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王珍琦[1]2004年在《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慢性治疗可通过其神经保护作用加强海马神经元生成,促进神经元分枝,阻止抑郁症和应激时海马神经元的萎缩和坏死。目前,这一结论在动物和人体的研究中已被逐步证实。本研究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Glu损伤模型模拟抑郁症时的病理改变,观察4种抗抑郁药对经Glu损伤的神经元的存活、坏死及凋亡的影响;通过检测神经元细胞周期及酶活性的变化,初步探讨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1 抗抑郁药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1.1 抗抑郁药对神经元存活的影响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神经元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Glu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使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约为正常的50% (p<0.05);而抗抑郁药作用后,与Glu损伤组比较,均能不同程度地升高其存活率。其中,以olanzapine的存活率升高最为明显,而后依次为venlafaxine和quetiapine。提示venlafaxine、olanzapine和quatapine能够抵抗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可能对培养的神经元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有利于神经元的生长和存活。1.2 抗抑郁药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通过检测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及应用抗抑郁药物后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证实Glu损伤组LDH的释放急剧升高,为正常组的7.4倍;各种药物组与谷氨酸损伤组相比,均不同程度地减少LDH 的释放。同时,各药物在较低剂量时效果明显,而高剂量的作用不显着。各药物之间相比较,以olanzapine的作用最为明显。结果表明,所检测的几种药物均能抵抗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使LDH漏出减少,存活神经元数量增加,表现出较强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1.3 抗抑郁药对神经元坏死的影响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坏死细胞比例的变化。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使神经元坏死细胞比例升高3倍 (p<0.05),而抗抑郁药组均不同程度降低Glu损伤所致坏死细胞比例升高。其中,venlafaxine在0.1~500 μmol/L时均降低坏死细胞比例,olanzapine组在50 μmol/L时作用最为显着 (p<0.01),fluoxetine在10~100 μmol/L时作用显着 (p<0.01)。结果表明,抗抑郁药抑制了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坏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 抗抑郁药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2.1 抗抑郁药对神经细胞周期的影响 通过FCM检测抗抑郁药物对Glu损伤的神经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Glu诱导的神经元损伤G0/G1期细胞百分数增加,S期细胞下降,表明Glu抑制神经元的DNA合成,减少了细胞的增殖;而4种抗抑郁药的细胞周期的变化规律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 G0/G1期细胞百分数不同程度地减少,而S期细胞增加,进入DNA合成期的细胞增加,促进细胞增殖,表明抗抑郁药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实现的。4种药物当中,以venlafaxine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最为明显。2.2 抗抑郁药对酶活性的影响Glu损伤后,SOD活性下降为正常组的12.3%,GSH的量下降为正常的9.2%,MDA水平急剧升高;而抗抑郁药应用后,SOD活性升高, GSH增加, MDA水平降低。提示,抗抑郁药可能通过升高SOD活性,增加GSH,降低MDA水平,抵抗抑郁和应激时HPA轴失调引起的自由基的神经毒害作用,增强了神经细胞抗氧化能力和抵抗自由基的能力,减弱Glu损伤,抑制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受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本研究可能对于理解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阐明抗抑郁药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同时,有利于筛选有效、可靠的抗抑郁药物,以及为抗抑郁药治疗与海马神经元损害有关的神经精神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王芬[2]2016年在《Zdhhcl5b及bupropion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多肽链翻译后还要进行多种加工修饰才具备生物学活性。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主要方式有:磷酸化、糖基化、脂质化等等。棕榈酰化作为脂质化修饰方式的一种,其功能是由DHHC蛋白质执行的。DHHC蛋白最早是在酿酒酵母中发现的,正向遗传筛选结果表明Erf2/Erf4和Akrl是酵母中的DHHC蛋白,都富含特征性锌指样(Zinc finger)-DHHC (Aspartate-histidine-histidine-cysteine)结构域,负责RAS2和酵母酪蛋白激酶2的修饰。除了在酵母已确定的7种DHHC蛋白,哺乳动物已发现23种DHHC家族成员,这些DHHC蛋白又被细分为不同的亚家族。2004年,Bredt DS研究小组完成了人类及小鼠基因组23种DHHC基因的克隆与鉴定,与此同时,蛋白质组学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人们对这类蛋白功能的认识。家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DHHC蛋白质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相关神经疾病的病发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对于精神分裂症和其它精神障碍来说DHHC8是一个高风险因素;ZDHHC12参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运输和代谢调节,提示ZDHHC12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 AD)的发生;DHHC17被鉴定为亨廷顿相互作用蛋白;染色体X和ZDHHC15基因之间的平衡相互易位导致ZDHHC15转录产物缺失,造成X连锁精神发育迟滞(X-linked mental retardation, XLMR);另据报道ZDHHC9突变与XLMR相关。随着对DHHC蛋白底物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发现多种神经蛋白可被DHHC蛋白修饰,从而在神经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突触的形成和生长、神经递质的释放、离子通路的调节、调控细胞生长、命运决定等。研究表明DHHC3参与突触功能作用;而DHHC5参与体外培养的神经元分化过程。上述研究提示DHHC蛋白家族成员在神经系统正常结构的建立以及功能的完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因此阐明DHHC蛋白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分子调控机制成为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虽然人类在抑郁症的研究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对其发病机制仍知之甚少。同时,抗抑郁药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尚未给出很好的解释。早期关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假说是基于主要的神经递质5-羟色氨(5-hydroxy tryptamine,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的释放减少。因此,5-羟色氨和去甲肾上腺素成为目前抑郁症治疗的措施和药物开发的主要目标。但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简单的神经递质学说无法解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最近,神经元的神经生成作用的降低为抑郁症提供了崭新的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基础。有研究表明抗抑郁药可能会促进神经元再生增加细胞数目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尚未明确。随着斑马鱼基因组测序工程的完成,人们发现斑马鱼的基因与人类的基因保守程度达到85%;此外,斑马鱼胚胎透明,可以在镜下准确观察其组织器官的发育过程以及基因在生物体内的表达模式,使得斑马鱼成为研究人类疾病的理想模式动物。同时,斑马鱼胚胎发育遗传学技术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也为斑马鱼的人类疾病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实验用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同时探讨了DHHC家族成员Zdhhcl5b以及抗抑郁药物bupropion在斑马鱼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第一章Zdhhcl5b基因调节斑马鱼胚胎间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研究背景介绍DHHC 15 (zinc finger DHHC-type containing 15)是哺乳动物23种DHHC蛋白中的第15号成员。该基因是由332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蛋白,具有四个跨膜结构域和一个DHHC (Aspartate-histidine-histidine-cysteine)-CRD (Cysteine rich domain)特征结构域。与其他成员相比,目前对DHHC 15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且停留于体外水平。据报道,DHHC 15与X连锁精神发育迟滞相关,且DHHC 15可以修饰相应的神经蛋白,这提示DHHC15在神经系统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DHHC15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和机制尚不明确。分析斑马鱼DHHC基因发现Zdhhcl5b与哺乳动物DHHC 15同源且两者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因此,本研究利用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通过注射norpholino建立人类DHHC 15的同源基因Zdhhcl5b的下调模型,利用斑马鱼胚胎整封原位杂交(Whole-mou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SH)、整封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免疫组化、行为学检测等方法研究Zdhhcl5b对斑马鱼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其在斑马鱼间脑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s, DA neuron)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内容首先,为了了解Zdhhcl5b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本课题设计了Zdhhcl5b的特异性引物及地高辛标记的反义RNA探针,利用RT-PCR和原位杂交(whole-mou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SH)技术检测Zdhhcl5b在斑马鱼胚胎发育各时期的表达以及分布情况。原位杂交结果显示,Zdhhcl5b是母源性表达,并且从18hpf到48hpf, Zdhhcl5b大量存在于脑区,尤其是间脑。RT-PCR实验结果显示Zdhhcl5b的表达从75%外包期开始增加,18hpf到72hpf逐渐达到峰值。提示Zdhhcl5b可能在斑马鱼间脑发育中的特定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确定Zdhhcl5b是否作用于斑马鱼间脑发育,本实验利用反向遗传学手段,设计合成Zdhhcl5b morpholino (MO),在斑马鱼胚胎发育1cell时期进行显微注射建立Zdhhcl5b下调模型。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Zdhhcl5b抑制后斑马鱼发育至24hpf时出现间脑发育缺陷。进一步的研究发现Zdhhcl5b基因下调表达导致斑马鱼学习认知障碍。提示Zdhhcl5b参与斑马鱼间脑发育并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 DA neuron),作为脊椎动物间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知、运动控制和内分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Zdhhcl5b下调表达引起的间脑发育缺陷和学习认知障碍促使本课题进一步研究Zdhhcl5b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中的潜在作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 DAT)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物。