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的监管与价值困境研究论文

短视频的监管与价值困境研究论文

短视频的监管与价值困境研究

胡凤轩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000)

摘 要: 当下,短视频已经成为大众休闲娱乐、获取新闻、分享记录、互动交友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内容更是会对使用者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目前短视频中仍存在低俗、危害社会安全的内容,且由于管制不当,使得这些内容仍有传播空间。本文分析了目前短视频传播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并针对其提出完善短视频行业监管与提升短视频价值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短视频;监管;价值困境

一、短视频行业现状

短视频APP自2011年开始陆续上线,并在2015年底开始大规模爆发,近几年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6.48 亿,网民使用比例为 78.2%。虽然短视频平台大热,但由于短视频制作简便、数量庞大、传播速度快,加大了监管部门的管理难度。

综上所述: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岩溶特征表现以小型溶洞、溶隙、溶孔为主,局部可见中型溶洞发育,场地岩溶发育程度为发育。

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所有符号中,既有感觉材料,又有精神意义。符号通常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二者在人类社会传播中均能起到指代功能和交流功能。赵毅衡[4]认为,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表达,符号的用途是为了表达意义。一个意义包括发出(表达)与接收(解释)两个环节,它们都必须用符号才能完成,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符号可以是语言、文字,也可以是声音、图片。

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应用的快速发展,短视频行业迅速抢占了部分国内市场份额,吸引了大量资金的关注,随着短视频市场的逐步成熟,内容制作的专业性和垂直性不断加深,同质化内容已无法立足,高质量内容已成为各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来看,辅导员不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服务者,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因此,辅导员需要认识到互联网发展对辅导员工作产生的影响,并能积极的学习互联网知识,将“互联网+”模式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帮助学生解决网瘾等问题。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使高校学生也会受到舆论的影响,辅导员在处理问题时,要保证及时性和有效性,不仅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快速的解决,同时还要保证事件得到有效处理,积极引导舆论向良性发展。

二、短视频传播中存在的价值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短视频内容泛娱乐化

如今短视频内容正逐步向着泛娱乐化的方向发展,难免会向公众传递一种“娱乐至上”的错误价值观念,把热度看作衡量短视频价值的最高标准,一味追求好玩、刺激。适当的娱乐可以帮助人们调节紧张的生活状态,但娱乐应有限度,过度娱乐所导致的泛娱乐化,会带来不良的社会风气,对主流文化造成冲击。短视频制作的简单化和传播的方便性在扩大了传播主体的同时,也加大了责任监督的难度,平台方也存在一味追求热度,将一些导向不正的作品送上热门大量传播。长此以往,这种泛娱乐化的文化现象将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严重冲击。

(二)网络传播的无主体化

短视频通过网络传播,其一大特点就是无主题化,即无法对短视频观看者加以区分。目前我们国家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群中,未成年用户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无法对用户加以区分,导致未成年用户可以无障碍地接触到许多成年人内容,例如含有血腥、色情、暴力元素的短视频。

政府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必须主动担起责任,加强对短视频行业的监管,监督各短视频应用完成自查和整改,加大对不良内容的打击力度。虽然目前国家已经针对短视频行业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但还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政府还需通过立法明确对于通过短视频传播暴力色情等内容的传播主体的责任追究细则,以及其中短视频平台需要承担的责任,并将相关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落到实处。

1.更新识别与筛查技术

(三)生产趋同质化

短视频内容的趋同是国内网络短视频的一大痛点。一方面,受众对短视频内容有着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众多短视频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类似出发点的原创视频,长时间灌输着观众,观众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以及厌倦心态。短视频生产的趋同质化现象大致表现为:每每出现一个爆款,就会迎来用户的争相模仿;音乐未经创作者授权大肆传播;用户复制抄袭其他用户已公开的作品;甚至存在着一些平台通过算法或以技术中立的名义,把其他平台上的版权作品抓取过来放到自己平台上使用等等。这不但容易引发版权纠纷,降低用户的创作积极性,还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构成威胁。

1330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患者肾功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窦鸿伟,王国位,陈 亮,李 攀,阚 通,秦永文

(四)误导未成年人价值观

1.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监管

三、完善短视频行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短视频内容去泛娱乐化机制

当前有一些短视频展示奢侈生活、宣扬拜金主义,或是为生活工作中的态度及做法做了错误的示范,很容易就会对看到视频的未成年人价值观构建造成影响,还会引起未成年人的跟风模仿。例如,在未成年人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公开发布的视频中,有性暗示,有通过网络约架和拍摄暴力斗殴的青少年学生,还有公开炫耀自己的辍学行为并引诱他人一同进行的未成年人。这些道德失范现象在互联网上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传播甚至推广,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的这各种病象,很容易扭曲未成年人不成熟的三观。短视频中的暴力、不良内容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才使其出现在视频平台上,用户在产生这些内容并上传的一系列流程中都没有得到仔细的审核和有力的限制,从而发布出来后进入到未成年人的视野。

