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改增”对造价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玲

浅析“营改增”对造价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玲

江苏省建友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营改增政策的出台,改变工程造价的管理方式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招标竞价,企业可以实现对市场价值的衡量,因此,良好的项目成本控制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缺陷,从而优化企业的成本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营改增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优化资金的使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使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方式,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质量标准型的企业长远发展目标。

关键词:“营改增”;造价行业;影响;对策

一、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差异

营业税是一种价内税,多环节且重复收税。营业额(含税价格)作为计税基数,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如企业的营业为100万,营业税率为3%,则营业税为100*3%=3万元。应纳税额为“定值”,与营业额直接相关。

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计税方式分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两种计税方法均以销售额(除税价格,即税前造价)作为计税基数。简单说原材料经过加工,生产出产品,假设卖出234元。其中200元是产品价格,34元是增值税额,我们要交的部分是34-17=17元这就叫抵扣。假如购进原材料的发票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则17元不能抵扣销项税额,那就交34元增值税。

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组成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营业税下,工程造价的费用项目以含税价款计算。《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规定,增值税下,建筑业、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税率为11%(销项税率)。由于增值税下无法确定进项税额,因此,工程造价的计算需要转换思路[3]。随着“营改增”改革的推行,势必对整个工程造价行业甚至建筑业提出新要求。

二、“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一)对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影响

在工程造价中,应首先对计价依据做出分析与考量,这也充分体现出计价依据在工程造价中的重要程度。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传统的造价模式出现了变化,这也促使工程造价中的计价依据也同步发生了改变。在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时,需要缴纳增值税的项目与内容众多,不仅包含材料的购买费用和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更涵盖人工劳务费用的成本等。这与传统形式上的营业税具有极为明显的差异。对此,建筑企业需要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将增值税融入到企业生产及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在市场价格出现变更的情况下,对增值税的考虑内容也将更为纷繁复杂。而此种变化既会促使组价难度显著提升,又会导致组价过程趋于复杂。

(二)对造价预算的影响

若要从增值税与营业税两者间的差别角度进行分析,则会得出如下结论。营业税为价内税,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税收的全额征收;增值税则为价外税,仅在其进行增值的范围内做出税收的征入。依照此方面的分析与研究便可了解到,增值税方式下的税额承担者,要明显区别于营业税方式下的税额承担者。从而致使“营改增”政策实施后,预算造价与传统的预算造价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并且,在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所投入的成本也会因诸多优势与劣势因素的影响,造成工程成本出现上升或下降趋势,进而使预算造价在对整个工程造价的指导作用被削弱。

(三)对各因素造价权重的影响

当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不同类型、不同范畴所涉及到的造价权重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例如:人力成本因素,要区别于机械设备因素更要区别于材料因素,这也导致这几方面的造价权重各不相同。并且,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更要通过合同方所进行的纳税类型与纳税标准规格,对含税价格做出换算。然而,受合同方纳税类型与规格的差异性影响,致使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因素所代表的造价权重也将出现相应的差异性变化,进而使实际发生的人力、机械以及材料等的造价权重与造价预算的差异性将进一步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对工程实际成本控制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工程建设所涉及到的成本预测与各个环节间均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从而导致工程成本预测工作的难度增大。在“营改增”方式下,建筑企业所承担的税额也将区别与传统营业税方式下企业所承担的税额。针对此类问题与因素的存在,都将致使建筑企业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成本的控制难度进一步增加。

三、“营改增”态势下工程造价的应对措施

(一)创新企业管理模式

营业税该收增值税后,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下,难以应对新潮流,并且可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淘汰的风险。在传统的建筑行业中,施工材料费用耗费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营改增的情况下,大量的材料费用给工程造价带来了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仅改变施工材料的费用,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才是根本。

(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影响工程造价的非常直接的因素就是原材料的价格,因为原材料是成本中占比很大的一部分。营改增的实行,对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供货商在材料价格方面也会做出相应的变化。所以,企业在选择供货商时一定要谨慎。最首要的是供货商是否具备开增值税发票的能力,产品是否合法,从各个方面分析,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加快向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

“营改增”对建筑行业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与契机。营改增后企业税负大幅度增加,传统的行业模式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必须扩展业务范围,加快业务转型升级。从传统单一的住宅地产格局,向建筑工业化转变,甚至开展混业经营模式。建筑工业化有一定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对工人过多的需求,降低劳动力产生的大量税负额,并推动企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提高其对营改增的把握。并且混业经营模式也比单纯的房地产开发更加能够抵御市场风险。

(四)造价人员能力提升的意识转变

营改增下,预算和成本的因素组成与变化是巨大的。大部分造价人员认为,只要升级系统,重新编制定额或清单,加强软件应用,眼前的影响和变化都是暂时的。表面上,营改增带来的是系统的各类问题;本质上,其对行业内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企业,不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应正视“营改增”,开展相关的培训,并让所有人员都应当参与到营改增的培训当中,及时掌控营改增后对所有层面的影响。作为企业领导层,不能一味地规避营改增的影响,只有加强管理,仔细分析营改增的问题,才能够影响手底下相应人员接受营改增的同时,加强成本管理,认真对待营改增的工作。作为成本部、咨询部门的人员应定性培训,加强阅读增值税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快掌握市场变化,计算更为准确的清单报价。总之,不论是造价行业的哪个环节的人才都应在“营改增”下,积极寻求专业提升、适应不同的造价管理要求。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营改增”政策的不断推进,促使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已经全面融入到“营改增”政策之中。这不仅是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大方向目标,更是促进我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重大利好政策。虽在现阶段,“营改增”对工程造价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随着“营改增”政策的愈加完善以及建筑行业所做出的应对措施,必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也将促使建筑行业在“营改增”政策的扶持与推动下,跨入全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安志红,秦颖.“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对策[J].建筑经济,2017,38(6):51-53.

[2]张猛.“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对策与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6):7.

[3]马帅.“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应对建议[J].工程经济,2016(05).

论文作者:王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浅析“营改增”对造价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