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及其改良牛产肉性能和肉品质量分析及中国牛肉等级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黄牛及其改良牛产肉性能和肉品质量分析及中国牛肉等级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刘丽[1]2000年在《黄牛及其改良牛产肉性能和肉品质量分析及中国牛肉等级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文中研究表明牛肉以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营养丰富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在肉类的中的消费比例逐渐升高。牛肉的质量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优质牛肉的生产正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找出优质牛肉生产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确定其正确合理的发展方向,是目前我国优质牛肉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 我国的主要牛种是黄牛,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主要作为役用,肉牛业的起步较晚,因此对牛肉用生产性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文是在参考国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我国优质牛肉的生产现状为依据,从牛的品种、饲养水平、宰后成熟及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的建立方面探讨对我国优质牛肉生产造成制约性影响的因素,从而为下一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确凿的证据,使我国优质牛肉生产向着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与国际接轨。 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了衡量肉牛产肉性能指标后,牛的品种对牛肉质量和产量都有显著影响,其中晋南牛的肉质较其它品种好。改良牛无论在肉质上还是产肉率上都无明显优势,有的甚至呈现劣势,提示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种改良,并明确各品种对生长条件的要求。 饲养水平无论对牛肉的质量还是产量都有显著影响,高水平日粮可以明显改善肉的品质,而对产肉率的影响则因指标而异。生产中应根据需要确定合理的饲料日粮。 宰后成熟可明显提高肉的嫩度,降低pH值。在成熟期间,依钙蛋白酶的活性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说明酶对肉的宰后嫩化起到一定的作用;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是衡量肉嫩化程度最直接的微观指标,在宰后随时间的延长也显著下降,同时小片化指数还受年龄影响,但这种影响会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而消失。肌肉中胶原蛋白的含量及性质在成熟过程中变化较小,对嫩度的改善无太大作用,但却与年龄有较明显的关系,说明年龄对胶原的影响较大,且这种作用不受成熟的影响,证明年龄是影响肉嫩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指标。 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是我国目前牛肉生产中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建立一套合理的等级标准可以规范牛肉的生产和消费,改变无章可循的状态,引导肉牛业的健康发展。 质量等级的研究结果表明:评价肉质好坏的三个因素嫩度、多汁性和风味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且变化方向一致,因此可以嫩度为代表指标进行研究,寻找影响嫩度较大并可在生产中方便地进行测量的指标,这些指标也是影响多汁性和风味较大的指标。 牛肉的嫩度不适合用所测指标线性表示,根据相关和回归的结果,最终选择年龄和大理石花纹为主要评定指标,同时辅以肉色对牛肉进行质量评定。对每个选定的指标进行级别划分,最终建立起牛胭体的质量等级标准。 产量等级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所研究的品种可以看出,对胭体产肉率预测能力较大的指标为嗣体重、大理石花纹、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并可筛选出几个预测能力较高、准确度较好的回归方程,但这些方程的应用效果如何有待于在生产中大样本进行验证。 此外,本文还制定出了活牛的等级评定标准及胭体分割标准和切块的命名标准,这些仅供生产厂家参考使用。

高福和[2]2008年在《不同育肥期对西门塔尔改良牛屠宰与肉质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肉牛生产中,国内外普遍通过杂交方式培育肉牛新品种或提高生产性能。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西部,我国自上世纪引入西门塔尔牛,用其改良本地的黄牛,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肉牛的改良过程中牛肉的肉质水平也逐步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本研究对84头14月龄左右西杂改良牛进行集中育肥饲养试验,育肥期分别为120d、180d和240d,进行平均日增重和饲料饲草消耗统计,计算对比测定其生长速度。结果表明,14月龄的西杂改良牛集中育肥时,在育肥180d后,随着育肥时间的延长,平均日增重与饲料利用率均呈下降的趋势。对育肥牛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产肉性能,分析育肥期对产肉性能的影响,并分析育肥期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测定结果表明,育肥120d与180d的各项屠宰指标差异不显著,但继续育肥,至育肥240d时,脂肪沉积明显增多,特别是肾脂和肋脂增加显著,饲料能量浪费。对牛肉各项肉质性状进行分析,育肥180d时,90.62%的里脊达S级,平均每条重量达2.36kg;96.88%的外脊达B级,平均重为6.14kg,牛肉的嫩度、多汁性和风味等指标较好。

