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及影响因素论文

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及影响因素

苏映宇 吴宏洛

(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 新时代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对公益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1592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中的总体认知度、参与度较高,公益精神有所历练;大学生公益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与其人生理想、感恩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悉度密切相关,具有个体特征和学科背景特质。同时,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的主动实践、参与氛围有待提升,而时间成本和公益活动自身限度也制约着大学生的公益参与。对此,需要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创新公益活动特色;共享共建公益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创建公益参与的工作保障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影响要素

一、研究述评

大学生公益活动是指大学生自愿参与或组织的,以助益社会、服务他人、增进福祉为目的的公益行为。[1]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则包括对社会公益活动的认知和理解、对社会公益性质的判断和诉求的生成,以及产生的行为成效。同时,公益愿景、制度激励和自我禀赋、公益精神和人文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都会对大学生公益行为有着较复杂的影响。[2]大学生公益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之初,主要有基于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的角度,探讨公益劳动与大学课程的结合;21世纪初,经历奥运会和“世博会”、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之后,社会公益备受关注,工学一体的服务行动机制、公益课堂与社区服务结合、公益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契合、公益能力、公益旅游模式等有所拓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2016年,《中长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明确“鼓励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公益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更深层次的讨论。

就理论研究来看,主要有社会责任、社会人假设、生命历程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公益活动对丰富大学生三观及其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共同责任感是大学生公益活动的黏合剂和动力源,政府、企业、公益等应当基于此构建多元的社会支持体系。“社会人假设”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政府、企业、社会、高校、大学生等“五位一体”发展模式,促进大学生公益创业就业。生命历程认为需要重视参与经历认识和初始发展、深化与成长、延续和退出等阶段性特征。

(3)低耦合度—低经济发展水平型。仓山区、连江县、闽清县以及永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县域与市辖区之间资源开发强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地区经济自我发展相对薄弱,市辖区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协同作用较弱。

实践研究领域,从功能来看,大学生公益活动具有教育、参与、整合功能,需要增强公益观教育,促进其公益价值实现;从公益感知来看,培育公益精神益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强化公益认知和公益实践,达到知行合一的公益境界。从社会信任分析,大学生公益参与面临信息不实、合法性缺失和诈骗等危机;从组织来看,虽然存在校办型、注册型及自组织型等类型,但也面临队伍建设、专业性不足、资金维系等问题,需要实现理念、运营模式的转型,建设长效发展机制;从就业创业考虑,虽然公益创业拓展就业路径,创业教育具有可行性,公益创业有市场潜能,但也面临公益素养提升、人员流失、社区服务障碍。从网络公益来看,认知—动机—参与行为具有内在逻辑关系,需要网络公益组织者制定不同的管理方针,形成差异化的公益实践方案,提升大学生公益感知和公益热情,促进其公益参与。

如上所述,已有文献呈现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功能和意义、参与特性、存在问题等,但就其主体性行为取向的研究明显不足。实际上,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公益活动更具自我认知、判断能力,是未来公益发展的重要力量,分析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及其影响要素,更具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5—7月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联合进行的“大学生公益参与和志愿服务”问卷调查,对3所学校理、工、农、医、文10个学院不同专业和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575份问卷,有效回收1529份,有效回收率97.1%。通过spss21.0统计分析,问卷的信度Alpha值为0.795,效度KMO值为0.7011,数据整体有效。样本特征为:从个体特征来看,男生占24.9%,女生占75.1%;大一占24.4%,大二和大三各占30.6%、45%;理工、文科、农学、医学、艺术分别为37.7%、38.1%、7.1%、13.3%、4.4%;任过或正担任学生干部的占70.6%;党员、预备党员占10.6%。从家庭情况来看,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分别为52.8%、42.8%;出生家庭所在地在农村的占45.1%,乡镇的占16.5%,县级以上城市的占24.6%;学费和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为父母亲。样本总体符合专业、年级、政治面貌、城乡生源均衡的抽样要求。从思想价值观来看,74.8%的大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对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不明确的占7.3%;表示无所谓和没有考虑过的分别为9.3%和8.6%;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熟悉、 比较熟悉、一般、不熟悉的各占26.7%、41.9%、24.9%、6.5%;95.2%的大学生认为需要感恩心,仅3.3%的调查者认为感恩要以受过帮助为条件,0.9%的调查中认为强调感恩是道德绑架。总体来看,大学生价值观总体是积极的主流状况。

