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模式下大学生健美操课程微信教学初探论文

5W模式下大学生健美操课程微信教学初探论文

5W模式下大学生健美操课程微信教学初探

王一众

(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摘 要: 本文通运用拉斯韦尔模式分析微信实际传播特性,并尝试从5W模式的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微信在大学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为大学健美操课程融入新媒体教学提高参考依据。

关键词: 5W模式;健美操;课程;微信

拉斯韦尔的5W模式是传播过程模式中的经典理论,在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运用5W传播模式分析微信的传播特性,结合健美操项目特点,探究在大学健美操教学中运用微信扩展教学活动的可能性。

1微信传播特性的 5W分析

1.1 传播者与受众者身份转换灵活

微信不同于其他传播方式,它具有两种传播方式:一种是以聊天对话的方式传播信息,这种方式是维信主要的传播方式。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建立独立的聊天对话框进行沟通,以此实现信息传递的功能。另一种是通过个人朋友圈进行社会式传播,在朋友圈中个体可以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随时接收到朋友圈中传播的信息,传播与接收形成了庞大的传播链条。因此,传播者与受众者的身份在微信中可以实现灵活转换。另外,微信还具有另外一个传播主体的特性,就是在微信注册账号中即可以注册个人账号,还可以申请注册企业公众账号。在微信中个人账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性订阅公众号后,定期或不定期接收到公众号发出的传播信息,也可以作为公众号向订阅用户发出消息,所有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不受界定,身份可以转换灵活。由此以来微信打破了直线式传播方式,方便传播者与受众者进互动、交流。

1.2 传播内容多元化

从传播内容来看,微信是一种富媒体传播。微信有效整合了手机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各种资源,使智能手机功能得到最大利[1]。微信不同于其他传播媒体,它既可以发布文字、图片或图文结合,还可以发布视频、音频、表情以及转发相关文章。无论是作为发布内容的传播者还是接收信息的受众中都可以在任何时间里、不受任何局限性进行信息传播。多元化的传播资源使微信形成一种独特的新媒体模式。此外,微信还可以建立不同类型的微信群,形成群体,可以打造成移动化学习平台,在微信群中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以及小程序进行学习交流、互动,使得传播的内容多带有实用性、互动性、针对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同时不失娱乐性与趣味性,当然即时性是移动化传播最显著的性质。可以使学生利益零碎时间、注意力分散的特点进行学习,这种多元化传播媒体相比传统学校教育,更能激发受众者的学习兴趣。

2.1 利用微信传播者身份灵活特性创建师生共同学习平台

传统的健美操课程都是在场馆里进行,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技术动作学习,在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实施“讲授式”,没有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一味的教授导致师生之间交流较少,缺少一定的情感沟通。将微信融入到大学健美操课程中可以打破传统授课形式,增加课下移动平台的交流渠道。建立微信交流群,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利用多元化的传播内容进行交流互动,一些有趣的微信动画表情可以打破师生这层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朋友圈的评论、点赞更能够使师生之间增加互动,促进师生关系。从而实现大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做到“乐学”、“真信”[6]

1.4 传播效果独具特色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4]。传播者通过利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朋友圈等方式将各种类型的媒体资源进行传播,其传播效果反应在受众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产生的变化。微信传播具有时效性、精准性、迅速性,传播者可以较为全面的实现传播意图,使得传播效果明显,形成有意义的社会行为。对于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移动学习平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手段,微信的精准投放,更进一步将学习内容有效地传播,在微信群中可以共享学习信息,并且不拘于文字形式,可以视频、音频、图片多种类型交互使用。学生可以在亲密关联的范围内,进行学习互动,同时可以接收到群体之间的及时反馈。可以让学生认知的过程大大缩短,态度形成更为统一,使得学生信息传播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明显。

2.2 利用微信传播内容多元化特性促进师生关系

2微信传播特性在大学生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

健美操是备受高校大学生群体所青睐的一门体育运动课程,高校通过开展健美操课程,提高学生对于学校公共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在促进健美操运动有效传播的同时,也为公共体育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突破了传统的禁锢[5],然而利用微信所具备的优势,优化健美操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从表3中可以看出,惠州港防台期间走锚船舶中既有一般散杂船,也有危险品运输船舶。由于在港防台船舶数量多,种类全,锚泊安全间距不足,船舶一旦发生走锚、碰撞险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海域污染事故,防台安全形势严峻。