周振勇[3]2008年在《新疆草原肉牛商品化生产技术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研究同营养水平条件下,不同品种、不同阶段、不同饲养方式的肉牛生长发育的变化,以及生长发育对胴体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一:将试验牛按品种分为3组,研究相同体重下不同品种牛在代乳料饲喂过程中的生长发育。结果表明:在早期断奶阶段,安杂、荷斯坦、新褐杂三个品种在日增重上差异不显著(P>0.05),单位增重培育成本安杂为8.25元/kg,荷斯坦为9.62元/kg,新褐杂为9.27元/kg,并且在此期间安杂牛在体斜长与体直长的绝对增加量上高于新褐杂与荷斯坦,差异显著(P<0.05)。试验二:在试验一的基础上挑选同月龄常规饲养方式断奶的犊牛为对照组,研究不同品种犊牛放牧补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放牧补饲阶段,安杂、荷斯坦、新褐杂三个品种在日增重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土种牛。与同月龄对照组土种牛相比,在3~6月龄的各体尺指标上,不同品种间差异很大,有的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P<0.05;P<0.01),在体斜长增量上新褐杂发育最快与安杂和土种差异显著(P<0.05)。在试验结束时安杂牛在腰角宽上显著大于新褐杂牛(P<0.05),在腰角宽上安杂增长最快与荷斯坦、新褐杂组差异显著(P<0.05),与土种牛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放牧补饲阶段各品种净收益为,新褐杂285.7元、荷斯坦280.7元、安杂243.2元,土种牛仅4.6元。试验三:对早期断奶组三个品种犊牛进行不同育肥时间的舍饲,研究同营养水平下不同阶段各品种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舍饲的7~10月龄阶段,各品种牛体尺增量除体直长组间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日增重与收益上新褐杂>安杂>荷斯坦,但差异不显著。体高上品种特点明显,分别是荷斯坦>新褐杂>安杂。在10~12月龄阶段的日增重与收益上安杂>新褐杂>荷斯坦,体尺增量在胸围、腰角宽,体直长上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在12~15月龄阶段日增重与收益上新褐杂>荷斯坦>安杂,在15~18月龄的日增重与收益上安杂>新褐杂>荷斯坦,体尺上除体直长增量品种间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指标变化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试验四:研究不同阶段、各品种的屠宰与产肉性能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月龄间屠宰率、净肉率等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肉骨比上10月龄与18月龄差异显著(P<0.05),12月龄与10、18月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月龄数据从品种的角度来说,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等指标上分别是安杂>新褐杂>荷斯坦。分割肉比例上,新褐杂高档肉比例最高、荷斯坦优质肉比例最高、安杂牛普通肉比例最高,但品种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五:研究不同月龄肉品质的差异。试验六:研究不同月龄肉品质指标的品种间及各部位的差异。结果表明:10与18月龄的失水率、系水率、蒸煮损失差异不显著(P>0.05),但剪切力与糖酵解潜力差异显著(P<0.05)。12月龄的失水率、系水率、蒸煮损失与10、18月龄差异显著(P<0.05)。糖酵解潜力10月龄显著高于18月龄(P<0.05),但与12月龄差异不显著。剪切力10与12月龄差异不大,但均小于18月龄且差异显著(P<0.05),胶原蛋白、全可溶蛋白、肌浆蛋白、肌间脂肪等指标在各月龄间差异显著(P<0.05)。灰分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10月龄、12月龄、18月龄牛肉品质分析表明,肉品质众多测量指标在品种、部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肉品质在品种、部位、营养水平、月龄间存在一定的互作效益。

