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视野中的奥斯卡奖_奥斯卡论文

学术视野中的奥斯卡奖_奥斯卡论文

学术视野中的奥斯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斯卡论文,视野论文,学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世界的电影奖项林林总总有2500多种,而美国的电影奖数最多,为960多种,既有权威机构(如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美国电影学会)颁发的学院奖等,又有影评人协会(如全美评论委员会、全美影评人协会)颁发的各种影评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颁发的金球奖、主流媒体(如《时代》)评选的“年度最佳影片”,还有行业公会(如美国导演公会、电影演员公会)颁发的各种公会奖,更有与学院奖唱反调、评选烂片的“金酸莓奖”等等。其中最具规模、影响和权威的当推学院奖。该奖又称奥斯卡奖,创设70多年来,备受全世界关注。现在,每年约有10亿人收看其由电视直播的颁奖典礼。

一、奥斯卡奖概述

1.“晴雨表”与“风向标”

纵观奥斯卡奖的历史,它不啻是美国电影的“晴雨表”。每一届评选既是对上年度美国电影业绩的总结,并预示来年美国电影的趋向;又颇能显示出美国电影在社会思潮和大众趣味影响下艺术类型、流派、技巧的演变和技术的精进。

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相对稳定。这个时期正是美国电影的黄金时期,影片的题材、风格丰富多样,艺术水准也较高,例如褒扬为国捐躯的《翼》,称颂开拓西部《壮志千秋》,揭露列强交战的《西线无战事》,陶醉歌舞升平的《百老汇旋律》,伟人呼吁公正的《左拉传》,都相继荣获奥斯卡奖最佳影片。而当美国出现经济萧条时,描写富女不嫌贫男的《一夜风流》,幸运地夺得5项主要奖。1939和1940年,两部根据名著改编的《乱世佳人》和《蝴蝶梦》标志着美国电影艺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太平洋战争爆发,好莱坞进入战时体制。《米尼佛夫人》、《卡萨布兰卡》等十分应时,对鼓舞当时的军心和民心起了一定作用。战后,大批军人复员成了突出的社会问题。《黄金时代》(1946)通过描写三个复员军人的不同遭遇呼吁社会舆论重视这个问题。结果它囊括了7项大奖。

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麦卡锡主义和非美活动猖獗,好莱坞不少导演回避现实,热衷拍摄歌舞片,如《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等。另有一些正义的导演则拍摄《君子协定》、《当代奸雄》等,借犹太人问题和政客飞扈跋扬来影射来抨击当时的政治逆流。50年代中期,由于电视问世,反倒促成了美国电影的良性转向,从专门制造神话转变为描写小人物,揭露社会黑暗面。《在江边》和《马蒂》均获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它们给美国银幕带来了写实风格。也促进了非好莱坞体制电影的发展。待美国经济复苏后,社会出现虚伪的繁荣。这又刺激了好莱坞大拍繁华巨片。从1959年起,场面壮观、服饰华美的《琪琪》、《宾虚》、《窈窕淑女》、《西区故事》等相继夺魁,其中《宾虚》首创11项奖纪录。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美国社会矛盾加剧,以暴露黑暗现象为主的“新好莱坞电影”不胫而走,其代表作《午夜牛郎》《法国贩毒网》《教父》《骗中骗》《飞越疯人院》等社会片、警匪片均登上了奥斯卡授奖台。这标志着美国电影的总体风格从浪漫主义演变为现实主义。进入80年代,美国家庭危机日趋严重,《克雷默夫妇》《普通人》《母女情深》等片切中时弊而捧得金像。此后美国经济持续景气,电影业日益繁荣,影片题材、类型、风格更加多样化,传记片《莫扎特》、怀旧片《走出非洲》、越战片《野战排》、励志片《雨人》、西部片《与狼共舞》、惊悚片《沉默的羔羊》、二战片《辛德勒的名单》、历史片《末代皇帝》等相继夺魁。90年代后期适逢世纪之交,一些奥斯卡奖最佳影片都缅怀、追溯昔日黄金岁月,如《阿甘正传》褒扬美国传统的价值观,《英国病人》等则把个人命运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展开。此时美国电影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获9项奥斯卡奖的《泰坦尼克号》利用电脑特技,极其逼真地再现了20世纪初那场灭顶之灾。《角斗士》也借助电脑的合成和复制功能,让现代观众置身于古罗马的竞技场。然而好景不长,美国国内枪杀、乱伦、吸毒等肆虐,大制作让位于写实的小制作。《美国美人》《毒品交易》等捧走多项奥斯卡奖。“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整个社会遭受到极大冲击,民众恐惧与逃避现实的心理在《哈利·波特》、《指环王》系列里找到了慰藉,魔幻电影大热,《指》第一集囊括13项奥斯卡奖提名,第二集又获得两座金像,第三集更是赢得大满贯,11项提名全部中鹄。第77届,奥斯卡的“反罗曼蒂克”(antiromantic,《纽约时报》语)定律又应验了:获7项提名、呈现美国社会阴暗面的《百万宝贝》居然击败了获11项提名、呈现美国黄金时代的《飞行家》。第78届正值后“9·11”时代,入围的政治性和争议性题材影片甚多。它们顺应了当今美国民众反思和反伊战的心理。接下来的两个年度,同样是社会写实的《撞车》和《无间道风云》赢得最佳影片。从2006年度起,美国电影的业绩止跌回升。被形容为像“蛇蜕皮”的好莱坞主流电影和奥斯卡奖估计又轮回了。

