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刘伟建

(济南市历下区第三人民医院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治疗30d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与症状评分。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HP根除率为77.5%,高于对照组的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显著。

【关键词】雷贝拉唑;替普瑞酮;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067-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与高发病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老年CAG患者发病率有一定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且国内外临床研究证实CAG具有较高的癌变率,需临床高度重视。雷贝拉唑与替普瑞酮是近年来应用于胃炎、胃溃疡治疗的新型药物,证实在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临床效果,但是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研究还鲜有报道,笔者自2015年1月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治疗CAG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连续入组的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xx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老年CAG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1~76岁,平均(68.75±5.85)岁,病程1~6年,平均(3.55±1.75)年,体重52~69kg,平均(60.25±5.83)kg;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76岁,平均(68.15±5.69)岁,病程1~7年,平均(3.82±1.39)年,体重50~71kg,平均(61.09±7.26)kg,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期间要求清淡饮食,禁烟酒,同期给予阿莫西林(海南三叶美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6020281)1.0g?次-1,2次?d-1,克拉霉素(云南永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488)0.5g?次-1,2次?d-1,雷贝拉唑(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10160)20 mg?次-1,1次?d-1,均餐后服用,疗程30d。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656),50mg?次-1,3次?d-1,餐后服用,疗程30d。

1.3 疗效观察

参照李蓉等[2]报道的相关标准,显效:治疗30d后患者腹痛、腹胀、厌食、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病理学活检显示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减轻2级及以上;有效:治疗30d后患者腹痛、腹胀、厌食、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胃镜病理学活检显示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减轻1级及以上,但尚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治疗30d后患者腹痛、腹胀、厌食、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或改善后复发及加重,胃镜病理学活检显示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无改善。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d后有效率,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4C-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90%(36/40);对照组为77.5%(31/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CAG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胃炎,其中以腹胀、腹痛、嗳气、反酸、呃逆等为主要表现,具有一定的癌变率,甚至部分学者将其列为癌前状态[3],临床研究证实HP与其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雷贝拉唑作为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其可依附于胃壁细胞表面,通过抑制H+/K+-ATP酶控制胃酸的分泌,而有效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且同时能够增强黏膜屏障的保护功能,改善临床症状[4],本研究显示采用包括雷贝拉唑的三联疗法治疗老年CAG有效率达到77.5%,HP根除率达到65%,提示雷贝拉唑治疗老年CAG具有一定效果。近年来,替普瑞酮CAG治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本研究在采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老年CAG方面,有效率达到90%,HP根除率达到77.5%,充分证实联合应用替普瑞酮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

分析其原因,替普瑞酮作为一种萜类物质,一方面可促进胃粘膜、胃粘液中主要的再生防御因子、磷脂的合成与分泌,提高胃粘液中的重碳酸盐,从而发挥促进组织修复与广谱抗溃疡的作用[5]。另一方面,替普瑞酮能够通过提高胃粘膜中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能力,改善胃粘膜血流,进而促进胃黏膜的修复[6]。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较单纯采用雷贝拉唑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根除HP,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根友,谢海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 2400-2402.

[2]李蓉,杨发满,刘冀,等.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泌素和内皮素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8):1298-1302.

[3]王岳安.奥美拉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30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2):140-142.

[4]王权华,王蔚,唐梅文,等.养真颗粒结合替普瑞酮对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保护[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6) : 337-338,340.

[5]赵岩枫,吴萍.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126-127.

[6]张敏,李福,刘涛.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13):48-49.

论文作者:刘伟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  ;  ;  ;  ;  ;  ;  ;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刘伟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