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终身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_郝,杰

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终身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_郝,杰

我国高校按照年龄将教师分为青年、中年、老年教师。按照《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模式,对35周岁以下高校教师的终身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一、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终身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是一个需要所有人都进行终身教育飞速发展的社会。终身教育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现行的教师培训制度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青年教师开展的终身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最初几年奠定了职业发展的基调,再往后,成功或失败的长期模式便以极快的速度形成了。因此,这段时期适时为青年教师提供岗前培训和为其规划终身教育,可使他们在职业起步阶段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将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达到青年教师和工作院校的双赢互惠。

二、影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终身教育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广泛弥漫着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浮躁气氛,这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的专心接受终身教育也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一)政府政策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终身教育的影响

目前,政府资源分配向重点大学和高水平学术型人才倾斜,致使地方高校大多数青年教师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把教师队伍比作一个金字塔,那么金字塔中下部的青年教师群体被忽略了。大多数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无论是在发展机会、研究平台、资源投入还是政策支持,上都明显不及于重点高校。

(二)地方高校对青年教师终身教育的影响

地方高校一般都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还是管理方式上相较于重点大学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和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有限,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投入不足等一些列问题,地理位置的封闭又造成了自成一隅的思想和相对保守的观念及运行机制。经费不足、思想滞后、管理僵化、政策不能及时跟进等一些列问题直接制约了青年教师终身教育。

(三)待遇问题对青年教师终身教育的影响

经调查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目前影响参与终身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经济压力,经济收入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家庭关系、专业发展都产生了影响。在访谈中有老师反映高校教师外表光鲜,甚至与中小学教师相比都存在差距,而且科研工作繁重,社会地位也不及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重点中学教师。收入较低,待遇较差,经费不足,成为了影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开展终身教育的问题之一。

(四)职业倦怠的发生

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年轻的群体, 一般都是具有高学历的名牌大学毕业生,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较少,还处于职业适应阶段。很多青年教师在入职前都认为,高校教师是站在象牙塔上的人物。然而,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工作强度大、薪金待遇低、职业要求高等问题,使青年教师感到措手不及,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多,出现强烈的心理落差。职业倦怠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接受终身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岗前培训有待加强

目前在地方高校中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是岗前培训,而岗前培训因其对青年教师自主性的忽视、管理部门对培训各个环节的精细控制以及统一、僵化的培训模式为许多青年教师所诟病,究其原因主要是不了解新教师需要的变化,服务意识淡薄。

(六)高校组织的终身教育内容缺乏实用性

高校青年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技巧、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目前高校对青年教师组织的相关培训,并没有结合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和个体需要的特点,同时也没有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实践能力低、教学技巧不足、科研能力较差等实际问题。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使得培训很难引起青年教师积极性,培训的效果也可想而知。

三、推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参与终身教育的建议

当前,岗前培训、进修培训、人才交流交换、在职攻读学位、青年教师导师制等是高校青年教师进行终身教育的主要方式。高校建立和实施青年教师终身教育制度有利于提升在职青年教师对于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和自身发展必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地方高校经费投入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制度加大对地方高校经费投入和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扶持力度,让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有更多发展机会和资金来源。政策的扶持,有利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开展终身教育的积极性,促使高校青年教师更加努力的工作学习。

(二)高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终身教育的支持

高校应把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战略人才资源,教师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攀登过程,青年教师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授,要通过终身教育阶梯一步一步不断往上攀升,他们既要通过终身教育进行知识积累进行丰硕的学术产出,也要通过终身教育提高综合素养,最终融入到学校和社区中参与各种社会服务。从人力资源建设的角度,地方高校要注重在青年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从他们发展需求的角度进行终身教育投入,使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取得的成就符合学校战略发展规划的要求。

(三)加强岗前培训实用性

目前岗前培训的内容是政府统一规定的,主要就是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但总体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是高校应该针对青年教师入职初期的特点,对教学、科研、职务晋升、奖励、收入分配、评优评奖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进行培训等,高校应尝试在政策规定的培训内容之外,增加一些新的元素,适应学校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在岗前培训时学校还应密切关注新教师刚入职时的发展需要、培训意愿,在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目标上充分尊重青年教师的主体性。

(四)帮助新入职教师进行心理指导和职业规划

地方高校应帮助新入职教师进行心里指导和职业规划,集中学校资源帮助新教师在入职初期解决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问题,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高校还应服务于新教师、尽可能帮助新教师克服在心理、社会、工作、生活等方面各种障碍,让入职教师尽快适应岗位,顺利进行工作和终身教育。

(五)明确目标,严格考核

高校对青年教师开展终身教育工作,要坚持人本性原则,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必须以尊重青年教师的人格、照顾青年教师的个性需求、关注青年教师已有实践能力、致力于促进青年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为基础。在设置青年教师培训内容的课程时,要注意选取先进的专业知识,最新的专业研究动态,让青年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到最新的研究结果,不断地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科研是高校青年教师的两项主要活动。高校的发展也离不开科研和教学。因此,运用科研和教学来检验和考核青年教师终身学习的情况有较强的实效性。

(六)运用互联网促进青年教师终身教育

高校是学历教育的最后一站,在“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需要知识丰富和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文化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使青年教师对更新知识储备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模式已经跟不上这种变动。高校应鼓励青年教师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让远程教育逐渐融入青年教师终身教育的学习交流,远程教育必将为终身教育开创新局面。

基金项目: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立项青年课题《基于社会公众认可度视角下的开放大学促进终身教育发展策略研究》(G18A0318Q)

论文作者:郝,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终身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_郝,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