首先,TH免疫荧光发现TH与Zdhhc15b表达区域重迭,这是Zdhhc15b可能会参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的直接证据。其次,RT-PCR结果显示Zdhhc15b基因下调后TH/DAT表达量在24hpf明显降低,而胶质细胞和运动神经48hpf元标记物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这一结果提示特异性地作用于多巴胺Zdhhc15b能神经元发育。为了验证这一推论,本研究采用TH和DAT原位杂交、TH整封免疫荧光、TH蛋白质印迹(WB)等技术检测TH和在DAT和蛋白水平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基因下调后斑马鱼腹侧间脑Zdhhc15b标记的TH/DAT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较少,且TH蛋白质表达量降低。以上结果提示特异性地参与了斑马鱼腹侧间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过程。Zdhhc15b多巴胺能神经元前体细胞捕获分化信号获得分化特征,最终成长为成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为了研究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的具体阶段,首先Zdhhc15b进行了原位杂交和BrdU掺入实验。结果分析表明,PCNA下调前后Zdhhc15b多巴胺能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周期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因此推断,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元前体细Zdhhc15b胞增殖的结果就是多巴胺前体神经元的增加,ngnl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标记物。为了进一步检测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前体细胞特性获得的影响,开展了Z dhhc15b原位杂交实验。结果显示,ngn1在ngn1下调前后等量表达,这表明多Zdhhc15b巴胺能神经元前体细胞的特性获得与的作用无关;接下来为了检测Zdhhc15b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本实验用吖啶橙染色法检测巴胺能神Zdhhc15b经元的凋亡情况。染色结果表明,细胞凋亡在下Zdhhc15b调前后没有明显变化,提示不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接下来为了确定多巴胺能神经元Zdhhc15b分化过程是否需要调节,本课题进行了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相关基因Zdhhc15b的原位杂交实验和其他相关因子的nurr1筛选实验。RT-PCR是多巴胺能神Nurr1经元分化的标记物,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基因下调后其表达量明显Zdhhc15b降低。同时,结果显示,参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因子RT-PCR在lmx1a、 foxA、pitx3下调后表达量降低;与此相反,en1/2和ebf2的表达量Zdhhc15b在下调前后没有显着变化。提示Zdhhc15b特异性调节多巴胺能神经Zdhhc15b元分化过程。进一步用技术筛选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分化相关信号通RT-PCR路发现,和Shh (SonicHedgehog)信号通路交互作用于W nt/β-cateninZdhhc15b调节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过程。提示Zdhhcl5b可能通过Shh(SonicHedgehog)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召募相关的作用因子特异性调节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结论本课题使用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首次研究了Zdhhcl5b在斑马鱼体内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显示,Zdhhcl5b在斑马鱼间脑高表达,并呈现阶段特异性。注射吗啉代寡核苷酸建立Zdhhcl5b下调模型,发现Zdhhcl5b下调导致斑马鱼腹侧间脑区域成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从而导致间脑发育缺陷以及相应的学习认知障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下调斑马鱼Zdhhcl5b表达影响斑马鱼腹侧间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Zdhhcl5b下调后foxA2, lmx1a和pitx3表达量降低。由此得出结论,Zdhhcl5b可能通过Shh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召募一系列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相关转录因子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也就是说通过调节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Zdhhcl5b充当决定性因素,调节多巴胺能神经元前体细胞向成熟多巴胺能神经元命运的转化。本研究加深了对DHHC蛋白家族在神经发育中功能的理解,同时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的研究,特别是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和帕金森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第二章bupropion于斑马鱼腹侧间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增殖和保护作用背景介绍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的精神疾病。抑郁症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为5%-12%,女性为10%~25%。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心身健康的一大隐患。Bupropion是一种氨基酮类新型抗抑郁药物。随着对bupropion的深入研究也陆续发现了其在戒烟、改善酒精依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等疾病方面的治疗作用。尽管有这些重要进展,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了解。此外,有研究表明抗抑郁药可能会通过促进神经元再生增加神经元数目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众所周知,多巴胺能神经元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那么bupropio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什么作用,其机制是什么是本课题研究的科学问题。本研究用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建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MPTP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MPTP)损伤模型,分别从体内、体外两个方面通过胚胎整封原位杂交(Whole-mou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SH)、整封免疫荧光、细胞免疫组化、行为学检测等方法研究了bupropion对斑马鱼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并深入探讨了其机制。研究内容为了检测bupropio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是否有作用,本课题首先建立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MPTP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MPT P)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MPTP (5ug/mL)、bupropion (100、300μM)+MPTP组。TH/DAT原位杂交/TH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斑马鱼腹侧间脑区域出现TH标记的多巴胺能神经元,MPTP (5μg/mL)处理组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与对照比相比明显减少;而bupropion可以改善MPTP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bupropion处理后斑马鱼胚胎腹侧间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比损伤组明显增多并呈浓度依赖型。为了进一步确认bupropio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取斑马鱼间脑进行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体外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MPP+(10μM)、bupropion+MPP+C 75μM),TH免疫荧光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阳性细胞数目。结果显示bupropion可以改善MPP+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bupropion处理组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比MPP+组明显增多,结果与体内实验一致。为了进一步检钡bupropio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的影响本课题进行了T迷宫实验,结果表明bupropion可以改善MPTP引起的斑马鱼认知功能障碍。以上结果提示bupropion对斑马鱼间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过程起到重要作用。鉴于bupropion处理后TH+/DAT+神经元的数目的增加,这促使本文检测定bupropio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是否有保护作用。为此,在斑马鱼胚胎发育24hpf和48hpf时期进行吖啶橙染色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PTP损伤组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数目增多,而bupropion处理组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数目比MPTP损伤组明显减少。提示bupropio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的治疗都需要比较长的疗程,有人提出抗抑郁药物可能通过促进神经元增殖达到神经元数目增加的效果,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为了检测bupropio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生成作用,首先开展了PCNA原位杂交和BrdU掺入实验,结果表明斑bupropion处理组多巴胺能神经元存在的PT(posteriortuberculum, PT)区域处于增殖状态的神经元明显多于MPTP损伤组。提示bupropio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前体细胞增殖有重要作用。Ngn1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前体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ngnl原位杂交结果显示,bupropion处理组的ngnl表达量比MPTP损伤组明显增强。为了进一步证明bupropion的神经生成作用,当斑马鱼发育至16-18hp耐取多巴胺前体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ngnl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upropion处理组与MPP+组相比,处于增殖状态的多巴胺前体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与体内实验结果一致。以上结果提示,bupropion在多巴胺前体神经元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再生和前期诱导相关的转录因子筛选发现,bupropion处理组的enl、en2的表达量比MPTP组明显升高,推测bupropion可能通过相关转录因子调节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增殖再生,但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抗抑郁药物主要治疗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而且由于缺乏人类临床研究,这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本研究发现bupropion具有保护和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再生的作用,这将深化人们对bupropion作为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机制的认识。同时,bupropio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再生可能为抑郁症或相关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标。此外,对参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的全面了解,将大大推动对抑郁症的治疗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障碍引起的其他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

