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发育的影响论文_陈燕珍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湛江 524003

【摘 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4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运动和智力发育指数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发育商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85%)明显低于观察组(95.74%),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17.02%)明显高于观察组(2.13%),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发育,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改善患儿后期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加重。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发育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126-02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脑缺血缺氧造成的脑损伤,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1]。临床上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显著,后遗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儿恢复健康。大量数据表明[2],在治疗中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病情。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4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7例,男23例,女24例;胎龄35-40周,平均胎龄(37.02±1.58)周。对照组47例,男24例,女23例;胎龄36-39周,平均胎龄(37.52±1.50)周。纳入标准:均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胎儿有宫内窘迫病史;取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肺类疾病患儿;合并颅内出血患儿;宫内感染或其他先天疾病导致的脑损伤患儿。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密切检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对患儿用药和生活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主要措施为:使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患儿的注意,通过视觉刺激训练患儿的视觉功能;播放音调舒缓的音乐,并指导患儿母亲与患儿进行早期对话,从而刺激患儿的听觉;对患儿进行全身皮肤按摩,训练患儿触觉功能;给予患儿震荡和摇晃,刺激患儿前庭运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运动和智力发育指数水平,采用婴幼儿的智力发育量表(CDCC)[3]判定患儿运动和智力发育指数;比较两组患儿发育商水平,采用发育量表(Gesell)[4]判定患儿的发育商水平,主要包含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语言以及社交;向患儿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当场填写并回收,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其中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基本满意之和;比较两组患儿后遗症发生情况,主要有脑瘫、智力低下以及癫痫。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运动和智力发育指数 护理后对照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群体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胎儿与母体间气体交换或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血氧浓度降低,发生宫内窘迫所致,给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5-6]。临床上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侧重于抢救,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死亡率,但术后容易引发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癫痫、痉挛性瘫痪等后遗症[7]。早期护理干预是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感官刺激,及时纠正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偏离,修复神经元,促使患儿进一步发育,利于预后[8]。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发育商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发育。原因在于早期护理干预对患儿实施感官刺激,并给予患儿按摩,能够及时纠正患儿神经系统发育偏离,促进患儿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并进一步促进脑组织的发育,利于患儿体格和智力发育。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85%)明显低于观察组(95.74%),差异显著(P<0.05),表明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通过积极与患儿家属交流,并为患儿按摩,减轻患儿的痛苦,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17.02%)明显高于观察组(2.13%),差异显著(P<0.05),表明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儿后遗症的发生,以往的治疗注重抢救患儿生命,而忽视对抢救成功患儿的护理,导致后遗症发生率较高,早期护理干预及时给予患儿相关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各项神经发育指数,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发育,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改善患儿后期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加重。

参考文献:

[1]姜莉,贺琳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临床应用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15):1841-1843.

[2]汤琳.丰富环境刺激联合水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干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4):1936-1939.

[3]徐友环,王静.护理干预联合生长因子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NSE及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0):5189-5192.

[4]冼翠华,李德峰,赵小琴.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07):1300-1301.

[5]王怡.整体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9):135-136.

[6]张翠凤.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生长发育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09):1205-1206.

[7]袁博,石玥,邢鹏,等.自我效能干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02):204-206.

[8]朱雪梅.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促进新生儿HIE 智力发育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132-134.

论文作者:陈燕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  ;  ;  ;  ;  ;  ;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发育的影响论文_陈燕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