大学生公益精神有所历练,社会支持度较高。从活跃度来看,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氛围有待激发。41.4%的大学生表示周边同学参与公益活动的氛围较好,其中,表示身边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较高的分别为7.1%和34.3%;认为积极性一般和不太高的分别为50.1%、6.7%。从实践程度及类型来看,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总体参与度较高与主动参与度较低并存,参与类型丰富。92.4%的大学生参加过公益活动,主动参与率为32%,被动或偶尔参加占65.1%,跟从他人参加为5.3%。从实践类型来看,社会爱心捐赠占52.2%,助老、助幼、助残类型占25.9%,扶贫帮困和社区服务分别为14.7%、39.7%;专业相关的公益活动和互联网公益活动分别为31.8%和14.8%;另有25.9%的大学生表示只要是公益活动都愿意参加。从社会支持来看,大学生公益参与得到较好的实际帮助和尊重性支持。调查显示,56.5%的大学生表示身边人很支持自己参加公益活动,并提供帮助;15.7%的大学生表示虽然身边人支持自己参加公益活动,但也担心会影响学业;不支持和无所谓、不知道分别为0.1%、14.8%、12.8%。同时,大学生公益以学校、慈善团体和社团、人际支持和新媒体为主要信息渠道,学校团委、学生会有69.8%;校内外公益慈善团体和社团组织62.9%,朋友、同学及其他公益人士和网络新媒体(含微信、微博)各44.6%和44.1%,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仅13.4%。

图1 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及其相关要素构成图

任何公益行为取向都是在公益认知、自身内部需求和外部压力潜能激发等综合因素基础上的策略选择、实践的过程。大学生最终的公益行为取向,首先是具备关于公益活动的认知和判断,并建立于个体特征和后天经历、思想特质等基础之上;其次是公益活动的外部制度激励、环境效应以及实践经验;再次是社会公益活动张力及其限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回应大学生的公益诉求。[4]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公益行为取向,内部激发和外部激励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拟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公益认知、实践程度及其问题,进而总结其公益行为取向及其影响要素,提出政策建议。基本思路见图1。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的描述性分析

大学生的公益感知较强,公益参与的认知度较好。从公益意识来看,大学生公益意识较强。84.1%的大学生表示“大学生很有必要参加公益活动,可以培养社会服务精神”,11.6%的大学生表示“被安排了,就会参加”;认为“没必要参加公益活动或仅参加校内活动即可”的学生极少。从公益参与的认知度来看,公益活动参与积极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人素养。调查表明,59.5%的大学生认为公益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方法;11.2%的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是回报社会的好途径;23.5%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公益活动有助于培养公益品格;仅3.1%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主要是作秀或形式主义。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来看,大学生对公益实践的三观影响具有普遍共识。90.5%的大学生认为公益活动对树立正确的“三观”有作用,其中,有很大作用、有作用分别为28.3%和62.2%。

赫利森之前也没有寻找这些通道。“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她说,“我们认为骨头和大脑是两个不同的部分,脑膜在它们之间。我不知道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但她认为会存在可能。“颅骨和骨髓腔紧贴大脑,”她说,“然而,从来没有人研究过这两个部分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

随着二次流的进一步减弱,沉管内的泥浆在湍流作用下流动形态逐渐恢复[13],在X=20D处二次流已经几乎消失,管道内流态恢复到直管中充分发展形态。[14]同样,在其他工况下,各二次流涡流处也均可观察到类似现象,这说明管道内流动形态受到二次流的影响并与其有对应关系,二次流现象是爬坡管中十分重要的现象。

大学生公益参与动机具有复杂性。从动机来看,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存在多因素考虑。数据显示,符合慈爱扬善,奉献爱心因素有85%,符合锻炼自己的因素有87.5%;为了应付学校规定和增加德育分、获得容易或他人认同、或受朋友/同学的影响因素分别为54.7%和52.2%、34.8%、57.2%;出于增进自身快乐和幸福感、丰富大学生活、认识更多的朋友的各有77.8%、84.5%、66.6%;而将公益参与视为正常举动的也有81.3%。可见,大学生公益活动动机是内外兼修的客观需要。