记录28d内无脏器功能障碍的天数、患者ICU时间及28d病死率。采用GEM.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监测患者6h、24h、48h、72h的动脉血乳酸,同时对每位患者的6h血乳酸清除率进行计算。

2.政府机构积极入驻短视频平台

2.提升防沉迷系统强制性

3.平台加大审核力度,改进管理机制

(3)高职泛在学习资源构建需要保证数量充足、形式丰富。学习资源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能包括音频、视频、文本、游戏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比如,“微课”就是比较好的一种视频形式,视频时间较短,利于高职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他们想要学习的知识。同时,还应考虑到与学习者的交互性,学习者学完之后可以进行提问、讨论交流、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与专家的互动。

在观看短视频时,色彩丰富的画面给人直接的感官刺激,但没有给观众留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观众所接受的只是通过画面呈现的信息,没有深层次的内涵,这是一种肤浅的愉悦,没有对现实的思考。短视频影像制作的浮躁和肤浅,使得视频缺乏深度的意义和价值。在这种短暂的热闹与表面的繁华褪去之后,却无法为短视频用户带来真正心灵上的慰藉。

短视频平台对用户上传的短视频内容应实行先审核后再发布的机制,过滤掉低俗、暴力、色情的内容,打造积极向上的平台环境。同时,平台应完善用户监督渠道,可以配合奖励机制,发动用户协助对短视频内容的监管。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TWEAK)捕获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TWEAK)呈正相关。全血标本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夜后于1 000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

本文是一篇极佳的刻画人物的描写文。作者行文极具匠心,结构巧妙严谨,文字简洁有力。在谋篇上引而不发,恰到好处地揭秘点题。(张伊娜,224)使一个怪异,猥琐,令人生厌的形象跃然于纸上。文章运用多种修辞和技巧,如排比,夸张,倒装,最高级,独立主格结构等不胜枚举。在讲授本文时候,教师一定要以读者的角度来帮助学生细致分析,深入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原文,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从而能够熟悉作者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以达到提高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目的。

另外,改进管理机制,对上传了不良内容和发表了不当言论的用户予以惩罚,情节严重的则永久封禁其账号,为了防止一人多号,平台在注册账号时可以采用身份识别技术,杜绝被封号用户换号重来的可能性。

为了对短视频泛娱乐化的内容加以控制,减少娱乐型短视频的数量,平台应改进推送机制,增加社会民生、政治科技、运动生活等类型短视频的推送,提高用户对优质内容的关注度。除此之外,关注国家时政新闻是身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平台可以在首页的显眼位置加设时政新闻栏目,使用户可以更为便捷地了解各项国家大事。

4.用户保持理性认知

用户应多关注积极向上的短视频内容,有意识地提升审美趣味,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表达自我,即使在观看短视频放松的时候,也要保持理性的认知能力,不要过度沉迷于娱乐化的内容中,看到导向不正的内容,不盲目跟风,应该坚决抵制,并向平台反馈,积极参与到网络环境治理工作中。只要用户能够坚持对优质短视频内容的追求,泛娱乐化的内容没有了受众,就会失去生长空间。

(二)整治传播无主体化

去年年初,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提出一系列措施来遏制网络平台低俗、血腥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传播,应当从短视频平台这个根源着手,彻底斩杀有害信息的蔓延,创造出一个和谐、正能量的网络短视频环境。

将团队进行分割,成为数个独立的科研小组。小组是学生进行科研实践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内在动力的主要载体。学生相互协调,相互补缺,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培养其科研素质。根据作者对点加团队148个科研小组的归纳总结,健全的科研小组的应具以下两种基本属性:

采取新的内容识别与筛查技术,提高筛查的灵敏度与精准度,采用更先进的网络监管方式。不符合发布规定的视频内容直接予以删除,对视频发布者采取相应惩罚措施;平台用户可以采取实名制,以便监测用户年龄,对其能浏览到的视频内容加以限制与管理。

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短视频这一传播渠道,鼓励政府机构在主要的短视频平台开办账号,或是与短视频平台进行合作,借助短视频开展可视化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国家政策的传播途径和普法教育的推广,引导短视频内容向正能量方向靠拢。例如,中央政法委的官方快手账号“中国长安网”上传的一则名叫“马背上的派出所”的视频,获得了5126.5万点击量,收获304万名网友点赞,让社会公众对一线民警的无私奉献有了直观的认识。政府机构进驻短视频平台,是构建政务新媒体的重要突破口,对塑造政府形象,引导正能量短视频的生产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抖音APP虽然已经推出了防沉迷系统,但据资料显示,仅有百分之二十的未成年人赞同此系统是有效的,大部分未成年用户并不认为该系统能对自己起到监督、限制作用。因此,此类功能应当提升其有效性。各大平台应当建立健全的举报管理规定以及审核流程,快速高效地处理被举报的内容,避免未成年接触到不适合其浏览的成年内容。

③Seymour M.Lipset,American Exceptionalism:A double-edged Sword,New York:W.W.North and Company,1996,p.31.

