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稳“四梁八柱”推动新一轮共青团改革攻坚走向深入论文

搭稳“四梁八柱”推动新一轮共青团改革攻坚走向深入

文 | 团南通市委

2018年以来,团南通市委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开启新一轮共青团改革攻坚为统揽,以四大工作模块为“四梁”,以八大工作内容为“八柱”,以“梁”带“柱”,以“柱”强“梁”,推动新一轮共青团改革攻坚走向深入。

以思想引领模块为“梁”,以青年学习社、青马学院两个重点项目为“柱”,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全力打造青年学习社。开展“思想大解放 青年大学习”活动,通过朗诵会、分享会、演讲会、团日活动等不同方式,创作形成青年喜闻乐见的精品公开课、网络直播、学习活页、动漫、音频栏目、情景视频、微电影等文化产品,掀起“青年大学习”热潮,建成“青年学习社”100家,其中南通市团史主题宣传阵地等示范基地20家,常态化举办大学习活动200余场次。二是创新建设“青马学院”。推出“马克思主义·青年说”栏目,已发布近500期。推出“马克思主义·对青年说”栏目,邀请领导干部、老党员、理论工作者等寄语青年成长。开展“百场万人”十九大精神宣讲主题活动,组建党的十九大精神青年宣讲团赴基层单位宣讲。举办基层团干部“青马”轮训班,走进多所地方院校举办大型报告会。推动 “青马学院”分院建设,相继建立检察系统、公安系统、金融系统以及海事局、海安市、如皋市等分校。《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了南通“青马”实践。三是大力培养青年典型。开展2018好青年暨时代新人评选,产生南通好青年100名、全市首批时代新人50名,举办全市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大型活动。评选表彰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选树青年创新创业典型。组织开展庆“六一”系列活动,表彰一批“南通好少年”。

以青年人才工作模块为“梁”,以青年创新创业者、青年学子两类重点对象为“柱”,凝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青年力量。 一是实施“新聚力”计划凝聚青年学子。开展“万名学子看南通”大学生暑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多支“双一流”高校队伍来通实践,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团委等形成战略合作意向,先后实施10个重点调研课题。二是实施“新动力”计划服务青年双创。强化青商培育,召开共青团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青商会换届,组织青商会员赴阿里巴巴等一线企业学习考察,成立“新动力”计划专家导师团和顾问服务团。强化双创培训,开展创业培训集训,为青年创客提供创业见习、实践服务10场。搭建双创载体,举办2018年“创青春”南通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承接第四届“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2018中国青年创业领袖峰会暨全球青年创业大赛总决赛等赛事。服务职业发展,开展“追赶超越当表率 青春建功新南通”主题活动,举办“百企送岗 助力就业”青年就业专场招聘会等近20场,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三是实施“新脑力”计划,优化青年人才工作环境。成立南通市青少年工作研究基地,凝聚副高以上职称、博硕士研究人员等50余名。开展青年学子专项课题,发放问卷1.6万份,摸清青年学子来通的影响因子。开展青年人才专题调研、青年企业家成长专题调研,两篇专题研究报告分别被市委分管领导批示,被市委核心内刊刊发。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代表着一种思考星球的新方式,如今,我们知道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就像许多新的科学思想一样,他的理论也曾经遭到嘲笑。魏格纳是一位气象学家而不是地质学家,这使得其他人用带有偏见的眼光看待他。当时,科学家更倾向于相信地球的地壳是上下移动而不是左右移动的。事实上,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流行的观点是随着中心区域温度下降,地球正在略微收缩。当时的地质学家认为,收缩会在地球表面上形成褶皱,就像葡萄烘干后成为葡萄干一样,这些褶皱就是地球上的山脉。当然,他们错了。

以社会功能模块为“梁”,以社会动员、社会服务两个重点目标为“柱”,打造服务青年发展的坚实平台。 一是优化不适应青少年动员的体制机制。成立社会动员创新重点项目工作组,推动北京地区通籍学子团工委筹建工作,将市属企业等90家单位纳入企业团工委业务指导,不断强化组织化动员能力。统筹推进青年、学联、少先队等领域改革,建立健全市学联组织,推进高校改革落地,完善少先队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扩大社会动员层面。优化青年之声、“苏青 U+”等综合服务平台运行,开发“团学通城”等微信公众号,不断强化线上动员能力。二是探索以公益生态链为纽带的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成立南通市江海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助学活动为核心,设置“希望英才”通籍学子助学金、“希望同行”圆梦行动助学金、“希望之光”特殊困境青少年助学金和“希望之星”特困高中生助学金四大助学金,逐步打造全学段资助体系,有关活动被《新华日报》、人民网、中江网等主流媒体报道。探索多元化的公益活动新模式,开展公益禁毒徒步、“托起玻璃人”垂直马拉松、“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 、3.12植树等公益活动。开展“99”公益日活动,募集公益资金总数列全省地级市第二名,获评团省委、省慈善总会“优秀组织奖”。开展特殊困境青少年帮扶工作,为农村学校捐赠图书3000余本。三是建立“同心多圆”的社会动员格局。完善“1+9+N”青年社会组织孵化体系,“市、县、镇、社区”四级青年社会组织孵化体系初具规模。举办第四届公益项目大赛,确定60个优秀项目,通过青年商会公益慈善拍卖晚会,为公益项目大赛筹集资金13.7万元,通过政府购买和社会众筹等募集资金24万余元,支持19家专业社会组织开展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举办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优秀项目负责人等培训班。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4项,受益人数超过5万人次。组织参加“南通江海国际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工作。

以从严治团模块为“梁”,以干部队伍、基层基础两个重点领域为“柱”,锻造党的事业可靠助手和后备军。 一是狠抓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落实“1+100”工作任务,结合“走帮服”和“阳光扶贫”等工作,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好“5·10思廉日”等系列活动,制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二是狠抓团干部队伍建设。联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办2018年南通共青团改革创新高级研修班,近百名团干部、优秀青年代表赴深圳参加培训。举办《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学习座谈。选拔第二批基层青少年工作者和青年干部到团市委挂职,选配青联秘书处、学联秘书处、企业团工委专职工作人员。三是狠抓团的基层基础建设。实施“一十百千万”“新活力”计划,以1份团建工作清单为指导,通过10种团建新模式,有效发挥100个青年活动阵地的作用,积极调动1000个青年组织,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实现对青年的多重覆盖,开展不少于10000场青年活动,服务青年20万人以上,打造青年身边的共青团。

总的来说,在任何给定训练或比赛日,没有人能对环境做太多的事情。但是一些行为上、生理上的策略,可以为在极端环境条件下训练或比赛的运动员做好准备。关键是细致规划和提前准备。高温高湿环境、高海拔环境、旅行疲劳和2 h以上的时差对精英足球运动员的表现有显著的消极影响,需要积极应对和处理。补液、降温和改变训练可以减少高温高湿环境对足球运动员的影响;提前适应和改变训练安排可以帮助足球运动员应对高海拔环境的压力;在应对旅行疲劳和时差方面,则可以采取提前适应法、分段适应法、事后补偿法,而改变训练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标签:;  ;  ;  ;  ;  

搭稳“四梁八柱”推动新一轮共青团改革攻坚走向深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