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_黄珊

浅析美术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_黄珊

(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区丹桂幼儿园,643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合作是生活、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在当今社会立足的重要能力,关系着个人的发展与前途。合作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能力决定着幼儿以后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幼儿成人后能否融入社会,因此培养一个人的合作能力应当从幼儿时期抓起。在幼儿的生活与学习中,美术活动是其重要的活动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本文浅析了美术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美术活动;幼儿;合作能力

合作与幼儿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幼儿能否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在社会上立足的关键因素。培养合作能力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在小时候就应当树立幼儿的合作意识。在美术活动中有必要培养幼儿的能力,树立幼儿合作意识,积极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增加合作的协调性,使幼儿能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通过美术活动,让幼儿在学习中学会相互合作,另外要创造出幼儿美术学习条件,开展多姿多彩的美术活动,提高幼儿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体验可以引导幼儿产生合作意识

实施美术活动首先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不仅是美术活动的实施途径,还能增加幼儿对美术的感受能力、幼儿的审美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和合作意识的树立可以同时进行,应当让幼儿正确认识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幼儿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春天的到来》中,将全班的幼儿进行分组,分为小花组、小草组、树木组、动物组、人物组等。分好组后,幼儿教师指导小花组,教导小花组如何分工;如何合作;如何完成这幅作品,而除了小花组,其他的组由全凭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来完成作品。幼儿在完成美术作品后,幼儿教师将五个小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评比,让大家觉得哪个小组的作品最美丽。不出所料,幼儿一致认为小花组的作品最为美丽。小花组与其他小组比起来,小花组色彩丰富艳丽,绘制痕迹工整,并且与此次的活动的主题相符。而其他的小组则由于没有进行明确的分工,作品非常混乱,小草组的小草东一片西一片,有的小草被涂成了粉色,动物组的动物乱糟糟,狮子被画到了太阳的旁边,人物组发生了意见分歧,将作品都弄坏了,树木组没有事先商量,直接信手涂鸦。幼儿教师为幼儿展示小花组的作品,并让小花组的成员为其他小组讲述经验,讲述在绘制作品时如何分工,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务。幼儿教师告诉幼儿,小花组的行为是合作,教导幼儿合作方法,让幼儿美术活动中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合作的意识[1]。

二、创造条件并提供幼儿小组合作机会

(一)加强美术活动中的小组交流合作

幼儿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要为幼儿建立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增加幼儿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以及合作学习的机会[2]。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让幼儿在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在美术欣赏课上,欣赏《静谧的月光》这幅画,由于画作较为抽象难理解,需要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此时教师可以不再进行个人提问,而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问小组看到了什么?是怎样理解的?让幼儿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幼儿们在小组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及意见,小组发言给予每个孩子充分表达的机会,小组交流讨论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小组讨论完毕后,每个小组找出一个发言代表,发言代表说出小组的看法、想法,幼儿教师通过发言代表的回答进行有根据性、有目的性进行教学指导工作、教学引导工作。

美术手工活动“制作小花篮”,需要剪裁、绘画、折纸等多种技能方可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幼儿教师一开始让幼儿一个人独立完成,有的孩子因为时间不够用没有完成;有的孩子因为不熟悉某些技能而没能够完成;有的孩子虽然勉强完成了但是作品整体效果不好,看到是这样的结果,孩子的自信心收到了打压,变得消极起来。随后幼儿教师采用小组的形式,让幼儿分工合作一起制造小花篮。幼儿小组中,熟悉剪纸的进行剪纸工作,喜爱绘画的进行绘画工作,手巧的进行粘贴工作等,这样一来既大大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合作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作品,促进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二)促进美术区域活动中的小组合作

幼儿教师让幼儿在美术区域活动中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使幼儿的创作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仅提高了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意识,还增加了幼儿的交流机会,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提升。幼儿教师在教室的墙上布置动物园的背景,让幼儿分成小组,小组进行合作分工,绘画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幼儿小组经过商议,大家画出了小兔子、老虎、狮子、鳄鱼、河马、猴子等众多动物,绘制出生动的动物园墙画。墙画得到赞赏后,幼儿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对自己所创作的作品倍感骄傲。

三、幼儿能够在激励中感受合作的快乐

幼儿在美术合作活动中,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肯定、鼓励、欣赏,离不开评价环节与欣赏环节。教师在对幼儿的评价中,尊重幼儿作品,对其持赞赏态度,让幼儿充分体会到合作的快乐性。评价方式不仅局限于教师对于作品的评价,幼儿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幼儿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另外小组间可以适当进行比赛,适当的竞争能够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

四、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虽然幼儿年龄小,但幼儿却有最基本的心理方面需要和情感方面需要。幼儿的感情世界是非常丰富的,充满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渴望与别人分享自己快乐、喜悦的事情。美术活动有利于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有利于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幼儿产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利于幼儿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进行美术活动时,教师应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平等、和谐的环境,给幼儿一个自由发挥的独立空间。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乐趣,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加以引导和指导,幼儿体会到了共同协作的快乐,可以增强合作意识,从而产生合作的意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可以互相倾听别人的意见,了解别人的看法与想法,使幼儿不再以自我为中心[3]。通过合作,幼儿可以对别人对自己产生一些质疑,在质疑中不断进行反思,并互帮互助,形成团结友爱的精神。幼儿教师做好引导幼儿美术活动合作的工作,激发幼儿合作中的内在动机,培养幼儿的合作习惯,促进幼儿合作自觉化。幼儿在美术活动合作中不仅学会了分工合作,还学会了与他人沟通。

五、结论

通过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合作能力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幼儿时期进行培养,开展美术活动是教育幼儿的重要学习活动。幼儿美术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合作机会,有利于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提升幼儿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双雷. 幼儿园美术活动难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0(03):38-41.

[2]叶敏,张金荣. 社会建构视域下幼儿园整合主题美术教学活动模式的实施策略[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9(12):107-111.

[3]徐侠. 幼儿园“混龄式”美术工作坊的构建与实施——以“三室三坊”中的“造型室”为例[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19(03):113-116.

作者简介:黄珊,女,汉族,四川双流人,学历为大学本科,职称为二级教师,工作单位为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区丹桂幼儿园,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

论文作者:黄珊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3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浅析美术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_黄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