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模式研究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模式研究

李春安[1]2003年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是当今世界国与国竞争,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无疑是我们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战略。作为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继建立经济特区之后,又相继在各省成立了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开发区都已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1997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第53个国家级高新开发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同其他52个开发区相比,杨凌示范区要面临多重挑战,同时又没有太多可供直接借鉴的经验可遵循。如何发展杨凌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如何选准突破口,树立杨凌优势,是我们要面对的最重要的挑战。本文是对困扰自己几年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围绕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的研究和思考。本文分为五个部分:1、导言。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2、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实践。阐述了农业高新技术的涵义、特征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进展情况。同时,研究了国内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经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般要素。3、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环境分析。介绍了杨凌示范区成立以来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示范区的下一步发展环境进行了优劣势分析。4、杨凌示范区主导产业的确定。根据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趋势,结合杨凌自身情况,提出了确定示范区产业定位及主导产业的7项评价因素,指出示范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5、促进杨凌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为实现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重点实施5大战略。即体制创新战略、科技创新战略、投资环境战略、招商引资战略、城市化战略。

李鑫[2]2018年在《临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以农业高新技术高度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是推动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一种新的探索,也是推进农业产学研结合、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集成转化、科技创业服务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对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与模式,推动三农发展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概述以及相关研究背景和意义出发,综合叙述了国内外有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概述了临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重点叙述了临沂农高区近些年来在重点项目、空间格局和产业集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依托于掌握的全面精确的数据,建立起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临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行考核评价分析,并依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提炼出临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在创新功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融资渠道、农业科技人才、管理组织结构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在借鉴了国内外先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临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下一步的发展路径:着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引进和培养科技型人才;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等建议,以期能够对临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未来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张晓晖[3]2000年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陕西杨凌建立。国家之所以下决心集中很大的财力、物力建设一个农业高新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21世纪中国面临沉重的人口压力,解决不好农业的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的可持续生存。2.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农业的振兴是西部地区全面振兴的基础与支柱,只有依靠科技进步解决西部的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对农业的制约问题,西北的农业才有希望。3.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农业也面临着依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紧迫任务。4.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产品从价格到品质都面临严重挑战。对此需做积极准备。 国家在杨凌建设农业示范区主要是看重了它几十年来积累起来的农业科研优势。 三年来杨凌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过去社会经济起点较低的情况下要想取得大的进展现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实践的研究与思考,针对现阶段杨凌发展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一己之见,希望能给有关的决策者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示范区的建立、意义及建设进展情况,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点、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对本研究的启示。在这一章里对世界高科技园区发展动态和国内高新区二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及我国三个典型高新区的发展进行 Y· 了全面的总结和回顾,分别总结出科技园区发展的一些规律性及可借鉴之处:1.重 视科技的先导作用;2.要创造和抓住发展的契机;3.落后地区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4.地理位置不再是限制区域发展的决定因素;5.一个地区的发展首先是从观念的突 破开始的;6.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7.做好“内联”工作。 第三章:杨凌示范区的开创性。本章首先对高新技术及农业高新技术的概念做 了说明,接着介绍了世界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定义了农业高新区的基本功能与特 点。然后对国内较早的农业高新区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对杨凌的优势劣势进 行了分析。 第四章:杨凌示范区发展的层次结构。本章创新性地分析了杨凌示范区现在的 三个构成层次——核心区、保障区、辐射区,指出了基于该层次推进“以科带企,以 企兴区,以区带乡(村),以乡带基(农户),以企与基的新形象推进示范,实现推 广效应。”的发展路线。 这里分成四点进行了论述:1。把发展高科技产业做为建园的重点,以科技带动 企业发展:2.确立大型企业的主体地位,以企业的高效运转带动示范区的腾飞;3.以 区带乡(村),实现地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4.以乡带基(农户),全面启动,共 同致富;5.以企与基的新形象推进示范,实现推广效应。 第五章:杨凌示范区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促进产业的发展是杨凌示范区的中 心任务,就现阶段发展水平来说,笔者认为,应建立“引进、消化、创新、示范” 的技术路线。 “引进”,一方面要把国内外的农业高新技术引进来,另一方面要把国内外的成 功农业企业引进来,即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引进来,较快地建立发展的技术基 础和成熟的管理模式,消除与外界的差距,推动区内经济高速地发展。引进之后要 做好自主研究开发创新工作,在消化的基础上,赋予产品更高的附加值。这里重点 强调了杨凌的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问题。最后提出了要把杨凌建设成为全国农业高 新技术产品的集散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汇集地,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展示地, 以实现示范的目的。 n r,x 第六章:凝聚多主体的优势功能建设新杨凌。本章主要针对杨凌的建设提出了七点主张。 1.教育事业是兴区之本。目前,人才总体素质不高是制约示范区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示范区的兴衰,直接取决了是否拥有第一流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这些?