王珍琦, 刘光伟, 龚守良[3]2004年在《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应激和抑郁引起以海马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萎缩、海马容量降低。抗抑郁药的慢性治疗通过促进海马细胞增殖和神经元数目增加 ,抵抗或克服应激诱导的海马神经元萎缩和丢失 ,实现其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在于抗抑郁药可能作用于调节神经元的生成和存活的特殊的转录因子和靶基因。深入地理解应激和抗抑郁药治疗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汪亚敏[4]2018年在《漆黄素抗抑郁作用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应激后Ahi1小鼠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抑郁症是影响全球3.5亿人的最常见精神科疾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第二大死因。抑郁症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10.3%。目前抑郁症治疗手段有限的主要原因在于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不明,虽然研究发现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谷氨酸受体、表观遗传修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炎性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等参与其机制发生,但均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目前抑郁症治疗是以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失衡假说为依据开发了一系列抗抑郁药,如叁环类抗抑郁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但这些抗抑郁药均存在明显的治疗滞后效应,且其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研发出新型有效抗抑郁药社会意义重大。第一部分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漆黄素对抑郁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漆黄素(Fisetin)是黄酮类小分子化合物,大量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既往研究证实其具有抗氧化性、抗炎性及神经保护作用,因此被认为具有治疗神经疾病如中风、亨廷顿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漆黄素是否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因此在两种不同的动物抑郁模型中研究了漆黄素的抗抑郁作用。首先将普通的ICR小鼠进行空间行为限制,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后对其进行漆黄素处理。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证实漆黄素显着降低小鼠的不动时间,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用漆黄素治疗Ahi1基因敲除小鼠因为Ahi1基因敲除小鼠具有稳定的抑郁样表型。同样,漆黄素显着改善了Ahi1基因敲除小鼠抑郁样行为。TrkB信号通路在抑郁症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漆黄素能快速增加TrkB的磷酸化水平。给予Trk B抑制剂(K252a)显着降低了小鼠脑内的TrkB的磷酸化水平,阻断了漆黄素升高磷酸化TrkB的作用,TrkB抑制剂K252a也阻断了漆黄素的抗抑郁效果。这些结果表明漆黄素通过激活TrkB的信号通路起到抗抑郁的作用。由于漆黄素价格便宜和其良好的安全特性,漆黄素和其衍生物有希望成为高效抗抑郁药物。第二部分的研究是关于抗抑郁药物治疗应激后Ahi1小鼠的机制研究。首先将Ahi1基因敲除小鼠进行了两周的空间行为限制,行为学观察到对照小鼠和Ahi1基因敲除小鼠的抑郁程度均增加;而通过叁周的抗抑郁药氟西汀治疗,Ahi1基因敲除小鼠对抗抑郁药物不敏感。其次,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到氟西汀治疗应激后的对照小鼠的Ahi1蛋白水平均增加,表明Ahi1可能参与了抗抑郁药物治疗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氟西汀治疗应激后的对照小鼠和ICR小鼠中的海马神经元数目增加,而氟西汀治疗对Ahi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神经元数目增加不明显。最后,Ahi1基因敲除小鼠小鼠细胞核内中的Cend1水平降低,而Cend1对神经再生有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提示了Ahi1通过调控Cend1细胞内分布起到调控神经再生和抗抑郁作用。研究结果均表明Ahi1有潜力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治疗靶点,为抑郁症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TrkB激活剂漆黄素和其衍生物可能将向临床转化为高效抗抑郁药物;同时Ahi1蛋白参与调控抗抑郁药物引起的神经再生;Ahi1蛋白表达的减少会造成神经再生减少和抗抑郁效果的降低,因此Ahi1蛋白及其信号通路也是抑郁症治疗的潜在靶点。