随着经济全球化,当代世界电影也渐趋全球化,如跨国企业购并电影公司,多国集合资金、技术和人员拍国际性题材,许多名导明星纷纷出走到他国拍戏等等。奥斯卡奖从第29届增设最佳外语片,到现在是越来越国际化了。首先,本来只是小奖的最佳外语片由于报名参赛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现已成为一项相当引人注目的重要奖,不亚于各大A级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其次,最佳外语片以外的各项奖、尤其是最佳影片等一些主要奖都已向非英语国家影片和影人开放。例如2000年,《卧虎藏龙》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9项奖提名,最后也中了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音乐、最佳摄影外加最佳外语片4项奖。好莱坞一直觊觎中国这个全球潜力最大的电影市场,近年来哥伦比亚等公司资助拍中国片,米拉麦克斯等公司为报名参赛的中国片造势,奥斯卡小金人更是多次邀请中国影人如成龙、周润发、章子怡等出任颁奖人。某种程度上说明奥斯卡奖也是电影全球化的“风向标”。

2.两极评价、毁誉参半

奥斯卡奖作为美国影坛的第一大奖,对于大多数电影人来说显然是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该奖在黄金时期誉大干毁,最极致的誉来自曾4次荣获该奖的费德里科·费里尼,他说:“在电影的神话中,奥斯卡是至高无上的奖。”但随着各种弊端和评选内幕的暴露,对该奖则是毁大于誉。最极致的毁来自马龙·白兰度,他称奥斯卡是“好莱坞体制工具”,1972年还拒领因《教父》获得的最佳男主角奖,这“标志着好莱坞的死亡”。

介绍奥斯卡奖的专著不少,有两本堪称对该奖评价最两极化。一本是经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P.A.S.)授权和认可、由罗伯特·奥斯本编著的《奥斯卡七十年:学院奖正史》。另一本则是未经该学院授权和认可、由梅森·威利和达敏·波娜合著的《奥斯卡内幕:学院奖外史》。前一本是“献给学院奖的创建者”,援引许多得奖人的赞美之辞,大量照片由A.M.P.A.S.和各大电影公司提供,十分精美。后一本虽是平装本,但颁奖前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披露却赢得了美国媒体和理论界好评;著名电影理论家安·萨里斯称该书是“了解好莱坞过去60年你死我活争斗的十分有用的社会学和美学指南”。这部《外史》迄今已出到第5版。2002年由波娜独自写了《奥斯卡内幕2:学院奖新6年——1995至2000年外史》。波娜写道:“近20年来,奥斯卡奖越来越讲排场,砸金搞宣传。‘营销’活动升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有一样未变,亦即好莱坞一直处于‘涨潮’:摄制和营销成本不断上涨。而主流电影的质量持续下滑,投票人难以找出值得褒奖的影片。”这些都点到了好莱坞和奥斯卡的伤处,对那些过分迷恋好莱坞电影、过于崇拜奥斯卡金像的人来说也不失为清醒剂。