徐嘉祺[4]2015年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是13亿中国人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余各部门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农业现代化与否关乎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是否能实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担负着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资本有着巨大的需求,现阶段的资本投入模式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然而政府财政拨款是有限度的,产业发展要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还要从金融市场着手,把市场性金融资本吸引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作为政府财政支持的重要补充,并在产业发展成熟的时候逐步撤离政府的扶持资本,完全由市场性金融资本所替代。金融是推动经济发展重要因素,金融支持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为理论背景,在系统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后,对“为何要进行金融支持”、“金融支持对象是什么”、“如何进行金融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做出分析和解答。文章从总体影响效应、直接影响效应和中介影响效应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进行总结,并对金融支持强度进行评价用于衡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状况,结合金融支持的评价值,从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率两方面出发就金融支持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阐明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金融支持的意义所在。然后在三元参与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社会、科技、产业、农业生态、金融和产业发展绩效6个维度的测量方程模型,从社会、科技、产业、农业生态和金融五个维度影响因素出发,就多个影响因素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结果甄别出对产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的潜变量因素,明确金融支持的实施对象;最后在直接影响效应实证结果的基础上,从社会、科技、产业和农业生态四个角度出发,分析金融支持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介影响效应,根据实证结果甄别出主导中介影响效应的金融维度潜变量因素,并得出金融支持对社会、科技、产业和农业生态四个维度影响因素中介影响效应的大小,明确金融支持的实施方法。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金融支持强度的评价值,杨凌地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在考察的时间段里,杨凌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强度基本处于0.2以下,最大值出现在2009年年末,达到0.195;最小值出现在2006年,只有0.089。(2)结合金融支持强度的评价值,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从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率两方面出发就金融支持对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总体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金融支持对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作用。产业规模方面,金融支持强度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就增长0.242个单位;产业效率方面,金融支持强度值每增加一个单位,产业效率就增长0.151个单位。(3)结合社会、科技、产业、农业生态和金融五个维度的因素,就多个影响因素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社会、科技、产业、农业生态和金融五个维度的各项因素均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作用,通过显著性检验后得出:在社会维度,区位因素与基础设施两项因素对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在科技维度,科技研发和科研人员两项因素对产业效益有显著的影响效应,科技研发、科技政策和科研人员三项因素对社会效益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在产业维度,产品销售与产业资源两项因素对产业效益有显著的影响效应,产业运营和产业资源两项因素对社会效益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在农业生态维度,农业劳动力素质与农业经济两项因素对产业效益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农业政策和生态环境两项因素对社会效益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在金融维度,金融支持能力、金融支持效率、产融协调程度三项因素对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同时金融因素实证结果中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普遍高于社会、科技、产业和农业生态四项影响因素的同类数值,由此可知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因素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效应最大。(4)运用社会、科技、产业、农业生态、金融和产业发展绩效6个维度的测量方程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因素对社会、科技、产业和农业生态四个维度的中介影响效应后得出:社会维度因素对产业效益的影响作用有52.8%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作用有47.9%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于产业效益,对区位因素和基础设施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应主要以加强产融双方协调性的形式进行;对于社会效益,对区位因素和基础设施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应主要以政策投放的形式进行。科技维度因素对产业效益的影响作用100%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作用有41.9%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于产业效益,对科技研发和科研人员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应主要以加强产融双方协调性的形式进行;对于社会效益,对科技研发、科研人员和科技政策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应主要以政策投放的形式进行。产业维度因素对产业效益的影响作用有43.3%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作用有64.6%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于产业效益,对产品销售和产业资源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主要以资本投入、政策投放、加强产融双方协调性三种形式进行;对于社会效益,对产业运营和产业资源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主要以政策投放、加强产融双方协调性两种形式进行。农业生态维度因素对产业效益的影响作用56.1%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作用有41.7%需要金融维度的因素来实现。对于产业效益,对劳动力素质和农业经济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主要以加强产融双方协调性表现形式进行;对于社会效益,对农业政策和生态环境因素的金融支持活动主要以政策投放表现形式进行。

