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中国老板情结”_毛泽东论文

毛泽东“中国老板情结”_毛泽东论文

中国老板的毛泽东情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情结论文,老板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许多成功的老板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崇拜伟人,尤其是毛泽东。四卷本《毛泽东选集》是许多企业家的圣经。

巨人集团的老总史玉柱很崇拜毛泽东的书,他的藏书中最多的是有关毛泽东的书。他创业时不到30岁,但发展战略源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管理思想源于毛泽东打天下的谋略。1996年,史玉柱宣布进入“巨不肥会战战备状态”,成立会战总指挥部,自任“总指挥”,下辖“三大野战军”和一大群“兵团”、“纵队”。参加“会战”的“正规军”和“民兵”超过7000人,口号是“请人民作证”。他说:“毛泽东对我的影响很深,我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是从他老人家那里吸取力量和办法。不仅我一个人,许多民营企业家都喜欢毛泽东,这说明毛泽东的东西对我们这一代民营企业家仍有现实意义。”

大学生出身的企业家、飞龙公司的老板姜伟在面临困境时,就从毛泽东当年的“延安整风”中活学活用,开展思想、干部、财务三大整风,要求干部在3个月内“说清过去,管好现在,把握未来。 ”他刮起学习风、调查风、研究风,要把公司变成大学。员工们称他为校长,而员工是学生,“学生”必须写思想汇报,不写要扣钱。和史玉柱不谋而合,姜伟以毛泽东解放全中国的战略思想指导他的广告大战,在使“延生护宝液”占领东北市场后,成功地进行了“淮海”、“平津”两大战役。

三株集团的老总吴炳新1989 年离开包头到淮南创业, 时值“振华851”口服液问世,就和儿子一起做了这家科研单位的代理商, 以后又将上海交大的“昂立1号”口服液接过来推销,使其起死回生。1994 年他和儿子共同创办三株公司,推出三株口服液,1996年销售额达到80亿元,名满天下。他们自己总结成功的经验,归功于一条,用毛泽东思想打天下。

对伟人的崇拜,实际上是一种英雄崇拜

中国的新生代老板基本上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他们成长的时代决定了他们精神资源的贫乏和单一,“革命英雄主义”便成为他们唯一的精神追求。

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道路本身就是一部英雄传奇。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国共产党几次从危机中起死回生,最后终于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大炮加坦克的800万大军。 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将领,个个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他们具备了英雄的一切特征。

建功立业,在战争年代,就是横刀立马,叱咤风云;在市场经济时代,就是要做时代的弄潮儿。

毛泽东这样的政治英雄虽然和如今成功的老板们是两种类型的英雄,但二者却有相通的地方——百折不挠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超群的见识,大无畏的冒险精神,这是建立任何功业都需要的素质。

但是在那种一花独放的全民政治化年代,传统被隔断了,通向世界的窗口被关闭了,人们对毛泽东的理解也往往容易流于表象化。当今崇拜毛泽东的老板们对他们的偶像的理解常常是浅薄的、片面的、甚至是个虚幻的影子。

史玉柱、姜伟、吴炳新他们在对其产品的营销中,运用的是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但是,经商毕竟不是打仗,二者有着不同的规律,况且时代不一样,从那时的农业社会到现在数字化社会,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他们把毛泽东的一些具体的做法都搬来了,甚至连组织机构都如出一辙,实行军事化管理。这样做,凭着一股热情,可能会在一时奏效,但偶然性很大,可他们在一次成功之后就把它当做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从而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毛泽东的浪漫主义在他的晚年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这本是英雄的遗憾,但对毛泽东的狂热崇拜却使这些老板们连他的缺点也当做财富接受了。毛泽东当年发动大跃进、大炼钢铁,企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热血沸腾的群众把锅都砸了,结果怎么样?还不是受到了自然规律的惩罚,不仅没有跃进,而且把经济拖向了崩溃的边缘。可我们的这些老板没有吸取教训,而是如法炮制,头脑一热,真的相信起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豪言壮语,动不动就搞什么大动作,好大喜功。

这些崇拜毛泽东的老板们也有许多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宏伟”设想

1995年,吴炳新在新华社的一次年会上做报告,他踌躇满志预测,三株公司发展的速度是2000%。到1997年增长速度放到200%。1998 年放到100%,1999年放到50%。这一世纪末,就可以完成900亿元到1000 亿元,成为中国第一纳税人。他说:“中国500强企业中, 最大企业是大庆,它现在产值有346亿元,我们在五六年时间, 超过它是大有希望的。”看,这种雄心壮志,跟我们当年“超英赶美”的气势不是如出一辙吗?

当然,更让总裁激动的想法是把三株建设成一个“日不落”的生物工程王国,在本世纪把人类寿命延长10岁。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三株在1997年一口气兼并了二十多家制药厂,为此三株扩资5亿元。

然而,浪漫的激情并没有结出相应的果实,却把三株拖入了困境之中,听说三株还在“整风”。

史玉柱的巨人公司也是被这种浪漫主义拖向泥潭的。本来计划盖18层的巨人大厦,头脑一热,听说广州要盖全国第一楼,63层非要比个高低,就那么轻易地改成盖64层,最后又窜到了70层,工期由2年延长到6年,预算由2亿升到12亿,巨人大厦终于拖垮了巨人。

有的老板甚至把毛泽东在“文革”中倡导的一些运动的方式搬到了企业管理上。河南某市有个食品城,其总经理就认为“毛泽东的政治工作没人比”。遂如法炮制,在他的领地开展了“思想大扫除运动”,在他们的“宣言”中是这样说的:“我们的一部分同志是落后的,甚至很落后,他们都在有意无意地践踏人生,破坏着企业的利益。他们是我们事业发展中的绊脚石,是我们队伍中的臭虫,我们应该把他们抓起来,甩出去,拖回来。”运动的程序是先找出有关“迹象分子”,供群众“帮助”,再从中选出“五大员”:“坑员”、“混员”、“拖员”、“荡员”、“后员”。接着是发动群众对选出的“五大员”轮番进行批评。一位女职工不堪忍受,自杀未遂。10名“坑员”害怕挨批,纷纷辞职。运动把人们搞得谁也不敢跟谁说话,生怕被别人抓住把柄。这和“文革”时的批斗“黑五类”不是颇为相像吗?

盲目的崇拜必然导致荒唐的行动,崇拜英雄的老板们应该引以为戒。

标签:;  ;  ;  

毛泽东“中国老板情结”_毛泽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