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意识理解_无意识论文

论无意识理解_无意识论文

论无意识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知道,认识就是认识主体通过认识工具观念地再现、接收和把握认识客体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观念形态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就达到了主体和客体在观念上的统一。人是认识的主体,人之所以能成为认识主体,就在于人在认识中处于主导、支配的地位,没有人,在人之外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认识的。然而人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有意识、能思维,这是人成为认识主体的一个基本前提。意识和思维之所以能成为认识主体的一个基本前提,并且是首要的前提,是因为人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一个有意识和思维的过程,也即是理性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激活自身的感觉器官分别对客体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个别方面进行反映。感性认识虽然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个别方面和外部联系的反映,但感性认识也注入了认识主体的目的和意识,并且感性认识也渗透了认识的选择性和建构性的环节,它经过了主体思维的初步加工。这就是说,感性认识是在理性和思维的认识背景和氛围中产生的。至于理性认识就更是一个意识和思维的过程,理性认识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对感性认识所提供的感觉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整理而形成的,没有意识和思维的参与,感性认识不可能上升和飞跃到理性认识。总之,人的认识本质上是一个意识、思维和理性的过程,离开了意识、思维和理性,人的认识是不可能发生和发展的。

但主体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在意识和思维层面上的理性的反映形式,也有在无意识层面上的非理性的反映形式。本文就无意识认识问题作些探讨。

早在17世纪德国莱布尼兹就认识到了无意识问题,只不过他是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论述这个问题的。莱布尼慈认为,世界是由没有部分的和不可分的精神实体--单子构成的,这种精神实体具有“知觉”和“欲望”的属性。单子凭着它的“知觉”能力反映着整个宇宙,每一个单子都有“知觉”,但其“知觉”的清晰程度是有等级和各各不同的。那些低级的单子如无机物以及植物只具有最不清楚的一些“微知觉”,较高级的单子如生物的灵魂就具有较清楚的“知觉”,而人的灵魂则具有更清楚的知觉。莱布尼兹称人的“知觉”为“察觉”(或统觉),并且具有理性。上帝是最高的唯一能创造其它一切单子的单子,它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在这里,莱布尼兹所说的无机物乃至植物的“微知觉”实质上是指“无意识”。无机物和植物的“微知觉”也能反映整个宇宙。莱布尼兹虽然没有看到人也具有“微知觉”的问题,但他毕竟看到了包括“微知觉”在内的各种知觉都能反映整个宇宙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鲁宾斯坦在批评心理学忽视无意识反映时,强调指出:“心理学研究的薄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种研究只局限于意识的现象。因此,心理学家在从事他的研究的时候,便成为一个在黑暗中一手提着灯笼走路的人,可是灯笼只能照亮很窄的一块地段”,“依靠这样的灯笼要,看清楚整个地形是非常困难的”。

对无意识反映及其作用作系统而全面论述的要首推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看作是先天的性本能的冲动,无意识暗中支配着意识,意识又压抑着无意识,使无意识只能以某种伪装的、象征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意识对无意识的压抑常常又是无意识的,所以,无意识在整个心理活动和意识结构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同时,无意识又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甚至个人和整个民族的命运。不仅如此,弗洛伊德还以性冲动的无意识去解释人类的一切活动领域,特别是人类的文明、科学创造、艺术审美活动以及道德和宗教的起源问题。很显然,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的作用作了无限的夸大,把它看作是万能的,并从根本上否定了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特别在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从而陷入到了本能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泥坑。我们认为,意识和思维是反映外界对象的最主要的和最高级的认识形式,无意识反映只是意识和思维反映的辅助性的,补充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认识形式。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存在着无意识的反映形式,这主要是由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和主体自身的状况决定的。我们知道,在客观世界中,既存在着逻辑的、有序的、条理的、精确的和线性的现象和事件,也存在着非逻辑的、无序的、离散的、模糊的和非线性的现象和事件。而人的意识和思维只能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逻辑的、有序的、条理的、精确的和线性的现象和事件,因为人的意识和思维本身也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和精确性等特点,正由于此,意识和思维就能反映那些具有规律性和逻辑性的现象和事件。至于客观事物中那些具有非逻辑、非线性和离散模糊性的现象和事件,意识和思维是很难去把握和反映的,这些现象和事件只能留给无意识去反映。因为无意识具有非逻辑、非线性和离散模糊性的特点。所以,无意识能把握和反映那些非逻辑、非线性和离散模糊性的现象和事件。这是符合认识论中主客体同一性原则的,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客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特征,要求主体采取与之相适应相一致的认识方法去认识客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去反映客体,从而达到认识的目的。

