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深度学习论文_贺睿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深度学习论文_贺睿

贺睿 湖南省娄星区双江中学

【摘要】课程改革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数学教学实质上是学生经历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猜想、推理、验证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问题是思维的基础,而思考是智慧的源泉。结合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突出问题导向,抓住核心问题,以问题为载体,用“问题串”进行有效追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索、主动探究,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深度学习; 深度互动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3-195-01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并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1]。《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基础教育版》中指出,为了满足21世纪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学校需重新思考自身的功能并培养学生未来生存所需的技能[2]。而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其过程中的深度互动策略更是尤为重要。

一、促进学生与任务的深度互动

学习任务是深度探究活动的核心要素,其设计要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并要与现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教师可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与任务的深度互动。深度学习的问题情境应是以承载数学问题为目的的真实任务,它能唤醒、调动学生的“前概念”,能凸显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并能为其后续的探究学习做好铺垫。由此可见,问题情境的创设、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任务的引发,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前提,好的学习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提出、分析、交流、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教师给出这样一个问题情境:“12元买4袋牛奶,每袋牛奶几元?如果买4赠1,每袋几元?”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并不简单,随着问题情境的深入,三个学习任务逐一引发,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围绕学习任务和关键问题开展了深度探究活动。

任务一:就问题情境解决两个除法的问题,在唤醒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认知的同时,教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买4赠1”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此环节以“每袋牛奶多少元?”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激活学生的“前概念”,唤醒其元认知(整数除法)的同时,又聚焦了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在知识迁移的认知冲突中,进入第二个学习任务。

任务二:这时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余数不够再除下去(前概念),二是剩余的钱可以接着平均分(新认知)。围绕这两种认知,学生再次展开操作探究,用人民币模型分一分并记录分的过程,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中,学生借助人民币这一计量单位冲破了“1”的局限,并深度说明理由,从而体会到“换”的必要性,而把单位换小后数量就变多的情况就是单位的细分,这样可以打破学生对整数除法的固有思维,进而使其建构除法的新模型。

任务三:聚焦除法竖式:个位剩下的钱怎么办?教师通过沟通数学模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联系,能更清晰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除法竖式的表象,实现了从人民币这一计量体系中抽象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体系的过程,并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单位细分的价值,使其对小数除法算理做到真正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深度学习就是在冲突中探究,在探究中理解,在理解中尝试应用,在应用中加深理解,进而建构新的认知模型,形成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学生要与任务情境持续互动,从而真正实现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深度互动

深度学习是一种教学活动,它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和帮助,即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深度互动,这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基本保障。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知识的掌握者、传递者,而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习导师,也是学生的学习同伴。教师应抛弃传统的讲授告知式教学,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既要主导学习的方向和基本进程,又要给学生尽可能大的学习探索空间,从而真正实现师生间的深度互动。

教师要把握课堂生成,适时地质疑或引导学生质疑,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如在学生已经理解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后,教师提出:“加法交换律是众多运算定律中的一种,学习之后你有什么新的猜想吗?”此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各种联想:“还有其他交换律吗?是不是还有减法、乘法和除法交换律?”这样,教师通过质疑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主动探寻其规律,深入理解“交换律”的本质,为运算定律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学生与学生的深度互动

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既可以是意见相同时的思维碰撞、分享交流;也可以是对不同意见,从产生分歧到彼此理解再到达成共识的过程。这种有效的互动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仔细倾听、开放性思考,甚至有分歧地合作的能力,通过分析、比较、解释、推理、概括、建模等高级思维过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通过学生充分的自我分析实现生生互动

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或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这样不但能促使其他学生仔细倾听,而且能激起学生的思考比较,甚至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教师也不要轻易给出评价,而是要组织学生讨论,让更多的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可以解决问题,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从而在互动交流中实现深度学习。

(二)通过学生的互疑互辩实现深度互动

深度学习的课堂并不是只有一种声音,而是基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其对同一问题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见或想法,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使他们产生更多的想法并乐于表达,还要鼓励有疑问的学生把心中的疑问表达出来。此外,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讨论辨析、互相评判,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互疑互辩可以矫正错误,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让其结论更深刻、更严谨;同时,学生经历判断、反思、辨析、批判性思考等过程,提高了自身的思维品质,并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提升其课堂教学的参与感和参与程度。

总而言之,深度学习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场智慧之旅,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作为一线的教育实施者,应努力引导学生在深度互动中实现深度学习,使数学教学更具助推学生成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云鹏.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指南?小学数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2.

[2] 北京开放大学项目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基础教育版[J].师资建设(双月刊),2017(1):107-109.

论文作者:贺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深度学习论文_贺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