孙养学[5]2006年在《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研究》文中认为以农业高新技术为特质的现代生物物质不仅体现着人类社会对自然的高级能动关系和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正在被应用于更多的产业领域。但是作为从事农业高新技术研发示范、产品生产和营销推广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AHTE)却未得到充分扩张和快速成长。因此,如何实现AHTE持续成长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AHTE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论文以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为技术路线,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理论,通过对AHTE生成背景、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实证分析,揭示其生命周期特征;抓住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分析影响其成长因素,探讨成长培育的着力点,构建科学的成长模型,并通过杨凌AHTE样本资料进行成长性度量,提出了AHTE成长的战略对策。论文由八章构成,摘要如下:第一章导论。首先从农业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农业发展呼唤AHTE和农业科技企业家追求成长的大背景下,论证了AHTE成长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对国内外企业成长理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理论和AHTE成长理论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最后提出了本文的核心概念、研究思路、总体框架、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点。第二章AHTE成长的立论之基。即生命论、资源论和方式论。生命是成长的支点,没有生命就无从成长。AHTE的生命性表现在技术、产品和生产系统的生命性,从生命遗传、延续和成长的本质上看,其成长的生命基因就是难以模仿的农业高新技术及产品;资源是成长的动力,没有资源就缺失了成长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冗余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动力,资源聚集、配置和利用是企业资源成长的三个关键环节;方式是成长的路径,方式不当便找不到成长的通道。AHTE的成长方式表现出三种成长形态和五种成长路经。通过“三论”阐明了AHTE成长的规律性。第三章AHTE生成与现状剖析。本章着重探讨AHTE的六大特点、生成的四大类型和五大技术分类,并通过袁隆高科、锦绣大地、大连韩伟三个典型案例论述了AHTE生成过程和技术基础。通过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国内有关企业调研,提出了AHTE存在主要问题是企业成长不足。第四章影响AHTE成长的主要因素。本章深入分析了影响AHTE成长的五大因素。技术是AHTE成长的第一影响因素,决定着企业的生产函数和成长曲线。环境与AHTE成长具有高度相关性,成长不仅表现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程度,更表现为外部环境因素通过企业自身组织机制的传导,转变为企业内部成长的动力或阻力。资本与

李慧[6]2005年在《发展产业集群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关于杨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基点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以现代科技为依托,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和科学管理方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它的建设的初衷是为了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从上世纪90年代诞生至今,虽然只有不足10年时间,但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正以强劲的势头向前

张新明[7]2013年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要素分析及上海张江高新区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51年世界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美国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建立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就成为世界尖端技术的代表。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冲击,使得高新技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生活诸多领域被广泛运用,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格局。为此,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世界一些发达地区率先创建。自1986年北京中关村高新区建立以来,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重要基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本文首先对高新区相关的概念做了界定,梳理了国内外高新区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理论,发现高新区的发展动力机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个因素所决定的。本文结合以往的研究做了理论推演,认为高新区的发展主要由“市场、企业、风险投资、孵化器、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六个要素决定的,基于这个理论推理,本文构建了结构方程,利用AMOS7.0软件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证,结果发现六元要素与高新区的发展相关性较高,结构方程的适配性、效度、信度的拟合十分完美,这验证了该理论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高新区发展动力机制的同时,还对高新区的区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做了详细的研究和交待,并建立本文研究所需要的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新区的评价,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上,对全国56个高新区做了综合评价,探讨了上海张江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中的排名位置,及国家高新区的分布情况;中观层面上,以上海张江高新区内部六园区为例,探讨了张江高新区总体水平和影响因素;在微观层面上,探讨了近5年张江高新区环境发展水平及对高新区的影响情况。在对高新区做评价时,利用了多种方法(如ArcGis10.0空间分布研究、系统聚类分析、主成份分析等),结合六元要素理论,分析了上海张江高新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全文共分为七章,分为理论和实证两个部分。前四章属于理论,第五章、第六章是实证和对策部分;最后一章,把本文研究的相关结论做了归纳,并指出了自己研究的不足和研究展望。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本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做了交待,让研究变的更加清晰。第二章,主要涉及到相关概念的界定、高新区发展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等方面。概念界定包涵了“高技术、新技术、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内涵。文献综述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对高新区发展的一些相关研究,这为本文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在相关理论研究上,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理论、地理学视角、创新理论视角、产业经济学视角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涉及到高新区发展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国内外高新区的历史沿革,探讨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空间布局原因,以及国内外高新区评价机制,并对本论文涉及到的高新区评价方法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六元要素”是高新区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在六元要素的构建过程中,明确了市场因素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六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章的核心是六元要素对高新区发展的动力推演,通过每个要素的具体分析,充分体现出高新区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风险投资、市场、孵化器等六个要素。第五章,本章主要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检验六元要素对张江高新区发展的推动情况,表明六元要素对张江高新区的发展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判别出六要素与高新区发展的相关性大小,并且相关数据通过了适配指标、信度、效度等检验。第六章,本章以张江高新区为例,在宏观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情况;在中观上,探讨了张江高新区内部六园区的发展情况;在微观上,研究了环境因素对张江高新区的发展影响情况。最后结合六元理论探讨了张江高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和建议。第七章,总结了本论文相关结论,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研究的方向。