另外,客观事物中的各种现象发出信息的强弱程度是有差别的,又加之认识主体的需要、爱好和兴趣的差异,主体在反映客体时的兴奋中心和注意力是各不相同的。一般说来,在主体的兴奋中心和注意力的范围内,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在意识层面上进行的,但在主体的兴奋中心和注意力范围外,主体对客体也有反映,不过,这种反映不是在意识的层面上进行的,而是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进行的。例如,音乐家和画家一同走在大街上,音乐家的兴趣在于各种声音,于是音乐家对各种声音的感觉大都是在意识层面上进行的,而各种线条和颜色则往往不被音乐家所注意,但各种线条和颜色也会通过无意识反映到音乐家的头脑中来,画家的情况则与音乐家相反,他会有意识地去反映各种线条和颜色,而各种声音只能是通过无意识反映到他的头脑中。又如一个人在大街上行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思考某一问题,这一问题几乎占据了他的整个意识和思维领域,街上的景致和各种声音不会引起他的注意,不会在他的显意识里留下什么痕迹,这是因为他的兴奋中心和注意力不在街景和各种声音上,而在于他所思考的问题上,从而他对街景和各种声音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视而不见和听而不闻不等于他没有看见和听见任何东西,而是有些东西被他看见和听见了,只不过是无意识地看见和听见了。如果迎面开来一辆汽车,他会本能地、无意识地避开,如果他碰见了熟人和听到了熟悉的声音,事后他会模糊地记忆起来。这就说明了他虽然在专心致志地思考某一问题,但在他的无意识层面上仍反映着周围的一切。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脑的意识是有一定的阈限的,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赫首先提出意识阈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只能意识到一定的对象或注意有限的范围,若要使一个观念由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必须跨过一道界线,这道界线便是意识阈。具体说来,人脑的意识是一个范围或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有一条分界线或阈限。阈限上的意识是有意识,它的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它一旦遇到外界刺激就会作出积极的、清楚明白的反映。阈限下的意识是无意识,它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它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映就不那么积极、活跃和清楚明白,而显得缓慢、不活跃和模糊不清。裂脑人的研究也表明,人脑左半球主要具有理性思维的功能,右半球主要具有非理性思维的功能,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把左右半脑的分界说成就是意识阈限的分界,把左半脑看作是有意识存在的领域,把右半脑看作是无意识存在的领域。但我们又不能否定,左右半脑的分界和意识阈限的分界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说来,人的有意识的、逻辑的、精确的、有序的、线性的反映形式主要由左半脑来承担,而无意识的、非逻辑的、无序的、模糊的和非线性的反映形式是由右半脑来承担。我们也经常说,左半脑是理性的脑,右半脑是非理性的脑,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的左半脑比较发达,而从事文艺创作的人的右半脑比较发达。这些说法无不道出了人脑左右半球的分工和所发挥出的作用是有区别的。

总之,人的右半脑和意识阈限下反映外界对象主要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无意识的反映虽然不是认识的主要形式,但它是有意识反映这种主要认识形式的必要补充和辅助性手段。从而,无意识认识和无意识反映也是认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来源。

无意识认识不但在于它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反映形式而成为认识的一个来源,而且也在于它作为一种思维定势去影响整个认识过程。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的思维活动长期遵循着一个不变的程序进行,这样就逐渐地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以后的思维活动就会不自觉地遵循着这思维模式进行。思维定势实质上是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态势。仔细分析起来,思维定势对认识过程的影响实质上是无意识认识的一种表现。因为人的思维活动一旦形成了固定的定势和模式,也就是这种思维活动已由有意识的层面转入到了无意识的层面。思维定势对认识过程的影响是不自觉的、不由自主的和自然而然的,而这些恰好是无意识所具有的特征。这就是说,思维活动只有不自觉地、无意识地遵循着一个固定的程序进行时,才会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认识活动的影响实质上是无意识认识作用的结果。例如一个在领导岗位上从事多年工作的人,平时他总是从本单位的整体利益出发思考问题,这样长久地进行下去,就会形成一种整体思维模式,以后只要本单位有什么问题,他都会遵循着这一思维模式去思考,这就是一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后,它就会不自觉地和不由自主地支配着一个人的思维活动,思维定势的作用是无意识的。这就清楚地说明,只有某种程序化的思维活动沉淀为一种无意识的东西,才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定势,也才会不自觉地和不由自主地支配着人的思维活动。在我们的思维活动中,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本人已知道已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定势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并且不断地提醒自己,一定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可是当实际地思考和研究某一问题时,又不自觉地陷入到了原来的思维定势中,这实际上也是无意识认识在起作用。

