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论文_童晓峰

小议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论文_童晓峰

摘要:融于情境中的知识,才能显出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参与动机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探究的根本,是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情境;重要保障

众所周知,在化学教学中,如果单纯的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导致效率不高。融于情境中的知识,才能显出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参与动机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探究的根本,是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笔者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一、运用化学史创设情境

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教授曾经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在国内外,化学教育者都十分重视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化学史的教育。例如我国近代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了祖国的化工事业,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国效力,在艰苦的条件下,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发明了我国自己的制碱法--“侯氏联合制碱法”,将世界制碱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又如北京大学教授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锗、锌、镝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等。这些事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也进一步帮助他们明确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人生目标。当然,还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和科技发展现状,向学生介绍目前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帮助他们认识到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鼓励他们为了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充分认识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化学史知识,对于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通过小故事创设情境

通俗易懂的故事,总能激发人们对事情的兴趣和探索,如果在新课的开始就引入故事能使学生在有趣的探索中获取知识。例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首先讲一个晋朝葛洪“点铁成金”的故事,在晋朝有一个叫葛洪的道士跑到皇宫,对皇帝说:“我可以把这些柱子都变成黄金,”接着他在柱子上涂上一层清水,这时所有的柱子都变成金光闪闪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教师一手拿着一杯蔚蓝色的“海水”(硫酸铜溶液),另一只手拿着一个健身用的光亮小铁球,教师分别在液面和小铁球上吹了一口“仙气”,将小铁球小心地浸入“海水”中,过一会儿再取出小球,铁球怎么变成金光闪闪的“金球”了呢?通过上面的情境创设,就激发学生要揭开“点铁成金”的秘密,顺理成章的激发学生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兴趣,这样就使“满堂灌”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巧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学科,是化学教师上好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在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时,教师进行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并验证水电解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后,学生深感化学变化的奇特,同时,领悟化学变化的实质,而且初步认识由水可以获得氢气这一理想能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学习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用酚酞试液在白纸上写字,再喷上氢氧化钠溶液,白纸上就会出现红色的字迹,再喷上稀盐酸,红色又消失;又如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使“清水变牛奶”等实验,这些变化丰富,现象明显,妙趣横生的化学,既能达成教学目的、要求,又能吸引学生去思考与探索,让学生更加喜欢化学课。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迅速推广。多媒体课件以其强大的表现力,感染力,通过形、声、色、光的传播已经成为一种高效有力的教学手段,如微观粒子的活动,可完全借助课件来模拟展示。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象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如:在学习常见的盐这一课题时,联系生活中加碘食盐的使用,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又如“在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首先问学生;“你们家有没有铁锅或铁制品?”然后,问“铁锅在什么时候会生锈?”“如何让这些铁制品不生锈?”学生会想出多种多样的方法,紧接着通过教师归纳和总结,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知识时,联系食物的酸碱性,研究发现,多吃碱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因而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等等。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应舍弃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城东中学 365000)

论文作者:童晓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小议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论文_童晓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