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运用论文_熊瑛

熊 瑛

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互动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级中医系9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互动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高分段(80分以上)的学生有26人,占两班比共为27.05%,明显多于对照组11人;实验组的不及格人数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人;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为98.0%,比对照组的45.8%高。结论:互动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强化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是中医诊断教学的一项高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互动教学法;中医诊断学教学;运用效果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重要链接[1]。因此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中医辩证思维就显得尤为关键,怎样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医诊断学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互动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有较为稳定相互依赖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能双向交流,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提高中医诊断学教学的效果[3]。本文旨在探讨互动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院2014级中医系9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学生的教学教材均选自由李灿东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由同一个教师采取相同的教学进度分别授课。教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教学内容分为了解、熟悉、掌握、应用等层面,突出重难点。同时,期末考试的试卷相同,评分标准也一致。

1.2教学方法

参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在学期的前25个学时采用传统教学法,因学生在知识的认知能力和衔接上会有一定差异性,且审察内外、整体察病和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传统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好中医学习基础,逐渐培养学生的中医诊断思维。审察内外、整体察病讲解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对中医认识的整体性;讲解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中医辩证思维。该阶段的教学必须要对每个基础概念、诊断理念及其各自概念进行详细讲解。

实验组采用互动教学法,该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巩固已学知识,掌握新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课堂讨论法和组织自讲法两种方法。

1.2.1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常见的互动教学法,教师在每次课堂结束前,根据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留给学生,包括了一些一般性、探索性和细节性问题。教师要叮嘱学生回去后认真阅读和查阅病历资料,并在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记录下来。在下堂课教学上,让学生自由提问和回答,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1.2.2组织自讲法

组织自讲法是很多教师在课堂讨论法基础上的一种创新,要求学生独立站上讲台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讲解,当一回“老师”。在有关“四诊合参,从病辨证”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自讲的方法完成“四诊合参,从病辨证”部分的相关内容,事先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对一种诊断方式进行讨论,然后各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讲解,每组讲解完后,其他组同学可以提问,讲解组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老师给予最终的解释和总结。然后在“见微知著”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灵枢?五色》等古代中医著作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描述,以更好的理解“见微知著”的特点。最后在每节课结束前,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中医诊断学教学课程内容中选择题目,搜集相关资料,以为下节课的讲解做好准备。

2.研究结果

2.1两组学生考试成绩的比较

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显示,实验组高分段学生明显多于参照组,低分段学生明显少于参照组,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2.2两组学生的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方法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48例学生中,有47名(98.0%)认为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满意度较高,参照组48例学生中,对传统教学法满意的仅有22名(45.8%),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传统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改进,应该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学生。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互动式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原因如下:一是,互动式教学法丰富了课堂讨论,传统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二是,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自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生能力,能很好的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能有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这表明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同时在教学中有关“见微知著”章节的教学,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四诊、八纲、辩证等部分的教学也可以结合实验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重难点。可见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每一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并结合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进行配合教学,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述,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生对中医诊断学教学的满意度,值得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洪娟,赵亚丽,罗云祥,冯春,唐菊人,刘燕.互动式与传统式教学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比较[J].中医教育,2005,01:45-47.

[2]王玉.中医诊断学教学测评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制)与应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

[3]孙立.中医诊断学互动式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103-104.

[4]胡志希,谢梦洲,袁肇凯,周小青,黄惠勇,简维雄,孙贵香,黄献平.数字化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1:134-137.

论文作者:熊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运用论文_熊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