3.构建家长管理儿童上网的网络保护软件

短视频平台也有必要与家长、学校联合起来,共同针对青少年进行监管,从多方面对青少年的道德建设进行管理与规范。短视频平台应当推出切实可行且详尽的规章制度,对短视频内容加以规范。平台应当推行便捷、低成本的家长监督管理器等一系列未成年网络保护软件,家长可设定或限制未成年可浏览的视频类型,孩子关注的视频发布者的类别、设定上网时间等等。

4.精准打击虚假、不良内容

网络空间有其自主性、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的特点,而未成年人往往意识不到虚拟的网络背后隐藏的危险。短视频平台应当针对虚假内容予以删除并声明,防止此类内容迷惑未成年并不断扩散,造成更加严重的恶劣影响。同时平台也应当与警方联系起来,共同对散播有害不良信息的违法犯罪分子进行精准打击,提高其犯罪成本。

(三)去同质化

1.探索商业变现

针对短视频变现难的困境,短视频团队的自主探索显得尤为重要。美国视频网站You Tube通过发放奖励金给优质原创用户,激励用户创作原创内容的方式,大力提倡短视频内容的创新。这样既可以支持原创作者继续进行内容创作,又可以减少因商业广告过多而忽略内容建设。因此,短视频团队可立足本土市场,联合“内容定制+广告+知识付费”等多种途径,破除传统的短视频团队固化思维,将短视频知识付费模式规范化。

2.拓宽选材视野,创新选题导向

作为短视频的创作者,我们应当开动自己的脑筋,注重差异化、个性化、特殊性,在以自身为主体的前提下选材。选题差异化需要我们应学会从海量的选题中挖掘出新的生长点,不必要过度抄袭国外已有的流行选材,可以根据本土市场的空白和实际需求,抢占先机。比如:湖南卫视 2018 年 推出的一档青少年节目《少年说》,将对象定为学生,通过天台告白的方式,说出中小学生的心声,倾听少年们的诉求,接受他们的“吐槽”,赢得了家长、老师、学生的一致欢迎。

(四)正向引导未成年人价值观

1.构建短视频分级制度

当前我国短视频行业不存在分级制度,用户在观看短视频时,可以直接看到各种类型的短视频,但是短视频内部鱼龙混杂,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一些内容不太适宜让他们观看到,此时就需要构建一个分级制度。短视频 APP可以在设计时分为青少年版和成人版,当用户实名认证登陆时,以18岁为分界线,根据年龄让其登陆进相对应的版本。在青少年版本中,发布的短视频内容要多加审核,并且要控制多发布一些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对青少年起到一个价值观念良好引导的作用。

2.对视频发布者进行资格认证限制

在分级制度之下,对想在青少年版发布内容的用户进行资格审查,设定无被举报记录、评价良好、综合评分高等门槛,符合资格认证并通过审核的用户才可以在青少年版登陆成功,同时获得在青少年版发布内容的资格,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控制住不良内容的流入,对未成年人看到的内容构成一定的筛选和保护。

3.限制使用时长并完善举报机制

在未成年用户版本中,限制未成年用户的使用时间,并在同时设置提示和使用权限功能。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报告机制,及时获取举报的具体信息,并设置“先删除、再审查”的处理流程,从而迅速减小不良视频内容继续传播的可能性,从而建立一套成人保护机制,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尽量避免短视频直播平台中的不良内容诱导未成年人产生不良情绪,对其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

[1] 张志安,冉桢.短视频行业兴起背后的社会洞察与价值提升[J].传媒,2019(07):52-55.

[2] 王新刚,张蒙帅.“短视频”文化现象的价值困境及其化解[J].广西社会科学,2019(03):150-154.

[3] 张天莉,罗佳.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2018-2019[J].传媒,2019(05):9-14.

[4] 谢新洲,朱垚颖.短视频火爆背后的问题分析[J].出版科学,2019,27(01):86-91.

[5] 刘中锦.网络短视频病象、成因与管控[J].青年记者,2018(26):10-11.

作者简介: 胡凤轩(1997-)女,本科,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管理学。

2018年天津财经大学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 201810070015)研究成果 .

标签:;  ;  ;  ;  

短视频的监管与价值困境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