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论文_安敬美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论文_安敬美

安敬美(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 2734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情况。方法:收集2014 年1 月到2015 年12 月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以及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和归纳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后,2015 年本院不合理用药发生率降至3.55%,和干预前的25.17% 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015 年抽选的700 例不合理用药干预病历中,临床药师均提出干预建议,建议率100%,临床医生建议接受率88.1%。结论:对于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通过临床药师开展药学干预,能够有效规范用药行为,控制和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临床药师;不合理用药;药学干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85-02

现阶段,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医院不合理用药有一定改善,但是各级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仍较为突出,据统计,占到所有临床用药病例的11% 到30%。而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主要在于临床药师、医生用药不合理。实践表明,临床药师在对临床用药实施针对性、有效性药学干预,可有效改善和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1]。

为深入探讨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本文对我院2014 年到2015 间临床用药实施药师干预后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报告正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以我院2014 年1 月到2015 年12 月临床不合理用药和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014 年1 月到12 月间的21153 例用药病例为实施药学干预;2015 年1 月到12 月间的22179 例用药病例实施了药学干预,对比两组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情况。

1.2 方法在2014 年度所有临床用药患者临床药师未实施药学干预;2015 年度临床药师均通过会诊、查房、床头指导等方式对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开展药学干预。主要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规定对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药学干预,对临床医生开具的处方实施严格审核[2];同时,医院还设置临床药师咨询窗,为广大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用药指导和咨询,确保患者正确、合理用药。详细记录两年中不合理用药的病例,及药学干预病例的相关资料。

1.3 统计方法应用SPSS12.0 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X2 进行统计数据检验,P < 0.05 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临床不合理用药改善情况在临床药师实施用药干预后,2015 年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明显降低。2014 年临床用药病例共有21153 例,其中不合理用药有:选药不当2011 例(9.50%)、用法用量不当1739 例(8.22%)、配伍不当756 例(3.57%)、抗生素管理不善473 例(2.24%)、重复用药225 例(1.1%),无适应证用药122 例(0.5%),合计5484例(25.17%)。2015 年临床用药病例共有22179 例,其中不合理用药有:选药不当209 例(0.94%)、用法用量不当218 例(0.98%)、配伍不当148 例(0.67%)、抗生素管理不善122 例(0.55%)、重复用药57 例(0.26%),无适应证用药34 例(0.15%),合计788例(3.55%)。2015 年数据明显低于2014 年,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临床药师干预建议采纳情况2015 年实施临床药师不合理用药干预后,从中随机抽选临床药师不合理临床用药记录及药学干预相关病历700 份,临床药师均提出干预建议,建议率100%,临床医生接受干预建议617 份,接受率达88.1%。

3. 讨论相对患者来说,临床不合理用药不但不利于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不安全因素,同时还会使患者经济负担有所加大,造成医疗资源浪费[3]。合理用药已成为现代临床药物治疗学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合理用药根本目标在于实现安全的、可靠的、经济的、有效的用药。随着现代药物技术的发展,临床药物品种种类不断增加,同时伴随新医改的推进,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日益凸显,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时必须慎重考虑,既要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用药,实现临床效果最大化,同时还应考虑到患者经济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当前临床药师主要基于自身专业药学知识,通过参与到患者的临床会诊、讯查房、临床用药培训等方式,积极参与到临床药物治疗中,并对临床医生用药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确保临床医疗服务的质量及安全性[4]。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2014 年和2015 年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情况,可知主要的临床不合理用药有这几种:(1)药物选择不当,比如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应用氨曲南实施治疗,患者病房高烧难退,病情不稳。临床药师建议医生应用青霉素静滴,病情得到好转。实施药学干预的原因在于青霉素是针对β 溶血链球菌感染的首要抗菌药物,氨曲南主要适用于革兰阴性菌感染,而选用氨曲南进行治疗是明显不当的[5]。

(2)用法用量不当,临床上某例急性咽炎患者在检查确诊后,应用青霉素静滴,每天1 次,但病情未得到明显控制和改善。临床药师建议青霉素静滴,每隔6 至8 h 进行1 次,在建议接受之后用药,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及好转。原因是青霉素用法并不适用一般药代动力学规律用药,因青霉素半衰期相对较短,通过静滴一日一次剂量,无法有效维持患者有效血药浓度,此外青霉素是一种时间依赖抗生素,抗菌的作用及效果主要依靠体内血药浓度来发挥。因此,每天必须进行多次给药,否则无法全面有效杀死机体内的病原菌,且还易导致病原菌出现耐药性,方法和用量是临床有效用药的关键。

(3)配伍不当,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是应用烯磷脂酰胆碱配伍0.9% 生理盐水。临床药师告知如此进行配伍,易出现沉淀,建议应用葡萄糖进行配伍,同时应用胰岛素予以降糖。

(4)抗生素管理不善及重复用药,临床不合理表现为抗生素给药频次、单次药量及无合理需要更换药物等情况,临床药师要求要加强抗生素调剂及应用,大处方药物避免流出。加强临床用药管理,用药前必须核对检查,以免重复性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后,2015 年我院不合理用药发生率降至3.55%,和干预前的25.17% 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

(5)无适应证用药,有1 例患儿临床诊断为风疹,应用头孢噻肟注射液进行治疗,但患儿的临床症状未有效控制。后临床药师提出用药建议:虽说患儿为风疹,未必没有感染,临床治疗原则应隔离,强化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做好饮食护理,加强营养,对症用药。临床医生采纳药师建议,患儿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并好转。

总之,医院临床药师应深入一线,积极参与到临床药物治疗中,不但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且可充分发挥自身临床药学专业知识上的优势,使临床医师临床用药行为更为规范,通过及时处理和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因临床用药不合理出现的纠纷或者事故,确保患者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药,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医院的临床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1] 赵纳.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价值评述[J].中国社区医师.2015,10(2):268-269[2] 张增珠,李刚,张静等. 临床药师对1860 例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干预和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5,21(9):131-132[3] 王树宏.52 例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8:114-115[4] 方积乾. 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0:275-276[5] 张川,黄亮,张伶俐. 国内外儿科临床药师干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研究的文献评价[J].中国药房.2011,22(1):70-74.

论文作者:安敬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论文_安敬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