徐玉玲[4]2013年在《日本和牛×秦川牛×安格斯牛三元杂交雪花牛胴体质量及肉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支持下,雪花牛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16多个省市发展雪花牛的养殖与生产,如山东、湖南、陕西等,说明它已慢慢成为国内主要的消费形式之一。本研究对雪花牛胴体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对雪花牛不同部位肉进行品质分析测定,并通过消费者对国内雪花牛肉品质进行评价。1、对日本和牛×秦川牛×安格斯牛三元杂交雪花牛胴体分级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雪花牛肉胴体产肉率与日本存在一定差距,但在质量级评定上完全可与日本相媲美,因此,提高产量级势在必行,需要在饲料调控、育肥时间等外在因素缩短其差距,另外需增加雪花牛的数量进行详细的系统性研究,发掘创新点为雪花肉胴体分级做铺垫。2、参照日本产肉率方程,预测日本和牛×秦川牛×安格斯牛三元杂交雪花牛产肉率方程,测定皮下脂肪等相关指标,再选取背膘厚等指标测定,利用相关性分析对产肉率与指标间的关系预测,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处于中、低度相关,预测效果不理想,需要根据该雪花牛胴体实际情况筛选指标。3、对日本和牛×秦川牛×安格斯牛三元杂交雪花牛不同部位肉品质进行分析,随着雪花肉级别递增,后部位肉的嫩度与之呈反比,级别越高的雪花牛胴体,可以从前驱与后躯中开发具有提升价值的低档部位肉。4、在专家组感官评定生肉评级中,6号样品的花纹评级结果高于其他样品,7家企业样品中的肉色与脂肪色无差异性(p>0.05)。在牛排感官评定中,2号样品为本论文研究的三元杂交雪花肉,与其余5个样品进行对照,2号样品与其余5个样品差异不显著,发现6号样品在色泽、嫩度、多汁性均显著高于其他6家企业,整体稍逊于6号样品,可以看出国内的雪花肉发展正方兴未艾,该三元杂交的雪花牛在食用品质上需要进一步改进。

邢力[5]2007年在《草原红牛与利木赞—草原红牛F_1杂交牛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通过对相同营养水平和不同营养水平下草原红牛和利木赞-草原红牛F_1代杂交牛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质性状、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草原红牛与利-草F_1生产性能的差异;探讨营养水平对草原红牛和利-草F_1杂交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揭示草原红牛血液酶活性与生产性能的相关关系,为提高草原红牛的生产性能和进一步开展草原红牛肉用新品系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草原红牛18头、利-草F_1代杂交牛22头。供试牛的月龄接近,平均为11个月,健康状况良好。本试验分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两大部分。饲养试验分两个阶段,前期215d,在相同营养水平下进行饲养试验;后期83d,采用2×2二因子试验设计(两营养水平,两种群)进行饲养试验。测定指标有体尺、体重、屠宰性状、肉质性状、血液生化指标,并做血液生化指标与生产性能相关及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利-草F_1代杂交牛的体尺、体重、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5)。2利-草F_1代杂交牛GH水平、AKP活性高于草原红牛(P<0.05);而草原红牛血糖、乳酸脱氢酶、淀粉酶活性高于利-草F_1杂交牛(P<0.05)。3草原红牛和利-草F_1代杂交牛牛肉的肉质在pH、嫩度、系水力、肉色、脂肪色等指标上均符合高档优质牛肉标准。但草原红牛的肌纤维直径大于利-草F_1杂交牛(P<0.05);肉色比利-草F_1杂交牛深(P<0.05);肌间脂肪含量、大理石花纹、系水力比利-草F_1杂交牛好。4营养水平对草原红牛和利-草F_1代杂交牛生长性能有影响显著。高水平日粮能够很好地发挥利-草F_1代杂交牛优良的生长潜力;而中水平日粮更适合草原红牛的生长。因此,应根据它们不同的营养需要控制营养水平。5营养水平影响草原红牛和利-草F_1代杂交牛牛肉的质量。高水平日粮改善草原红牛肌间脂肪含量、提高大理石花纹丰富程度,进而提高肉的嫩度。饲喂高水平日粮使利-草F_1杂交牛牛肉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与鲜味有关的三种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5)。6血液GOT、GPT、AKP、LDH、Amy活性和GH水平与草原红牛的一些生长性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建立了酶活性与屠宰率的回归方程:Y=56.895-0.0119x_1+0.05207x_2+0.01839x_3-0.0387x_4-0.0011x_5(x_1、x_2、x_3、x_4、x_5分别为GPT、GOT、AKP、Amy、LDH酶活性效应)总之,遗传因素和饲养水平及其互作对草原红牛和利-草F_1代杂交牛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应根据它们不同的营养需要和生长发育规律而控制营养水平和出栏时间,将有效提高牛肉的产量和质量。