好莱坞不再一统天下,各国民族电影蓬勃兴起,已出现了“华莱坞”(海峡两岸三地)“亚莱坞”(东亚)、“高莱坞”(法国)、“孟莱坞”(印度孟买)、“尼莱坞”(尼日利亚)等多极。世界电影的多元化,电影节和电影奖的多元化,使得我们没有必要对奥奖太当真。

3.两个变化

小金人年逾古稀,满身锈斑,但在世界各大电影节电影奖纷纷改革的推动下,在美国电影业明星发生变化的逼迫下,它也在锐意革新,顺应潮流地作出了一系列突破。

一是为消除种族歧视,让多位黑人影星捧得金像奖,如哈莉·贝瑞成为第一位封后的黑人女星,丹泽尔·华盛顿继最佳男配角后又被封为影帝。

二是由“明星挂帅”转向“实力派当道”,近几届表演奖得主均为演技实力派,如希拉莉·史旺克凭演女扮男和拳击手于25岁和30岁时两次封后。

三是摒弃“巨片情结”,由对史诗片偏爱转为对各种类型片一视同仁,如第79届最佳影片为警匪片《无间道风云》,这种由类型片夺魁在历史上仅两次(另一次是第44届的《法国贩毒网》)。另外,在颁奖安排上尽量压缩歌舞节目,减少豪华性演出,请出谐星搞笑或脱口秀名嘴主持,以提高收视率,等等。

不过,最明显的变化,还是表现在对待独立制片和非英语国家的电影上。众所周知,美国的独立电影长期以来是好莱坞主流电影的“陪衬”,尽管其成本低,风险小,自由度高,内容和形式上富有创意。它们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雄起,大公司也相继成立了独立制作部门(如索尼经典、焦点等),加上完全独立的狮门、帝门、新市场、电影屋等,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制片规模和电影市场。它们在2005年的票房总收入达到13亿美元。近年美国银幕上的文艺片和政治片热潮正是独立制片带来的。它们还为主流电影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编导演人才,如保罗·哈吉斯、菲利普·霍夫曼等。现在大家都在抢夺这块宝地,丰裕的国际游资也开始大量投入,连锁影院争先放映。奥斯卡奖在独立电影和主流电影并存的大势所趋之下,不得不对前者予以褒扬。近几届奥斯卡奖,几乎全是“小制作获大奖,大制作获小奖”。第78届更出现了独立电影“大塞车”和“一边倒”的情况,在特别奖、纪录片、短片和外语片奖之外的18项奖中,独立电影夺得了10项大奖,而主流电影仅获8项小奖。第80届也是独立电影取得压倒性胜利。

全球化实为美国向世界各个领域扩张的策略。好莱坞亦奉行电影全球化,其主因之一是美国本土市场已饱和,而海外市场潜力甚大。正如美国电影协会现任主席丹·格里克曼所说:“一直以来海外票房几乎每年都占去美国电影总票房的一半以上。目前如何占据海外市场比以前愈发重要。”为此,好莱坞贪婪地通过招揽、翻拍等手段,吸纳外国电影的精英和精华,加以“杂交”式本土化,或者出资金和技术同他国合作拍片(多数为国际性题材),然后用这种“世界电影”风格的娱乐产品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而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东欧和中亚是好莱坞要重点开拓的目标市场。为了与这种趋势相配合,奥斯卡奖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的特点,比如提名或获奖影片的跨国题材和多民族文化内容越来越多,非美国籍的编导演摄音等越来越多。第79届因这两个“多”而被舆论称为奥斯卡奖有史以来“最具国际性”的一届。

然而,这种全球化、国际化,并不为各国民族电影所认可和所接受,因为其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批准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公约》所提倡保护的各国文化多元性。这点连美国有识人士也清楚。《时代周刊》于第72届奥斯卡奖揭晓前夕撰文写道:“……那些掌管好莱坞的人会说电影是一门国际艺术,他们真正的意思是好莱坞电影主宰世界……今届共有47部影片报名角逐最佳外语片,然而它们的处境可惨呢,活像一批非法移民挤在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阴湿、狭小的地下室里,许多佳作都未能入选,甚至连荣誉奖得主安·瓦伊达的新片《潘·塔迪兹》也无缘入围。”

