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510405
摘要:建筑工程与项目的施工质量能得到严格管控,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关健保障。同时这也是决定施工企业的社会信用度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之所在。因此,本文便将围绕如何做好工程管理和质量把控的主旨,简要地概述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可以显著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科学方案,希望能以此促进施工企业更好地管理项目的进展,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程质量;质量控制
引言: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中,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为其关键要素,这密切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固度、使用期限等等,同时关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项目作业的进行过程中,应当完善工程监控和质量管理,在不影响最终建筑的质量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工期,尽可能快地排除建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应急措施迅速解决。做好施工管理和质量的把控,是提高建筑的质量,延长建筑的使用期限,同时实现项目的实际效益最大化。
1 工程概况
本次工程项目具有较大的规模,在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相关规范。在本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管理单位重视建筑工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获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本工程中出现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具体的介绍。
1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现存问题
1.1 工程管理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
工程的管理机制过于粗略。在实际情况下,在建筑工程领域普遍缺乏精细的管理制度。即使可能存在较详细的管理条例,而制度往往是过于笼统的,它只单单规定了某个大方向,在很多细节上来看,都没有涉及到。而工程管理最重要的就在于细节,细节没有得到重视,那么整体上的管理必定也将功亏一篑。
(2)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实际的管理工作往往落实不力,如果希望能让管理工作发挥出预想中的成效,则需准确将管理制度落实到项目从始至终的所有环节。然而就当前的现状来说,不足仍有很多。管理者的工作态度不佳,且责任意识较低,没有按实际的工作规定来进行施工的监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职业培训,在一些情况下难以对工程进行管理,从而使得实际的管理落实不到位。
(3)基层管理人员参与度低
实际的管理过程并没有涉及到全部的基层管理者。管理项目并不单单依靠专门的管理人员,全体的施工人员都应当加入到管理中来,让项目管理体系上下联系、成为整体。但是就目前来看,管理工作的进行仍然只有管理人员来负责,基层的施工人员均被排斥在外,其管理作用几乎为零。
1.2 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1)质量控制范围狭窄
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质量的监管环节大体分布于设备机械、材料制造等方面,然而在工程技术、施工人员方面的质量管理却没有到位,会引发由于技术故障原因以及施工者操作不当原因而产生的安全风险。
(2)现场管理不到位
现场的实际管理对于施工质量的监管意义重大,这是监督控制施工环节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现状是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往往欠佳,部分环节被忽略和遗漏,例如,对机械设施的操控,缺乏在场的专业技术人员来监督和管理,也许会引发由于施工设备操作失误所导致的质量问题。 同时,科学的高效管理手段也较为缺乏。质量控制为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过程,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当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对管理工作展开辅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实际上,在目前的质量控制中,这类手段的使用并不普遍,使得质量控制的成效并不令人满意。
2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2.1 做好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1)构建精细化的管理制度
制度的精细化可以显著促进管理的全面化。因此应当以工程的实际状况出发,建立尽可能精细的制度体系。例如可以以成本、质量、工期、安全性等方面,逐项细化制度条例。接下来将工程分为前期准备、前期施工、中期施工、后期施工最后为竣工验收数个方面,再次对制度展开细化工作。在实际的制度落实过程中,也需要实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这样就能使管理体制精细且合理。
(2)落实管理工作
当管理制度充分精细后,就应当将其落结合管理工作中充分落实。首先要加强对管理者的专业培训,增强其管理能力,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能有更高的效率。其次应当使用恰当的激励制度与责任制度,将管理的工作和责任两者相匹配,并辅之以适当奖励,发挥其激励作用,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参与度
基层人员为工程项目的主要建设者,在进行工程管理时,他们不单单只是被管理者,他们同时也是管理者。所以,务必一开始就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管理意识和能力。随后,应当使管理体系上下衔接成为一体,基层施工者也应该有一定的管理工作,以此配合专门的管理人员,引导基层人员进入到具体的管理工作环节当中,充分发挥其管理作用,为整个工程管理服务。
(4)重视施工阶段的施工水平
施工人员能熟练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是提高工程施工水平最强的保障。这就要求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完善自身经验,优化施工技术。例如在工程所需的特殊材料的购置,搬运和存放的环节中,都要求人员和设施具备较高的专业度,每环节的工程质量都需要严格控制。对一线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非常重要,应当以此来增强其施工操作能力,要进行现场操作,专业的上岗证是必备的。同时应当鼓励工人开展互相的技术经验交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改善自身的施工技术。考核制度也不可或缺,对于那些考核不通过的工人,应当进行再次培训;从而保证施工者的职业素质,一切都应严格依预先规定的流程,本着一丝不苟的态度来进行。
2.2 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1)拓宽质量管理的范围
要把质量管理全面落实到工程的各个环节中。确切地说,就是将其中心从目前的机械设备、材料质量方面,逐步转移到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等等方面。在施工技术的层面上,应当优化技术交底工作,就施工环节中的各个细节向施工者详实地说明,使其充分理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重点。在施工人员的方面来说,则为应当对其进行培训,增强其质量意识,让其能在施工中切实把控好项目质量。并且,也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鼓励施工者互相进行质量的监督,从而更好地把控整体项目的质量。
(2)加强现场管理
现场的实时管理为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务必在施工现场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深入监控。对于工程器械的操纵环节,应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实时监督操作工人的工作,使得技术人员配合操作人员开展作业。在现场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当清晰划分各项工作的重点,促使项目能按规定的质量标准来进行,及时找出所存的质量安全隐患,并迅速排除。
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使用技术化的手段能有效促进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并且也可以适当分摊管理者的工作负担。BIM 技术近期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项建筑工程之中,其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凸显。因此在管理施工质量时就可依据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相关要求,构建起BIM 质量模型。再从平均每天的实际施工状况出发,实时调整质量模型的相关参数,对其进行不断的更新优化,便能以此计算出出在哪些方面存在着质量上的偏差,并对此进行专门的定点管控。同时,也可以依靠信息化技术,让质量管理系统更为信息化。汇总反映施工质量情况的各项数值,并将其全部录进信息管理系统。接着使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便能迅速找出数据所反映出的质量问题,让日后的施工管理有所侧重。
4 结语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统一协调不同部门的工作,从而将施工进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保障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进一步控制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建立健全尽可能高效完备的工程监管体制,切实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推动我国的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军.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27).
[2]张利俊.试论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27).
[3]钟金强.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监理质量行为的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27).
论文作者:明小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