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要点应用论文_靳亚芹

论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要点应用论文_靳亚芹

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300457

摘要: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残障人群逐步融入社会,人们对于道路的无障碍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道路使用需求,实现道路无障碍设计。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障碍人群实际需求,根据此类人群的相应需求,合理制定市政道路设计方案,并将无障碍设计理念科学应用其中。本文在此从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出发,对如何做好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提出了几个有效策略。

关键词:市政道路;坡道;台阶;盲道

前言: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作为我国市政道路设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然成为现代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重要方法。只有不断完善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才能满足幼儿、老人及残疾人士的交通需求,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

一、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由于不同障碍群体自身条件的差异,市政道路的设计也应该有所不同,增加道路设计的种类,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安全性,是道路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因素,障碍人群本身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正常活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需要保证障碍人群使用设备的安全性;二是可达性,简单地说就是障碍人群可以借助一些设施达到自己的目的地;三是人性化,市政道路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无障碍设计中要综合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不能因为满足障碍人群的实际需要,而损害到其他群体的正常生活,因此在道路设计中要始终坚持人性化的原则。目前我国的市政道路的障碍设计还存在一定缺陷,特别是坡道、盲道、楼梯口以及信号灯等设计还有待完善,通过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更新设计理念,才能最终实现道路设计的最终目的。

二、做好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的几个有效策略

1、指北方向砖

这种新型砖有两部分组成,即外则轮廓砖(方砖中间垂向挖圆孔)和内则圆形砖(半径略少于圆孔,砖面带有“八”字形的标记)组成,装设在条形盲道和圆点式盲道之间,也可以装在够长的条形盲道的特殊位置,“八”字具有指北功能,其头部略显突起,指向北面,盲人容易感知。而且这种砖在铺设时也容易组合。指北方向砖和现行的盲道路砖结合,触感分明容易区别,此前通过告知盲人这些功能特点,能有效地帮助盲人辨别方向。

2、导盲路牌

在道路的交叉口处或者盲道的两侧等地方可以安设导盲路牌,并同时使用盲文和汉字进行路向的指示。导盲路牌不应过高,高出地表1.3m即可,这样盲人就可以通过触摸导盲路牌而获得相关的路向信息。导盲路牌应当设置在离盲道0.8m左右的地方,这样不仅能够使盲人很容易的得到相关信息,而且又不会对盲人的通行造成影响。导盲路牌上的盲文应当简洁、清新,以便盲人可以准确、快速的得到所需信息。

3、坡道优化

市政道路的坡道优化能够更为直观的体现出物障碍设计的基本理念。作为无障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其分为行进坡道以及缘石坡道。针对于行进坡道的设计工作,需要满足坐轮椅的障碍人群的出行需求,减小道路坡度。缘石坡道的设计工作要更为细致。三面坡缘石坡道正面以及侧面的坡度可以取值为1:20,其他形式的缘石坡道的坡度可以设置为1:3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宽度的设置上,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应不低于120cm,扇面式缘石坡道的下口宽度设置为不小于150cm,转角处缘石坡道的上口宽度应设置为不小于200cm。而其他形式的缘石坡道应将其宽度设置在120cm以上,长方形、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该比两边各宽25cm。同时,缘石坡道的地面应保持平整,设置防滑方式,与人行道保持对齐,应选用全款式单面坡缘石坡道。

4、台阶与盲道的无障碍设计

市政道路的台阶和盲道都应从实际的需求设计了无障碍通道,诸如:超市门口两侧有坡道无障碍道路便于大众买东西后推车进出、银行门口的台阶都设计了坡度无障碍道路、交通岗的地方都设计了盲人斑马线等等,便于大众的生活和出门需求。此外还有人行道、天桥、地下通道等地方的台阶和道路都设有无障碍设计。如:市政的无障碍台阶设计,其尺寸上尽量取 15 × 3 0c m 的规格,从而有助于避免台阶外缘凸起造成的意外滑倒,其高度设计还采取颜色警示的方式来提醒路人此处是无障碍设计。再如:市政街道两侧都设计了盲人无障碍通道,即:用黄色的地板加之弱势群体能够通过脚感知辨别的元素,同时,将盲道起点、拐角处、重点部分都设计圆点来对盲人进行提示,来为盲人的出行解决问题,市政的盲人道路无障碍设计为了更好的展示无障碍特点,采用条状的导向砖进行对其设计的用功能做充分运用,这样来最大限度的确保盲人同人体接触过程中其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

5、二次过街

二次过街所设置的安全岛不同于常规的直接通过的人行横道,应从视距、车流、位置、过街形式等方面考虑所设置的安全岛。合理的非对称道路行人过街安全岛更有利与行人安全,其设置方式使安全岛与错位式人行横道衔接,并且便于设置二次行人过街信号灯,且不会引起行人过街对信号的误解,每对信号灯都是专为每段人行横道专门设置的,由于是单向设置,信号含义简单明了,容易与上下游路口进行信号绿波协调。一定要让过街行人在安全岛内过街方向上迎着来车方向走几步,以便及时发现对方,该种过街方式又称为Z型二次过街法。但注意,过街行人在安全岛内是迎着来车方向,若顺着来车方向走,行人无法及时发现过往车辆,人行横道就会变成事故“黑点”。

6、交叉路口的安全化设计

在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中,交叉口路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交叉路口是各个方向交通相互转化的枢纽,这也决定交叉路口车流、人流的繁忙,在交叉路口进行无障碍设计尤其要突出其安全性。在交叉路口人行道的平行方向应该设置缘石坡道,铺设提示性材料,与人行道中的盲道联系在一起。在交口路口的无障碍设计中,应该有专为出行不便的人提供的专用通道,这种通道可以通过明亮的颜色来标示出来,提醒司机注意。同时在交叉路口的无障碍设计还应该运用语音系统,通过声音来提醒来往的残障人士。

7、针对语言障碍及其他人群的设计改进

对于道路的标线、标示牌等交通标志,应将其设置得位置明显的地方,并添加红黄蓝等强对比度的颜色,标识牌上的示意图设计简单明了,文字凹凸且大,高度适中,使得绝大多数人能很快识别。

由于城市道路中人群的视力、记忆力等的不同,一些老人和小孩通常不便领会复杂的出行信息,因此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设计和设置,使其更加符合小孩、老年人等人群认知能力的特点,这些道路信息应尽量使用形象化的符号,更加简单明了,箭头、人体和车辆符号应更加标准化,符号、文字与其背景色保持最大对比度。

8、大力倡导并注重人性化的感官设计

通过“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携手促进社会文明的前进,加大城市的韵味。人性化设计与常规设计的不同之处是:在具备日常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在使用时所感受到的便捷、舒适、心情愉悦等生理和心理需要;并且设施要求更全面、安全。有时新设计新思路的出现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在这时便需要政府主管或者交通建设部门来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决策。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实施得力的措施,这样才可以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城市的道路建设中去,才能细微并全面地体现出城市道路建设者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关注。

三、结语

综上,市政道路规划中的无障碍设计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具体设计中应根据障碍群体的具体特点,对盲道、坡道以及台阶等较为常见的道路组成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向市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模式,以达到最佳道路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春清,李建平,朱雪平.市政道路工程无障碍设计方案简介[J].城市道路与防洪,201

【2】孙萌,雷刚.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理念应用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0:240.

论文作者:靳亚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论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要点应用论文_靳亚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