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王花

浅谈高中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王花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王花

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是互补互用的。在新课改的实施下,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数学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是互补互用的。在新课改的实施下,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呢?

1 数学直觉思维的定义直觉思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思维形式,它具体表现为主体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从整体上直接加以认识把握,以一种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并迅速解决问题或对问题做出某种猜测。大量的科学史证明,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科学家常常依靠直觉进行辨别、选择,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或最佳方案;也常常凭借直觉启迪思路,发现新的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思想,建立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直觉思维具有思维的突发性、思维过程的跳跃性、思维对象的完整性、思维结果的创造性等基本特征。在数学解题中,直觉思维具有导向作用功能。

2 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必要性直觉思维是基于研究对象整体上的把握,不专意于细节的推敲,是思维的大手笔。正是由于思维的无意识性,它的想象才是丰富的,发散的,使人的认知结构向外扩展,因而具有反常规律的独创性。因此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是必要的。

2.1 直觉思维符合青少年的思维习惯。青少年的思维的自由度大,不受框框束缚。这正好符合直觉思维的普遍性、模糊性等特点,这个时期是对他们进行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契机期。应根据不同情况诱发其直觉意识,教其直觉思维的方法,让他们体验到用直觉思维成功地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2 培养直觉思维能力与培养思维品质是一致的。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总体的战略性眼光去把握解决问题的总方向,有助于克服思维的呆板性,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等品质,从培养途径和最终结果来看,培养直觉思维与培养数学思维品质是一致的。

2.3 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有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都能得到新知识, 但后者只能在不超出前提知识的条件下得到一系列结论。它受到传统思想思路的束缚,因而在遇到需要突破传统观念的课题时,就显得无能为力。而直觉思维则具有反常规的独创性,具有突破传统思路的开拓性。

2.4 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有助于预见解题方向。好学生通过题目即可预见结论,有的看到题目后,凭直觉能想象出解题的方法。对一题多解,直觉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选择方向,会马上选出最佳的解题方案。

2.5 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有助于为数学猜想提供思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猜想是从特殊的现象中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过程。卓越的数学成就都伴随有直觉和数学美感做出大胆猜想,然后再进行逻辑推理证明。

3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策略3.1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中学数学教学中图形的识别,规律的发现以及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等都离不开观察。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研究对象的特征,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自问和反思的习惯,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3.2 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

知识组块又称知识反应块,它们由数学中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组成,并集中地反映在一些基本问题、典型题型或方法模式中。许多其他问题的解决往往可以归结成一个或几个基本问题,化归为某类典型题型或运用某种方法模式。这些知识组块由于不一定以定理、法则等形式出现,而是分布于例题或习题之中,因此将知识组块从例、习题中筛选,加以精炼是非常必要的。

3.3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何直觉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触发产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选择一些有诱发学生产生直觉思维的数学材料让学生思考, 启发学生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直觉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直觉思维,掌握探求知识方法的必要手段。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不仅应当注意“保护”学生已有的猜想能力和直觉能力,而且应更加注意帮助学生学会合理的猜想方法,并使他们的直觉思维不断得到发展和趋向精致。“引”学生大胆设问;“引”学生各抒己见;“引”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猜想问题的结论,猜想解题的方向,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的可能,猜想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让学生真正“触摸”到自己的研究对象,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为了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我们还可以创设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猜想的意境,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探索,还可以编制一些变换结论,缺少条件的“藏头露尾”的题目,引发学生猜想的愿望,猜想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应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论文作者:王花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王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