胡宝利[6]2001年在《不同年龄秦川牛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选用16头育肥后的健康秦川牛(均为阉牛),按年龄分为4组(Ⅰ为18月龄,Ⅱ为24月龄,Ⅲ为30月龄,Ⅳ为36月龄),对各年龄组测定了胴体性状及肌肉的理化和组织学特性,应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年龄组秦川牛各性状的差异性。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牛肉产量的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组间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屠宰率在18月龄与24月龄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在24月龄、30月龄、36月龄组间并未有显著差异(P>0.05)。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在4个年龄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均以24月龄组最高,分别为45.24%、83.35%和5.17。肉色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大理石花纹在18月龄组与24月龄以上各年龄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24月龄组与30月龄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36月龄组间差异显著(P<0.05),即24月龄以后,年龄对脂肪沉积作用才表现出来,且随年龄的增大,大理石花纹愈丰富。嫩度在24~30月龄间最好。肌肉营养成分中,粗蛋白、油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P<0.05),其它营养成份如水分、粗脂肪、粗灰分等在4个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并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P>0.05)。肌纤维直径和单根肌纤维面积都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P<0.05)。相关分析表明,胴体性状、肉质性状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宰前活重与净肉重、胴体长、胴体后腿长、腰部肌肉厚、背脂厚、眼肌面积等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P<0.01),与肉色、大理石花纹、粗脂肪、氨基酸含量及肌肉组织学性状也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P<0.05,P<0.01),表明宰前活重对胴体、肉质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剪切力值与大理石花纹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即大理石花纹愈丰富,剪切力值愈小,肉愈嫩。而剪切力值与肌纤维密度及肌束内肌纤维根数呈负的相关性(P<0.05),表明随肌纤维密度及肌束内纤维根数的减少,肌纤维与结缔组织比例增大,剪切力值增大,肉变老。此外大理石花纹与背脂厚、眼肌面积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用最短距离法对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分别进行系统聚类,在阈值T=0.7997和T=0.3461水平上,共划分12大性状<WP=9>集团,这些性状集团能较全面反映秦川牛胴体与肉质特性。从聚类划分出的性状集团中选择典型性状进行主成份析,前4个主成份综合了总信息量的87.76%,这可为秦川牛胴体和肉质性状多目标选择提供参考。优质牛肉生产要求将胴体分割成不同部位肉,并用不同部位肉产率来衡量肉牛产肉性能,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表明,胴体高档肉产率、胴体后部肉产率、胴体优质肉产率及胴体全部切块肉产率与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P<0.01),即用以上各胴体肉产率可以反映牛产肉性能。用宰前活重、年龄、胴体重、背脂厚、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6项指标对胴体产肉率建立回归方程分别为胴体高档肉产率=13.4893-0.0244×宰前活重-0.1043×眼肌面积+7.9556×背脂厚,胴体优质肉产率=35.4122-0.0958×眼肌面积,胴体后部肉产率=25.6371-0.0748×眼肌面积,胴体全部切块肉率=81.0346-0.3511×年龄-0.1405×眼肌面积+2.3924×大理石花纹。这些模型可作为制订秦川牛胴体产量级标准的参考。 此外,本研究还对秦川牛胴体进行了分割,制订了胴体分割规范,并对各分割切块统一进行了命名,这些仅供厂家参考使用。

