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葡萄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相关分析论文_顾丽军

上海浦东新区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10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葡萄糖、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进行体检的120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糖水平正常与否分为两组,血糖高组55名,血糖正常组65例。对两组研究人员的血清葡萄糖、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并研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糖高组研究人员的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血清正常组,而血清葡萄糖明显低于血清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葡萄糖、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对高血糖予以有效反映,当体内血糖水平提高也会相应提高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葡萄糖水平。

【关键词】血清葡萄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相关性

糖尿病是因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疾病,常常会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作用减少而致使脂肪、糖以及蛋白质代谢紊乱。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有研究表明,血清葡萄糖、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对糖尿病患病与否进行诊断[1]。鉴于此,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进行体检的120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糖水平正常与否分为两组,所有研究人员血清葡萄糖、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并研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进行体检的120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糖水平正常与否分为两组,血糖高组55名,血糖正常组65例。血糖高组,经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处于正常水平,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8.45±6.33)岁。血糖正常组,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9.55±6.07)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23±1.17)年。纳入标准:①血糖高组均符合WHO在1999年制定的诊断标准;②排除心脑血管病变及肝肾功能不全者;③血糖正常组排除糖尿病等慢性病史;④所有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本次研究。

1.2一般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1d后抽取空腹12h静脉血2 mL,并将其置于抗凝管中,于4℃环境下进行10min的3000r/min离心,取上层血清放置于-20℃冰箱中备用。糖化血红蛋白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果糖胺采用人果糖胺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血清葡萄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予以操作[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研究人员血清葡萄糖、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

指标数据以软件SPSS19.0计算。计数指标以%形式展开,X2检验;计量指标行?x±s形式展开,t检验。P<0.05——表示患者组间观察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糖高组研究人员的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血清正常组,而血清葡萄糖明显低于血清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人员指标比较(?x±s)

3 讨论

葡萄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化蛋白,合成速率与血糖浓度成正比,蛋白质与葡萄糖结合后变性直至蛋白质降解后才会释放出大量的葡萄糖。对于一个正常的健康成人来说,Hbalc占糖化血红蛋白80%左右,生成量主要取决于人体的血糖浓度。由于红细胞半寿期为60d,因而Hbalc能够反映出测定前8w平均血糖浓度,与血糖浓度及高血糖持续时间具有正相关[3]。除此之外,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糖类结合产物,与抽血时间、胰岛素使用以及空腹与否等并无关联,因而能够对糖尿病患者1-2个月内血糖控制情况予以准确反映。

随着血糖水平上升HbAlc在体内水平也随之上升,当红细胞死亡后HbAlc也随之消失。果糖胺作为血浆蛋白质和葡萄糖非酶糖化形成的高分子酮胺,与血糖浓度具有密切关系[4]。在人体内血浆蛋白半衰期为3w左右,因此在短时间内果糖胺的血清浓度能够有效反映出人体血糖浓度变化,可作为血糖控制指标。血清葡萄糖属于多元醇类化合物,在人体内水平的高低与糖代谢密切相关。本次研究中,血清葡萄糖、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对高血糖予以有效反映,当体内血糖水平提高也会相应提高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而降低血清葡萄糖水平。这说明,血糖水平升高便会相应地提高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而由于在正常人体内血清葡萄糖水平较为稳定,当人体血液出现高糖后便会增加葡萄糖排泄,当排泄量超过再吸收能力时便会将血清葡萄糖排出体外,最终降低血清葡萄糖水平[5]。

综上所述,血清葡萄糖、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对高血糖予以有效反映,当体内血糖水平提高也会相应提高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葡萄糖水平。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陆文杰.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1,5-脱水葡萄糖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12):1439-1442.

[2]李静.血清果糖胺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中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61-62,65.

[3]张众志,张红梅,张静.1,5-脱水葡萄糖醇、果糖胺和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7):38-40.

[4]葛金莲,徐大成,彭友帆,等.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可反映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急性变化[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11):1606-1609.

[5]王菊芳,张广吾,查彦红.2型糖尿病患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5):588-589.

论文作者:顾丽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血清葡萄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相关分析论文_顾丽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