思维定势作为一种无意识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态势,是主体认知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主体认知结构中的其它因素一起不自觉地参与到主体对客体反映的认识过程中,从而显示出无意识认识的特点来。当然作为无意识存在形式的思维定势对认识活动的影响具有正负二重性,那么无意识认识也具有正负二重性。

总的说来,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有意识的理性和思维的过程。认识的有意识性首先表现在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有目的的,主体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都是经过主体事先有意识的选择和明确的目的所确定下来的。正由于此,使得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理性过程。但作为认识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因素和环节的选择,并不总是同目的和意识相结合的,它也可以同无意识相结合,从而就会出现认识过程中的有意识选择和无意识选择两种情况。

认识中的无意识选择主要表现于主体在认识之初,不加思索和毫不犹豫地确定所要认识的客体。表面看来,这种情况表明的是主体不加选择地确定其认识客体,好像不存在认识的选择问题。其实不然,主体不加思索和毫不犹豫地确定认识客体,这也是对认识客体的选择,只不过这种选择是在无意识层面上并且是在一瞬间内完成的。主体为什么恰恰是不加思索地确立了某种认识客体,而不是其它认识客体,这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至于主体的选择为什么这样直接和快捷,这就涉及到无意识的特征问题。因为在主体的认知结构中,有一部分心理因素、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乃至一部分个人的爱好、兴趣和需要,是以无意识为存在形式的。主体一旦遇到与这一无意识的认知结构相适应的外界刺激和信号,就会不加思索地和自动地确立其为认识客体,从而使主体对其认识客体的确立是直接的和快捷的。

在整个感性认识中,诸如感觉、知觉、表象、记忆、联想等感性认识形式都渗透着无意识因素,从而使有意识、有目的的感性认识带有无意识、无目的的非理性色彩。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是一种逻辑的和思维的理性认识过程,在感觉材料上的思维加工和整理就是这一逻辑、思维和理性过程的具体展开和表现。这就是说,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就其本质和基本方向来说,是一种有意识的逻辑思维和理性的过程。但其中无意识的非理性因素在这一认识飞跃过程中也起到了辅助性的补充作用。如在感觉材料的准备上,有一部分感觉材料是处于无意识的状态,思维对其感觉材料的加工,在有意识的层面上往往会把处于无意识状态下的感觉材料忽略掉。正是思维的这种有意识的忽略又导致了这一部分无意识的感觉材料对认识飞跃的影响。无意识的感觉材料虽然不能被思维有意识地去加工整理,但由于思维定势的作用,有一部分的思维操作过程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而这种思维操作能在无意识中激活被压抑、被遗忘的感觉材料,从而使无意识因素对认识飞跃过程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

无意识虽然不能改变认识飞跃的基本方向,但它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感觉和无意识的思维定势促进或阻碍认识飞跃的进程。在科学发展史上,由于无意识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促进或阻碍科学家得出科学结论的例子是随处可见的。例如,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坎农经常借助于无意识提供一些新的想法,他说:“长期以来,我靠无意识的作用过程帮助我,已成习惯。例如,当我准备演讲的时候,我就先想好讲哪几点,写一个粗略的提纲。在这以后的几夜中,我常常骤然醒来,涌入脑海的是与提纲有关的鲜明的例子、恰当的词句和新鲜的思想。”[①]牛顿是17世纪的伟大科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还在光学、热学、天文学和数学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但由于牛顿信奉天主教,天主教不仅成为牛顿人生的重要信仰,而且已深深地渗透在他的无意识之中。于是牛顿在其科学研究中,给上帝留下了地盘,提出一切行星在“第一推动力”作用下才由静止开始运动的观点。牛顿提出这一错误的观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他对天主教的热忱信仰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无意识认识还表现在睡梦中的思维创造性上。心理分析学派认为,梦境是无意识活动的王国,这一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现代心理学根据脑电波的模式变化和眼球运动的速率将睡眠分为浅深不等的四个阶段,并且发现睡眠的第一阶段前的半睡状态,最易出现“梦幻的意象”。梅宁格尔金基研究院曾专门研究了半睡状态的脑电波节律与创造性的无意识想象的关系,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宝贵资料。他们认为,睡眠时,人的显意识处于休息状态,但无意识却开始活跃起来。但浅睡和深睡状态下的无意识活动情况又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浅睡状态的无意识活动较为活跃,而梦境也较多地出现在浅睡阶段,并在这一阶段也最多机会地产生创造性思维。例如,格拉茨大学教授洛伊在一天夜里醒来,匆忙地记下了梦中出现的可贵想法。第二天醒后,梦境全部遗忘,怎么也不能解释他匆忙的记录。这天夜里,洛伊在睡梦中又出现了同样的想法,这次醒后,他详细地写在笔记本上。第二天,洛伊的实验证实了他的发现结果。前苏联作家革拉特珂夫说,他在《士敏土》(即《水泥》)里所描写的黛莎被捕的一段,就取自自己的梦境。“有一个几乎每夜都做的噩梦特别执拗地紧随着我:在各式各样的际遇中,在各式各样的情境里,我不是要给白党枪毙了,就是要给绞死了,—一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在树林里,在群山里,在险恶的山坳里。和平常在梦中所见的一样,死刑总是没有执行:不是追得逃跑了,就是在这紧急关头醒过来了。……黛莎在群山里给白匪军捉住的这一段是虚构出来的,是从这个梦里产生出来的。”又如,美国化学家吉德伊尔研究硫化橡胶多年,他的成功是在梦中遇见一个陌生人,建议他在橡胶中加入硫磺,使他解决了橡胶老化的问题。瓦纳受到梦的启示,建立了配位化学的基础。罗化诺夫受到梦的启示,发明了留声机的蜡制圆筒。