1.3 传播渠道半封闭式

传统的健美操授课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这种单线式学习方式。学生只有在健美操课堂上学习到相关知识,课下对健美操运动基本没有接触。随着新媒体的进入,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它使得传播者不单只是老师,学生也可以做知识的传播者。微信具备传播者和受众者身份的灵活转换的特性,师生之间可以建立健美操交流群,形成移动式学习平台。在微信中教师与学生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中,因此,有关健美操的知识,包括视频、比赛资讯、评分规则、图片逐一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学习平台中可以发表意见、交流互动,通过这种移动式集体学习行为,更能密切关注学生动态,激发学习乐趣,对健美操运动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增加参数配置模块对混频器和抗混叠滤波器的参数进行实时更改,实现切换不同通信模式的功能,达到兼容多种通信系统的目的。传统的并行多模数字中频结构由于数控振荡器NCO(Numerically Controlled Oscillator)与常系数滤波器参数固定,资源浪费较多且处理效果欠佳。而参数配置多模数字中频结构各级模块的参数均可以实时修改,且采用滤波特性较好的半并行HB(Half Band)半带滤波器及多相位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滤波器实现[13],具有较好的高效性和实用性。相较于并行多模数字中频结构节约了部分硬件资源。

微信属于网络强关系传播,半封闭式的传播渠道加强了网络安全性。朋友圈的评论、点赞、转发、共同话题与互动打通了社交网络中以展示自我和获得提高为主的弱联系[2]。强弱关系在微信平台上并存,线上线下关系有一定的关联性甚至高度重合性。微信开放性具有一定的限制,只有两个互为好友才可以相互接收并评论对方传播的信息,如果不是好友关系是无法接收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微信所提供的传播渠道更加私人化,相比较移动自媒体应用的微博相比,微博可以看到所关注微博的发布者所发布的信息、其他关注发布者的人、发布者关注的人等所有相关联信息,双方的圈层是透明的。而微信用户双方的圈层是私密的,传者的信息能够精准到受众者处,所发布的信息不会被其他用户接收,更具有安全性。微信作为移动学习平台这种半封闭式的传播渠道更有利于净化学习群,不受外界无关内容的干扰,同时微信还带有屏蔽功能,可以帮助学生过滤掉多余信息,打造安全、净化的移动学习平台,能够使传播者的信息精准投递到意向的受众者,信息交互性更强。

2.3 利用微信半封闭传播渠道建立安全移动学习

作为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就必须从历史本源入手。教师要常追问自己:这节课我要干什么?这节课的灵魂和主线是什么?它的教学价值到底是什么?教师通过深入思考,把握知识学习与思想价值的关系,用思想价值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用思想塑造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历史教学对学生才更有意义。

一种好的瞳孔定位算法不但要能够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还要有较快的定位速度[6-7]。

新媒体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它的网络安全性,微信它以半封闭式传播渠道稳固了移动学习平台的安全性。通过好友验证、邀请进群的验证方式,使得学习平台安全性更加稳固。在安全的网络移动学习平台中,学生可以建立以班级为单位、以小组单位等微信交流群,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录微信进行移动学习,通过视频分享、交流评论、视频、语音通话等功能进行互动,自主学习。健美操作为难美性项群,具有一定观赏性,利用微信可以使学生随时观看到健美操视频片段。这种随机生成的学习方式,可以为学生提高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各种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了大学健美操课程的吸引力。

2.4 利用独具特色的传播效果发挥“信息链条”作用

According to the virtual work principle,the generalized force can be expressed as,

微信具有的实效性、精准性的传播效果,形成了强大的传播信息链条。通过视频、图片、文章的分享,在健美操交流群中可以扩大项目的宣传和普及,学生所接收到的资源,可以通过转发进行资源共享,逐渐扩大传播效果,更多受众者接收到信息,扩大健美操运动的普及。对健美操课程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结语

微信作为新媒体教学融入到大学健美操课程中建立共同移动学习平台,可以使微信所具有的特性充分发挥,丰富大学健美操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促进师生交流互动。但在看到微信正面效应时,也要主要微信带来的负面效应“网络成瘾”。要培养学生自控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健康积极的运用新媒体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燕,李天龙.社交与教育功能视角下的微信传播[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7):120-126.

[2] 杰西西.社交网络的强关系与弱关系[OL].<http://www.chinaz.com/manage/2013/0115/289529.shtml.

[3] 徐田娣.微信的传播特性探究[D].吉林大学,2015.

[4] 赵晶.微信传播的正负效应及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5] 杜海云.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健美操教学设置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J].新闻战线,2015(02):123-124.

[6] 贾亚君.从5W传播模式探究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未来与发展,2014,38(07):62-65.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1602( 2019) 22-0120-02

作者简介: 王一众,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延边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体操。

标签:;  ;  ;  ;  ;  

5W模式下大学生健美操课程微信教学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