王玉露[5]2015年在《两种新型抗抑郁候选新药的抗抑郁效应评价以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抑郁症具有高发病、高自杀、高复发、高致残特点,而识别率、就诊率、治疗率却较低,其防治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和/或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毒副作用严重。因此,亟待研发基于新靶标的新型抗抑郁药物。转位蛋白18k Da(TSPO)是由五个位于线粒体外膜的跨膜蛋白组成的。TSPO在大脑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与配体结合后可促进胆固醇转运入线粒体膜内,从而促进脑内神经类固醇合成。神经类固醇在人类情绪和应激反应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抑郁、焦虑等精神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人们注意到,日本叁共制药公司研制了TSPO的特异性配体AC-5216,发现其在动物模型上具有显着的抗抑郁、抗焦虑效应,且没有镇静、肌松、认知损伤、戒断、耐受等安定样副作用,目前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然而,AC-5216具有难溶于水的不足,生物利用度也较低,且该化合物结构优化空间较大。据此,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研究室根据TSPO配体AC-5216进行了结构改造,合成结构全新系列水溶性衍生物,遴选了新化合物YL-IPA08。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前期工作提示,YL-IPA08较之于AC-5216,该化合物与TSPO具有更高的亲和力、更强的选择性;在动物模型上,预实验提示其具有显着的抗抑郁效应,且无肌松、镇静、损伤认知等安定样不良反应;YL-IPA08生物利用度高(78%),以原型入脑。因此,YL-IPA08具有良好的成药性。然而,YL-IPA08抗抑郁效应有待于全面评价,其抗抑郁机制有待深入系统探索,以期为其开发成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抑郁症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基于中医中药临床治疗有效性,从中药有效成分筛选抗抑郁症药物,这是我国开发抗抑郁症新药的重要方向与途径。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及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诸证。白芍常用于一些中药复方制剂中如四逆散、逍遥散治疗抑郁样情绪失调。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为白芍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报道,白芍活性成分芍药苷具有抗抑郁作用。然而,白芍活性成分芍药内酯苷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有待研究,以期从中药白芍寻找新型的抗抑郁症药物。基于上述情况,笔者作为福建医科大学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进行了新型18k D转位蛋白(TSPO)配体YL-IPA08的抗抑郁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白芍提取物芍药内酯苷的抗抑郁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2个部分:1.新型18k D转位蛋白(TSPO)配体YL-IPA08的抗抑郁效应及其作用机制;2.白芍提取物芍药内酯苷的抗抑郁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第一部分新型18k D转位蛋白(TSPO)配体YL-IPA08的抗抑郁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抑郁症病因不明,与遗传、生物化学、社会、心理、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其发生可能与脑内单胺类神经功能失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过度活化、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低下等因素有关,而HPA轴过度活化可导致脑内海马神经元坏死、减少。临床的抗抑郁药多数是通过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功能、抑制HPA轴并增加神经营养与可塑性等机制来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神经营养与可塑性(主要由BDNF等因子介导)受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调控,主要包括环磷酸腺苷(c AMP)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和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Ca MK)通路,激活这些通路后最终可以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调节BDNF等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神经元存活、神经元再生等可塑性改变。本部分研究首先在经典抑郁模型-慢性应激大鼠模型上,较为全面评价YL-IPA08的抗抑郁效应;进而从TSPO作用靶点入手,研究其对TSPO表达及其下游神经类固醇合成的影响;最后,从神经元再生和神经可塑性、HPA轴、c AMP通路等角度,较为系统分析YL-IPA08抗抑郁作用的可能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YL-IPA08重复给药对慢性应激(CUS)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根据糖水偏嗜度基线把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AC-5216(0.3mg/kg)组和YL-IPA08低、中、高剂量(0.1,0.3和1.0 mg/kg)处理组。连续5周以每天1次的频率给予大鼠一系列不可预知的应激刺激以建立慢性应激模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刺激和药物,模型组或给药组在每次刺激前1小时灌胃给予溶剂或阳性药AC-5216或YL-IPA08 0.1,0.3和1.0 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35天。在第35天进行糖水偏好试验,第37天进行开场活动测试,第39天进行新奇抑制摄食测试,第41天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探讨YL-IPA08在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上是否具有抗抑郁作用和抗焦虑作用。结果表明,慢性应激导致大鼠糖水偏嗜度降低、开场活动中平行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减少、摄食潜伏期延长及高架十字迷宫中开臂次数比例和开臂时间比例减少,表现为“抑郁和焦虑样行为”,灌胃给予AC-5216后可逆转这些作用;灌胃给予YL-IPA08可显着升高大鼠糖水偏嗜度,增加开场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缩短大鼠摄食潜伏期,增加大鼠进入开臂次数和进入开臂时间的比例,提示YL-IPA08具有显着的抗抑郁效应。2.YL-IPA08抗抑郁作用机制分析行为学实验后,每组部分大鼠心脏灌流后取全脑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部分大鼠取全脑切片进行高尔基染色实验,剩余所有大鼠取血取脑并分离海马和前额皮层,进行下述的机制研究。采用蛋白质分子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区TSPO、p-CREB和BDNF的表达,评价YL-IPA08行为效应与TSPO、p-CREB和BDNF表达的关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海马和前额皮层孕酮、四氢孕酮和5α-还原酶的含量,评价YL-IPA08的抗抑郁作用与TSPO下游神经类固醇的合成量及其合成酶的关系;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的含量,评价YL-IPA08的抗抑郁作用与HPA轴的关系;用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和前额皮层c AMP含量,评价YL-IPA08的抗抑郁作用与脑区c AMP含量的关系;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海马区Brd U阳性细胞表达量的影响,用高尔基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海马区椎体细胞树突总长度和分支节的影响,分析YL-IPA08抗抑郁作用与大鼠神经元再生和神经结构复杂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慢性应激组大鼠海马区TSPO、p-CREB和BDNF表达明显减少,伴随给予YL-IPA08 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AC-5216均能逆转这种改变,提示YL-IPA08的抗抑郁作用与大鼠海马区TSPO、p-CREB和BDNF的表达升高有关。慢性应激组大鼠血清孕酮显着升高,而海马和前额皮层脑区孕酮显着降低,伴随给予YL-IPA08 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AC-5216均能逆转这种改变,慢性应激组血清、海马和前额皮层脑区四氢孕酮含量显着降低,伴随给予YL-IPA08 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AC-5216均能逆转这种改变,提示YL-IPA08抗抑郁作用与大鼠海马和前额皮层脑区类固醇水平上调有关。慢性应激大鼠血清中ACTH和CORT含量显着升高,YL-IPA08 0.3-1.0 mg/kg剂量经过5周灌胃给药后可显着下调ACTH的含量,YL-IPA08 0.1 mg/kg剂量组虽然不能显着降低ACTH的量,但也有降低的趋势,同时YL-IPA08 3个剂量组均可显着下调CORT的含量,提示YL-IPA08抗抑郁作用与其抑制HPA轴有关,作用与阳性药相当。慢性应激组大鼠海马和前额皮层脑区c AMP显着降低,伴随给予YL-IPA08和阳性对照组AC-5216均能逆转这种改变,提示YL-IPA08抗抑郁作用与大鼠脑区c AMP含量增加有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Brd U阳性细胞显着减少,伴随给予YL-IPA08 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AC-5216均能逆转这种改变;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区锥体细胞树突总长度和分支节点明显缩短和减少,伴随给予YL-IPA08 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AC-5216均能逆转这种改变。上述结果提示,YL-IPA08抗抑郁作用与其促进脑内神经元再生和改变神经结构复杂性有关。综上提示,YL-IPA08具有显着的抗抑郁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1.作用于TSPO,促进神经类固醇的合成;2.抑制HPA轴的活性;3.增强c AMP-CREB-BDNF通路的作用;4.增强脑内神经元的再生和神经可塑性。第二部分白芍提取物芍药内酯苷的抗抑郁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影响脑内单胺递质是抗抑郁作用的重要机制。单胺学说认为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是影响抑郁症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如5-HT和/或NE重摄取抑制剂的作用机制都与其影响脑内单胺递质有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一种神经生长因子,它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维持其功能,提高BDNF的水平可发挥抗抑郁作用。鉴此,本部分拟首先在小鼠绝望抑郁模型和大鼠慢性应激模型上确证白芍活性成分芍药内酯苷的抗抑郁效应;进而,从大脑海马单胺递质的含量和BDNF的表达角度,探讨白芍活性成分芍药内酯苷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芍药内酯苷对小鼠、大鼠抑郁模型的抗抑郁效应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盐酸氟西汀组、芍药内酯苷(3.5,7.0和14.0 mg/kg)剂量处理组。连续7d灌胃给予双蒸水、阳性药盐酸氟西汀和芍药内酯苷3个剂量组后进行小鼠悬尾、强迫游泳和自发活动测试,每种测试之间间隔1天,观察其抗抑郁效应。结果显示,在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中发现盐酸氟西汀和芍药内酯苷3个剂量都能够明显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游泳不动时间,同时不影响小鼠自发活动,提示芍药内酯苷在小鼠绝望模型上具有抗抑郁效应。大鼠根据糖水偏嗜度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盐酸氟西汀对照组、芍药内酯苷(3.5,7.0和14.0 mg/kg)剂量处理组。连续5周以每日1次的频率给予大鼠一系列不可预知的应激刺激以建立慢性应激模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刺激和药物,其他组每次刺激前分别灌胃给予双蒸水、阳性药盐酸氟西汀或芍药内酯苷3个剂量组,在应激结束后检测大鼠糖水偏嗜度和开场活动。结果显示,慢性应激导致大鼠糖水偏嗜度降低、开场活动中平行和水平活动次数明显减少,伴随给予芍药内酯苷和阳性对照组盐酸氟西汀均能逆转这种改变,提示,芍药内酯苷在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上有抗抑郁效应。2.芍药内酯苷抗抑郁的作用机制行为学测试后,小鼠、大鼠迅速取脑并分离海马。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大鼠海马BDNF表达,探讨芍药内酯苷抗抑郁作用与海马区BDNF水平的关系;高效液相法(HPLC-ECD)检测海马区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肾上腺素(AD)、高香酸(HV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分析芍药内酯苷抗抑郁作用与脑内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盐酸氟西汀和芍药内酯苷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7 d在产生抗抑郁效应的同时可显着升高海马BDNF水平。慢性应激导致大鼠海马区BDNF水平显着降低;5周连续灌胃给予芍药内酯苷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盐酸氟西汀均能逆转这种改变,提示芍药内酯苷抗抑郁作用与海马区BDNF的水平上升有关。慢性应激导致大鼠海马区NE、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显着降低;5周连续灌胃给予芍药内酯苷3个剂量和盐酸氟西汀后可以逆转这一作用,提示芍药内酯苷抗抑郁作用与增加海马区5-HT/NE等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有关。综上提示,芍药内酯苷具有显着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海马BDNF和NE/5-HT单胺递质水平有关。