安加俊[7]2008年在《宁南山区高中档牛肉杂交生产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对宁南当地农户肉牛生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现有饲草料种类设计育肥日粮,对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级进杂交二代公牛进行育肥试验、屠宰试验、肉品分割试验、肉品质分析和育肥经济效益分析,对宁南山区高中档肉牛杂交生产模式进行研究。1、根据肉牛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农户重点,对宁南山区肉牛生产现状进行调查。调查表明:宁南地区,饲草料资源以总量不足、区域性缺乏和季节性不平衡为特点。人均能量、蛋白质饲料占有量最多和最少的原州区和隆德县分别为357.21㎏和1779.29RND、152.74㎏和648.76 RND。苜蓿在宁南山区占有重要地位,对当地饲草料蛋白质、能量的最小和最大贡献率分别为39.16%和83.25%、36.39%和75.70%,调查区饲草料资源表现为蛋白质相对过剩而能量不足。牛群结构复杂,以利木赞牛与当地各类型牛的杂交后代为主,调查区80%~90%的母牛用利木赞牛进行改良。基础母牛群,固原黄牛及其杂交后代分别占8.77%、30.31%,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分别占18.71%、42.11%,秦川牛和固原黄牛与利木赞牛的杂交母牛分别占32.75%和17.54%。6月龄利木赞杂交牛售价高出当地牛500元~800元(相当于周岁当地牛);周岁杂交牛较当地牛高出1000元~1500元;每头杂交架子牛经3~5个月育肥可获纯利润900元~1000元。2、分别选择4头8-10月龄和8头18-20月龄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的级进杂交二代公牛,按年龄分为两组,根据宁南当地饲草料种类设计育肥日粮,通过育肥试验、屠宰试验、肉品分割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对高中档肉牛的杂交生产进行研究。试验表明:(1)生长发育:育肥牛肉用指数均高于我国47个地方品种的平均值(3.145),且18-20月组高于我国良种黄牛,体型明显趋于肉用型。(2)产肉性能:8-10月龄组和18-20月龄组,A、屠宰率达55.33%和58.59%,眼肌面积74.42㎝ 2和92.37㎝ 2;B、高中档肉的产量和产率分别为91.95㎏和155.01㎏、48.10%和47.54%,优质切块肉产量和产率,分别为62.59㎏和101.35㎏、32.74%和31.09%;高档切块肉产量和产率分别为29.36㎏和53.65㎏、15.36%和16.45%;牛柳产量和产率分别为4.64㎏和7.74㎏、2.43%和2.37%,单块牛柳重2.32㎏和3.87㎏,达到甲级和特级标准;试验牛生理成熟度均为A级,18-20月龄组符合美国肉牛胴体重标准“满意级”的要求。(3)牛肉品质:8-10月龄组和18-20月龄组,肌肉色泽评分分别为3.50和4.25,脂肪色泽评分别为1.25和1.88,均达到标准最优级的要求;水分含量为71.11%、70.11%;肌肉剪切力(嫩度),3.56㎏和4.13㎏;系水力,68.80%和69.75%;粗灰分含量,1.08%和1.1875%;粗蛋白含量,24.34%和22.48%,总氨基酸含量,22.36 g/100g和20.12 g/100g,必需氨基酸比例达54.9%、55.6%;粗脂肪含量,5.56%和4.6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5.43%和65.02%,必需脂肪酸量比例达62.15%、62.81%。(4)经济效益分析:A、育肥效果,8-10月龄组和18-20月龄组,育肥期总增重140.0㎏、169.7㎏,平均日增重0.97㎏/d、1.17㎏/d,最高日增重1.50㎏/d、1.63㎏/d;B、育肥效益,试验牛育肥期平均日花费、平均日收益、育肥期净收入和收益率分别为7.42元和10.84元、6.03元和5.57元、874.52元和807.80元、30.47%和14.91%。○3常规屠宰与肉品质分割:按常规方法屠宰增殖、净收益率分别提高775.96元和809.96元、16.09%和10.39%;按标准按牛肉切块分割,牛肉增殖与净收益分别提高663.24元和2150.74元、13.76%、27.59%,收益率分别达29.85%、37.98%,且18-20月龄组的分割收益远优于8-10月龄组。综上所述,在宁南山区在现有饲草料条件下,按照本试验的饲养标准和育肥方法,可以利用利木赞牛与固原黄牛级进杂交二代公牛进行高中档牛肉的生产。

