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创新路径思考论文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创新路径思考论文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创新路径思考

陈晓军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摘要: 随着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文件的陆续出台,企业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地位正在逐步加强,全方位校企合作已经延伸到高职院校的各个领域,高职院校共青团作为服务学校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下,通过借助多方力量,运用多种手段,创新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路径,着力突破制约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瓶颈,推动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向前发展。

关键词: 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共青团;创新路径

一、校企合作对高职共青团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一)工作主体多元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企业在高职教育办学过程中地位逐步提升,传统意义上的共青团工作主体正在发生变化,从原来的单一的在校师生变成由学校教师、企业团干部、带班师傅、实习学生等多元主体的团干部队伍。高职院校学生在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这些多元主体需要彼此分工、互相合作,各自在不同阶段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形成多方联动的团学工作新模式,这是对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提出的一个新挑战。

(二)工作对象职业化带来的挑战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之后就兼具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这就要求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在引入企业化管理之后,学生需要按照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难免会出现重技能轻德育的问题。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群体特征,围绕学生职业化发展诉求,通过不同形式将职业信念、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融入团学活动当中,这无疑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三)工作空间分散化带来的挑战

顶岗、跟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实现工学交替的有效方式,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通常需要脱离学校到分散到不同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此时的共青团工作地点将不再是单纯的校园,而是养殖基地或生产车间,学生的空间和时间都是分散的,无法集中统一组织学习和开展活动,导致高职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空窗期。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实现企业生产与共青团工作互不干扰、相互促进,也是摆在高职院校共青团的一大挑战。

二、当前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企双方融合深度不够

虽然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实施多年,但在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中却鲜有涉及,这都源于校企双方在上层建筑方面缺乏深度合作。一方面,多数高职院校共青团把工作中心放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学生思想引领方面,对专业发展了解有限;有的高职院校共青团整日忙于事务性工作和文字材料整理工作,无暇顾及对校企合作的研究;甚至还有部分高职院校仍在沿袭“唱唱跳跳共青团”的老路。另一方面,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对学生存在“重效益轻教育”、“重使用轻培养”等问题,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建立党团支部,缺乏专职负责团组织建设的人员,这对校企双方开展共青团对接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二)双师型团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者多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或具有文艺类特长的专职团干部,他们的政治素养较高,组织能力较强,但他们对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对校企合作缺乏研究、对行业企业缺少接触,不具备双师型团干部的要求,自然难以肩负起将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与专业结合、企业相融的重要任务。同时,大部分高职院校从事共青团工作者忽视共青团工作中的职业教育特征,单纯地就思想谈思想、就理论讲理论、就活动搞活动,不具备将思想引领和专业知识、校企合作统筹起来的能力。还有部分高校团工作者只顾着开展实践活动,经常零敲碎打的组织文体活动和做一些局部的改进方法,未能将共青团工作融入本校发展大局,致使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难以系统开展。

(三)组织制度建设亟需进一步完善

高职院校共青团是服务广大青年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必须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制度建设仅停留在传统常规工作层面,没有考虑当代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价值观念,更没有引入企业的优秀管理制度,导致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一方面是制度建立缺乏顶层设计,没有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实际,缺乏联动效应;另一方面是管理制度缺乏监督考核,组织建设软弱无力,基层团支部落实工作效果不理想。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对表现突出的基层团组织缺乏宣传表彰,未能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导致的高职院校基层共青团工作战斗力不强。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一)国家重视为高职共青团工作创造广阔空间

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坚持党建带团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将共青团干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强调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党委要不断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团的改革和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共青团育人载体,组织协调各部门配合高职院校共青团开展校企合作,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融入企业元素。根据本校办学实际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共青团工作长效机制,包括: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工作模式、奖惩办法、活动经费等,为“校企合作”背景下开展共青团工作提供制度、人员和资金等方面的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二)校企合作为高职共青团工作提供崭新视角

为了保证制剂价格的平稳过渡及患者可接受性,公立医院在制定制剂市场调节价格过程中,大多继续坚持弥补合理生产成本支出并获得合理利润原则制定价格,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三)时代发展为高职共青团工作赋予新的使命

当前我国正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团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积极融入时代发展潮流。在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可以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视,也为共青团工作发展指明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国家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团学活动,不负时代发展为共青团工作赋予的新使命。

四、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共青团工作创新路径选择

(一)发挥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共青团工作的三种力量

1.把准政治方向,发挥高职院校党委的力量

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企业在育人中的重要主体作用。”紧接着国务院又印发“硬核”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19年3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以期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由此可见,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高度重视,这为高职共青团工作开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3)工作技巧培训。邀请内外部专家以案例剖析、经验分享、情景游戏等方式进行设计汇报技巧、沟通技巧、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的专项培训。

吃晚饭时,我认识了吴国栋,他长得粗壮,看起来有力气。半锅饭和半锅菜都是他的。他吃得飞快,也不怕烫,也不怕噎着。李大头同他说了句话,话语中流露出让他走的意思,他反问李大头,怎么,没活干了?没活干,那大伙都得撤呀。李大头说,很快就有活了。他说,那李老板为何要我走呢?莫非饭都供不起?李大头露出一丝冷笑,他自然不能说供不起一个打工仔的饭菜,那样显得他没实力,他找来的这些力工都得跑。李大头说,你随便吃,随便喝,大活马上下来了。在这儿干一天,够你吃一年的。

