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肌肉注射黄体酮导致的人工性脂膜炎26例论文_莫小琴1,来玉芹1(通讯作者)

电针治疗肌肉注射黄体酮导致的人工性脂膜炎26例论文_莫小琴1,来玉芹1(通讯作者)

1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柳州 545001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肌肉注射黄体酮导致的人工性脂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针围刺为主治疗肌肉注射黄体酮导致的人工性脂膜炎26例,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研究期间进行不良事件观察及记录。结果:痊愈率为26.9%,无效率为11.53%,总有效率为88.46%。结论:使用电针治疗肌肉注射黄体酮导致的人工性脂膜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电针;黄体酮注射剂;人工脂膜炎

黄体酮(progesterone)又被称为黄体激素、孕酮激素,是卵巢分泌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激素。因其见效快,同时具备低廉的价格优势,临床上常被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诱发超排卵的常规治疗或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先兆流产治疗,还可用广泛用于痛经、习惯性流产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长期、大剂量的使用黄体酮注射液,臀部容易药物蓄积,出现疼痛、硬结、红肿现象,引发人工性脂膜炎,从而影响了许多女性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笔者使用电针疗法治疗2018年5月-2018年7月出现的26例注射黄体酮导致的人工性脂膜炎患者,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共收治门诊患者26例,年龄21-43岁,平均(31.24±3.26)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3个月,平均(31.34±15.25)17例为胚胎移植术后保胎患者,9例为既往有黄体功能全导致的先兆流产病史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黄体酮注射液(河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1ml:20mg/支)肌肉深部注射,每次20mg或者40mg,每日1次,注射部位选取臀外上四分之一处,双侧交替,避开硬结、红肿、疼痛部位。

1.2注射后不良反应:

注射后在臀部及附近腰部出现瘙痒或者疼痛、红肿、结节现象,有些患者伴局部肤温升高。

1.3治疗方法:

建议患者采用侧卧位或者坐位姿势,常规消毒后,使用0.25*40mm(1.5寸)的一次性无菌毫针(长春爱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进行腧穴针刺操作。穴位选取局部阿是穴,或有硬结处、红肿处,穴位常规消毒,快速直刺入皮下,臀部深度为1-1.5寸,近腰部深度<1寸,围刺为主,行平补平泻法,以得气为度,强调操作时近腰骶处不宜刺深,如局部红肿热甚,则针感刺激不宜太强。针刺后接电针治疗仪(华佗牌,SDZ-II型,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每两个穴位接一组电极,使用频率为40HZ的疏密波,电流强度不宜过大,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次治疗时间为25分钟。每天进行1次电针治疗,6次治疗为1个疗程,第一个疗程结束后嘱患者休息两天,两天后再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疗效标准:

痊愈:局部组织恢复正常,无红肿、疼痛、硬结;

显效:局部疼痛、红肿症状基本消失,局部硬结较前缩小2/3以上;

有效:局部疼痛、红肿症状好转,硬节缩小1/3以上;

无效:局部疼痛、红肿无明显变化,硬结未有好转,甚至局部症状加重。

1.5治疗结果:

所选患者26例,最短为1个疗程,最长为5个疗程,平均治疗为(2.2±0.8)个疗程。

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痊愈率为26.9%,无效率为11.53%,总有效率为88.46%。有4名患者经过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其中有2名患者经过治疗后红肿硬结症状较前加重,不除外电针刺激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加重的可能,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讨论

人工脂膜炎可由皮下注射油剂导致,油剂包括植物油(棉籽和芝麻油)和矿物油(石蜡)[1]。黄体酮注射液作为一种油溶液型注射剂,注射入臀部后药物吸收慢,容易形成硬块或者无菌性囊腔从而导致局部感染[2]。而且反复多次的注射黄体酮注射液会出现局部药物难以吸收,蓄积在臀部或者近腰部,尤其是妊娠期间发生的人工脂膜炎除了出现硬结、红肿、疼痛等症状以外,严重感染者可引起发热、胚胎停育、胎膜早破等并发症。相关研究表明,肌肉注射黄体酮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用药的剂量是有直接关系的:每次注射10m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每次注射20m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7%;每次注射10m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3],这引起了妇产科医师的普遍关注。目前临床上治疗方式包括按摩、局部热敷、土豆片或者硫酸镁湿敷等,但总体效果差强人意,是现今困扰医疗界的难题之一。

人工脂膜炎在中医辨证中被辨为“内痈”,其发病是因气滞血瘀,毒邪凝滞经络,日久内溃难消所致。中医作为一种健康绿色疗法,具有起简便廉验等特点,电针便是中医治疗手段之一,使用电针治疗人工脂膜炎具有独特的优势。电针是使用电针治疗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镇静止痛、消肿散结、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围刺法,又称围针法、围剿刺法,是在病灶区周围施针,对病变局部进行包围式针刺,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刺法。使用电针与围刺法操作相结合,可以疏通病灶经络,增加新陈代谢,使炎症渗出物得到吸收,减轻病变局部水肿、渗出、疼痛症状,同时预防继发感染,从而达到治疗人工脂膜炎的目的。

综上所述,使用电针治疗疗肌肉注射黄体酮导致的人工性脂膜炎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DARSOW U,BRUCKBAUER H,WORRET WI. Subcutaneous oleomas induced by self-injection of sesame seed oil for muscle augmentation[J]. 2000,42(2pt1):292-294.

[2]谷杰法,单文芳;肌肉注射黄体酮的注意要点[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1998,5(1):48.

[3]张红英.黄体酮肌内注射的局部不良反应与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72.

论文作者:莫小琴1,来玉芹1(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电针治疗肌肉注射黄体酮导致的人工性脂膜炎26例论文_莫小琴1,来玉芹1(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