滑留帅[8]2007年在《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育肥屠宰性能与相关分子标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分析利木赞牛对固原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研究其育肥和屠宰性能,并筛选与育肥和屠宰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本试验进行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的育肥性能试验和屠宰性能测定,并利用PCR-RFLP、PCR-SSCP及测序技术分析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Pit-1基因、H-FABP基因和TG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1、6月龄组利杂牛在日增重、精料采食量指标上高于本地牛(P<0.05)。杂交改良对本地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的影响显著,相同年龄下,利杂牛的体重、体高、十字部高、胸围、管围、髋宽等指标大于本地牛(P<0.05或P<0.01)。同时,利杂牛育肥期的增重大于本地牛,18月龄组的增重大于6月龄组;18月龄组利杂牛140天精料采食量高于本地牛(P<0.05),在日增重、料肉比等指标上,也有优于本地牛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年龄因素对日增重、精料采食量、体尺体重指标具有正效应,对饲料报酬具有负效应。2、利杂牛的肥度指数、头重、尾重、蹄重、胴体厚、胴体重、骨重、净肉重等相关屠宰指标高于本地牛。同时24月龄组利杂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高于本地牛(P<0.05或P<0.01),分别提高了4%、4%、3%和0.72;而12月龄组利杂牛和本地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利杂牛在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评分、脂肪色泽评分、肌肉附着等指标上,都优于本地牛(P<0.05)。利杂牛和本地牛肉品中常规成分含量和脂肪酸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利杂牛的肉品粗蛋白含量有高于本地牛的趋势,同时24月龄利杂牛的肉品粗脂肪含量、油酸、亚油酸以及所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都表现出利杂牛低于本地牛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粗脂肪含量有上升的趋势,而剪切力、系水力和水分含量有下降的趋势。3、利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Pit-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了其与育肥个体育肥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51 bp的PCR产物被限制性酶HinfⅠ消化后表现多态性,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在该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3039/0.6961和0.1614/0.8386。与部分育肥性状关联分析表明,在育肥的初期阶段,BB型和AB型个体比AA型个体具有更低的精料料肉比(P<0.05),同时BB型个体也呈现出低于AB型个体的趋势;7月龄BB型个体相对于AA型有着较大的胸宽和较小的胸深(P<0.05);育肥牛6~12月龄总增重、体长总增长量和育肥全期精料料肉比都表现出BB型个体优于AB型的趋势。初步认为BB基因型与优良的育肥性能显著相关,对B等位基因的选择有利于育肥性状的改良。4、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H-FABP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2075 bp的PCR产物片段被HaeⅢ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呈现多态性,且两个群体在该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A/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7439/0.2561;0.7190/0.2810。与部分屠宰性状和肉品质性状关联分析表明,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H-FABP-HaeⅢ基因座B等位基因与优良肉品质性状相关。5、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TG-exon12位点的多态性,首次检测到A435G、C438G、T460C、G469C、G538T 5个SNPs,其中A435G、C438G、T460C、G469C连锁出现。

夏玉伟[9]2010年在《科尔沁牛胴体品质及肉品质预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内蒙古科尔沁牛为研究对象,对可直观测定的胴体性状与宰后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回归分析,目的是建立实用型预测胴体产肉量及产肉率的方程,以按照不同产肉性能对牛胴体进行等级划分,以建立科学合理的优质优价收购体系。同时考察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牛肉品质评定方面的应用,主要进行了近红外定量、嫩度等级判别方面的探讨。在胴体品质评定方面,选取60头成年科尔沁牛,对其进行屠宰、冷却、分割,分别测定牛体活重(LW)、热胴体重(HCW)、眼肌面积(REA)、背膘厚度(FT)等胴体性状指标,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最终得到以牛胴体重(HCW)、牛体活重(LW)和眼肌面积(REA)三因子共同预测产肉量的线性方程Y1=-7.357+1.122×HCW一0.155×LW+0.077×REA(R2=0.986,RMSE=2.842)和预测净肉率的线性方程Y2=42.971+0.182×HCW-0.098×LW+0.021×REA(R2=0.930,RMSE=0.516),结果表明两个方程均可在实际生产中用于科尔沁牛产肉量和净肉率的预测。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评定牛肉品质方面,对牛肉中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和水分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法、最佳建模波段及主因子维数等,以偏最小二乘法(PLS)法分别建立了蛋白质、脂肪和水分含量的预测模型,所得到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均大于0.90,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均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牛肉样品剪切力值及嫩度等级预测分析过程中,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预测牛肉嫩度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对光谱进行平滑和二阶导数预处理,在12000cm-1~4000cm-1全区域波数范围内,建立了牛肉剪切力值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当采集光谱的牛肉样品为肉片状态时,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校止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为0.512和1.427,当采集光谱的牛肉样品为肉糜状态时,决定系数(R2)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669和0.963,表明在肉糜状态下采集样品光谱建立近红外预测牛肉嫩度模型效果更佳。采集光谱的牛肉样品为肉糜状态时,建立的预测模型对牛肉嫩度等级预测准确率为88.8%。采集光谱的牛肉样品为肉片状态时,建立的预测模型对牛肉嫩度等级预测准确率为83.3%。说明利用近红外技术对牛肉嫩度等级进行预测评定是可行的。

