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税收征收起点的争议浪潮_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论文

个人税收征收起点的争议浪潮_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论文

个税起征点 引争议浪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浪潮论文,引争议论文,个税起征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起征点调高有没有必要

到底有没有必要提高个税起征点?听到最多的声音是: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大势所趋。但也有一些“异调”之音,并且也颇有道理,这里不妨一一分析。

有必要,减税是给国民送“红包”

民生角度 当前物价普遍上涨,股市低迷,工资涨幅大多落后于CPI涨幅,导致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幅缩水,对很多赞成提高个税起征点的人来说,这似乎是最原始的理由。也可以说,提高个税起征点就是送给国民最好的“红包”

在一家通信公司做会计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提高个税起征点对我们这些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的好处显而易见。目前个税起征点定位2000元,有点偏低,而今年物价又上涨得厉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大家的消费积极性,会压制中等收入者的积累和消费能力,这种局面极不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

历史角度 纵向比较,我国20世纪80年代一般人工资在50元左右,当时的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是800元,是工资的16倍。现在一般人的工资都在1500元左右,按同等比例计算,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应为18000元。因此,有专家认为个税起征点应该与时俱进,应该与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挂钩。

对国家财政影响不大 既然提高个税起征点属于减税措施,因此,也有观点认为出台这项措施可能会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但有专家表示,这项措施肯定会对财政收支产生一点影响,但目前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时机还是比较好,一是因为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依然较快,说明财政有一定的承受力,二是个人所得税在我国不是主体税种,在税收收入比例中只占7%的份额,因此调高个税起征点对财政收支影响不大。

没必要,无助子低收入群体

有专家认为,仅仅调高个税起征点,并不能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效果,甚至事与愿违。认为一再地提高个税扣除额,并非真的就是为穷人着想。

具体来讲,针对有人建议个税起征点定为5000元的说法,有专家就表示:有多少真正的“穷人”能够达到?这究竟是在缩小贫富差距,还是在扩大贫富差距?因为没有多少人的工资能达到5000元,所以只会让更多的真富人假穷人免税,这样只能是把少收的个税变相地返给了高收入者,更不利于调节贫富差距。那些为提高个税扣除额而热情欢呼的人,实质上恰有可能是在为那些他们一向认为应该加重税负的富人利益而努力奋斗。

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要遏制日益上涨的物价、帮助低收入者渡过难关,最佳方式并非提高个税起征点。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的贺铿也持同样观点:“我不赞成提高个税起征点,目前也不太可能实施。”他认为,出台一项政策的前提是弄准政策效应到底在哪里。在目前经济增速下行、物价不断上涨的形势下,政策应该着重关照的是生活压力最大的低收入群体,包括养老金较低的离退休人员、失业待业者和学生群体,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在读学生等。

民生问题针对的是绝大多数人。很显然,提高个税起征点并不能让最需要帮助的这部分人群受益。

■小结:提高个税起征点符合中等收入者的利益也是和谐社会的体现,最主要是民心所向,但似乎提高起征点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分地区是好是坏

如果提高起征点,这个“点”怎么定?不少人建议按消费水平分地区定,当然也有反对声音。

消费水平决定起征点 我国各省的消费水平不一,全国的征税标准也不宜统一,有专家这样表示。

比如,广东和甘肃的消费水平有明显的差距,如果将个税起征点定得很高,对财力较弱的甘肃的财力会有较大影响。如果定得偏低,比如说2000元,会让广东的打工族有不少牢骚:除去吃的住的,加上其他必要的日常开销,再缴税,一个月下来就接近“月光族”了。而北京、上海等地的房价又非常高,更多的人建议以各地的实际情况定,比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可以定8000元到1万元,西北地区可以定3000元。

分地区有两点弊端 有的人认为分地区不公平,个税是国税,应全国一致,而且如果定得高的话,对财力较弱的地区的财政收入会有明显的影响。在一网络媒体做网编的汤小姐则认为:“如果分地区的话,发达地区的富人可能会钻这个漏洞,费尽心机到西部地区缴税,这就又会出现了合理避税的情况。”

■小结:分地区划定个税起征点,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想法,如若真实施起来,监管不力的话恐怕会让很多富人在漏税方面有机可乘。

以家庭为单位申报可行吗

除了上调个税起征点以外,不少人建议还可以从公平的视角对个税政策做出更为科学细致的制度安排,比如以家庭为单位申报,该建议可行吗?

更公平 调节社会成员收入的二次分配,这是个人所得税的功能。但是现行个税征收办法还存在着这样的弊端:收入相同的纳税个人,纳税金额一样。但由于家庭情况不同,赡养、抚养的人数不同,家庭整体收入差异很大。如果一个人养活全家老小的人与根本没有一点家庭负担的人交的个税一样,很明显会让前者感到不平衡,认为有失公平。

此外,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个税也符合国际惯例。为了保证税收负担公平、合理,现在不少国家在个人所得税申报的问题上实行的是“夫妻联合申报”或“家庭申报”。对中国广大普通工薪家庭特别是经济负担沉重的家庭来说,如果考虑按家庭整体收入征收个税,似乎很值得期待。

不可行 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要付诸实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国目前还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公众诚信道德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税务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个人隐性收入与家庭成员收入,赡养、抚养的人口,家庭成员就业、教育等具体情况不好掌握,而且由于社会保障措施尚未广泛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的现实语境下,家庭成员的界定还不能单纯依靠户口本。“家庭个税”还存在实施障碍。这种征税方案恐怕还难以实现,但按家庭收入征收个税体现了公平理念,或许未来值得尝试。

