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护理应用观察论文_谢祖迎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护理应用观察论文_谢祖迎

安徽省广德县人民医院内三科 谢祖迎【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5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急救治疗期间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将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急救和护理干预后,45例患者中,自动转律12例,占26.7%;转为窦性心律31例,占68.7%;近期效果不佳2例,占4.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急救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对促进患者心律复平及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观察

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是心血管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其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7% ~4.8% ,研究表明,血流动力学障碍是 PSVT 患者预后差、死亡的主要原因[1]。对于短时间内不能自行复律患者,临床需给予及时抢救治疗,才可改善患者预后。在进行急救观察组还应加强临床护理,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为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疾病的康复,以改善临床治疗和预后效果。我院心内科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心内科住院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47.3±5.6)岁。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PSVT,即心电图迅速出现连续3个以上的 QRS 波,且心率≥160/min,R-R节律绝对均齐。患者存在头晕、胸闷、乏力、心悸等临床典型症状;心率均>160/min;发作时间<48h。

1.2 方法

(1) 一般护理

嘱患者绝对卧床达4~6 h,并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以控制心肌耗氧量。给予患者有效吸氧,对于无呼吸困难症状表现患者,吸氧量为6~9 L/min;对于呼吸困难患者,吸氧量为2~4 L/min。患者需经心电监护,观察用药后心电图及心率情况,主要观察心律异常情况、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如有异常需及时处理[2]。

(2)心理护理

首先为患者提供较安静的治疗环境,减少外界刺激;在给予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或治疗操作前,均应向患者讲解治疗或护理的目的与措施等,让患者了解疾病特点及治疗配合方法,以缓解其负性情绪,使之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说明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护理人员也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让家属积极鼓励患者,使患者体会到家人的关心。

(3) 非药物急救护理

兴奋迷走神经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措施,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首先要确保患者保持清醒,且其血压与心脏功能不可有异常,同时进行体位护理,让患者头偏向一侧,按压颈动脉窦,先压右侧10s,无效再压左侧,禁止同时对两侧按压,体征恢复正常则马上停止按压。期间若患者出现恶心、胸部刺激感等情况时应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告知患者这是正常症状,无须担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药物急救护理

三磷酸腺苷、胺碘酮、普罗帕酮等均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治疗常用药物[4]。用药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电图、心率、血压等体征及药物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并在患者转复率后停止使用转复率药物,运用药物时,除严密监控患者体征,还要将抢救物品准备做好。

(5) 健康指导

PSVT 的主要特点是突然发生、突然停止,发作无法预料,所以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学会自我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以应对突发情况[5]。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叮嘱患者注意保养,劳逸结合,禁烟、酒,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嘱其出院后定期来院复诊。

2结果

45例患者中,自动转律12例,占26.7%;转为窦性心律31例,占68.7%;近期效果不佳2例,占4.5%。

3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缺氧血症、预激综合征等非心脏器质性疾病中,主要发病原因为情绪过激、疲劳过度以及吸烟、饮酒等。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大多数为161~221次/min、心悸、呼吸困难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6]。在急救工作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较多,若患者的病情较轻则给予非药物治疗,若病情较为严重则给予药物治疗,若以上治疗方法均无效则采用直流电复律治疗。患者往往会产生程度不同恐惧与焦虑感,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因此,个性化急救护理可针对急救治疗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实施各项护理措施,早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信心,为其他治疗与护理操作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非药物急救护理与药物急救护理可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进而提升临床疗效;健康指导能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掌握自救的简单方法,以便患者能够自觉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疾病复发诱因,以控制或减少室上性心动过发作次数[7]。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急救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对促进患者心律复平及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丹,杨丹,李峥.临床护理路径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1-3,13.

[2] 张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治疗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240-241.

[3] 杨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救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1):259.

[4] 荣磊,张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150-151.

[5] 戴丽娜.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 ,2015,22(31):189-191.

[6] 李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急救及护理干预[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9):1694-1695.

[7] 于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护理干预方式及应用意义评述[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3):290-292.

论文作者:谢祖迎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  ;  ;  ;  ;  ;  ;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护理应用观察论文_谢祖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