奥斯卡奖毕竟是美国的电影奖,它有着美国的价值观内涵,投票人又有着美国文化的背景。“国人优先”嘛,外国影片和外国导演拿小奖可以,想夺魁且慢!难怪法国名导演吕克·贝松(在好莱坞拍有《第五元素》等大片)说:“我不稀罕奥斯卡,我只关心能否拍出好电影来。”

二、“奥斯卡学”

既然奥斯卡奖是剖析美国电影发展轨迹的最佳切入点,其80年的历史恰也是美国电影80年发展的缩影,那么我们不妨把它作为一门学问或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我们姑且称之为奥斯卡学(Oscar Studies),简称“奥学”。

奥奖的研究范围不限于奥斯卡奖作为一种艺术现象,还应涉及其所包含的社会政治、文化时尚、商业营销等因素。每年颁奖典礼上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涉及社会政治的事件,主持人或一些颁奖人会乘机拿美国政府及其政策或国际大事开涮,会场外又有民权团体等举行示威,抗议堕胎、种族歧视等。近几届会场内外都发出一片反战之声。小金人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已深入全球各个角落,美国文化和美国价值观通过电视实况直播向世界各国传播,这是不是法国人所指出的“文化侵略”?入围或中奖影片里人物的穿戴和星光大道上明星的穿戴,都会作为流行标志带出一股时尚热。像《断背山》和《艺伎回忆录》就给当年春夏的国际时尚界带来粗犷、狂野的牛仔衫裤风和花朵织锦缎加腰带的和服风。还有,影片什么档期发行入围奥斯卡奖的几率更大?如何拉票才能胜出?须知,一旦获得最佳影片或最佳外语片,票房就可以增加1200万—2000万美元,演员获奖的话,片酬也可增加300万—400万美元。难怪好莱坞各大公司都有一批专门搞“奥斯卡竞选”的高手。总之,对奥斯卡奖的研究应该是全方位的,从艺术、社会、政治、文化、时尚、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1.奥斯卡奖与政治

按照好莱坞的读解,电影是娱乐。但实际上,不论好莱坞巨头们抑或奥斯卡奖投票人,都视电影为最强有力的媒介,通过它可以传递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信息。而任何电影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语境下进行评选的。奥斯卡奖也不例外,它首先考量的是政治方面而非艺术方面。要获奖必须“在政治上正确”(polilically correct)。此指获奖影片必须是安全的和应时的、鼓舞人心而不可引发非议。其主题、内容和故事必须符合美国的政治理念和主流思想(包括社会思潮);配合当局一定时期的一定政策,积极宣传之;传递的信息必须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不可违反传统的价值观。小金人因之在政治上十分敏感,看风使舵,随机应变。纵观奥斯卡奖的80年历史,它一直是直接或间接地为政治服务的。

例如上世纪50年代的几届奥斯卡奖,由于反动议员约·麦卡锡发动了对好莱坞“非美”活动的调查,小金人把最佳影片等大奖都颁给回避当时政治情势的轻松题材影片。1951年度,宣扬美国生活方式的娱乐片《花都舞影》夺魁,而反映社会问题的《郎心似铁》、《欲望号街车》等都落选。次年,马戏片《戏中之王》又挤掉了影射侵朝战争的社会西部片《正午》。上世纪60年代,由于麦卡锡主义阴魂未散,获最佳影片的又大都是逃避现实的音乐片、喜剧片或古装片,如《窈窕淑女》、《四季之人》等。上世纪70、80、90年代,奥斯卡奖仍沿袭政治考量为主,如1976年度,《洛基》挤掉了揭露美国媒体内幕的《广播电视网》和揭露政坛丑闻的《总统班底》;1981年度,《火的战车》挤掉了同情俄国十月革命的《赤色分子》;1994年度,《阿甘正传》挤掉了描写黑社会的《低俗小说》。甚至到了21世纪,依然如故,如2000年度,《角斗士》挤掉了暴露美国贩毒猖獗的《毒品交易》。