■小结: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个人所得税,想法虽好,但是在我国各方面的体系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实施困难多多,尤其是如果出现夫妻离异等家庭破裂情况时,个税的征收就变得有点复杂。

起征点究竟定多少

800,1600,2000,三年内个税起征点几度上调,如果再调的话,到底调多少才能让人满意让人感觉最合适?大家对此更是众说纷纭。

大于平均工资水平 “如果个税起征点不能大于平均工资水平,那么,缴税的仍然是大部分穷人,这样就达不到‘均贫富’。”很多人对这种看法持肯定态度。

采用“相对值” 有人建议起征点应该为一相对值,而非固定值。比如说起征点定在城市人均收入的5倍以上。假如广州今年的人均收入为3000元/月,那么今年起征点就是15000元。明年广州人均收入为4000元/月,那么明年起征点就是20000元。

3000~4500比较可行 现在的生活指数太高,物价上涨,没有3000元基本工资生活费是很难维持的。所以包括专家在内认为3000元作为起征点比较合理。江苏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一位委员认为5000元作为起征点是明智的选择,但考虑到其可行性,他认为3500元的可能性比较大,至少应该在3000元以上。

5000呼声最高 网友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5000元是最合适的起征点,少于5000元基本上都是用于生活必需或购置重要的工具如房屋等,手里根本留不住钱。

■小结:个税起征点肯定要上调!这是大家最为强烈的心声。而调整则需要有个渐进的过程,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域外来风

法国:

扣除标准不一样

法国个税起征点扣除了个人生计所需,还设计了结婚前与结婚后不同的扣除标准。已经生孩子的家庭和未生孩子的家庭扣除标准也不同。

墨西哥:

起征点低培养纳税意识

墨西哥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非常有特色,简言之,这是一套征税和补贴相结合的制度。它在强调人人都有纳税义务的同时,又切实保障了中低收入者的利益。墨西哥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0.01比索,也就是说理论上所有人的所有收入都需要交纳所得税。根据墨西哥税法,凡是月收入在32700比索以下的人都能享受到国家财政提供的纳税补贴,最低金额相当于实际纳税额的30%。

印度:

区别对待扣除项目

印度实行以间接税为主体,实行分税制的财税体制。但印度只有10种税,就工资、薪金所得税而言,工薪所得税包括7种情况的来源。印度对税率的规定不是由所得税法案来确定、一成不变,而是由每年的财政法案来确定。印度还按照11种情况区别对待(如预付工资、拖欠工资、休假工资、合伙人的工资、费用和佣金、红利、赠与金、养老金、年金、额外任务的报酬、自愿退休时收到的赔偿),对于临时收入的应税和免税规定明确。在对工薪所得的扣除项目上,印度有标准扣除、娱乐补贴扣除、职业税或受雇税,还有对雇员公积金、退税以及减免的特别规定。

专家之言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刘桓:

个税起征点应考虑与物价挂钩,还应考虑地区差异。我国个税税制改革应提到议事上来了,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更个性化的费用扣除标准。但这种税制改革的条件还很不成熟。

目前,我国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仍大有“空间”:可考虑与物价指数挂钩,还应该考虑地区间的差异。而确定这两个方面的出发点是“规范化、制度化地调整个税起征点”。

在我国个税起征点的三次调整中,其实已考虑了物价因素,但是不够科学和规范化。能否以一个年度为单位,以2000元/月为基数,科学和规范地制定一个与CPI联动的标准,实现个税起征点调整的指数化,以此避免物价高企下纳税额对居民基本生活费用的侵蚀。

个人所得税立法权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但应该授权给各地一个幅度,由各地根据本地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

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

上调个税扣除额(起征点)至2000元时就有一定争议,今年物价一路上涨,2000元的起征点确实太低,可以再适当提高一些。另外,国外个税扣除上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人口住房等。目前,我国个税在这方面的扣除项目还比较少,从这角度看也应再提高一些。如果调整的话,应该在3000~5000元,对个税起征点的调整阻力不会太大,但需要通过人大批准。应该积极研究个税起征点挂钩CPI的机制,如此个税起征点的调整才不至于陷入“始终慢一拍”的尴尬。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连续增长,个税起征点目前看来偏低,尽管调整了一次,但调整力度并不充分,在目前的基础上再适当提高还是合理的,具体提高到多少,则要具体测算。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

个税收入飙升意味着去年上调起征点至2000元仍不到位,应该再次提高个税起征点,个税起征点应该从目前的2000元上调至5000元,只有这样才能使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财政部科研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孙钢:

按照目前2000元的起征点,全国缴纳个税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不到2%。进一步上调个税起征点,只是令少数高收入者获益,低收入者受益不大。与提高个税起征点相比,通过下调增值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抑制过快增长的物价,政策效应将更为明显。

南京审计学院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中国财政学会理事蒋大鸣:

一步到位调整到5000元,这么大幅度不太可能,中国人的心理通常是做什么事都一步步来,涨工资要一点一点地涨,同样,这减税也不可能一下幅度那么大,在3500~4000元都是可行性比较大的。

Chinaren网络调查

专家称个税起征点将调整至3500元,您怎么看(共35026票)

结果显示

强烈支持,调至5000更好67.48%不应一刀切,该和区域挂钩 22.58%

反对,无助于低收入群体 6.12%

无所谓,与个人关系不大 3.81%

标签:;  ;  ;  ;  ;  

个人税收征收起点的争议浪潮_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