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论文_李仁杰

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论文_李仁杰

广东鼎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从基本特征来看,工程机械本身具备高技术与综合性的特征,在这其中的机电一体化构成了核心与关键。近些年以来,信息化正在融入各个行业,与之相应的工程机械整体规模也在逐步扩大。面对数字化的全新形势,机电一体化突显了独特的技术优势。相比于传统技术,建立于机电一体化前提下的工程机械具备更显著的实践性以及技术性,因而适合在现阶段推广运用。为此针对机电一体化运用于工程机械的现状来看,应当因地制宜改进新时期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实践

机电一体化本身包含了较多的关键部分,在这其中涉及到多样化的新型技术。机电一体化运用于新时期的工程机械,此项举措有助于提升整体性的运行实效,同时也节省了耗费的资金与成本。因此可以得知,机电一体化的全面推进有助于提升工程机械的综合效益,突破狭窄的局限[1]。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机电一体化正在演变为微型化、智能化以及体系化的全新技术模式,此种类型的综合性技术更适合用来支持工程机械的全面推进,同时也密切结合了人工智能以及一体化的机械控制。

一、机电一体化以及工程机械的基本原理

(一)一体化的机电技术

机电一体化,指的是运用一体化的措施与技术手段来控制各个流程的机电生产,以此来提升整个操作流程的实效性,保证机电设备都能符合最根本的质量指标。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工程机械整体上呈现了迅速扩大的规模,此过程不能缺少机电一体化的演变与推进[2]。由此可见,工程机械客观上需要一体化的机电技术作为支撑,在此前提下构建了多层次的综合技术。在一体化机电技术的辅助下,机械工程体现为更显著的经济性以及可靠性特征。实质上,工程机械包含了多样化的要素,其中的典型为微电子等关键性的技术。相比于传统处理器,建立于微电子技术前提下的新型处理器具备更高层次的技术特征,同时也优化了工程机械的整体效能。

(二)工程机械的根本原理

进入新时期后,工程机械更多运用了一体化的模式,此项措施有助于提升整个工程机械的实效性。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机电一体化以及新时期的工程机械实现了全方位的密切结合。受到上述形势带来的影响,现阶段的机械操作流程不再停留于单一化的手动操作,而是运用了多样化的新型技术手段[3]。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体现为独特的技术优势,此项技术措施如果能够与现阶段的工程机械融合在一起,那么将会突显更高层次的智能化、现代化与机械化特征。

二、机电一体化具备的优势

首先是更高的精确度。机电一体化与现阶段的工程机械如果能够实现相互的结合,那么就能从源头入手,对于整个操作流程的效能进行了全面提高。目前的状态下,多数企业已意识到了一体化模式具备的独特优势,在此前提下也开始运用精度更高的操作模式。例如:针对搅拌混凝土的具体操作流程而言,企业可以借助微机操控以及电子称量的措施来完成全过程的搅拌。相比于传统模式而言,建立于微机控制前提下的混凝土搅拌有助于优化摊铺效果,同时也实现了自动式的混凝土称重[4]。因此可以得知,微机控制与混凝土搅拌的相互结合有助于降低整体性的操作强度,同时也节省了企业对此投入的操控成本。

其次是自动化。智能化给工程机械带来了很多便利,运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对于各项数据予以自动化的调整。相比来看,如果运用手动操控的措施,则会存在较大可能体现为操作误差。然而如果将其改造为自动化的流程,就能从源头上避免其中潜在的某些误差,提升了操控精度。机电一体化在根本上优化了工程机械相关的操控流程,因此有助于优化全自动或者半自动的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不能缺少自动化作为保障,通过运用自动化的模式来减少项目建设投入的成本,同时也帮助企业减轻各个流程涉及到的操作强度,避免了过高的工作量。

第三是自动检测。自动检测适合运用于各种类型的工程机械,针对各个时间段的机械运行都能予以全面监控。在某些情况下,处在运行状态中的工程机械很有可能遇到异常,对此应当予以全方位的检测。一旦查出了异常,那么有必要测出精确的故障位置并且实现自动报警,(通过故障代码编排设置,直接把故障部位告知人们,实现人机对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可以得知,自动检测有助于减少企业对此投入的整体成本,同时也缩短了消耗的维修时间。自动检测具备很显著的技术优势,因此有助于提升检测流程的成效性[5]。

三、具体的技术运用

(一)实时性的工程监控

从工程机械的角度来讲,机电一体化适合用来实现全程化的监控。这是由于,机电一体化可以适用于多样化的机电设施,进而体现了全程性的动态监控以及其他操作。机械装置如果突然陷入了故障,将会立即引发相应的报警,以便于体现警示作用。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工程之间的密切结合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里修复故障,同时也运用自动化的手段来实现故障的清除。

例如:现阶段的很多工程机械都借助了传感器作为支持,因此可以用来监控实时性的运行状况。此外,如果能够把传感器安装在摊铺机的特定位置上,就能随时调控整个摊铺机的前进速度以及平整度。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传感器运用于新形势下的工程机械体现了集约化与多样化的基本特征,因此更加适合运用于较大规模的机械工程[6]。

(二)提升操作精度

机电一体化有助于调控操作精度,因此在电子控制的全过程中可以提升整体性的操作精度。在人机界面对话的基础上,系统就能实现各项故障的自我检测,进而生成了精确的故障码。因此,机电一体化有助于预防各种各样的人为操作失误。除此以外,机电一体化还能运用于机械节能,这是由于此项技术在根本上改进了超载运行的不良状况,针对实时性的施工功率也能予以全方位的调节。

例如近些年来,电子控制正在运用于现阶段的机械项目施工,此项举措有助于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化称量,保证了精确度更高的测量结论。因此可见,如果要提升各项操作流程的精确度,那么将会从全方位的角度入手来减轻操控流程的人工强度,从而符合了现代化机械操控的宗旨与目标。

(三)密切结合信息技术

现阶段的工程机械不再停留于单一化的手动操作,在这其中融入了新时期的网络化技术。通过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就能提升操作流程具备的精确度。目前的状态下,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手段正在运用于多种多样的机械操作,同时也体现了网络化具备的机械操控优势。例如在目前,已有很多企业正在尝试借助微电子技术来缩小整个产品的体积,确保新型的电子产品能够符合纳米级的指标。相比于传统方式而言,微电子技术更适合用来制作尺寸较小并且重量较轻的新型电子产品。

结束语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机电一体化包含了微机技术、机械技术及电子技术等,因此构成了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与传统模式相比,一体化的机电技术具备了更显著的交叉性、实践性与系统性,在此过程中伴有全方位的技术演进。截至目前,机电一体化以及机械工程二者的相互结合正在实现全方位的推进,上述举措在客观上改进了综合性的产品效能,提升生产实效并且减少了整体的机械运行成本。未来在实践中,企业还需致力于不断摸索,综合运用多样的机电一体化措施与技术手段,在此前提下服务于工程机械整体水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鲁鑫康.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09):108-109.

[2]潘柯铭.探讨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08):64.

[3]郑媛.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9):54-55.

[4]黄结荣.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1):39-40.

[5]龚超.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8):67.

[6]路瑞英.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18):72.

论文作者:李仁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  ;  ;  ;  ;  ;  ;  ;  

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论文_李仁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