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钻孔软管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xx例研究论文_陈振云

湖南省新晃县中医医院 湖南怀化 419200

【摘 要】目的:研究颅骨钻孔软管负压引流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4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8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之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44)。实验组实行颅骨钻孔软管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实行橡胶管常压引流治疗。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各组的引流时间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比对照组的15.91%低,P<0.05。实验组的引流时间为(84.96±15.73)h,比对照组的(94.05±18.32)h短,P<0.05。结论:于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治疗中运用颅骨钻孔软管负压引流术,可缩短引流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建议采纳。

【关键词】软管负压引流术;慢性硬膜下血肿;并发症;颅骨钻孔

神经外科疾病中,慢性硬膜下血肿属于是一种常见病[1],具有发病隐匿与慢性发展等特点,患者在发病早期并不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症状,但在病情进展后,可出现颅内压升高的情况,并由此引发了头痛与恶心呕吐症状,有甚者亦可出现脑疝、偏瘫与智力障碍等症状,危及生命健康[2]。此研究,笔者旨在分析颅骨钻孔软管负压引流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2017年4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8例,并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4例。当中,实验组包含男性24例和女性20例,年龄介于60-79岁之间,平均(68.57±3.12)岁;血肿量介于35-148ml之间,平均(70.22±13.69)ml;单侧发病者29例,双侧发病者15例;打击致伤者4例,交通事故致伤者28例,跌倒致伤者7例,无外伤史者5例。对照组包含男性25例和女性19例,年龄介于60-78岁之间,平均(68.03±3.47)岁;血肿量介于34-150ml之间,平均(70.84±13.96)ml;单侧发病者30例,双侧发病者14例;打击致伤者5例,交通事故致伤者17例,跌倒致伤者6例,无外伤史者6例。患者经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近期无相关手术亦或者是药物治疗史。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能积极配合完成治疗,且病历信息完整。研究在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开展,比较两组的血肿量和致伤原因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全身性疾病者。(2)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3)预计生存期短于3个月者。(4)近期接受过相关手术或药物治疗者。

1.3 方法

实验组接受颅骨钻孔软管负压引流术治疗,详细如下:仰卧位,并予以局麻,利用头颅CT明确切口位置和血肿在体表上的投影区,同时根据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对钻孔部位进行选择。在血肿最大层面中心处作一纵行开口,以充分显露颅骨,然后再予以钻孔处理。对硬脑膜和血肿包膜进行十字剪开,同时对处于有利状态的硬脑膜四角进行悬吊。于血肿腔中斜形缓慢置入硅胶引流管,并在末端连接好负压吸引球,设计引流球压力在3.75mmHg左右的范围之内,以实现持续负压引流的效果。此后,利用生理盐水对血肿腔进行反复的冲洗,待流出的液体变清亮时,停止冲洗。

对照组接受橡胶管常压引流术治疗,本组手术体位、麻醉与颅骨钻孔的方法均与实验组相同,需于血肿腔最低处缓慢置入引流管,待妥善固定后,连接好闭式引流袋。手术结束后,对两组都施以按时更换引流袋与抗感染等治疗,同时根据CT检查的结果,明确引流管拔除的时间。

1.4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的引流时间,统计各组中并发症(硬膜下积液,局部脑实质损伤等)的发生者例数。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 20.0软件,t和χ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引流时间分析

实验组的引流时间为(84.96±15.73)h,对照组为(94.05±18.32)h。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的引流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71,P<0.05)。

2.2 并发症分析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比对照组的15.91%低,P<0.05。如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的对比分析表 [n,(%)]

3 讨论

现阶段,慢性硬膜下血肿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颅内血肿中,慢性硬膜下血肿所占的比例在10%左右的范围之内[4]。而钻孔引流术则是临床医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疗效较为肯定,且具有安全性高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患者在术后比较容易出现颅内感染与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进而对其病情的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常规引流时,若不小心将引流管误插到脑组织中,将极易引发局部脑实质损伤的情况,而负压引流过程当中,硅胶管能紧贴硬膜下且和脑侧血肿内膜之间的距离较为适中,从而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发生局部脑实质损伤的几率[5]。另外,硅胶管能够开放侧孔,可有效提升引流效果,降低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有助于促进脑组织复位,减少硬膜下血肿发生风险。此研究中,实验组的引流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选择颅骨钻孔软管负压引流术,并将之合理运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中,可有效缩短引流时间,减少颅内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潘建华,程成.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36-38.

[2]牙昌权.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后并发症防治探讨[J].河北医学,2014,(1):77-79.

[3]孔秀英,李凤,黎燕等.CT定位钻孔尿激酶引流术治疗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围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60-1862.

[4]吕明哲,李云丽.颅骨钻孔持续引流治疗儿童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109.

[5]徐博.颅骨钻孔联合不同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23):3448-3449.

论文作者:陈振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颅骨钻孔软管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xx例研究论文_陈振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