2.深化校企合作,发挥合作企业的力量

3.推动协同育人,发挥专兼职团干部的力量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弱,动手实践能力强”的特点,高职院校共青团充分发挥企业的力量,使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德行”与“技艺”全面发展。针对在校学习阶段的学生,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等时间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并且将共青团育人工作设计成企业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并组织学生以团队形式到优秀企业开展实践活动,定期根据不同工作环节设计召开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让学生们在企业一线实践中感受职业道德,培树工匠精神,于无形中实现高职院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目标。在实习阶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配合企业设计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由企业安排专人进行考察;此外要选派专兼职团干部定期到企业开展学生实习企业期间的团建工作交流会,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作为评优选先、推荐入党的依据,并将其评分列入第二课堂成绩单,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实现高质量就业。

油箱表面增加0.64 m2的肋板,同时将油箱体积增加100 L、200 L(图9),油液最终温度为94.7 ℃,92.4 ℃。结果表明同时增加肋板和油箱体积也无法将油液温度降低到80 ℃(图10)。

1) 溶液制备。小檗碱标准溶液制备同前述。样品溶液制备:精确称取小檗药材粉末(过4号筛)0.1 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还是1% HCl甲醇50 mL盖塞摇匀称重,然后超声处理60 min,放冷称重,并用甲醇补足重量,摇匀、过滤、取滤液即得待测样品溶液。

1.融入企业元素,开展特色活动

在新型校企合作框架下,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在这些合作领域当中,很多内容都是与共青团工作息息相关,通过引入企业资源,创新开展各类团学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参加各类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基层团支部的活力,增强高职院校共青团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职业精神,提升职业素养,为将来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共青团工作的三种途径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开展共青团工作,必须要打造一支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的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团干部队伍,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要在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共青团工作负责人、一线优秀员工当中选聘一批校外特聘团干部,充分发挥企业优秀榜样激励作用,通过邀请他们进校讲团课、网络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就业困惑,为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开展共青团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其次,高职院校还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选拔专业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兼职团干部,把校内优秀人才引入到基层共青团工作岗位上来,并且以学院的双师型队伍建设为契机,安排这些兼职团干部深入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学习企业文化和前沿理念,紧跟企业发展升级,并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文化育人内涵,包括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涉及的道德问题,使共青团理论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校企双方共同研究,集中派优秀学生团干部到企业管理岗位培训,结合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方法和企业用人标准,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训内容,并依据培训内容制定考核标准,不断提高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企业未来选拔管理人才做储备。

探索将党的先进理论思想、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将个人素养提高与专业培养目标向结合,积极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专业文化,并以此为核心设计各类团学活动,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项目运作方式,依托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平台,大力打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经理人荐书、校企文化艺术节、社会志愿服务等具有高职特色的品牌活动项目,营造职场文化、发挥专业特长,增强学生参加团学活动的积极性。

2.拓宽建团渠道,提升团支部活力

高职院校团支部是处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是高职院校共青团活力的直接体现。按照《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要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创新机制,建设以高职院校班级团支部为基础,带动校企合作班、专业社团、实验室小助手团队等与校企合作相关学生组织建立团支部,并且尝试在顶岗实习企业建立学生流动团支部,实现共青团工作全覆盖。通过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和资源,组织校内外学生开展具有职业特点团组织活动,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基层团支部活力和吸引力,使广大青年团员与共青团组织联系更加紧密。

3.借助校友资源,增强共青团工作力量

可能我迷迷糊糊地睡过去了,可能没有。那夜稍晚,我溜出医务室,溜回宿舍。被皮特揍到住医院已经够惨了,如果让他知道我还在那儿过夜,就更糟了。

校友资源是学校发展最具亲和力、最具潜力的优质资源,是极为可靠的支持力量。高职院校经过40多年的发展,很多毕业生都已在相关行业中占据领军地位,有的甚至成为企业高管,为母校提供大量的企业资源。在此背景下,在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应善于利用校友资源,建立优秀校园资源库,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校友报告会等形式,将他们的奋斗事迹和优秀品格进行全面宣传,以此来引导青年团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高职院共青团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国发〔2019〕4号.

[2]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z].中青联发〔2016〕18号.

[3]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N].人民日报,2017-01-26(09).

[4] 秦思阳,李营辉.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J].人民论坛.,2018,(08):112-113.

[5] 曹永刚.清华校友会:发展与善用校友资源[J]人力资源,2009,(07):12-17.

Thoughts on the innovation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hen Xiaojun
(Liaoning Agricultur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ingkou 115009,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elease of the national docume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role of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becomig more and important.All-rou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as extended to all fields in Vocational colleges.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serv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school work.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terprise cooperation,the work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ocus on breaking through the bottleneck which i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ork and promoting the work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the innovation path

中图分类号: G 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0517(2019)02-0026-03

收稿日期: 2019-01-03

作者简介: 陈晓军(1986-),男,辽宁海城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2018LX242)。

标签:;  ;  ;  ;  ;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创新路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