冀呈雪[6]2011年在《新型抗抑郁药的药效学评价抗抑郁药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抑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各种抑郁症的患病人数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1%左右。抑郁症已经成为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临床上疗效较好的抗抑郁药物均为进口药物,为研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抑郁药物,本论文进行了叁方面的研究:①全化学合成新结构化合物: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双重再摄取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抑郁症效果最好的一类抗抑郁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杨光中教授课题组在对不同结构类型的22利,5-HT再摄取抑制剂和19种NE再摄取抑制剂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建立了二者的药效团模型,并设计合成了3种全新结构类型的225个化合物。所有化合物通过大鼠脑突触体[3H]-5-HT再摄取抑制实验和[3H]-NE再摄取抑制实验进行了单一摩尔浓度水平(10-5 mol/L)抑制百分率的测定,对抑制活性较强的82个化合物进了再摄取抑制实验IC50测定以及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 MAO)活性抑制率测定。选出体外实验中活性较好的17个化合物,通过小鼠悬尾实验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其抗抑郁活性,通过小鼠自由活动实验鉴别是否具有精神兴奋作用。体外实验结果表明,225个新合成的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类化合物中,有35个化合物能够显着抑制5-HT再摄取,18个化合物显着抑制NE再摄取,5个化合物显着抑制MAO活性;体内活性评价结果显示,17个化合物中有5个化合物YQFO114、YYJ0446、YQF0237、YYJ0318和YWH05011在10 mg/kg(i.p.)剂量下,在小鼠悬尾或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明显缩短小鼠不动时间,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其中YQF0237抗抑郁作用最佳,具有研发成为新型抗抑郁药的前景。②天然植物提取物:基于中国丰富的天然药物的使用基础,有研究显示青阳参总苷具有抗抑郁活性,我们评价了其同属植物黔产民族药隔山消(Cynanchum auriculatum)的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的抗抑郁活性。由贵州师范大学杨庆雄教授课题组提供隔山消提取物,我们以盐酸度洛西汀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大鼠脑突触体[3H]-5-HT再摄取抑制实验在单一摩尔浓度水平(10-5 mol/L)对6个隔山消提取物和20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3H]-5-HT再摄取活性抑制率的测定;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对提取物进行了抗抑郁活性的测定,并通过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其抗抑郁有效剂量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隔山消提取物中隔山消苷A (TG-A)和隔山消苜B (TG-B)具有较强的抑制大鼠脑突触体5-HT再摄取的作用,其IC50分别为5.2×10-6mol/L和5.0×10-6mol/L。体内活性评价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隔山消提取物TGC及其组分TGC-D和TGC-E (80 mg/kg, i.g.)能够显着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P<0.05); TGC (80 mg/kg, i.g.)、TGC-D (80 mg/kg, i.g.)和TGC-E (20 mg/kg, i.g.)能够显着缩短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P<0.05或P<0.01); TGC、TGC-D和TGC-E均未增加小鼠自主活动总路程,提示其在抗抑郁剂量的有效范围内无中枢兴奋作用。我们首次发现隔山消总苷TGC及其组分TGC-D和TGC-E在小鼠悬尾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模型上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TGC-E (TG-A和TG-B的上游部位)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5-HT再摄取抑制途径相关。本研究为从隔山消中开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对深度利用民族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③老药新适应证:在胆碱能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碱具有抗抑郁活性的临床报道启发下,本研究评价东莨菪碱在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模型上的抗抑郁活性及其有效剂量,并通过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其抗抑郁有效剂量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通过小鼠跳台实验观察其抗抑郁有效剂量下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东莨菪碱在0.1-0.4 mg/kg剂量下能够显着缩短小鼠悬尾实验的不动时间(P<0.01或P<0.001),并显着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P<0.001),且在跳台实验中对小鼠跳台潜伏期和错误次数无明显影响;0.1和0.2 mg/kg剂量下在自主活动实验中对小鼠自主活动无明显影响,0.4 mg/kg剂量下显着增加小鼠自主活动。由此提示,东莨菪碱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0.1和0.2 mg/kg是其抗抑郁的最佳有效剂量,且在此剂量下对学习记忆能力无损伤,其作用靶点可能与胆碱能系统有关,为今后以东莨菪碱为基础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或基于胆碱能系统为靶点寻找和开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依据。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极易复发的慢性病,已成为药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治疗胃溃疡的研究靶点越来越广泛,不再局限于抑酸等传统途径,吗啡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用于治疗胃溃疡成为研究的新方向。目的确证抗抑郁药保护胃黏膜损伤的作用,从神经递质-HPA轴-炎症免疫调节叁条通路探索抗抑郁药盐酸度洛西汀保护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叁种动物模型(水浸拘束致大鼠胃溃疡、吲哚美辛致大鼠胃溃疡以及利血平致大鼠胃溃疡)评价了四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5-HT和NE双重再摄取抑制剂盐酸度洛西汀、叁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以及特异性NE能和5-HT能抗抑郁药米氮平)的抗溃疡作用;为确证老药的新用途,本研究通过病理切片观察确证了盐酸度洛西汀保护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为研究其抗溃疡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首先从其作用靶点出发,通过高效液相-电化学(HPLC-ECD)法检测了盐酸度洛西汀对下丘脑、皮层、胃以及血小板中NE、5-HT和5-HIAA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拮抗实验分别用α、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卡维地洛阻断NE功能、用5-HT合成抑制剂对氯苯丙氨酸阻断5-HT功能,在该条件下观察对盐酸度洛西汀保护胃黏膜作用及神经递质调节的影响,分析在盐酸度洛西汀保护胃黏膜损伤作用中NE和5-HT系统功能的调节机制;本研究进一步从应激性应答的机理出发,通过ELISA法检测应激6h大鼠下丘脑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含量以及水浸拘束应激不同时间(15 min、30 min、1h、3h和6h)大鼠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含量,探索在盐酸度洛西汀保护应激性胃黏膜损伤作用中HPA轴通路调节的机制:此外,本研究从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病理机制出发,通过细胞计数法检测了应激大鼠全血中炎性细胞的含量,通过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法检测了胃黏膜内细胞因子的含量,探索在盐酸度洛西汀保护应激性胃黏膜损伤作用中炎症免疫通路的调节机制。结果①四种抗抑郁药物盐酸度洛西汀、阿米替林、氟西汀和米氮平在5-20mg/kg (i.p.)剂量范围内在水浸拘束、吲哚美辛、利血平诱导的大鼠胃溃疡模型上表现出减少胃黏膜溃疡指数和出血评分的作用。②水浸(21±1℃)拘束应激15 mmin、30 min、1h、3h和6 h,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肉眼观察大鼠胃黏膜损伤逐渐加重,出血增多;病理HE染色观察显示胃黏膜细胞脱落逐渐加重、腺体形态改变、炎性细胞浸润、出血以及火山口样溃疡;盐酸度洛西汀可以有效逆转水浸拘束6h导致的胃黏膜病理变化,维持胃黏膜结构的完整。③水浸拘束应激导致大鼠下丘脑内NE含量显着降低,5-HT和5-HIAA含量显着升高,5-HIAA/5-HT升高;与应激大鼠相比,盐酸度洛西汀能够增加大鼠下丘脑内NE和5-HT含量,减少5-HIAA/5-HT。