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曹光强

新时期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曹光强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应急救援中心石化总厂应急救援大队 山东省 257000

摘要:在整个石化企业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材料和产品内容,而且还包含一些有毒和易燃易爆成分,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消防问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各个石化企业需要强化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工作措施,为企业整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强化其安全施工性能。

关键词:新时期;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1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19版)内规定了相应的消防安全工作原则和细则,具体如下:

1)石油化工企业消防管理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并且在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按照“单位全面负责”的原则,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2)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且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工作。

3)各类石油化工企业厂区、仓库、专用车站、码头等的设置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必须认真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规定。

4)石油化工企业应履行好各项消防安全职责,制定好消防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按照国家、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组织防火检查,并在企业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2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2.1消防安全管理理念滞后

石化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必不可少。但由于我国很多石化企业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消防意识,让企业内部消防教育工作开展停留在表面,这样一来,工作人员也不会意识到消防工作与安全生产之间处在的必然联系,让消防工作的开展过于形式化。另外,各个石化企业在开展内部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时,没有对实际工作责任明确出来,让消防安全管理缺乏统一标准。相关部门在实际消防安全工作开展过程中,纷纷站在不同立场开展消防安全保护工作,让实际防护工作过于懒散,不具备引导性和实践性。

2.2消防工作开展表面化

在整个石化企业消防工作推进过程中,表面化是影响其工作效果的主要问题之一。从我国石化企业消防体系管理数据中可以看出,有45%左右的企业在消防领域投资数额较低,相关设备实用性不足,其中,有27%的企业消防设备属于无用产品,3%的企业在消防基础设施引进上存在缺陷。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石化企业消防设备资源不足,进而导致企业消防理念的实施无法做到全面完善。站在实际发展角度来说,我国很多石化企业的消防设备已经和实际生产需求相脱节。例如,在消防设备的选择上,依然停留在简单的灭火处理阶段,无法对实际消防安全隐患进行预警操作,一旦出现内部的火灾隐患,企业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开展应对措施。这也正是由于企业长期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让企业实际消防效果无法进一步呈现出来,工作表层化极为明显。

3新时期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3.1加强化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为有效提升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化工企业必须加强对化工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流程,进一步完善化工企业的内部管理。为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企业应致力于探究相应的安全防火管理措施,在化工设备生产的各阶段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同时,形成严格的监督惩罚机制,对违反相关规定的组织和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罚。

此外,化工企业应做好生产工艺的排查工作。对一些落后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淘汰和更新,进而完善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应重点关注安全生产工艺流程的建设,在具体的生产环节考虑到设备的安全结构属性,必要时,可根据工艺生产特点增加安全消防设施,以此提升化工企业抗灾防灾的能力。

企业应对化工设备安全使用原则进行明确和培训,积极引导员工规范操作相关设备,避免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引起安全事故。为提升化工企业的消防管理能力,企业应对化工原料和化学设备进行有效监管,对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险品进行分类管理,并且引导职工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流程,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生产工作,并且积极宣导相关产品的安全知识,建立不同产品的应急处置预案,进而可有效提升危险化学物品的管理能力。

3.2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人制度

化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制造环节内,需要落实相关的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问题负主要责任。尤其是基层员工的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的建立。工作人员应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转变安全生产观念,将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和自身的发展相结合,有效提升对安全生产隐患的关注度。企业方面需要将安全生产理念落实到每位基层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能力,避免因员工的意识水平不高造成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出现。

在具体的生产环节,化工企业员工需要遵守安全管理条例,做好所在区域设备的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此外,为有效落实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责任人制度,企业应加大部门之间的联合力度,促进部门之间在维护企业消防问题上展开有效的合作,化工企业消防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高度配合,相互支持,进而促进火灾预防工作的有效性。由于化工企业生产性质的特殊性,各部门应将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放在日常工作的首要位置,使各阶层员工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人制度。

同时,企业应完善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协调组织好部门人员的安全防火知识沟通,推动部门之间就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无障碍地交流,通过经验分享、示范带动各部门之间的消防组织工作能力,将具体的消防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相关人员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度,进而有效提升化工企业应对灾害的能力。此外,为使安全责任人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化工企业应致力于实现完善的监督制度,规范基层员工的日常工作,同时也应采取相应的手段对化学设备生产的全过程建立监管机制,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对化工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检测时,应提高员工的监督管理水平,尽量避免安全隐患发生。

3.3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化工企业工作人员对企业的消防安全负主要责任,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为此,企业应注重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增加其综合素质能力,进而可有效降低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我国化工企业应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企业自己的消防队伍,虽然我国化工企业都有自身的消防部门,但是部门人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有限,对火灾发生处置和预防管理工作认识还不够彻底,为此,应进一步推动建立高素质的人才消防队伍,提高火灾预防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以此,完善我国化工企业的消防控制工作。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对企业生产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应具备鉴别的能力。另外,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也是必要的,以便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提升对消防安全的关注度。

为有效促进员工安全意识的养成,化工企业应定期开展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使其认识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应强化自身工作能力,增加对化工设备规范性操作,避免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化学燃料泄漏问题,进而能够有效避免火灾发生。此外,为保证化工企业消防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工作人员需要开展消防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对于存在消防缺陷的地方,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消防管理工作的完善程度,对化工企业存在的普遍安全问题应加大整治力度,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发展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新的历史时期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化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人制度,并且积极培养车间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推动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以此合理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促进企业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清启.化工企业消防安全问题及防护对策研究[J].清洗世界,2019,35(02):46~47.

[2]付强.化工企业常见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07):177~178.

论文作者:曹光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策略分析论文_曹光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