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探讨论文_孙航卫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探讨论文_孙航卫

栖霞市文物局 山东 栖霞 265300

摘 要:考古文物不仅能够充分反映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本文基于考古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对考古发掘现场造成文物受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科学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考古发掘 ;文物 ;现场保护

前言:长期以来,文物自身材料始终都受到保存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所以经常会出现变质、老化的情况。尤其是在考古发掘现场,因现场环境存在不可控因素,因此与实验室相比,其保护难度相对较大。为了传承历史文化,为了促进现代人类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考古发掘中文物的现场保护。

1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重要性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重要性,是一个“软系统”,也是一个“务虚工程”。换言之,这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然而,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亦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一旦为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思想对于人的行为,起着指导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政治挂帅,思想先行”的口号,已经作为历史被淘汰,但是我们不能倒脏水连同婴儿一起倒掉。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首先由“转变思想,观念更新”为前导的。同样,保护考古发掘现场,也必须首先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具体而言,这种重要性又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解读:

1)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最终目的,是保护所要发掘的文物,而文物本身又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保护考古发掘现场,就更加凸显出它的重要性。例如殷墟出土的甲骨刻片,就是独一无二的文物,绝对不能仿造、伪造。

2)遗址的不可复原性。考古发掘现场所要发掘的,除了文物以外,还有历史文化遗址。这些文化遗址同样是唯一的,不可再复原,更不可克隆。例如仰韶文化遗址,就具有明显的不可复原性。

3)遗物的不可替代性。考古发掘现场所发掘的所有遗物,都具有不可替代性特点。例如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就是任何化石均无法替代的。它作为人类原始人的确切实物物证,其真实性是生命与灵魂。由此可见,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措施

2.1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1)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要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进行。所谓“不改变文物原状”,在考古专业、历史文物保护工作中是基本原则之一。具体就是指,不改变现场发掘出来的文物的原貌,包括该文物发掘时的形状、结构、材料、颜色。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历史文物原有的形态及其制作工艺,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尽可能的去还原、去反映当时的文化特征。

2)加强对文物发掘现场原貌的保护。考古发掘现场,不仅只有文物,包括现场内的各种东西,以及所处的环境,尽量少干扰 。如此一来,可确保文物现场可再处理,有助于对文物现场进行取样,方便后续文物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选择适宜的现场文物保护所使用的材料。前面已经提到了,历史文物最大的特征就是不可再生,因此,为了保护好考古发掘现场,确保文物不被破坏,在选择文物保护材料方面,也需要具备这样一种功能,即与文物保存等同的特殊材料。首先,选择的材料要具备长期耐久性;其次,选择的材料性能要佳。

2.2在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基本步骤

关于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一般包括以下5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调查工作。在考古现场文物发掘的过程中,应当事先对遗址进行调查、勘探。包括该区域内及周边的环境,通过查阅当地的人文、历史资料,了解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信息,并对文物埋藏的环境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的主要内容应涉及温度、湿度、空气状况,这对于整个考古方案的进行以及时间进度的合理掌控至关重要。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后,制订可行的方案。根据所掌握的各方面信息,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讨论后制订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此外,还需要准备为保护方案顺利开展实施而必要的设备、材料。

第三阶段,建立临时库房。在考古发掘现场,通常情况下,考古发掘前期能够发现的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并不是很多,很多时候多是一些杂物遗物,当然,对于这类遗迹遗物无须过多浪费时间,这一段时间非常宝贵,应当尽快在考古发掘现场附近地带建立临时库房。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即将发掘出土的历史文物,根据所掌握的各类信息,事先建立一个相对易控的环境空间。

第四阶段,历史文物的现场提取。文物的提取非常关键,也是整个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最复杂的一个环节。因为文物在出土时,处理条件比较简陋,所处环节也不容易控制,虽然文物提取只是将其送往临时库房保存,但提取及微环境控制的过程非常关键和复杂,要求也相对较高。例如,表面清理、加固等。

第五阶段,对临时库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将文物科学包装起来。包装的目的是为了运输途中免受不必要的损坏,尽可能将每一个文物保持在最佳状态,也就是能够反映整个文物所处历史及人文面貌的工艺状态。因此,对于文物的包装及相应的设计非常关键,应尽可能为其提供一个相对密闭且稳定的环境,以相对合理的方式、科学的手段,让文物从临时库房运抵实验室的一段时间内,减缓空气环境的变化可能对文物造成的侵蚀。

2.3 加强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对策

1)湿度控制。在考古发掘现场要严格控制文物出土时的含水率,防止因周围环境温湿度的变化太快而损害文物。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干燥剂来控制,一般使用的干燥剂有硅胶。

2)密封处理。文物大多都在地下埋藏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地下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与地面差距很大,如果出土后直接暴露在开放的大气环境中,大气中的水分、温度、湿度、阳光等都会直接对文物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影响,所以文物出后一定要密封处理,避免文物与大气直接接触,氧化。

3)避光保护。可见光中的紫外线对于文物的色泽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文物出土后要进行遮光保护,可以采用黑色塑料袋进行包装保护。

结束语: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能够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活力、创造力,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我们有必要加强对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现场保护,以此来实现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 陈庚龄.论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与科学意义[J].丝绸之路,2011(14):113- 117.

论文作者:孙航卫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探讨论文_孙航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