④水浸拘束应激对大鼠皮层内NE和5-HT含量无明显影响,5-HIAA含量增加;与应激大鼠相比,盐酸度洛西汀对大鼠皮层内NE含量无明显影响,但能够显着增加5-HT含量,减少5-HIAA含量,减少5-HT代谢。⑤水浸拘束应激能够减少胃壁内5-HT和5-HIAA含量;与应激大鼠相比,盐酸度洛西汀能够增加胃壁内5-HT和5-HIAA含量;应激未对大鼠血小板内5-HT含量产生影响;与应激大鼠相比,盐酸度洛西汀对应激大鼠血小板内5-HT含量无明显影响。⑥α、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卡维地洛不能拮抗盐酸度洛西汀保护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单独使用卡维地洛对水浸拘束应激诱导的胃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弱于盐酸度洛西汀。与应激大鼠相比,单独给予卡维地洛对大鼠下丘脑和皮层内NE和5-HT含量无明显影响,一定程度上减少下丘脑和皮层内5-HIAA含量;盐酸度洛西汀或盐酸度洛西汀+卡维地洛组大鼠下丘脑或皮层内NE和5-HT含量增加,5-HIAA含量显着减少。⑦5-HT合成抑制剂p-CPA不能拮抗盐酸度洛西汀保护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单独使用p-CPA对水浸拘束应激诱导的胃黏膜损伤不具有保护作用。与应激大鼠相比,单独给予p-CPA或者与p-CPA+盐酸度洛西汀组大鼠下丘脑内NE含量无明显变化,皮层内NE含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下丘脑和皮层5-HT和5-HIAA含量下降,而盐酸度洛西汀组大鼠下丘脑和皮层内NE和5-HT含量增加、5-HIAA含量下降。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水浸拘束6h后大鼠胃黏膜损伤显着增加,大鼠下丘脑内CRF含量明显增加,提示胃黏膜损伤与HPA轴激活之间的相关性;水浸拘束应激15 min、30 min、1h、3h和6h组大鼠血清ACTH含量明显增加,增加率为315%-365%;血清CORT含量明显减少,减少率为46%-58%,ACTH与CORT含量并未随水浸拘束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高或降低,盐酸度洛西汀能够减轻应激诱导的大鼠下丘脑CRF含量和血清ACTH含量的增加,并减少血清CORT含量。⑨与溶剂对照组大鼠相比,应激模型组大鼠自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显着增加131.9%、36.0%和380.3%;与应激模型组大鼠相比,盐酸度洛西汀组大鼠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间细胞数目显着下降,改善率分别为41.9%、70.1%和59.3%。⑩与溶剂对照组大鼠相比,应激组大鼠胃黏膜内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2a和CINC-3、细胞凋亡因子配体Fas Ligand、胸腺趋化因子Thymus Chemokine-1含量增加,增加率分别为66.0%、84.2%、81.8%和942.0%;与应激组大鼠相比,盐酸度洛西汀20 mg/kg能显着逆转应激诱导的上述4个因子含量的增加,改善率分别为75.3%、103.4%、129.6%和790%。与溶剂对照组大鼠相比,应激组大鼠胃黏膜内T细胞粘附分子ICAM-1、白细胞粘附分子L-Selectin和催乳激素释放因子Prolactin R含量减少,减少率分别为78.5%、76.0%和62.6%;与应激组大鼠相比,盐酸度洛西汀20 mg/kg能显着逆转应激诱导的上述3个因子含量的减少,改善率分别为47.3%、56.8%和51.9%。结论四种抗抑郁药物盐酸度洛西汀、阿米替林、氟西汀和米氮平在5-20mg/kg (i.p.)剂量范围内在水浸拘束、吲哚美辛、利血平诱导的大鼠胃溃疡模型上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盐酸度洛西汀(20 mg/kg, i.p.)可以有效逆转水浸(21±1℃)拘束6h导致的胃黏膜的病理变化,逆转应激引起的黏膜组织结构破坏,维持黏膜细胞和腺体的正常形态,确证其具有良好的保护胃黏膜损伤的作用。盐酸度洛西汀可能通过对神经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以及炎症免疫叁条通路的调节产生了良好的保护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为:①通过上调下丘脑或皮层内NE和5-HT含量,逆转应激诱导的胃壁5-HT含量降低,从而增强NE和5-HT功能;②通过减少应激诱导的大鼠下丘脑CRF含量和血清ACTH含量的增加,减少血清皮质酮含量,从而减弱HPA轴的激活;③通过减少应激诱导的胃黏膜细胞凋亡因子配体Fas Ligand以及炎性细胞趋化因子CINC-2α、CINC-3和胸腺趋化因子Thymus Chemokine-1含量的上调从而减少黏膜细胞的凋亡和炎性细胞的募集,减轻胃黏膜局部的炎症反应,通过减少应激诱导的机体淋巴细胞以及中间细胞等炎性细胞数目的增加,从而减弱应激导致的炎症免疫反应。本研究为抗抑郁药物治疗胃溃疡提供了实验依据,为临床上更加充分合理的使用盐酸度洛西汀提供了新思路,同付有助于深入阐明应激致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为新型抗溃疡药物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廉婷[7]2010年在《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中海马神经肽Y与一氧化氮合酶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以情绪抑郁(depression)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depression)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有关抑郁症发生的原因、机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以往的研究提出抑郁的发生与慢性应激有关。然而,应激引起抑郁发生的精确病理机制仍然不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海马(hippocampus)是应激激素作用的靶部位,它不仅是应激反应的高位调节中枢,更是受应激累及的最敏感的区域,与应激性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对抑郁发生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神经肽Y因其在情感及行为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而引起普遍关注,一般认为海马NPY可通过保护神经元起到抗抑郁作用,然而,有关NPY抗抑郁作用或NPY降低导致抑郁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还不清楚。NO作为一种非典型的神经信使,近年来备受关注。有研究表明,NOS与抑郁发生密切相关,NO释放过量导致海马神经元损伤可能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NOS包括神经元型NOS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内皮型NOS(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和诱导型NOS(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叁种,其中nNOS和iNOS产生过量的NO具有神经毒素作用。有文献报道,BDNF和Kalirin-7等抗抑郁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均通过抑制NOS实现。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可能使谷氨酸过量释放,NMDA受体过度激活,抑制NPY表达,导致抑郁发生。而谷氨酸的NMDA受体过度激活引起抑郁样行为也与海马NOS表达升高有关。据此,我们推测,NPY也可能是通过抑制NOS发挥抗抑郁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expected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采用海马内微量注射NPY和NPY-Y1受体阻断、NOS抑制剂,进行测量动物体重变化、糖水偏爱、敞箱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等行为学测试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包括NPY,神经元型NOS与诱导型NOS的表达变化,探讨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中海马NPY和NOS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与对照组大鼠(n=8)相比,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组大鼠(n=10)体重呈下降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变化;且海马NPY表达减少、iNOS和nNOS的表达显着增加。2. NPY+CUMS组大鼠(n=9)体重呈上升趋势;海马微量注射NPY后可明显改善应激引起的大鼠抑郁样行为表现;并降低海马NOS表达。选择性阻断NPY-Y1受体,该组大鼠(n=9)的体重呈下降趋势;大鼠的行为学表现能力下降;海马iNOS和nNOS表达升高。3.海马微量注射NOS抑制剂可反转CUMS所导致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及抑郁样行为变化(n=7)。4.海马微量注射NOS抑制剂能逆转NPY-Y1阻断剂所引起的大鼠体重下降和行为学表现能力下降的现象(n=10)。综上所述,CUMS和海马注射NPY-Y1受体阻断剂均能引起抑郁样行为表现,同时,海马NOS表达升高。NPY能抑制应激引起的NOS的高表达,有效地改善慢性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表现。NOS阻断剂均可反转CUMS和海马注射NPY-Y1阻断剂引起的抑郁样行为变化。说明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引起NPY降低,使NOS高表达,NO过量产生,导致海马神经元损伤可能是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抑郁症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通过对NPY-Y1受体的调节,降低NOS过度表达可能是抑郁症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NPY系统可作为治疗应激相关的抑郁等精神疾病的药理学新靶标。