(二)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的影响因素特征

大学生公益行为的认知取向呈现多元特质。从个体特征对公益认知影响来看,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中的必要性认知呈现个体特征,具有思想内生因素,存在性别、户口、政治面貌差异。具体来看,在认为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很有必要,可以培养社会服务精神的观点中:性别角度,87.3%的女大学生认同,同比高于男生12.8个百分点;户口方面,88.4%的农业户口大学生认同,同比高于非农大学生9个百分点;政治面貌方面,党员和预备党员分别为91.8%和93.8%,同比高于和远高于非党员身份。从思想特征对公益认知来看,明确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强化大学生的公益认同度。调查显示,在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的大学生中,认为参加公益活动很有必要,可以培养社会服务精神的有87.9%,而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的大学生和无所谓人生理想的相关认同度分别为66.7%、69.0%。可见,明确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对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实际参加有正面效应。从公益实践与三观树立的关联度认同来看,存在性别、年级、学生干部和政治面貌差异。性别角度,30.3%、57.1%的男生认为有很大作用、有作用,性别差为2.7、-5.2个百分点,男生认同情况好于女生。年级角度,37%的大一学生认为有很大作用,分别高于大二、大三12.2、11.1个百分点,总体认同度高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学生干部考虑,28.1%和63.9%的学生干部中认为有很大作用、有作用,非学生干部差为28.7%和58.2%,学生干部认同度好于非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层面,认为有作用和大作用较高比例依次是预备党员、团员、党员、群众和民主党派,党团学生总体认同度好于非党团学生。从核心价值观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知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公益活动参与必要性认知。分别有90.4%、87.4%十分熟悉和比较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可以培养社会服务精神,比较不熟悉和不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相关比为77.2%和68.6%。无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程度对大学生公益活动的主动实践认知。从感恩意识来看,感恩意识对大学生公益参与意识有正面影响。调查显示,在认为需要感恩心的受访学生中,表示很有公益活动参与必要,可以培养社会服务精神的有86.2%,高于感恩意识中表示受过帮助的人,才需要感恩、强调感恩是道德绑架、不关心这个话题的38.2、50.5、56.2个百分点。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越好,其公益参与意识越强。

大学生公益行为的实践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大学生公益取向的参与动机多元,个体特质、家庭特征和学校状况交互作用。性别层面,88.7%的女生倾向于锻炼自己,积累社会经验,性别差4.6个百分点;60.8%的男生基于学校规定,性别差8.2个百分点,55.9%的男生考虑增加德育分,性别差4.8个百分点;46.8%的男生为了获得荣誉或他人认同,性别差15.8个百分点;67.2%的女生是学以致用,性别差2.5个百分点;61.4%的男生受朋友或同学的影响,性别差5.5个百分点。户口层面,87.5 %的农业户口大学生出于慈爱扬善,奉献爱心,与非农户口的学生差5.2个百分点;70.5%的农业户口大学生是学以致用,与非农户口的学生差9个百分点;家庭层面,生于农村和乡镇的大学生慈善扬爱,奉献爱心考虑多于县城以上城市,各有87.3%、87%,县城、县级以上中小城市、大城市各为79%、81.3%、84.6%。可见,个体因素、家庭特征综合影响着大学生的公益行为取向。(见表1)从学校经历来看,学生干部为了锻炼自己,积累社会经验、应付学校规定、增进自身的快乐和幸福感、为了认识更多朋友分别为89%、53.1%、87.3%、69.4%,与非学生干部差6、-5.6、11.9、10个百分点,非学生干部的功利性较强。在政治面貌中,48.9%和44.5%的党员、预备党员出于学校规定参加,团员、民主党派、群众比例分别为55%、75%、73.8%,非党员学生自我参与意愿较弱。年级状况考察,60.5%的大一学生考虑学校规定,高于大二、大三学生0.8、12.9个百分点;16.1%的大一学生非常符合为荣誉或获得他人认可情况,高于大二、大三5.4和4.8个百分点,71%的大一学生为了认识更多的朋友,高于大二、大三4.7和6.7个百分点,越高年级学生,学校规定、他人认可或获得荣誉及其拓展人脉的吸引力越弱。专业方面,文科学生最看重慈爱扬善,奉献爱心、锻炼自己和积累社会经验;医学类学生更多是出于学校规定;艺术类学生认同公益精神,并以增加德育分、获得荣誉或他人认同为主要考虑;农学类学生的公益功利心最弱。