一味屈服于反动势力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本身也成了牺牲品。1957年,它居然制定了这样一条规则:“任何人在联邦立法机构或法官面前拒绝回答自己是否共产党员,或者拒绝传唤听证的,均无资格参赛任何一个奖项。”结果许多电影人因之而蒙冤,有的上了“黑名单”而被剥夺编、导、演的机会,有的即使被提名或中奖也只得匿名或用假名,有的结束了自己的好莱坞生涯流亡国外。1958年,学院被迫撤销上述规则。不幸的是,麦卡锡时代偏执又狂热的政治化在1998年又阴魂重来:学院理事会一致同意把第70届荣誉奖授予1952年曾出卖同仁和朋友的艾·卡善,颁奖那天会场内外都爆发了抗议。

小金人对待非英语国家影片参赛,长期以来是“政治挂帅”的,特别青睐所谓“铁幕”国家如东欧以及拉美国家等的“政治迫害”题材,结果造成这些国家不满,引发政治纠纷。近期,它似乎摆脱了唯政治化,但对美国不中意的国家仍怀有敌意,只是做法上隐蔽了一些。例如它授予俄罗斯影片《烈日灼人》以最佳外语片,就是因为该片影射了“肃反”扩大化;波黑影片《无主地带》获奖,也是因为它批评了波黑战争的“惨无人道”。

2.奥斯卡奖与商业

奥斯卡奖是商业”——名导兼明星沃伦·比蒂的这一断言道出了其商业化和功利性的本质。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品牌商品,市盈率和收益率均高,讲究成本比和整合营销等。《福布斯》2004年3月号曾列出第57届至第76届的20部最佳影片的制作成本和当年其他故事片平均制作成本对照一览表:《泰坦尼克号》以2.8亿美元成本高出平均成本6330万美元的342.3%,但它的本土和全球票房分别达到6亿美元和18.35亿美元;而《英国病人》、《与狼共舞》则是“小兵立大功”的模范,前一部4670万美元成本低于平均成本4830万美元的3.3%,后一部1600万美元成本低于平均成本3900万美元的57.4%,却分别缔造出2.3亿美元、1.64亿美元的骄人票房。

“增加票房收入,这就是奥斯卡奖最直白的目的。”(艾·卡善语)据经济学家明迪·尼尔逊的研究计算,仅一项最佳影片奖的提名便可给一部影片从提名之日起到最后颁奖这段时间(约5个星期)带来1100万美元的票房。例如第77届,《百万美元宝贝》在获提名后的一个多月里票房从原先的830万美元飙升至4700万美元。演员获得表演奖后,片酬也可增加300-400万美元。《星球大战》及其《前传》系列也因为多次获得奥斯卡技术性小奖,迄今总收益高达200亿美元(部分来自周边收益)。

奥斯卡奖的受益者还包括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每届颁奖典礼因电视实况转播,它净赚2000多万美元,难怪要派总监亲自制作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控我们的财富,”前任院长罗·瑞麦说,“我们控制一切,甚至包括广告数量。我们对每个广告都仔细看,审核其内容。我们要保护小金人和学院,把它们当作我们的品牌来保护。”至于主办地洛杉矶也有6亿多美元的经济效益。

正是由于奥斯卡奖涉及巨大商业利益,其评选很早就受大片厂操纵。好莱坞八大公司凭借雄厚资金和强大的公关,为旗下竞逐的影片和影人进行精心策划和富有成效的宣传。在第一个十届里,米高梅一共获得153项提名和33项奖,派拉蒙获得102项提名和18项奖。20世纪福克斯获54项提名和13项奖,哥伦比亚获43项提名和10项奖。近15年,随着独立电影的蓬勃发展,小金人不时眷顾低成本但有创意的小制作,如米拉麦克斯出品的《莎翁情史》等,但为了获奖,该公司不吝巨金,还专设一个堪称各公司中最大的公关部,几乎在每一届都进行声势浩大的宣传和推销。

可以说,奥斯卡奖的评选完全是按照商业模式来动作的。其秘笈是:委托“奥斯卡策士”——个个是公关、宣传、营销专家——来进行;给投票人寄送相关影片DVD和高档礼物,还有宴请或茶叙,尽量多拉票;登广告,搞预测,炒绯闻;别开始得太早(因投票人都患有“健忘症”),最好在圣诞档期推出影片,提名公布之前的“提名季”里宣传造势,等等。