这种在梦境中解决科学研究问题的实例是很多的。梦境中对科学问题的解决实质上是无意识的功劳,因为在无意识中,储存有大量的不被主体所意识到的信息,而有些科学研究的问题恰好和这些信息相关,当主体有意去研究和思考这些问题时,是难以有所进展和结果的。当主体处于睡眠和梦境中,储存在大脑深层的无意识却异常活跃,这样,往往能解决显意识状态下难以解决的科学研究问题。

无意识认识是不可忽视的,但无意识的反映形式和有意识的反映形式是有明显区别的。

一般说来,有意识反映是逻辑的、有序的。人的整个认识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从感生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发展过程。认识的这一发展过程是按照比较严格的逻辑规则有序地进行的,其中每一认识阶段不能随意变换和跳跃。而无意识反映则是非逻辑的和无序的。这就是说,无意识反映不是 按照逻辑的程序而进行的,它可以出现认识阶段的浓缩和跳跃,可以出现认识过程逻辑顺序的逆转。由于无意识反映具有非逻辑的特点,从而就显示出无意识反映的无序性、耗散性和非线性的特征。

有意识反映是有明确目的的。主体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并且带有预先制定的认识方案去反映客体,不管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是这样,从而就使得认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性。而无意识反映就不是这样,因为无意识反映不是处于有意识状态下进行的,所以认识主体也就不可能意识到这种反映过程。这样,认识主体也就无法从一定的目的出发,更不可能预先制定出认识的计划和方案。因此,无意识反映是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形式,它具有不自觉性和自发性。但无意识反映的自发性不等于盲目性。因为盲目性是指没有头绪的胡乱碰撞,而无意识反映却不是这样,我们且不说无意识反映只是作为有意识反映的补充和辅助形式,它始终是在有意识反映的认识背景和有意识反映的指导下进行的。就是无意识反映本身也不是胡乱和盲目的,它是要服从心理定势和思维定势以及无意识运动方式等许多条件的制约。因此,无意识反映虽然是自发的和不自觉的,但不是盲目的。

有意识反映是在主客相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是说,有意识反映是主体和客体作了严格区分的,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反映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客体,正由于此,有意识反映是清楚明确的,在有意识反映的内容中,哪些是感性认识,哪些是理性认识,哪些是关于这一客体的认识,哪些是关于那一客体的认识,这些都是分门别类和清晰明了的。而无意识反映则是在主客相融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是说,在无意识反映的过程中,主体处于没有自我意识的无意识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不能清晰地或根本不能区别主体和客体、自我和对象,从而主体的无意识反映是模糊不清、似有似无和笼统浑沌的。正由于此,在无意识反映中,现象和本质、感性和理性、这一客体和那一客体的认识内容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因此,无意识反映后,需要有意识认识去整理和证实。

总之,无意识反映是以非逻辑、无目的、无计划、不自觉和模糊不清为特征的。这就说明,无意识是一种非理性的认识过程,这种非理性的认识过程,又是人的认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的辅助形式和补充形式。

注释:

①转引自《科学研究的艺术》,第76页。

标签:;  ;  ;  ;  

论无意识理解_无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