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身体的能力论文_张瑞通

试析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身体的能力论文_张瑞通

张瑞通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第一中学 256620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高中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构建出一种具有创新功能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掌握现在和将来及终身体育需要的健体知识、健体技术和技能,引导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广泛参与中,能自主锻炼,自主发展,使学生将自己锻炼成一名名符其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锻炼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民主气氛。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民主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师的亲切与激励,期待与挚爱。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主权。应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创造自由展示的课堂空间,变课堂为讲堂和学堂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的结合,以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如:列举我国男、女篮球运动健儿多次蝉联亚洲篮坛冠军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指出我国对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方面的卓越贡献以及当今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户和学习兴趣。我们还应以北京成功举办亚运会、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等历史和事迹去教育学生,又使他们在无形中提高兴趣。我们要将正确引导,激发兴趣作为切入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如在介绍某个技术动作时,除了提出学习动作的目的、要求及用途外,还应结合介绍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该技术运用上的新发展、新突破,以激发起学生向往成功的情趣,提高其他追求与创新的兴趣。另外,还应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并结合各个比赛进行点评,鼓励学生自主学练,标新立异;培养学生自主学练,敢于质疑;启发学生自主学练,富于想象;引导学生善于创新。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主动锻炼,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去实践。

二、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人人都“动”起来。现在的孩子98%都是独生子女,普遍不喜欢跑步,每次上课听到要跑步就叫苦连天,个个有消极情绪,一上跑道就没有积极性,更谈不上对于跑步的兴趣了。但是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是身体素质的两大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踢足球或者打篮球,

教师在篮球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年龄特点,尽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篮球运动中来。如,教篮球“三步上篮”时,技术动作可分为五步教学:第一步是先在篮下最佳位置,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体悟手指拨球的感觉。第二步是练习者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后退一步,学习左脚向前一小步,同时起跳完成上述动作。提示学生步子不要太大,上步要快,起跳时左脚用力蹬地,尽量高跳以克服和避免向前冲力过大。第三步是练习者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再后退一大步,右脚先跨一大步,左脚快速跟进一小步,起跳投篮。左脚跨步时,双手将球持于腰腹间。第四步是在第三步的基础上,适当距离,左脚在前,接同伴抛起或传的球或自己运球,再双手持球完成上篮练习。第五步是在熟练后,逐渐加大抛接球的距离,也可以学生自己做运球,完成上篮练习。动作口诀是:“一大、二小、三高跳”。这样技术动作要点突出,简明扼要,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还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学生跃跃欲试的激情油然而生,从而升华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主动性

大家都知道,每次观看体育比赛,都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那是因为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如在进行篮球运球训练时,来回运球单调乏味没有动力,所以,我设计了几个游戏和比赛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开始,我设计了比较简单容易完成的小组运球接力赛,之后,又设计了运球障碍赛,加大运球的难度,之后又设计“二对二”运球抢球游戏,这样的三次活动,难度层层递进,学生也感受到了竞争,激动的心情,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运球技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达到了双赢的结果。又如,在排队方面,我尝试了除了常规4列横队外的其它队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几何图形队形。满足学生“喜新厌旧”的心理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四、实践探究,发挥学生体育锻炼的主体作用

教学改革实质是教与学的转变,是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的导演。在体育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径是在练习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自编游戏内容。比如“定向越野跑”的游戏中,我充分地放,不再告诉学生要怎么做,而是帮助他们靠自己去发现。在整个探究过程的大部分时间里,实施非指导性教学,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去练习、去尝试、去反思、去总结,学生作定向越野跑的自主性很强,自主权很大。在由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中,同伴知识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与交往,凸现并强调了主体性。

论文作者:张瑞通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5

标签:;  ;  ;  ;  ;  ;  ;  ;  

试析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身体的能力论文_张瑞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