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追溯管理系统在外来植入物器械管理中应用论文_马晨红 吴旭芝 任丽媛 张丽君

马晨红 吴旭芝 任丽媛 张丽君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河北 邢台 054000 作者简介:马晨红,女,1984.9,河北省定州市,本科,护士长,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消毒供应专业.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可追溯管理系统在外来植入物器械中的应用,对外来植入物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4年6月利用可追溯管理系统对外来植入物进行闭环式管理,对各个环节进行了实时记录,观察对外来植入物器械应用可追溯管理系统后对外来植入物的质量管理的改进效果.结果 2014年清洗不合格率2‰明显低于<2013年的14‰;2014年器械缺失率1‰ <2013年17‰;2014年湿包率56‰ <2013年器械超重5‰ ;2014质量追溯记录缺失率2‰<2013年31‰;2014生物监测缺失率0‰<9‰.结论 信息化可追溯管理系统在外来植入物中的应用,对外来植入物器械各环节进行过程化、细化管理,可以准确快速的查找各个环节信息,使外来器械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保障外来植入物的灭菌质量. 【关键词】 可追溯管理;外来植入物器械;追溯管理;持续改进【中图分类号】R78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74-02

植入物是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30天的可植入型物品[1].外来植入物器械由于昂贵,器械精密并且更新快,一般由器械公司自行管理,又在不同医院频繁流动,增加了院内感染发生的隐患.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植入物引起的占85%以上[2],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院于2014年6月采用了消毒供应中心信息追溯系统对消毒供应中心整体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其中将外来植入物器械纳入信息化管理,设立了单独模块,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植入物器械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引入信息化可追溯管理系统后的外来植入物器械观察组(n=946),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引入信息化可追溯管理系统前的外来植入物器械为对照组(n=889),两组的手术量、人员结构及技术水平等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硬件及耗材配置 各工作间配置台式电脑各一台、扫描枪各一个、掌上电脑(PDA)各一台;标签打印机各一台.耗材配置耐高温,耐湿自黏性打印标签(该追溯条码具有化学指示物,同时三条相同的条码信息,一条用消毒供应中心的回收使用,一条粘贴到植入物发放登记本,一条用于粘贴到手术病案中,其中任何一条信息均可追溯到每一个环节);打印碳带.

1.2.2 授权 对于外来植入物进行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准入考核,并且可追溯管理系统对有准入资格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授权,只有具有授权的工作人员的信息条码才能进行对外来植入物的处置工作.1.2.3 回收 外来植入物器械提前一个工作日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先在去污区进行登记签字.有授权的去污区工作人员扫描自己员工条码进入外来植入器械管理模块的回收界面,进入界面后首先登记各项信息: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医生姓名、患者姓名、住院号、厂家、接收人、名称数量、植人物条码等,然后扫描篮筐条码,最后确定回收.

1.2.4 清洗交接 去污区工作人员扫描自己员工条码员进入清洗消毒界面, 选择清洗时选用的清洗方式、清洗设备、清洗机程序等,扫描网篮条码,最后用扫描枪扫描电脑显示屏上的清洗消毒条码.1.2.5 检查包装 清洗消毒完毕后的器械传递到器械检查打包间,检查包装组工作人员扫描自己员工条码员进入检查包装界面,扫描篮筐条码,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如清洗质量不合格,点击不合格,退回去污区进行重新清洗消毒,如质量合格点击合格,包装人员根据追溯系统内器械清单、器械图片以及消毒供应中心三个规范要求进行配包,配包完成后,配包人将器械交予审核人进行检查包装,检查无误后,审核人在电脑的配包界面内选中所包的器械包名称,根据包装时所采用的外包装材料选择正确的有效期,然后扫描配包人条码,扫描审核人条码,外来植入物器械包会自动生成并自动打印出追溯条码.追溯条码信息内容包括:器械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配包人、审核人、器械数量、是否有植入物.

1.2.6 灭菌 外来植入物器械包装完成后,交予灭菌员.消毒员采用PDA(掌上电脑)进行工作,通过扫描灭菌员的信息条码,直接进入灭菌界面,消毒员扫描待灭菌的外来植入物器械时,PDA 会自动弹出对话框:是否放置生物监测综合测试包,只有放生物监测综合测试包,并且点击是时,PDA 才会允许进行下一步操作,这样有效防止因为人为原因造成的生物监测未做的现象,装载完毕后灭菌员扫描锅号条码,再扫描程序条码,点击开始灭菌,标签打印机会自动打印出锅次条码.该条码信息内容包括:几号灭菌器第几次运行,运行时间. 同时在灭菌界面内,扫描该锅次条码,即可出现该灭菌器内所灭菌器械的信息.1.2.7 审核 灭菌结束后,冷却30分钟后,无菌物品发放人员通过扫描自己的员工条码,进入到审核界面,查看无菌包外标识化学指示条变色情况,如果合格,扫描锅次条码的化学监测条码,点击合格,同时将生物指示剂做快速生物监测,三个小时后查看结果,如合格扫描锅次条码的生物监测条码,点击合格.如果不合格,需将其重新灭菌,并及时查找原因.将生物监测记录结果进行记录后,同时将植入物器械其中的一条条码进行粘贴.进入到追溯界面,通过扫描这一条码可追溯到任何一个环节.1.2.8 发放 审核合格后,无菌物品发放人员通过扫描自己员工条码进入发放界面,扫描待发放器械条码,同时选择需要发放的科室,点击发放完成.1.2.9 储存 手术室工作人员通过扫描自己的员工条码进入储存界面,接受外来植入物器械包后,扫描外来植入物器械包条码,点击储存.1.2.10 使用 手术室工作人员通过扫描自己的员工条码进入使用界面,扫描外来植入物器械条码,扫描患者腕带信息,点击使用.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两组之间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的手术量、人员结构及技术水平等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2.2 经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其中清洗不合格、器械缺失、湿包、器械超重、质量追溯记录缺失、生物监测缺失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见表1表2

3.3 在追溯系统管理中,只要外来植入物器械进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信息登记,器械便有了自己唯一的身份信息,如同我们拥有的身份证,只要在追溯界面内扫描条码立即可查到哪家外来植入器械厂商管理人员与我科室的那位工作人员进行交接,那位工作人员采取了什么方式,什么设备,什么程序进行了清洗,清洗后由那位工作人员进行配包、包装,由几号消毒员用几号灭菌器,什么程序进行灭菌,灭菌完成后由谁进行审核,发放,到手术室由哪位器械护士使用,用到哪位病人身上,可以进行准确快速的追溯[3],为举证倒置提供依据[4].

参考文献[1] 张洁.植入物管理的研究现状及难点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20卷,[ 5期,619+ 2] (邓亚娟.医院植入物管理于不良事件监测[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 [ 12):64-66 3] 何正慧,邵承香,段君玉.办公自动化系统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0):1841-1843. [4] 任伍爱.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追溯系统[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8-19.

论文作者:马晨红 吴旭芝 任丽媛 张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  ;  ;  ;  ;  ;  ;  ;  

可追溯管理系统在外来植入物器械管理中应用论文_马晨红 吴旭芝 任丽媛 张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