,它既有电气安全技术的一面,又有相关组织管理的一面,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严格的、严密的组织体系,则电气工程技术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如果没有完善的电气安全技术,则电气安全管理组织则是纸上谈兵。所以,电气安全管理必须重视电气安全技术。

3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3.1隔离带电体的防护措施

绝缘。绝缘的情况指的是通过一些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可以隔离带电体或者是电位不同的导体,这样可以让电流顺着一定的线路进行流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良好的绝缘性能是对设备和线路进行正常运行的一个保证,也是避免出现触电事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绝缘材料在一般情况下还能够进行冷却散热、对机械进行固定、支撑和储能,还有对导体进行保护等作用。

屏护。屏护指的是通过屏障、遮栏、箱盒等一些物件把带电体与外界进行隔离。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若是不方便通过绝缘包裹或者单靠绝缘层不能确保安全场合足够的安全,可采取屏护的方式进行保护。

间距。为避免人体触碰或太过接近带电体,或避免一些车辆或者是其他物体碰撞到带电体,另外还需要防止出现各种短路、火灾和爆炸等情况,在人体与带电体、地面间都应该保持一个足够的距离,这种距离在电气领域也被叫做电气安全距离,简称间距。这种间距的大小情况由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还有安装的方式等因素来综合决定。

3.2使用安全电压

为了有效的防止因为触电而带来的事故发生,因此安全电压的采用必不可少。安全电压可以为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安全电压在上下限之间有它规定的有效值,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额定值有不同的档次,而当电气设备的电压超过了它固有的安全电压时,则会带来触电的危险,这就需要必须提前采取防止电压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工业生产环境的因素,不同的生产环境应该采用不同的电压,保证在安全的电压范围内进行工作。在有特别危险环境中应采用42伏的安全电压;在有电击危险的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伏或24伏安全电压;凡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或特别潮湿的环境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水下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6伏安全电压。

3.3电气接地

接地技术则是对一些不带电或只在受损之后、而在绝缘体保护下,将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连接起来,从而让电流流入地面。接地体与建筑之间的距离有相关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应该小于1.5米,接地所采用的涂色以及相关材料应该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4电气安全防范措施

4.1加强电气安全管理

加强电气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首先,电厂要建立起电气设备采购阶段的信息数据库平台,及时反馈设备的购置情况,推进设备流通效率,在确保设备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最小的成本投人。其次,对采购的电气设备进行分类划分和分级评估,准确区分运行状态不良的设备并对其重点追踪,实时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缺陷数据。最后,电气设备管理人员要树立起坚定的安全责任心意识,切实履行定期检修维护的工作,及时发现电气的不正常运行故障并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处理。

4.2加强人员技术管理

首先,相关的班组人员要注意将企业安全生产的教育工作融人到平时生产的操作当中,定期进行现场安全培训技能大赛,激发起员工的安全运行管理积极性,并根据不同员工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分批次培训。其次,严格参照相关的班组考核规章,制定切实可行的周期计划,建立起量化的目标值,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操作进行跟踪考察,对考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实时记录。其三,要建立起高效统一的班组管理平台,对各班组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保证各班组之间安全运行管理数据的及时沟通和资源共享。其四,要建立完备的电气设备信息登记制度,方便相关设备维护人员对闲置设备和投人使用设备的分项管理。

4.3完善电气运行体系结构与制度

要逐步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简化管理层级分配,不断完善电气安全运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员工的高效配置。具体来说,相关企业要建立起高效灵活、分工明确的层级管理机构,通过自上而下的运行管理,层层细化,将安全责任义务由整体至部分再到个人层层落实,可以有效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国民对电的需求量更大。对于任何一项工程来说,电气部分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电气工程是一项涉及多方面技术和理论的系统工程,对管理人员有极高的要求。所以想保证电气安全,必须掌握安全核心技术,并采用系统科学的体系去管理,保证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完成,从而保证人员安全,提高工程质量,提升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政芮.电气接地和电气安全问题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172+181.

[2]汪江波,宋孝俊,李月巧.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浅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3:167.

论文作者:杨玉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  ;  ;  ;  ;  ;  ;  ;  

电气安全的防范措施探究论文_杨玉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