付巍巍[8]2014年在《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传统农业加速改造、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农业园区演变而来的。因此,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概念应该包含农业园区的基本内涵,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新型组织经营模式,它是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农业产业集聚为特色,以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为支撑,以现代经营管理模式为手段,以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能够引领本区域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园。主要特征是:建设主题明确、产业集中连片、生产要素集聚、科技水平领先、设施装备先进、管理运作高效。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推进农业结构跳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最终都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国推进新的农业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国内众多经济和管理学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对农业开发区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大量研究集中于农业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将来发展的战略和措施,这些研究理论和成果的产生为今后各类农业开发区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本文中,笔者首先通过陈述国内外各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现状、阐述著名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理论和罗列目前主要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类型,让读者对当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后,以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实例,在分析了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环境、优势、劣势之后,提出了开发区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产业布局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以期为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颜一峰[9]2010年在《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评价》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兴起,高新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高新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发展所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有利于农业经济良性循环。2008年4月,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说明了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领域,明确了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现代农业技术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包括7个方面:作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动物优良新品种与安全养殖技术、重大作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与现代储运技术、农业装备与智能化技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在政策上支持高新技术农业的研究,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是以产业结构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产业结构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关系密切,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总量的增加也相应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质是社会资源在各产业的重新配置,以达到产业结构合理的要求。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包括技术研究开发,技术应用,技术推广、技术所带来的收益评价。运用技术创新理论分析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获得高新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给企业和农户带来的收益。文章是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围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这一问题进行论述。面对新的国际形势,立足于福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形,在借鉴已有研究文献对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探讨基础上,分析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影响因素。在调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上,评价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状况。本文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应用能否给企业和农户带动较高收益,农户是否能够从高新技术推广过程中获得较高经济收入,农户与企业联结方式是否影响农户收入等。此外,本文还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进行了探讨。本文对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进行概述,概括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不足。接着对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体系进行构建,选取代表性企业,深入企业调查,并实证分析了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在实证分析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基础上,针对福建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刘志民[10]2003年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从理论回顾(范畴界定、支撑理论、成长规律及评价指标)、现状分析(国内外现状、国际经验与国内差距、问题及成因)和战略选择(战略意义、需求分析、重点领域、对策思路与发展建议)方面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作系统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从逻辑学的角度,对“农业高新技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概念作了限制和概括,明晰了研究范畴。认为:“农业高新技术”就是应用于农业的高新技术,涵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工程技术、海洋技术和生态技术等在农业上应用。从技术领域可以划分为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三大方面;从技术开发层面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传感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远程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环境控制技术、诊断施肥技术、工程管理技术和无疫害生产技术等18 项;从产业应用层面可以划分为动物快速繁殖、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AES)的建立、设施(工厂化)农业等20 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被限定为特指中国的知识、技术和资金高度密集的新型农业产业,是在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技术上形成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团的总称,范围包括农业生产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其存在形式通常是科、农、工、贸一体化的联合体。“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则被定义为“在我国,是指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主要构成要素独立形成新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产生出新型农业高新技术产品或是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涉农产业、生产出富含高新技术的新型农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质是高新技术在涉农产业的企业化和市场化,通常是科、农、工、贸一体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本质都是产业化,都与农业发展有关,而且都面向农户,将农户引向市场。二者的差异在于其成长背景、构成要素、目标模式等。2.运用公共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品属性、产生机理、发展特性、供给机制及发展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综合,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不管农业高新技术的性质如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本身已经具有了混合品属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产品属性,决定了供给机制是一种集市场机制创新行为与政府功能创新行为于一体的新型生

参考文献:

[1].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产业发展研究[D]. 李春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2]. 临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路径研究[D]. 李鑫. 山东理工大学. 2018

[3].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模式研究[D]. 张晓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0

[4].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影响效应研究[D]. 徐嘉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5].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研究[D]. 孙养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6]. 发展产业集群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关于杨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基点思考[J]. 李慧. 价格与市场. 2005

[7].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要素分析及上海张江高新区实证研究[D]. 张新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8]. 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研究[D]. 付巍巍.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9]. 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评价[D]. 颜一峰. 福建农林大学. 2010

[10].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D]. 刘志民.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  ;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