奥斯卡奖争夺战充分暴露出好莱坞追逐名利的一面。例如第74届,当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生平为题材的《美丽心灵》获得8项提名后,就陷入了其他大公司和各大媒体发动的攻击之中,它们诋毁它“不够真实”,还揭露纳什年轻时的许多“丑事”。对之,《时代周刊》质疑“美国影坛这一大奖要么被玷污,要么本身就有问题”,指出“奥斯卡奖之争已经变成堑壕战和肮脏的骗局。看看那些人搞的计谋策略、隐蔽行动、炒作攻击、流言蜚语,令人气愤,足以掀起一场国会辩论,而且涉及大宗金钱。估计《美丽心灵》的营销费多达1500万美元,等于为5739名投票人每位花费2600美元。”《华盛顿邮报》援引一位资深人士的话说:“真肮脏,你以为你可以去的最后一块纯洁的地方其实是完全被污染的地方,那就是奥斯卡竞赛。”

3.奥斯卡奖与时尚

奥斯卡奖说到底是一种秀。这种秀作为镜子折射出了美国的时代背景。每届奥斯卡秀能折射出流行时尚、政治气氛、社会思潮,还有美国人的率直、幽默,甚至更多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时代精神”。“观众捕捉到的不单有颁奖的整个过程,而且有电视转播的‘语境’”(影评人约翰·奥康纳语)。这种所谓的语境包括授奖台上下的文化内涵,从红地毯入场式开始,还有主持人和颁奖人的发言以及获奖人的谢词等等。

在奥斯卡秀的一系列秀如政治秀、商业秀、文化秀、时尚秀中,最抢夺眼球的是时尚秀,包括时装秀、饰物秀、发型秀等。男女影星、尤其是大牌影星,既是大众偶像,又是时尚载体,他(她)们在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上的穿着打扮,在入围或获奖影片里的穿着打扮,甚至包括所用的、所吃的、所住的、所玩的等等,无不引起大众竞相效尤,从而带出一股股时尚之风。例如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中的一头齐耳、卷曲短发——“赫本头”,凯瑟琳·赫本爱穿长裤套装亮相颁奖典礼的中性打扮,黛安·基顿在《安妮·霍尔》中戴阔领带、穿布鞋的新潮衣着,杰克·尼科尔森戴墨镜领奖的酷相等等。总之,在美国乃至全球掀起的一股股时尚热——“内衣外穿热”、“比基尼泳装热”、“复古装热”、“旗袍热”、“和服热”、“露背热”等等时尚中,小金人都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三,奥斯卡奖的潜规则

每一种电影奖,不论世界11大A级电影节奖抑或奥斯卡奖,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偏好和规则。尤其是后者,历经八十载,且由近6000人投票,其评选犹如一个庞大的工程,从报名,提名到颁发,历时3个月。整个过程相当复杂,须投入巨额经费、宣传、推销和炒作,有“人来疯”也有内幕交易,更有一些非艺术因素干扰,渐而久之,形成了其他电影奖所不可比拟的“游戏规则”,其结果,每届奥斯卡奖都会爆出冷门,跌破眼镜或令人扼腕。例如第79届获9项提名的原创影片《通天塔》居然败给了获7项提名的翻拍影片《无间行者》而只得了最佳音乐奖。个中缘由,是不是跟物理学的“测不准原理”由量子的被动性所然一样,乃由“潜规则”所然?

奥斯卡奖一向标榜其公正性,但它评选“最佳”标准是什么?权威的《娱乐周刊》点出:“夺魁的并不总是最优秀的影片,而常常是营销最成功的影片。”一部影片和一位影星只要入围,票房和片酬至少会增加20%左右。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原先约定的评选标准蜕变成了不可告人的行规。如什么“美国优先”、“明星优先”、“巨片情结、”“老年情结”、“平衡机制”,“补偿机制”等,奥斯卡奖5800多名投票人大都是白人,是富人,思想相当保守,深信美国梦和美国价值,投票取向也早已根深蒂固,跟上述行规合在一起,即所谓的“潜规则”。