房绍宽[8]2004年在《新型抗精神失常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文中认为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伴有精神症状,临床上把脑部有组织形态方面改变所致的精神障碍称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其中脑卒中后抑郁较为常见,其它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等在神经科也比较常见。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脑卒中治疗中,人们往往较多重视肢体功能的恢复,而忽略了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由于卒中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抗抑郁药的选择则需慎重,传统的叁环类抗抑郁药虽然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疗效对神经功能恢复也有帮助,但由于其严重的副作用而不适用于老年患者,适当的药物选择在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中非常重要。近年来开发出许多抗精神病和抗抑郁新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奥氮平在临床上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新型抗抑郁药万拉法辛在抑郁症的治疗特别是在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临床证据表明长期应用这些药能改善病人远期预后。有研究表明喹硫平可以减少应激状态大鼠海马锥体和齿状回神经元BDNF表达量的下降[1],这提示我们某些抗精神失常药物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本研究拟寻找既有神经保护作用同时能缓解精神障碍的药物,为临床患有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特别是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提供帮助。为探索喹硫平、奥氮平和万拉法辛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无血清及Aβ25-35毒害的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抗精神失常药万拉法辛、奥氮平、喹硫平的神经保护作用。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叁组:正常对照组,无血清组和药物保护组。无血清组撤掉血清,药物保护组在撤掉血清同时加入抗精神失常药万拉法辛、奥氮平、喹硫平,分别应用倒置显微镜对比观察细胞形态学、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各组细胞LDH释放量、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各组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观察这几种药物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哪种药物神经保护作用最强,并从中选出这几种药物分别在什么浓度最有效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并在这一浓度下分别培养细胞24h、48h、72h、120h,然后同样作细胞活性检测,观察药物神经保护作用的时间依赖性。 结果显示100μM奥氮平、50μM喹硫平、20μM万拉法辛保护组细胞数比无血清组显着增多,受损变圆的细胞数明显减少。药物保护组LDH活性显着低于无血清组(P<0.01);MTT显着高于无血清组(P<0.01)。数据显示100μM奥氮平、50μM喹硫平、20μM万拉法辛保护组与无血清组相比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其中20μM万拉法辛细胞活性升高最明显,药物浓度升高到以上浓度的2倍时可能对细胞有损伤作用,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培养48小时细胞活性最大。第二部分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叁组:正常对照组,Aβ损伤组和药物保护组。Aβ损伤组用Aβ25-35 处理细胞,药物保护组在用Aβ25-35处理前2h加入抗抑郁药万拉法辛。 第二部分应用倒置显微镜对比观察细胞形态学、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各组细胞LDH释放量、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各组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ax蛋白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观察抗抑郁药万拉法辛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结果显示Aβ损伤组Bcl-2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低;万拉法辛保护组Bcl-2的表达比Aβ25-35损伤组升高,Bax蛋白表达在各组细胞中无明显变化。 从本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了结论:抗精神失常药万拉法辛、奥氮平、喹硫平对撤掉血清诱发PC12细胞损伤有显着的保护作用,且20μM万拉法辛的神经保护作用最强;抗抑郁药万拉法辛对Aβ25-35 诱发PC12细胞损伤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和万拉法辛升高Bcl-2蛋白水平有关。 总之,本实验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记等实验手段探讨了抗精神失常药万拉法辛、奥氮平、喹硫平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Alzheimer病的治疗提供有意义的资料。对于患有脑器质性疾病合并精神障碍特别是脑卒中后抑郁的病人应用这些药干预可能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张忠秋[9]2017年在《BDNF和VEGF在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建立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研究抑郁模型小鼠脑内海马区(DG区、CA1区、CA3区)与前额叶皮层VEGF和BDNF的表达及其与抑郁症发生的关系,探究其在抑郁症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随机将2月龄昆明系小白鼠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对照组小鼠正常饲养,应激组小鼠采用7种不同的应激因子(禁水、禁食、高台、斜笼、足底电击、冰水游泳、通宵照明)21天,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实验一:采用旷场实验、悬尾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方法,检测小鼠行为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各项指标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脑内海马(DG区、CA1区、CA3区)和前额叶皮层BDNF、VEGF及PI3K表达量的变化,以及通过HE染色,观察海马区和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实验二: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小鼠双侧海马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LY294002。C-ns组:对照组海马内注射生理盐水(NS),C-ly组:对照组海马内注射LY294002;S-ns组:应激组海马内注射生理盐水,S-ly组:应激组海马内注射LY294002。24小时后检测小鼠行为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各项指标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脑内海马和前额叶皮层BDNF、VEGF及PI3K表达的变化,以及通过HE染色,观察海马区和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变化。研究结果:实验一:1.旷场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小鼠的爬行格数、修饰次数及直立次数均显着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显着增加。2.悬尾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小鼠的第一次静止不动时间(潜伏期)显着减少,后4分钟累计不动时间显着增加。3.Morris水迷宫实验:对照组和应激组小鼠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其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均缩短,对照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均显着低于应激组;空间搜索实验中应激组小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显着少于对照组。4.免疫组化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小鼠DG区、CA1区、CA3区及前额叶皮层的BDNF和VEGF表达均显着降低,PI3K的表达在DG区和前额叶皮层显着降低。表明,慢性应激可引起小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BDNF、VEGF和PI3K的表达降低。实验二:1.旷场实验:相比于C-ns组,C-ly组小鼠的爬行格数、修饰次数及直立次数均显着减少,S-ns组小鼠的爬行格数、修饰次数显着减少;与S-ns组相比,S-ly组小鼠中央格停留时间、爬行格数、修饰次数均显着减少。2.悬尾实验:与C-ns组相比,C-ly组小鼠的第一次静止不动时间显着减少,后4分钟累计不动时间显着增加,S-ns组小鼠后4分钟累计不动时间显着增加;与S-ns组相比,S-ly组小鼠后4分钟累计不动时间显着增加。3.Morris水迷宫实验: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C-ns组和S-ns组小鼠定位航行实验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变化显着,C-ly组和S-ly组没有显着变化。组间对比发现,与C-ns组相比,C-ly组、S-ns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总路程均显着增高;S-ly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均显着高于S-ns组。空间搜索实验中,与C-ns组相比,C-ly组和S-ns组小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显着降低;S-ly组小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显着低于S-ns组。4.免疫组化实验:与C-ns组相比,C-ly组小鼠海马的DG区、CA1区和CA3区内的BDNF、VEGF表达均显着下降,DG区和前额叶皮层内的PI3K表达显着下降;与S-ns组相比,S-ly组小鼠海马DG区、CA1区、CA3区和前额叶皮层内的BDNF、PI3K表达均显着下降,而VEGF在海马的DG区、CA1区和CA3区表达显着下降。表明,慢性应激后双侧海马注射PI3K-Akt信号通路阻断剂LY294002后可导致BDNF、VEGF和PI3K的表达显着降低。研究结论:1.慢性应激可引起小鼠明显的焦虑、抑郁样行为,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海马内注射LY294002后小鼠的行为和学习记忆功能损伤更严重。2.慢性应激后小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BDNF、VEGF和PI3K的表达降低;海马内注射LY294002后小鼠BDNF、VEGF和PI3K的表达降低更显着。3.海马和前脑皮层BDNF和VEGF表达的下调与慢性应激所致小鼠的抑郁密切相关,且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抑郁症的发生。

