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研活动中的课例探讨教学论文_张鲲

张鲲 新疆教科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摘 要:初中英语学科教研活动是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的。授课教师都是各个学校推选出来的较优秀的青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教学中的亮点,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在此一并呈现给我们的教学同仁,供大家共同探讨、分析、研究并借鉴。

关键词:课例 探讨 教学

本人应邀作为评委参加了某次区县初中英语学科教研活动,活动是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的。授课教师都是各个学校推选出来的较优秀的青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教学中的亮点,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在此一并呈现给我们的教学同仁,供大家共同探讨、分析、研究并借鉴。

教学中的亮点:

一、有效合理、有深度的课堂提问

有位老师在讲Unit 8《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时有这样的提问:1.What can be a gift?2.What other things can be a gift?这两个问题的梯度很好。第一个问题是常识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已知词汇;第二个问题是个发散性的问题,而且很有深度。学生的回答如下:best wishes,chocolate,bike,phone,cake,photo album,a letter,a self-made card,doing housework for mother can be gifts……学生的思路全部被打开了,回答问题时积极性很高,问题回答得很有深度,学生在语言习得的同时也在思想的深度上得到了历练和提高。这两个问题就属于有效合理、有深度的课堂提问。

二、发散性活动设计恰到好处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以下这个图后,让学生说出都有哪些周末活动,利用头脑风暴活动后学生说出了熟知的内容。这个活动的设计是非控制的,旨在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导出后面句式教学需要的词组,训练了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设计。

Weekend activities

但是授课中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现例举如下:

1.教学中的硬伤。教学时对教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把握不准,不够严谨。如:在教材中有“Don’t eat in class!”这一祈使句式的否定形式,教师在给学生举例时用了一个句子:“Don’t smoking!”老师在此处没有把口语表达句式 “Don’t smoke!”和“No smoking!”分清楚,所以在传授知识时有科学性的错误。还有一位老师给了一个例句:Make rules as more as possible.首先as…as是英文中表示同级比较的一个句式,as…as中间要用形容词的原形,是不能够使用比较级的,所以在中间用了more是错误的;再者,此句句序也是错误的,不符合英语表达的句序要求,正确的表达应当是“Make as many rules as possible”……这些都是语言的硬伤,针对这一点青年教师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学习。

2.教师抛开教材中合理的编排,使得教学人为的复杂化。人教版七年级的Unit 11《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中有“喜欢”这一动词的教学内容,因为喜欢的程度不同而对应不同的动词。这些动词从程度的强到弱排序如下:love;likes;doesn’t mind;doesn’t like;can’t stand。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本单元第一页1b Listening中可以看到:Love;likes;doesn’t mind;doesn’t like;can’t stand。这些小图标活泼清晰地表明了这些动词的区别,只需要让学生翻开书来,就可以做到简洁明快高效率地教给学生这些动词的区别。可是我们的教师还在自我创造,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是没有明白这些动词的区别。活用教材并不是要求老师们把所有的教材内容都拿来改动,而是要求对教材编排不合理的地方加以调整,但是对教材中编排合理的内容一定要充分地使用,教学思想要灵活。

3.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没有放手的意识。在课上我们还发现虽然我们的教师很年轻,但是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却还是比较的陈旧,导致学生的状态是“learn about the language instead of learning the language”,语言知识始终是知识,没有转化为语言技能。如在授课过程中有个重点句式:“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ports show?I…”始终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反复的机械性操练,没有给学生设定灵活的语境或者引导学生自己去挖掘语言的使用环境,没有让语言成为思想的载体,无意义、机械的重复操练替代了意义性语言能力的训练。这就使得语言学习失去了本身的目的,学生没有最终获得语言技能。教师始终是紧紧把握着课堂,不能做到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综观此次授课活动中课堂教学的优缺点,我们看到这些既反应了我们年轻教师的教学优势,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教学功底及教学技术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的学校教研组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分类并在组内做专题的研讨,大家不断改正不足,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张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  ;  ;  ;  ;  ;  ;  ;  

以教研活动中的课例探讨教学论文_张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