近几年,中国内地奋力“冲奥”。接连几次都选送古装大片如《英雄》、《十面埋伏》、《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去竞逐最佳外语片,却颗粒无收,这实在是因为不了解奥斯卡奖的潜规则而误打乱撞。

美国优先,乃此潜规则的核心。据统计,迄今共有7部非英语国家的影片入围最佳影片。但没有1部中奖的。迄今共有28位非英语国家演员入围表演奖,却只有8位折桂。排外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发行量最大的《今日美国报》一篇专论所述:“在奥斯卡之夜,外国影人们也许会相信他们是拍摄了最优秀的影片。他们的名字会被提及…然而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投票人所装饰的绝不是一出歌剧。他们好比一家大公司里的5000多雇员,他们为自己的产品而骄傲,但他们不愿像美国的纺织工人那样,会失业,会失去客户,而最终让位于欧洲和亚洲的竞争对手。他们干嘛要给少数连美国话都不会讲的外国影人颁大奖或宣传造势呢?他们实际上所实施的正是‘艺术保护主义’,或者叫‘遏制国际电影精英’。”

对奥斯卡奖的研究还应该包括对奥斯卡奖“潜规则”即所谓的评选标准等研究。众所周知,奥斯卡奖常常爆出冷门,让权威预测者跌破眼镜。曾两次获奖的捷克裔名导米洛什·福尔曼说过:“学院奖是奇妙的游戏,不过你要是认真对待它,那就麻烦了。”该奖是由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5800多名具有投票资格的会员票选出来的。他们大都是富裕的白人,中老年为主,思想倾向和审美趣味比较保守,深信美国梦和美国价值观。经过70多年的投票已形成一系列不成文的“潜规则”。知名奥斯卡奖专家约翰·哈克尼斯在《学院奖手册》里就例举出以下几条:其一,在最佳影片上厚“大”薄“小”,亦即史诗片或具有史诗规模的影片夺魁最多,迄今77部最佳影片中就有21部属于此类型,它们都很长,平均为152—156分钟。另外,小金人偏爱正剧片。科幻片、惊悚片、动作片等都不受青睐;而得过最佳影片的喜剧片或音乐片内中定要有较多的“戏剧份量”。其二,在最佳男女主角、男女配角上厚“重”薄“轻”,亦即凡饰身心残废者、精神变态者等“重型角色”的演员总是胜率大,像《雨人》的达·霍夫曼、《我的左脚》的丹·戴——刘易斯、《阿甘正传》的汤·汉克斯等以及《沉默的羔羊》的安·霍普金斯、《危情十日》的凯·贝茜等封帝封后皆因小金人厚“重”。反之,歌舞片巨星弗·亚斯泰、喜剧泰斗鲍·霍普从未捧过金像而终生遗憾。其三,饰真实的名人角色也容易得奖,例如《甘地》的本·金斯利、《莫扎特》的墨莱·亚伯拉罕等。其四,年纪越大越容易得奖,但这是安慰性质的,例如1982年一届4座表演奖得主都年过七十。另外,口音特别也是获奖一个要素。知名女记者珍妮·贝金格在一篇报道中还补充了以下几条:其一,偏见,好莱坞过去很歧视黑人而偏爱亲犹太人的演员。像伊丽莎白·泰勒两次封后只因她在埃以战争中同情以色列。现在黑人得奖略多起来,但黄种人仍无一例,另外,“作者电影”的导演作者如希区柯克、奥·威尔斯等也遭冷落。其二,惊奇。如果转型得叫观众大吃一惊,像女星反串男角或相反,笑星改演正剧角色,风流小生转饰正义汉子等,也常常会得奖,例如《雷》的杰·福克斯、《铁面无私》的肖·康纳利等。其三,偏爱,“重型角色”范围扩大到自杀者、凶杀者、告密者、聋哑者、双重人格者、酒精中毒者、虐待儿童者等等,可见只有扮演性格复杂或心理忧郁的角色才有望得奖。至于最佳外语片,根据我多年的观察,评选标准似乎是厚“小”薄“大”,不青睐大片而青睐小片,亦即规模不宏大,但拍得很精致、内心戏十足、温馨有人情味的小品。

标签:;  ;  ;  ;  ;  ;  ;  ;  ;  ;  ;  

学术视野中的奥斯卡奖_奥斯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