其次,大学生公益取向的实践广度呈现个人特质和学科背景特质。从受支持情况来看,不同年级受到的支持程度有所不同。调查显示,分别为63.9%和15.5%大一学生表示身边人很支持,并得到帮助和支持,但担心影响学业;同比大二学生分别有58.8%和15.7%,大三为50.7%和15.8%。随着入学年级的增加,其受支持度反而下降。从参与活跃度来看,具有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和专业差异。从性别看,42.8%的女生认为身边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积极性高,高于男生5.5个百分点。从年级来看,大一学生认为身边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积极性比较高的总体比57.1%,高于大二、大三18.8和18.9个百分点,年级对参与氛围起反作用。从政治面貌来看,参与氛围较好的学生依次为党员、预备党员、团员、民主党派和群众,党员身份同学的公益氛围要高于非党员。从专业来看,身边同学参与积极性较高的总体比例依次是文科类、医学类、理工科类、农学类和艺术类,农学类和艺术类的大学生公益实践积极性总体不如文科类、医学类和理工类。从参与情况来看,女生参与甚于男性,且更具不确定性因素,偶然参加率为51.1%;农业户口学生经常参与公益比例高于非农户口生7.7个百分点;来自大城市学生的公益参与不如农村、乡镇、县城及中小城市;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大学生公益参与好于县城及中小城市。分析年级、学生干部、专业,大一学生的公益实践比高于大二、大三3.9、17.7个百分点;学生干部的公益参与比高于非学生干部5.1个百分点;党员身份的公益参与好于非党员;医学类学生的公益参与情况最好,文科生次之;理工和农学类稍次。再次,大学生公益取向的实践深度呈现价值观特质。从人生理想对大学生公益活动参与情况来看,有明确的人生理想的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主动性更为强烈。调查显示,经常主动参加的大学生中,有明确人生理想的比例为35%,同比分别高于没有明确人生理想和追求、无所谓,工作就行、没有考虑过的大学生13.4、15.3、7个百分点。越是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的大学生,对公益活动参加的主动性越为明显。从价值观对大学生公益参与的影响来看,十分熟悉和比较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经常主动参加公益活动的有45.3%和32.1%,比较不熟悉和不熟悉的经常主动参加公益活动的为12.9%和17.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熟悉,其参与公益活动的主动性越为明显。从感恩意识对公益活动参与影响来看,感恩意识越强的大学生,公益参与活动的比例越高。调查显示,认为需要感恩心和受过帮助的人,才需要感恩的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总体比例分别是92.8%、90%,而强调感恩是道德绑架、不关心这个话题的总体比例分别是64.2%和90%;不关心这个话题的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有90%,但其经常主动参加的比例为0。

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是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选择均是基于教学目的制定和研究的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因此,教学目标就成了教育和教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满足学科本身的发展以及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这三个方面将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有效的融合。以下将对这三种原则进行逐一分析:

表1 您参加公益活动原因

四、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首先,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与其公益意识、认知和判断密切相关。大学生公益意识、认知和判断总体水平较好,多数大学生认同公益活动的社会服务精神及其参与的必要性,对公益参与同正确三观树立和能力提升具有普遍共识,构成大学生最基本的公益诉求。其次,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的公益精神有所历练。大学生公益总体参与比高,类型多元,在社会层面得到一定的实际支持和尊重性支持,学校团委和社团组织、公益慈善团体和社会组织、新媒体为大学生公益参与提供了制度条件、信息支持。再次,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呈现个体和家庭情况特征、思想特质。先天的性别、户口、家庭出生地因素和后天经历的年级、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学科背景综合影响着大学生公益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城乡差别、性别差异、年级特质、政治素养和专业视野特征显而易见;人生理想的明确规划与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悉度、感恩意识的强弱对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大学生公益主动行为取向转入实践的问题和困难。一是知行问题,主动参与滞后于总体认知,公益实践带有偶然性、被动性;二是氛围问题,整体积极性不高,主动参与停留于浅层次。

参考文献

[1]张宁、王冰. 公益孵化与公益报道:青年公益领袖成长的影响要素研究[J]. 青年探索, 2016(06):27-32.

[2]张小进. 社会公益合作供给中公民参与行为选择与制度设计—基于公民参与的实证分析[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01):28-33.

[3]赵小平、卢玮静. 公益参与公共精神塑造的关系研究—以第三部门激励理论为视角[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165-176.

College Students’Public WelfareBehavior Orientation and Its Inf l uence Factors

Su Yingyu Wu Hongluo
(College of Marxism,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arxism,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new age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Studie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have high awareness and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the spirit of commonweal is exercised;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welfare practi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larity of life ideal,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and the familiarity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presenting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bject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Meanwhile,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environment, the limits of time and public service are also limit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public welfare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e the content of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explore resource sharing and joint construction, increase publicity efforts, and establish the work guarantee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Welfare; Behavioral Orientation; Inf l uence Factors

[中图分类号] D4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789(2019)06-0053-05

[收稿日期] 2019-01-21

[基金项目]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习近平英雄观及实践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AS180138;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专项“新时代高校‘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创优攻坚教学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VSZ077。

[作者简介] 苏映宇,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吴宏洛,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建设。

责任编辑:李友权

标签:;  ;  ;  ;  ;  

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及影响因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