任荔[10]2017年在《PACAP介导的越鞠丸快速起效抗抑郁机制及相关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越鞠丸是治疗中医郁证的经典方,其治疗抑郁症作用得到众多临床研究结果支持。我们前期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发现越鞠丸还具有快速抗抑郁的特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鞠丸可快速提高抑郁症相关脑区海马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的表达,并激活PACAP下游PKA-CREB信号,且其抗抑郁作用依赖于CREB的激活。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海马PACAP及相关信号通路作为介导越鞠丸快速抗抑郁的分子神经基础的假说。本项目拟采用电生理、免疫印迹、颅内微注射PACAP激动剂和拮抗剂、RNAi等技术研究越鞠丸的快速抗抑郁机制,包括:1.对海马PACAP表达的依赖性;2.与PACAP下游PKA、CREB等通路的相关性;3.PACAP通路引起的突触可塑性变化的相关性。本项目通过研究PACAP在越鞠丸快速抗抑郁中的作用机制,确立了 PACAP作为快速抗抑郁的新靶点,并为越鞠丸临床应用的扩大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1.电生理实验将昆明小鼠分为3组,分别是口服纯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口服YJ+腹腔注射H89组、口服YJ+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对小鼠海马CA1区进行连续性电刺激后,分析比较叁组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的斜率。为了检测PACAP的时程变化,昆明小鼠被分为30分钟、2小时、24小时叁批进行小鼠悬尾实验后,各时间点的样品一半用于Western Blot检测,一半用于Real-Time PCR检测。同样时间点的叁批小鼠进行海马cAMP水平的检测。2.PACAP侧脑室微注射实验将小鼠分别分为4组:a.手术+生理盐水组b.手术+PACAP 低剂量组(18.75 pmol)c.手术+PACAP 中剂量组(75 pmol)d.手术+PACAP高剂量组(300 pmol)。4组小鼠均在处理后30分钟开始进行悬尾、强迫游泳实验的测试,测试一直持续到处理后第10天。PACAP拮抗剂实验分为4组,分别是:海马注射生理盐水+ 口服生理盐水组,海马注射生理盐水+ 口服YJ组,海马注射PACAP6-38+口服生理盐水组,海马注射PACAP6-38+口服YJ组。4组在灌胃后30分钟到48小时分别进行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PACAP RNAi实验分为4组:a.海马注射阴参病毒+ 口服生理盐水组,海马注射阴参病毒+ 口服YJ组,海马注射PACAP RNAi+口服生理盐水组,海马注射PACAP RNAi+口服YJ组。4组在灌胃后30分钟到48小时分别进行了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及糖偏好实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给药后30分钟小鼠海马PACAP、PKA、CREB、PSD95的蛋白表达。3.单笼喂养的小鼠接受3周的温和应激。最后一次CMS造模后单次给予越鞠丸和氯胺酮处理,处理后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动物以SPT,OPT,TST,FST和NSF的顺序进行行为学检测。免疫印迹检测昆明小鼠海马的PACAP及BDNF表达。4.越鞠丸石油醚部位快速抗抑郁潜力实验在方法上采用在30min及24h对昆明小鼠进行小鼠悬尾行为绝望测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小鼠海马区BDNF及TrkB蛋白的表达。栀子有效部位实验首先将栀子根据极性大小分得四个部位。在栀子四个部位单次给药后24小时使用小鼠悬尾实验(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来筛选具有快速抗抑郁潜力的栀子下分部位。单次给药有效的部位进一步使用慢性应激模型(CMS),以及包括TST,FST,蔗糖偏好测试(SPT)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NSF)在内的一系列综合行为测试来确认其快速抗抑郁作用。为了测试BDNF信号与栀子有效部位快速抗抑郁作用之间的关联,我们对栀子有效部位单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海马BDNF及TrkB表达进行了测试。栀子石油醚部位下分有效部位的快速抗抑郁研究采用给药后24h进行小鼠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来初步筛选具有快速抗抑郁潜力的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给药30min后进行悬尾行为实验及给药2h后进行强迫游泳实验以测试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起效时间。Western blot实验检测2h及24h小鼠海马区BDNF及p-eEF2蛋白的表达。栀子环烯醚萜部位快速抗抑郁实验分为有效剂量初筛实验(初始起效时间点实验和药效持续时间实验)、慢性模型验证实验、分子实验及阻断剂实验。具体采用给药后24h进行小鼠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从高(200mg/kg)、中(100mg/kg)、低(50mg/kg)叁个剂量来初步筛选具有快速抗抑郁潜力的栀子环烯醚帖部位。给药2小时及给药30分钟后进行悬尾实验以测试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起效时间。给药3天、5天、7天组的小鼠分别进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给药10天及14天的小鼠进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给予慢性温和刺激造模组小鼠中剂量栀子环烯醚帖24小时后依次进行开场实验、糖偏好测试、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给药3天、5天、7天组的小鼠分别进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给药10天及14天的小鼠进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30分钟、2小时及24小时小鼠海马区BDNF的表达。2小时及24小时小鼠海马区PKA、p-CREB及CREB的表达。测试组小鼠腹腔注射PKA阻断剂H89后给予栀子环烯醚帖,分别于给药后30分钟、2小时、24小时进行小鼠悬尾实验。结果1.电生理结果显示,与口服纯水+腹腔生理盐水给药组相比,口服YJ+腹腔生理盐水组长时称增强作用显着的增强。与口服YJ+腹腔生理盐水组相比,口服YJ+腹腔H89组的长时称增强作用显着降低。与空白组相比,给药30min、2h、24h后越鞠丸组小鼠悬尾实验不动时间显着降低。与空白组相比,给药30min后越鞠丸组小鼠海马PACAP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均显着上调,给药2h后越鞠丸组小鼠海马PACAP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无显着变化,给药24h后越鞠丸组小鼠海马PACAP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显着下调。越鞠丸给药30分钟组、给药2小时组与给药24小时组的小鼠海马cAM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2.侧脑室PACAP给药在TST,FST和NSF上显示出抗抑郁样作用。双侧海马注射PACAP拮抗剂或PACAP RNAi能够逆转越鞠丸在TST,FST和NSF上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其中,双侧海马PACAP RNAi处理后小鼠海马出现PACAP,PKA,CREB,PSD95蛋白的下调。单次越鞠丸处理能够逆转这种分子变化。3.叁周造模后,造模组小鼠出现了一系列抑郁样行为(包括体重、糖偏好和单位摄食量的降低以及摄食潜伏期和悬尾游泳不动时间的延长)。越鞠丸单次给药2h、24h、48h均能显着逆转模型造成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给药后2小时、24小时、48小时,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的PACAP、BDNF表达显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模型+YJ组小鼠海马的PACAP、BDNF表达显着上调。4.越鞠丸石油醚部位单次给药后从30分钟到24小时均能对其小鼠悬尾的行为绝望行为产生抗抑郁作用。给予越鞠丸石油醚部位30分钟后小鼠海马中的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显着上调,且这种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持续到给药后24小时。栀子的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在急性给药后的FST实验中显示出快速抗抑郁的潜力。在急性给药后的TST实验中,GJ-PE的抗抑郁作用时间比GJ-BO更长。在慢性应激模型上,GJ-PE或GJ-BO单次给药显着逆转了模型小鼠在TST、FST、SPT或NSF行为上的抑郁样行为,从而证实了栀子两个部位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分子实验结果显示,GJ-PE单次给药后增加了海马BDNF和TrkB蛋白的表达,而GJ-BO处理并未发现这样的影响。单次给药GJ-PE1后2小时到24小时均能降低小鼠强迫游泳行为的不动时间,同时降低小鼠陌生环境下摄食的潜伏时间。GJ-PE3单次给药24小时后能降低小鼠陌生环境下摄食的潜伏时间。GJ-PE4给药24小时后能增加小鼠陌生环境下的摄食量。给药2小时后,GJ-PE1小鼠海马中的BDNF表达显着上调,而p-eEF2表达显着下调,24小时后小鼠海马中BDNF表达显着下调而p-eEF2表达显着上调。中剂量栀子环烯醚帖在给药30分钟后显着降低了小鼠悬尾实验的不动时间,其抗抑郁作用能够在小鼠悬尾、强迫游泳模型上持续到第7天,在新奇抑制摄食模型条件下能够持续到至少第14天。与越鞠丸类似,在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刺激模型中,环烯醚萜单次给药24小时后,逆转了造模动物糖偏好的降低,悬尾及强迫游泳测试中不动时间的延长,以及新奇抑制摄食实验中单位摄食量的降低和摄食潜伏时间的延长等抑郁-焦虑样行为。其在慢性模型上单次给药的的抗抑郁作用同样能够持续至少14天。分子研究结果提示栀子环烯醚萜单次给药24小时后海马PKA-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而该时间点的抗抑郁作用不依赖于BDNF的激活;对PKA-CREB信号通路的阻断逆转了其24小时的抗抑郁效应。结论1.越鞠丸急性给药24小时后抗抑郁作用的特异性脑区之一为海马CA1区。越鞠丸给药后昆明小鼠海马中PACAP蛋白及mRNA表达即刻而非持续的增加与其快速抗抑郁作用相关。越鞠丸给药后30分钟到24小时,小鼠海马中的cAMP表达无影响。2.昆明小鼠侧脑室内高中低剂量的PACAP注射均能产生抗抑郁样作用,其抗抑郁效应至少可以持续到注射后第10天。双侧海马PACAP拮抗剂及PACAP RNAi处理阻断了越鞠丸的快速抗抑郁作用。PACAP,PKA,CREB,PSD95蛋白的显着下调与抑郁样行为的发生相关。越鞠丸给药后30分钟的快速抗抑郁作用与PACAP、PKA、CREB、PSD95蛋白的激活相关。3.小鼠海马区PACAP、BDNF下调与抑郁症的发病相关,单次越鞠丸给药能够逆转慢性应激病理模型造成的小鼠海马区PACAP、BDNF表达的下调。4.越鞠丸石油醚部位具有快速抗抑郁的药物潜力且这种潜在的快速抗抑郁作用与BDNF及其受体TrkB的激活相关。栀子的两个部位GJ-PE和GJ-BO在急性给药和CMS模型上表现出快速抗抑郁作用。然而,仅仅GJ-PE作用与小鼠海马BDNF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栀子石油醚的4个下分部位中,GJ-PE1最具有快速抗抑郁潜力,起效时间为给药后2小时,其机制与BDNF的上调及p-eEF2的下调相关。GJ-PE3、GJ-PE4具有部分潜在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的特征。GJ-PE2不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栀子环烯醚萜部位可能为栀子和越鞠丸快速持久抗抑郁效应中的关键药物部位。与越鞠丸类似,该部位的快速持久抗抑郁作用依赖于PKA-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越鞠丸不同的是,该部位早期抗抑郁作用不依赖于BDNF快速表达的升高。

参考文献:

[1]. 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王珍琦. 吉林大学. 2004

[2]. Zdhhcl5b及bupropion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王芬. 山东大学. 2016

[3]. 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 王珍琦, 刘光伟,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4]. 漆黄素抗抑郁作用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应激后Ahi1小鼠的机制研究[D]. 汪亚敏. 苏州大学. 2018

[5]. 两种新型抗抑郁候选新药的抗抑郁效应评价以及作用机制[D]. 王玉露. 福建医科大学. 2015

[6]. 新型抗抑郁药的药效学评价抗抑郁药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冀呈雪.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

[7]. 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中海马神经肽Y与一氧化氮合酶的关系[D]. 廉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0

[8]. 新型抗精神失常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D]. 房绍宽. 吉林大学. 2004

[9]. BDNF和VEGF在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 张忠秋. 曲阜师范大学. 2017

[10]. PACAP介导的越鞠丸快速起效抗抑郁机制及相关物质基础研究[D]. 任荔.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