陈红跃[10]2005年在《营养模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模式对肉牛肥育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以确定南方农区肉牛适宜肥育营养模式,力求为南方农区优质牛肉生产提供可行性生产方案。 试验选用利木赞牛与本地黄牛杂交牛共30头,均为阉牛,年龄8~12月龄,采用栓系舍饲育肥方式。分两个阶段进行育肥。前期120天,后期180天,设计不同营养水平(能量和蛋白质)日粮,前期日粮由精料补充料、带穗玉米青贮和黑麦草组成,后期日粮由精料补充料和杂交狼尾草组成。 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以体重为区间。前期各处理组分别采用高、中、低3个营养水平饲养,后期分别采用高、中2个营养水平饲养,整个试验设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均为1头牛,6个处理组营养模式分别为高-高、高-中、中-高、中-中、低-高和低-中。测定指标有日增重、体尺、屠宰性状和肉质性状,分析指标有肥育性能、屠宰性能,并做屠宰性状和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营养模式对肥育性能的影响显著。第一,肥育前期、后期营养水平与日增重均呈正比例关系,肥育全程日增重以高-高组最高(0.61 kg),低-中组最低(0.47 kg),且差异显著(p<0.05)。第二,肥育前期、后期营养水平越高,结束体尺越大,与肉用性能有关的体尺指数也越好,肥育结束以高-高组牛只膘情最好(胸围、胸宽最高),其次是中-高(胸深最高)、低-高组、高-中组(体高最高),且不同营养模式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第三,从饲料利用率来看,低-高组每1kg增重所需混合精料、总干物质、粗蛋白、综合净能均最低,分别为3.88kg、11.39kg、1.46kg、61.90MJ,其次是中-高、高-高组。第四,从经济效益来看,按出售的方式不同,所获利润不一。其中以屠宰分级出售经济效益最好;直接出售活牛、屠宰不分级及按我国“肉牛等级标准”分级均以低-高组利润最高,其次是中-高组。 (2)不同营养模式对屠宰性能的影响显著。第一,对于胴体性状: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高档肉重、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度均以高-高组最高,其次是低-高、中-高组,低-中组最低,且均达到国内同类较高水平,组间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p<0.05、p<0.01)。第二,对于肉质性状:营养模式对肉色、脂肪颜色、pH值及常规养分均无显著性影响:对牛肉质量的部分指标有影响,其中大理石花纹、嫩度及眼肌面积较为明显;其它指标在营养模式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总的趋势是高-高、中-高、低-高组的大理石花纹较丰富、嫩度较好、肌纤维状况较好、系水力较强、眼肌面积较大、多汁性较好,低-中、中-中组较差。第三,综合分析,高-高组肉质达到特级标准,中-高、低-高、高-中、中-中组达到优一级标准,低-中组达到优二级标准,表明试验牛完全具有生产优质、高档牛肉的条件和良好潜力。 (3)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及评定指标的筛选。大理石花纹等级和剪切力值分别与肌纤维密度、肌纤维根数极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肌纤维面积、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眼肌面积与背膘厚度、高档肉重极显著正相关(p<0.01);宰前活重与胴体重、净肉重、高档肉重、眼肌面积、背膘厚度、肌纤维密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大理石花纹等级、剪切力值、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四项常规养分组间相关均不显著(P>0.05)。胴体和肉质性状在适当的水平上分成11个性状集团,这些性状集团能较全面反映试验牛胴体与肉质特性。对肉质性状(变量)的综合分析表明:肉质评定系统中

参考文献:

[1]. 黄牛及其改良牛产肉性能和肉品质量分析及中国牛肉等级标准的研究与制定[D]. 刘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2]. 不同育肥期对西门塔尔改良牛屠宰与肉质性状的影响[D]. 高福和. 吉林大学. 2008

[3]. 新疆草原肉牛商品化生产技术模式的研究[D]. 周振勇. 新疆农业大学. 2008

[4]. 日本和牛×秦川牛×安格斯牛三元杂交雪花牛胴体质量及肉质分析[D]. 徐玉玲. 甘肃农业大学. 2013

[5]. 草原红牛与利木赞—草原红牛F_1杂交牛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D]. 邢力. 吉林农业大学. 2007

[6]. 不同年龄秦川牛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的研究[D]. 胡宝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7]. 宁南山区高中档牛肉杂交生产模式研究[D]. 安加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8]. 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育肥屠宰性能与相关分子标记研究[D]. 滑留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9]. 科尔沁牛胴体品质及肉品质预测[D]. 夏玉伟. 石河子大学. 2010

[10]. 营养模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D]. 陈红跃. 西南农业大学. 2005

标签:;  ;  ;  ;  

黄牛及其改良牛产肉性能和肉品质量分析及中国牛肉等级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